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独立性评测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833755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能独立性评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功能独立性评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功能独立性评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功能独立性评测一、概述医学康复统一数据库(Uniform Data System for Medical Rehabilitation,UDSMRSM)在美国康复医学会(American Congress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和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资助下,由纽约州立大学Carl Granger设计,于1987年完成,并正式投入应用。功能独立性评测(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IMSM)是UDSMRSM的数据和基础。FIMSM设计原则是:建立可综合反映患者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评估和比较患者残疾严重程度,评估各阶段治疗效果,可纵向随访,简便易行,各种评估者均可操作,不受单位、专业和条件限制的残疾测定方法。治疗前后FIMSM差值与各项医疗费用的商代表该治疗的经济效益(cost effectiveness),从而有助于合理地选择医疗保险覆盖项目或范围。在日常康复工作中FIMSM 评估也有助于确定患者所需护理量或帮助时间,预测康复后果及出院目的,针对选择治疗方案,确定住院时间,节约康复花费。同时还可以用于确定康复疗效,验证治疗方案和方法的有效性。UDSMRSM 和FIMSM 也成为美国医疗保险改革的重要工具,即按功能分级(Functional Related Grading, FRG)进行保险支付的基础。FIMSM目前已经在美国1400所医院应用,患者记录已经超过150万,每年增长50万。其应用按30%的速度增长。并在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智利、阿根廷、法国、葡萄牙、意大利、瑞典、瑞士、德国、荷兰、西班牙、以色列、南非、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推广。其种类包括成人FIMSM , WeeFIMSM(儿童和智力发育迟滞者)和LIFEware (门诊病人)。FIM的联系电话:716-829-2076,Internet主页网址:web http:/www.udsmr.org,电子邮件地址:infoudsmr.org。数据库的演示版(FW5DEMO.EXE)可以从网络下载(免费),网址: http:/www.udsmr.org/download/fw5demo.exe。WeeFIM和LIFEware的基本原则与成人类似。FIMSM评估的是患者实际残疾程度,而不是器官和系统障碍程度。不是评估患者按生理功能而论应能做什么,或按条件/环境而言应能做什么,而是评估患者现在实际上能做什么。FIMSM评估方法具有民族特征,因此需要进行适当改进,以适应国内情况,并加以应用。由于FIMSM正式应用需要向美国有关机构交纳年度注册费(3000-4000美元/年),我国目前还没有医院进入正式使用的行列。但从长远看,我国正式使用FIM或类似的统一量表势在必行。在此介绍该系统的基本应用原则。FIMSM是UDSMRSM的数据来源,其真正价值在于可以通过大量数据库资料的纵向和横向比较,衡量本单位的临床和康复治疗效果以及经济效益,并有趋势成为医疗保险的基础。因此FIM的应用必须建立在国家级数据库的基础上。四、评估具体内容 FIM评估分为7级6类18项。每项满分7分,共计126分。最高7分,最低1分。包括:自我照顾、括约肌控制、移动能力、运动能力、交流、社会认知。 1、自我料理:A. 进食:包括使用合适的器具将食物送进嘴里、咀嚼和咽下。不包括食物准备,例如清洗和准备食物、烹调、备餐、切割食物等。由于使用勺子比筷子简单,因此患者不一定要使用筷子,关键在于尽可能独立完成进食活动。7分:可以独立完成进食过程。操作时间合理、安全。