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试题集锦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833983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统计学试题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医学统计学试题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医学统计学试题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样本是总体中:DA、任意一部分B、典型部分C、有意义的部分D、有代表性的部分 E、有价值的部分2、参数是指:CA、参与个体数B、研究个体数C、总体的统计指标 D、样本的总和 E、样本的统计指标3、抽样的目的是:EA、研究样本统计量B、研究总体统计量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误差 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4、脉搏数(次/分)是:B A、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名义变量 D.等级变量 E.研究个体 5、疗效是:DA、观察单位B、数值变量C、名义变量D、等级变量E、研究个体6、抽签的方法属于D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二级抽样7、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C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8、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DA便于统计处理 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C便于进行试验 D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E以上都不对9、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属EA、相互对照B、标准对照 C、实验对照 D、自身对照 E、空白对照10、统计学常将P0.05或P0.01的事件称DA、必然事件 B、不可能事件C、随机事件 D、小概率事件E、偶然事件11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EA研究样本 B研究个体 C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D研究总体E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12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13概率P=0,则表示 BA某事件必然发生 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以上均不对14总体应该由DA研究对象组成B研究变量组成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E个体组成15. 在统计学中,参数的含义是DA变量B参与研究的数目C研究样本的统计指标D总体的统计指标E与统计研究有关的变量16调查某单位科研人员论文发表的情况,统计每人每年的论文发表数应属于 A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总体 D个体E样本17统计学中的小概率事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A反复多次观察,绝对不发生的事件 B在一次观察中,可以认为不会发生的事件 C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 D发生概率小于0.001的事件 E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18、统计上所说的样本是指:DA、按照研究者要求抽取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 B、随意抽取总体中任意部分 C、有意识的抽取总体中有典型部分 D、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部分E、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19、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 )资料。 BA、计算 B、计数 C、计量 D、等级 E、都对20、红细胞数(1012L-1)是:BA、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名义变量 D、等级变量 E、研究个体21、某次研究进行随机抽样,测量得到该市120名健康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数,则本次研究总体为:CA.所有成年男子 B该市所有成年男子 C该市所有健康成年男子 D120名该市成年男子 E120名该市健康成年男子22、某地区抽样调查1000名成年人的血压值,此资料属于: A、集中型资料 B、数值变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 E、离散型资料23、抽样调查的目的是:A、研究样本统计量 B、研究总体统计量 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误差 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2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B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分类资料 E有序分类资料2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 治愈 显效 好转 恶化 死亡治疗人数 8 23 6 3 1该资料的类型是: D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26、样本是总体的 CA有价值的部分 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代表性的部分 D任意一部分 E典型部分2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A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以上均不对28、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B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责任事故 E以上都不对29、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DA对照的原则 B随机原则 C重复原则 D交叉的原则 E以上都不对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编制频数表的步骤如下,除了:EA、找全距B、定组距C、分组段D、划记E、制分布图2.描述计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 :AA.平均数 B.相对数 C.t值D.标准误 E.概率3、一群7岁男孩身高标准差为5cm,体重标准差为3kg,则二者变异程度比较:DA、身高变异大于体重 B、身高变异小于体重 C、身高变异等于体重D、无法比较 E、身高变异不等于体重4、一组变量值,其大小分别为10,12,9,7,11,39,其中位数是:CA.9 B.7 C.10.5 D.11E、125、描述一组对称(或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BA.极差 B.标准差 C.均数 D.变异系数 E、标准误6、随机抽取某市12名男孩,测得其体重均值为3.2公斤,标准差为0.5公斤,则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CA、3.2t0.05.11 0.5 B、3.2 t0.05.12 0.5/ C、3.2 t0.05.11 0.5/ D、3.21.960.5/ E、3.2 2.580.5/7.X=30,X2=190, 5. 