围手术期处理(一)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835250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手术期处理(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围手术期处理(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围手术期处理(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围手术期处理(一)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高佃军一、围手术期概述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后,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 57 天至术后 712 天。 (一)手术的分类 1. 择期性手术:即手术的迟早并不影响手术的效果,如肺部结核球切除和无合并症的疝修补等。 2. 限期性手术:如已服腆准备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或各种恶性肿瘤的根治术等。 3. 急症手术:如内脏的破裂出血、绞窄性肠梗阻或继发性急性腹膜炎等,病情危急,需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好必要的、重点的术前准备,进行手术抢救。 二、术前准备 (一)生理准备 1. 适应性锻炼:训练在病床上解大小便术前 2 周应停止吸烟。 2. 输血和补液:凡存在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术前应予纠正,并随时注意营养的调整,若估计术中失血较多,术前应配好血型并进行交叉实验,准备一定数量的血液成分。 3. 预防感染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 1 )肠道手术。 ( 2 )操作时间长、创伤大的手术。 ( 3 )开放性创伤的清创手术。 ( 4 )癌肿手术。 ( 5 )涉及大血管的手术。 ( 6 )需要植入人工制品的手术。 ( 7 )器官移植手术。 4. 胃肠道准备 ( 1 )术前 12 小时禁止进食,术前 4 小时开始禁止饮水,以防呕吐、甚至误吸。 ( 2 )涉及胃肠道手术,术前 1 2 日开始进流质饮食。 ( 3 )一般性手术,术前一日作肥皂水灌肠。 ( 4 )对结肠、直肠手术,应行清洁灌肠,并于术前 2 3 天开始口服肠道灭菌药物,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 5. 营养热量:提供充分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利于组织修复和抵御感染。 6. 其他 ( 1 )精神紧张或睡眠不好的病人,于术前夜给镇静剂。 ( 2 )手术前如发现病人有与疾病无关的体温升高,或女性月经来潮等情况,应推迟手术。 ( 3 )病人进手术室前,均需排空膀胱,估计手术时间长或者施行的是盆腔手术应留置导尿管。 ( 4 )术前应取下病人的可活动义齿,以免麻醉或手术过程中脱落造成误咽或误吸。 (二)特殊准备 1. 营养不良 ( 1 )如果血浆白蛋白测定值在 30 35g/L ,可补充富含蛋白质饮食予以纠正。 ( 2 )如果低于 30g/L ,则需通过输入人体白蛋白制剂才能在较短时间内纠正。 2. 脑血管病 ( 1 )围手术期绝大部分脑血管病都发生在术后多因低血压、心房纤颤的心源性栓塞、动脉硬化所致。 ( 2 )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和吸烟等。 ( 3 )近期有脑卒中史者,择期手术应至少推迟 2 周。 ( 4 )血压高于 160/100mmHg 者,术前应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使血压平稳在一定水平,但不要求降至正常后才作手术。 3. 