6分:需要假肢或辅助具(改制的食具等)进食,或进食时间过长,或不安全(呛噎)。用胃管的患者可以自己独立由胃管进食,并进行胃管护理。5分:需要他人监护、提示或诱导,或他人帮助切割食物、开瓶盖、倒水、拿支具或矫形器等。4分:可完成>75%进食过程,偶然需要他人帮助带支具或矫形器等完成进食。3分:可完成50-74%进食过程,经常需要他人帮助带支具或矫形器等完成进食。2分:可完成25-49%进食过程,可以主动配合他人喂食。1分:可完成<25%进食过程,主要由他人帮助喂食或通过胃管进食。 分解评分:1-4分的评定也可采用分解方式,例如将进食过程分解为夹取食物、送入口中、咀嚼、吞咽4项,每项1分。全部可以实现为5分,1项不能独立完成为4分,2项为3分,3项为2分,4项为1分。以下项目也可以参照类似方式分解。B. 梳洗:包括口腔护理(刷牙)、梳理头发、洗手洗脸、刮胡(男性)或化妆(女性)。本项包括开关水龙头,调节水温以及其它卫生设备,涂布牙膏、开瓶盖等。7分:可以安全操作所有动作,并完成上述活动的个人准备。6分:需要特制设备,包括支具、假肢等帮助活动,或操作时间过长,或不安全。5分:需要他人监护,提示或诱导,或准备卫生设备。4分:偶然需要由他人帮助将毛巾放到患者手中或帮助完成一项活动。3分:经常需要由他人帮助将毛巾放到患者手中或帮助完成一项以上的活动。2分:可以主动配合他人完成梳洗活动。1分:不能主动配合他人完成梳洗活动。分解评分:分解为口腔卫生、梳头、洗手/脸,剃须或化妆4项,每项1分。C. 洗澡:包括洗澡的全过程(洗、冲、擦干),洗颈部以下部位(背部除外),洗澡方式可为盆浴、淋浴或擦浴。如果患者不能行动,但自己可以在床上独立进行擦浴,仍然可以得7分。7分:完全独立、安全地完成全过程,可以为盆浴、淋浴或擦浴。6分:需要特殊的设备完成(假肢、支具、辅助具等),或时间过长,或不安全。5分:需要他人监护、提示或诱导,或帮助放水、调节水温、准备浴具、准备支具等。4分:偶然需要由他人帮助将毛巾放到患者手中,或帮助完成1-2个部位的洗澡。3分:经常需要由他人帮助将毛巾放到患者手中,或帮助完成2个以上部位的洗澡。2分:需要他人帮助洗澡,但可以主动协助。1分:需要他人帮助洗澡,但不能主动协助。分解评分:分解为洗两上肢、两下肢,胸部、臀部和会阴部4项,每项1分。D. 穿上衣:包括穿脱上衣(腰部以上)及穿脱上肢假肢或支具。7分:完全独立穿脱上衣,包括从常用的地方(衣柜、抽屉)取衣服、处理胸罩、穿脱套头或前开睡衣,处理纽扣、拉链、搭袢,穿脱假肢、支具(如果有)。操作安全、时间合理。6分:需要特殊辅助具穿脱,例如尼龙搭袢,假肢、支具,或穿脱时间过长。5分:需要他人监护、提示或诱导,或由准备上身/上肢假肢、支具,或由他人取衣服或准备穿脱设备。4分:偶然需要他人帮助处理纽扣、拉链、搭扣等。3分:经常需要他人帮助处理纽扣、拉链、搭扣等。2分:需要他人帮助穿衣,但可以主动配合。1分:需要他人帮助穿衣,但不能有效地主动配合。分解评分:分解为套入上肢,套入头部或胸部、处理纽扣/拉链,处理胸罩或内衣4项,每项1分。也可参考穿衣的数量和难度评估。E. 穿下衣:包括穿脱下衣(腰部以5)及穿脱假肢、支具。7分:完全独立穿脱下衣,包括从常用的地方(衣柜、抽屉)取衣服、处理内裤、裤、裙、腰带、袜和鞋。处理纽扣、拉链、搭袢,穿脱假肢、支具(如果有)。操作安全。6分:需要特殊辅助具穿脱,例如尼龙搭袢,假肢、支具,或穿脱时间过长。5分:需要他人监护、提示或诱导,或准备上身/上肢假肢、支具、取衣服或准备穿脱设备。4分:偶然需要他人帮助处理纽扣、拉链、搭扣等。3分:经常需要他人帮助处理纽扣、拉链、搭扣等。2分:需要他人帮助穿衣,但可以主动配合。1分:需要他人帮助穿衣,但不能有效地主动配合。分解评分:分解为套入下肢,套入腰部、处理纽扣/拉链,处理鞋袜4项,每项1分。也可参考穿衣的数量和难度评估。F. 入厕:包括维持阴部卫生和入厕(厕所或便盆)前后的衣服整理。如果大便和小便所需帮助的水平不同,则记录最低分。导尿管处理不属于此项范围。7分:大小便后可独立清洁会阴,更换卫生巾(需要时),调整衣服。操作安全。6分:入厕时需要特殊的设备,包括假肢/支具,操作时间过长,或不安全。5分:需要他人监护、提示或诱导,或准备辅助具,或开卫生巾包装盒等。4分:偶然需要他人在进行上述动作时帮助身体稳定或平衡。3分:经常需要他人在进行上述动作时帮助身体稳定或平衡。2分:需要他人帮助,但可以主动配合。1分:需要他人帮助,但不能主动配合。分解评分:分解为脱裤、取卫生纸或卫生巾、擦拭会阴部、穿裤4项,每项1分,参考完成的时间。 2、括约肌控制: 包括膀胱控制及直肠的主动控制。必要时可使用括约肌控制设备或药物。评分应从2方面考虑:需要帮助的程度和发生尿或大便失禁的频率。G. 膀胱控制:帮助角度:指患者能否独立排尿,是否需要帮助,是否需要借助导尿管或药物解决排尿及需要帮助的程度。尿失禁频率:指单位时间发生尿失禁的次数。