某组资料共5例, 则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DA.6 和 1.29 B.6.33 和 2.5 C.38 和 6.78 D.6 和 1.58 E 6和2.58以下指标中那一项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D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极差 E第50百分位数9偏态分布资料宜用下面那一项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C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10下面那一项可用于比较身高和体重的变异度 CA方差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全距 E四分位数间距11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 到+的面积为。CA97.5% B95% C50% D5% E不能确定12、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下从0到1.96的面积为: DA.95% B.45% C.97.5% D.47.5% E.49.5%13、一份考卷有3个问题,每个问题1分,班级中20%得3分,60%得2分,10%得1分,10%得0分,则平均得分C A、1.5B、1.9 C、2.1D、2E、不知道班级中有多少人,所以不能算出平均得分14下面那一项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EA对数正态 B左偏态 C右偏态 D偏态E正态15.对于正态分布资料的95正常值范围,宜选用(B)A. 2.58s B. 1.96s C. 2.58 D. 1.96 E. 1.645 16做频数表时,以组距为5,下列哪项组段划分正确AA0一,5一,10一, B05,5一10,10一,C一5,一10,一15, D04,59,10一,E5一,7一,9一,17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AA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E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18、要评价某市一名8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AA用该市8岁男孩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B作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可信区间来评价D不能作评价 E以上都不对19、来自同一总体中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 A ) A.Sx B.S C.x D.CV E S220、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A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 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 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21、离散指标如下,除了:E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E、中位数22、常用平均数如下,除了:E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 D、众数 E、全距 :集中趋势指标: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和百分位数离散趋势指标:全距、方差、标准差、四分位间距、变异系数23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B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全距 E率:算术均数: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例:大多数正常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血红蛋白、白细胞数等)几何均数:非对称分布,按从小到大排列,数据呈倍数关系或近似倍数关系;如:抗体的平均滴度、药物的平均效价中位数:资料呈明显偏态分布、一端或两端无确定数值、资料的分布情况不清楚;如:某些传染病或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人体的某些特殊测定指标(如发汞、尿铅等)全距:表示一组资料的离散程度24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CAX B G C M D S E CV:X: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G:非正态分布、按大小排列后,各观察值呈倍数关系M:明显的偏态分布、资料一端或两端无确定值、资料情况分布不清楚S与CV均为离散趋势指标25、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 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CA、5 B、5.5 C、6 D、lO E、12:按大小排列后为:30 24+ 16 10 6 3 2 2 2,取第5位的值,即为 626、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B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 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 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 E、以上均不对27、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AA、正态分布的资料B、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 E、不对称分布28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以上均不对:均值加(或减)同一数,标准差不改变29.统计学上通常认为P小于等于多少的事件,在一次观察中不会发生: A、0.01 B、O.05 C、0.1 D、0.5 E、1.O:小概率事件:P0.05或P0.01的随机事件,通常称作小概率事件,即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统计学上认为一次抽样是不可能发生的。30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D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极差:变异程度的大小应选择变异系数。