肺功能障碍 ( 1 )术后肺部并发症和相关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系统。 ( 2 )危险因素包括慢性阻塞型肺疾病、吸烟、年老、肥胖、急性呼吸系统感染。 ( 3 )肺部病变会导致无效咳嗽和呼吸道反射减弱,会造成术后分泌物的潴留,增加细菌侵入和肺炎的易感性。 ( 4 )高危病人,术前肺功能检查具有重要意义,第 1 秒钟最大呼气量 (FEV1) 2L 提示发生呼吸困难, FEV1 1L ,提示肺重度功能不全。 ( 5 )病人每天吸烟超过 10 支,停止吸烟极为重要。戒烟 1 2 周,粘膜纤毛功能可恢复。 ( 6 )急性呼吸系统感染者,择期手术应推迟至治愈后 1 2 周。 ( 7 )如系急症手术,需加用抗生素,尽可能避免吸入麻醉。 ( 8 )阻塞型呼吸道疾病者,可应用支气管扩张药。 ( 9 )喘息正在发作者,择期手术应推迟。 4. 肾疾病 ( 1 )麻醉、手术创伤都会加重肾的负担 ( 2 )急性肾衰竭的危险因素:术前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术中低血压、夹闭腹主动脉、脓毒症、使用肾毒性药物等。 ( 3 )术前应最大限度地改善肾功能。 ( 4 )如果需要透析,应在计划手术 24 小时以内。 5. 糖尿病 ( 1 )糖尿病病人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无糖尿病者上升 50% 。 ( 2 )仅以饮食控制病情者,术前不需特殊准备。 ( 3 )口服降糖药者,服用至术前一天晚上,如为长效降糖药,则应在术前 2 3 日停服。 ( 4 )禁食病人需静脉输注葡萄糖加胰岛素维持血糖在轻度升高状态 (5.6 11.2mmol/L) 。 ( 5 )平日用胰岛素者,在手术日晨停用胰岛素。 ( 6 )伴有酮症酸中毒者,需接受急症手术,应尽可能纠正酸中毒、血容量不足和电解质失衡。 6. 凝血障碍 ( 1 )常规凝血试验阳性的发现率低,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非常重要。 ( 2 )病史中询问病人及家族成员有无出血和血栓栓塞史;是否曾输血,有无出血倾向 如手术和月经有无严重出血,是否易发生皮下瘀斑、鼻出血或牙龈出血等;是否同 时存在肝肾疾病;有无过量饮酒,服用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物或降血脂药(可 导致维生素 K 缺乏),抗凝治疗等。 ( 3 )临床确定有凝血障碍,择期手术前应做相应的治疗处理。急症手术时,必须输血浆制品。 7. 下肢深静脉栓塞 ( 1 )形成的危险因素:年龄 40 岁,肥胖、有血栓形成病史,静脉曲张,吸烟,大手术(特别是盆腔、泌尿外科、下肢和癌肿手术),长时间全身麻醉和血液学异常,如抗凝血酶缺乏、血纤维蛋白原异常、血小板增多症等。 ( 2 )血栓一旦脱落可发生致命的肺动脉栓塞。 ( 3 )应预防性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间断气袋加压下肢和口服华法林。 ( 4 )对高危病人,可联合应用多种方法。 三、术后处理 (一)常规处理 1. 术后医嘱 ( 1 )术中的诊断 ( 2 )施行的手术 ( 3 )监测方法 ( 4 )治疗措施 2. 监测 ( 1 )生命体征:体温、脉率、血压、呼吸频率、尿量,记录出入水量。 ( 2 )有心肺疾患者应予无创心电监护必要时行有创中心静脉压监测。 3. 静脉输液 手术过程中有很多不显性液体丢失,术后一般病人需要通过静脉来补充水、电解质,补充营养。 4. 管道及引流 ( 1 )引流的种类很多,可分别置于切口或体腔。 ( 2 )要经常检查放置的引流物有无阻塞,扭曲等情况,妥善固定。 ( 3 )记录观察引流物的量和颜色。引流量减少后,即可拔除。 (二)卧位 ( 1 )全麻清醒前,须平卧并严密守护,将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 2 )椎管内麻醉后 6 12 小时,病人要平卧,以避免脑脊液外漏引起的头痛。 ( 3 )颈、胸、腹部手术,如无麻醉的禁忌多采用半卧位。 ( 4 )脊椎和许多骨科病人,术后常需平卧硬板床。 ( 5 )四肢手术后,应抬高患肢。 (三)不适的处理 1. 疼痛 ( 1 )严重的,给予镇痛药物。但强效的镇痛药物,尤其是吗啡类的,用药的时间一般不要超过 3 天,要避免成瘾。 ( 2 )持续时间很长的疼痛,要寻找原因切 不要一味的给予止痛药物,要观察切口、引流量,是否存在着局部的渗出,是否存在内出血,血肿等因素。 2. 恶心、呕吐 ( 1 )吸入或椎管内麻醉的反应,在麻醉药作用消失后即停止。 ( 2 )要注意有无颅内高压、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酸中毒、尿毒症以及术后肠梗阻或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存在。 ( 3 )在无上述并发症的情况下,用阿托品 0.5mg 或氯丙嗪 25mg ,肌内注射可以止吐。 3. 呃逆 ( 1 )中枢神经或膈肌直接受刺激所致,使膈肌产生不规则的痉挛性收缩,多为暂时性,但有时较顽固。 ( 2 )需要排除膈下感染,如腹部的手术,尤其是上腹部的手术,或腹腔感染的手术。 ( 3 )处理时,可压迫眶上缘,或针刺天突、鸠尾、内关及足三里等穴位;抽吸胃内积存 的液体和气体,也可应用镇静药或解痉药。 4. 腹胀 ( 1 )腹部手术中,由于腹膜受到剌激,术后胃肠道功能受抑制,肠蠕动减弱,吞咽的气体和肠腔内积存的液体,使腹部膨胀。 ( 2 )一旦肠功能恢复排便、排气后即会消失。 ( 3 )如果腹胀持久不解除,应考虑麻痹性和机械性肠梗阻存在的可能。 ( 4 )经胃管减压,肛管排气或高渗盐水低压灌肠,肌注新斯的明,对促进肠蠕动有一定效果 ( 5 )注意检查是否存在低血钾、低血钠等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5. 尿潴留 ( 1 )原因:全麻或椎管内麻醉后,排尿反射受到抑制,切口疼痛,尤其是肛门周围的手术更易发生;不习惯于卧床解小便,膀胱过度充盈,引起膀胱逼尿肌失去收缩力,而尿道括约肌痉挛性收缩。 ( 2 )临床表现:术后无尿排出, 膀胱区隆起,叩诊呈浊音。 ( 3 )处理方法:用止痛剂或膀胱区热敷、针刺足三里、中极、关元等穴;让病人蹲在床上或立位床边解小便,如仍无效,可在无菌操作下置入导尿管,若导尿排出量超过 500ml 以上,需留置导尿管 12 天。 (四)活动 1. 原则上术后应早期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 ( 1 )活动有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避免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形成。 ( 2 )加速切口愈合 ( 3 )鼓励患者深呼吸及咳嗽,有利于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 ( 4 )利于肠道及泌尿道功能的恢复,减少腹胀和尿潴留的发生。 ( 5 )加强病人对治疗效果的信心。 2. 麻醉作用未消失、手术创伤大休克、心功能不全、严重感染大出血后及体质衰弱或有制动要求的手术后病人,则暂不宜活动。 (五)饮食 术后饮食可根据手术范围大小以及是否涉及胃肠道来决定。 1. 非胃肠道手术:局部麻醉下实施的手术,体表或肢体的手术,全身反应较轻者,术后即可进食;椎管麻醉,手术范围较大,全身反应较明显的,待胃肠道蠕动恢复后开始进食;全身麻醉者,应待麻醉清醒,恶心、呕吐反应消失后方可进食。 2. 胃肠道手术:待肠道蠕动恢复(约需 2 3 日),可以饮水,进少量流质饮食,逐步增加到全量流质饮食,然后半流质饮食,第 7 9 日可以恢复普通饮食。禁食及少量流质饮食期间,应经静脉输液供给水、电解质和营养。 (六)皮肤缝线的拆除 1. 拆线的时间根据切口部位、局部血液供应情况、病人年龄来决定。 2. 头、面、颈部手术后 4 5 日拆线,下腹部、会阴部术后 6 7 日拆线,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手术 7 9 日拆线,四肢手术 10 12 日拆线(近关节处适当延长),减张缝线 14 日拆线。 3. 青少年病人可适当缩短拆线时间,年老、营养不良病人可延迟拆线时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