31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95正常值范围A AX1.96S BX1.96SX C 1.96SX D t0.05,SX E X2.58S:值的范围,并非区间范围,区间范围为:X1.96Sx32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B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 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 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 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 E以上均不对33正态分布是以EA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B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C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D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34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 BA从未患过病的人 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C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 D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E以上都不是35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E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标准差越小,均数的代表性越好!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1.抽样研究中,S为定值,若逐渐增大样本含量,则样本:AA标准误减小B标准误增大C标准误不改变 D标准误的变化与样本含量无关E以上都对2、12名妇女分别用两种测量肺活量的仪器测最大呼气率(l/min),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无差别,可进行:DA、成组设计u检验B、成组设计t检验 C、配对设计u检验 D、配对设计t检验E、X2检验3比较两种药物疗效时,对于下列哪项可作单侧检验( )。CA已知A药与B药均有效 B不知A药好还是B药好C.已知A药不会优于B药 D.不知A药与B药是否均有效 E.已知A药与B药均无效4.两个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 |u|=1.98,则统计结论是DA.P 0.05 B.P 0.05 D.P =0.05 E、P 0.0055.配对t检验中,用药前数据减去用药后数据和用药后数据减去用药前数据,两次t检验CA、t值符号相反,结论相反 B、t值符号相同,结论相同 C、t值符号相反,但结论相同D、t值符号相同,但大小不同,结论相反 E、t值符号与结论无关6下面那一项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CACV BS CS DR E四分位数间距7两个小样本数值变量资料比较的假设,首先应考虑。EAt检验 Bu检验 C秩和检验 Dt检验和秩和检验均可 E资料符合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8抽样误差是指D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E以上都不对9、统计推断的内容: DA.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C.a、b均不是D.a、b均是E、以上都错 10、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 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 越小,说明:C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不同11. 表示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CA.标准差 B.方差 C.均数标准误 D.变异系数 E.极差12、反映均数抽样误差的统计指标是: A、标准差 B、标准误 C、变异系数 D、全距 E、方差13、当自由度v时,tO.05值:CA、l.96 B、1.96E、=2.5814、=0.05, tt0.05,统计上可认为(D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 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 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 E、以上均不对15、作单侧检验的前提是:DA、已知新药优于旧药 B、已知新药差于旧药C、不知新药好还是旧药好D、已知新药不比旧药差E、已知新旧药差不多好16、用一种新药治疗高血脂症8例,观察治疗前后红血清成固醇的浓度变化,欲知该药是否有效,宜采用:A A、配对设计t检验 B、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C、成组设计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t检验 D、两样本均数比较u检验 E、x2检验17、对两组大样本率的比较,可选用:EA、u检验 B、x2检验 C、四格表确切计算概率法 D、以上都不对 E、A,B都可以18、两个样本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BA、两 数值接近 B、两S2数值接近 C、两 相差较大 D、两S2相差较大 E、以上都不对19、抽样调查男生和女生各100名,并分别统计出身高与体重均数,其中同性别的身高与体重均数不可作假设检验,是因为:AA、资料不具备可比性 B、身高资料不呈正态分布 C、体重资料不呈正态分布 D、样本含量较小20、由10对(20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t检验,其自由度等于:CA、10 B、20 C、9 D、1821、对两样本均数作t检验,n1=20,n2=20,其自由度等于:CA、19 B、20 C、38 D、40 E、3922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 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 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 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 E分组不合理23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可以认为B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以上都不对:26下列哪项不是t检验的注意事项DA资料应具备可比性 B下结论切忌绝对化C根据资料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 D分母不宜过小 E资料应服从正态分布27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时BA 标准差逐渐减少 B 标准误逐渐减少 C 标准差逐渐增大D 标准误逐渐增大 E 标准差和标准误都逐渐增大28tt0.05(v),统计上可认为C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C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以上均不是:tt0.05(v),则P0.05 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29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H0)是 BA 12 B1=2 CX1X2 D X1=X2 E X1=X230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A. Sx B .S C .x D .CV ES2:标准误:一、用来衡量抽样误差大小,标准误越小,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越接近即样本均数的可信度越高;二、结合标准正态分布与t分布曲线下的面积规律,估计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三、用于假设检验。31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是:C A两者相等 B后者大于前者 C前者大于后者 D不一定 E 随样本例数不同:公式:Sx=S32在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含量为n的样本,理论上有95%的总体均数在何者范围内CA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差 B均数加减2.58倍的标准差C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误 D均数加减2.58倍的标准误 E以上都不对:区间范围,并非值的范围,值的范围为: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差!X1.96S33同一自由度下,P值增大 CAt值不变 Bt值增大Ct值减小Dt值与P值相等 E t值增大或减小:单侧u1.645,双侧u1.96,则P0.05单侧tt(0.05,v) 双侧tt(0.052,v)则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DA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 B两样本均数相近 C两样本方差相等 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E两样本例数相等35、表示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 CA标准差 B方差 C均数标准误D变异系数E、全距36、统计推断的内容 DA、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 C、a 、b 均不是 D、a 、b 均是 E. 以上都错37、下面( )是错误的: B标准误大,说明用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可靠性大标准误小,说明用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可靠性大标准差大,标准误也大样本含量大,标准误则小标准误常用来估计总计均数可信区间38、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20.01(3),可认为:A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 各总体率和各样本率均不同或不全相同12、 检验适用于比较:DA、两个率差别的显著性 B、多个率差别的显著性 C、两个或多个构成比差别的显著性 D、以上都可以 E、以上都错13、某研究者对50份痰液标本,每份分别接种在甲乙培养基上,观察结核杆菌的生长情况并想比较两种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是否一致,资料见下表。问应该选择的统计方法是:CA.确切概率法 B.四格表资料的 检验 C.配对计数资料的 检验 D.行乘列表资料的 检验 E.配对计量资料的t检验 甲培养基 乙培养基 合计 23 12 35 7 8 15合计 30 20 5014、从统计学的角度看,下列指标属于绝对数的是DA、甲区的急性传染病人数为乙区的1.25倍 B、甲区某年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为382/10万C、甲区占某市急性传染病的比重为18% D、某区某男身高168厘米E、甲区某年急性传染病的死亡率为52.2/10万15构成比的重要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之和C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l C一定等于1 D一定等于0E随资料而异16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CA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 B为了表示绝对水平C为了便于比较 D为了表示实际水平 E为了表示相对水平:相对比=甲指标计数乙指标计数*100%17某医院某日门诊病人数1000人,其中内科病人400人,求得40%,这40%是B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绝对数 E标化率18四个样本率作比较,x2x2 0.01(3),可以认为 A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样本率与总体率均不相同:P20.010.05,则有统计学意义,各总体率存在差异。19卡方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 DA行数列数 Bn-1 CN-k D(行数-1)(列数-1) E行数列数-120作四格表卡方检验,当N40,且_时,应该使用校正公式 EA T5 C T5 E 1T5:在样本例数n较小或1T5时,所得卡方值与理论拟合偏离较大,此时需对卡方值进行连续性校正。当N40,且5T时,不需进行连续性校正;当N40,且1T5时,需进行连续性校正;当N40或Tx20.01(3),可以认为:A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样本率与总体率均不相同 37、计算标化率的目的是:DA、使大的率变小, B、使小的率变大 C、使率能更好的代表实际水平D、消除资料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使率具有可比性 E、起加权平均的作用38、出生率习惯上用:BA.百分率 B.千分率 C.万分率 D.十万分率 E无所谓39、百分率作比较,有1个理论数小于5,大于1,其它都大于5,CA只能作校正卡方检验 B不能作卡方检验 C作卡方检验不必校正D必须先作合理的合并 E可作四格表精确概率法40、四格表卡方检验中,X2X20.05(v),可认为DA两样本率不同 B两样本率相同 C两总体率不同 D两总体率相同 E样本率与总体率不同统计表与统计图1为表示某地近20年来婴儿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宜绘制(A)。A.普通线图 B.直方图 C.直条图 D.散点图 E.统计地图2.某医院收集了近期门诊病人的病种构成情况资料,宜绘制:BA.直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半对数线图3. 图示某地某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年龄分布,宜绘制:DA.条图 B.百分条图C.圆图 D.直方图 E.线图 4. 比较1995年某地三种传染病白喉、乙脑、痢疾的病死率,选择的统计图是CA.直方图 B.半对数图C.条图 D.线图 E.百分图5比较某地19901997年肝炎发病率宜绘制CA直条图 B构成图 C普通线图 D直方图 E统计地图6关于统计资料的列表原则,错误的是BA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左侧;纵题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右侧B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分析指标后有斜线和竖线C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D备注用“*”标出,写在表的下面E标题在表的上端,简要说明表的内容7比较甲、乙、丙三地区某年度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情况,可用 AA直条图 B 线图 C 直方图 D 圆形图 E 百分条图8描述某地某地210名健康成人发汞含量的分布,宜绘制 BA直条图 B直方图C线图 D百分条图 E散点图9、对某市七个区的2年平均浓度作比较,应绘制( )图:BA构成图 B直条图 C直方图 D线图 E曲线图10、要反映某一城市连续五年甲肝发病率的变化情况,应选用CA、直条图B、直方图 C、普通线图D、百分条图E、圆形构成图全科医生培训统计学试题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A、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2、比较某地19901997年肝炎发病率宜绘制:CA、直条图 B、构成图 C、普通线图 D、直方图 E、统计地图3、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A、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以上均不对4、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 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 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 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 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 E、分组不合理5、概率P=0,则表示:AA、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B、某事件必然发生 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以上均不对6、某地区抽样调查1000名成年人的血压值并制作成频数表,此资料属于: AA、计量资料 B、计数资料 C、等级资料 D、半定量资料 E、离散型资料7、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下列_C_适宜 A、X B、G C、M D、S E、CV8、构成比的重要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之和_C_ 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l C、一定等于1 D、一定等于0E、随资料而异9、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以上均不对10、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 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_C_(小时) A、5 B、55 C、6 D、lO E、1211、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D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极差12、下列关于统计表的要求,叙述错误的是:EA、 标题位于表的上方中央B、不宜有竖线及斜线C、备注不必列入表内 D、线条要求三线式或四线式 E、无数字时可以不填13、统计学上通常认为P_B_的事件,在一次观察中不会发生 A、001 B、O05 C、01 D、05 E、1O14、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B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全距 E、率15、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正常值范围(95): AA、X1.96S B、X1.96SX C、1.96SX D、t0.05,SX E、X2.58S16、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x20.01(3),可以认为:A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样本率与总体率均不相同23、由10对(20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t检验,其自由度等于:C A、10 B、20 C、9 D、18 E、1924、对两样本均数作t检验,n1=20,n2=20,其自由度等于:CA、19 B、20 C、38 D、39 E、4025、下列哪项不是t检验的注意事项:DA、资料应具备可比性 B、下结论切忌绝对化C、根据资料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D、分母不宜过小 E、资料应服从正态分布26、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时:BA标准差逐渐减少 B标准误逐渐减少 C标准差逐渐增大D标准误逐渐增大 E标准差和标准误都逐渐增大27、比较甲、乙、丙三地区某年度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情况,可用:AA、条图 B、线图 C、直方图 D、圆形图 E、直条构成图28、描述某地某地210名健康成人发汞含量的分布,宜绘制:B A、条图 B、直方图C、线图 D、百分条图 E、统计地图29、卡方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DA、行数列数 B、 n-1 C、 N-k D、(行数-1)(列数-1) E、行数列数-130、作四格表卡方检验,当N40,且_E_时,应该使用校正公式。A、T5 C、TI D、T5E、1T531、若X2X2 0.05()则:AAP005 BP005 CP005 DP005 EP00532、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l96的面积为DA975 B95 C488 D475 E4533、某医生在进行科室病例资料统计时,拟用算术平均数表示平均水平,应当选用什么样的资料: C A个体差异较小的变量值 B个体差异较大的变量值C性质相同的变量值 D性质不同的变量值 E差异相同的变量值34、变异系数是表示资料的:DA变异数 B对称分布 C集中趋势 D相对变异 E平均水平35、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B A从未患过病的人 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 C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D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E以上都不是36、下列是有关参考值范围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E A参考值范围应根据正常人范围的95来制定 B如果随机测量某人的某项指标,其值在正常人范围的 95之内,那么应认为此人的此项指标正常 C如果某项指标超出了参考值范围,那么其应为不正常 D求正态资料的参考值范围,精确度越高越好E所谓的正常和健康都是相对的,在正常人或健康人身上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病理状态37、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E 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 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38、18关于统计资料的列表原则,错误的是B A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右侧;纵题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左侧 B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分析指标后有斜线和竖线 C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 D备注用“*”标出,写在表的下面E标题在表的上端,简要说明表的内容39、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的比即为BA率 B相对比 C构成比 D频率 E频数40、抽样误差的定义为:C A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B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 C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总体参数间的差异E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41、在统计学中,参数的含义是:D A变量 B参与研究的数目 C研究样本的统计指标D总体的统计指标 E与统计研究有关的变量42、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B A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 B注意离散程度的影响C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 D二者之间的可比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