患者需要帮助的水平和尿失禁的程度一般非常接近,尿失禁越多,需要的帮助就越多。但有时也可不一致,这时应选择最低得分填在表内。7分:患者可完全自主控制膀胱,从无尿失禁。6分:患者无尿失禁,但需要尿壶、便盆、导管、尿垫、尿布,集尿装置,集尿替代品,或使用药物控制。如果使用导尿管,患者可自己独立消毒并插入导管。如果患者采用膀胱造瘘,必须能够独立处理造瘘口和排尿过程。如果患者使用辅助具,必须能够自己组装和应用器具,可独立倒尿、装、脱、清洁尿袋。5分:需要他人监护、提示或诱导,准备排尿器具、帮助倒尿具和清洁尿具;由于不能及时得到I盆或入厕,可偶然发生尿失禁(<1次/月)。4分:需要最低限度接触性帮助以维持外部装置(导尿管、集尿器或膀胱造瘘口)。患者可处理75%的排尿过程,可偶然发生尿失禁(<1次/周)。3分:需要中等度接触性帮助以维持外部装置。患者可处理50-74%的排尿过程,可偶然发生尿失禁(<1次/天)。2分:尽管得到协助,但患者仍然经常发生尿失禁,或几乎每天均有失禁,无论是否有导尿管或膀胱造口装置,仍必须戴尿布或其它尿垫类物品。患者可处理25-49%的排尿过程。1分:完全依赖。尽管得到协助,但患者仍然经常发生尿失禁,或几乎每天均有失禁,无论是否有导尿管或膀胱造口装置,仍必须戴尿布或其它尿垫类物品。患者可处理<25%的排尿过程。H. 直肠控制:包括能否完全随意地控制排便,必要时可使用控制排便所使用的器具或药物。评分原则基本与膀胱控制同,可根据需要帮助的程度和失禁的程度评判。7分:可完全自主排便。6分:排便时需要便盆、手指刺激、或通便剂、润滑剂、灌肠或其它药物。如果患者有直肠造瘘,患者可自己处理排便和造瘘口,无须他人帮助。5分:需要监护、提示或诱导,由他人帮助准备排便器具,可偶然发生大便失禁,但<1次/月。4分:需要最低限度接触性帮助以保证排便满意,可使用排便药物或外用器具,患者可处理>75%的排便过程,可偶然发生大便失禁(<1次/周)。3分:需要中等度接触性帮助以保证排便满意,可使用排便药物或外用器具,患者可处理50-74%的排便过程,可偶然发生大便失禁(<1次/天)。2分:尽管给予最大接触性帮助,但患者仍频繁发生大便失禁,几乎每天均有,尽管有直肠造瘘,但仍然必须使用尿布或其它尿垫类物品。患者可处理25-49%的排便过程。1分:尽管给予最大接触性帮助,但患者仍频繁发生大便失禁,几乎每天均有,尽管有直肠造瘘,但仍然必须使用尿布或其它尿垫类物品。患者可处理<25%的排便过程。 、转移能力 I. 床/椅/轮椅:7分:行走为主者能独立完成床椅转移、坐到起立转移,即坐下和站起的全过程。用轮椅者能独立完成床椅转移,锁住车闸,抬起脚蹬板,使用适合的助具或辅助设备,如扶手、滑板、支具、拐杖等,并返回原位。操作安全。6分:需要辅助器具如滑板、提升器、手柄、特殊的椅、支具或拐的帮助,或花费时间过长。用于转移的假肢和支具也属于此类。5分:需要监护、提示或诱导、准备(滑板、去除足板等)。4分:偶然需要他人在转移过程中帮助平衡。3分:经常需要他人在转移过程中帮助平衡。2分:需渌税镏疲梢灾鞫浜稀?1分:需要他人帮助转移,但不能主动配合。 J. 用厕:7分:行走者能独立走入卫生间,坐厕、起立,不用任何帮助。轮椅者能独立进入卫生间,并能自己完成刹车、去除侧板、抬起足蹬,不用器具完成轮椅至坐厕转移。时间合理,活动安全。6分:患者需要适应或辅助器具,如滑板、提升器、手柄、特殊的椅、支具或拐的帮助,或花费时间过长。用于转移的假肢和支具也属于此类。5分:需要监护、提示或诱导、准备(滑板、去除足板等)。4分:偶然需要他人在转移过程中帮助平衡。3分:经常需要他人在转移过程中帮助平衡。2分:需要他人帮助转移,但可以主动配合。1分:需要他人帮助转移,但不能主动配合。 K. 入浴:7分:行走者能独立进入浴室,进入浴缸或淋浴,不用任何帮助。轮椅者能独立进入浴室,并能自己完成刹车、去除侧板、抬起足蹬,不用器具完成轮椅至入浴转移。活动安全。6分:患者需要适应或辅助器具,如滑板、提升器、手柄、特殊的椅、支具或拐的帮助,或花费时间过长。用于转移的假肢和支具也属于此类。5分:需要监护、提示或诱导、准备(滑板、去除足板等)。4分:偶然需要他人在转移过程中帮助平衡。3分:经常需要他人在转移过程中帮助平衡。2分:需要他人帮助转移,但可以主动配合。1分:需要他人帮助转移,但不能主动配合。 4、运动能力 L. 步行/轮椅:首先确定是行走还是轮椅,有些患者既可走也可用轮椅,评估时以其主要的活动方式进行评分。用轮椅或辅助具者最高评分不超过6分。如果出院时患者改换移动方式,则应根据出院时的方式重新评估入院时得分。7分:行走者能独立行走50米距离,不用任何器具。时间合理,活动安全。6分:行走者能独立行走50米距离,但要使用拐杖、下肢假肢或支具、矫形鞋、步行器等辅助装置完成行走。用轮椅者能独立操作轮椅(手动或电动)移动50米距离(包括拐弯、接近椅子或床,爬3%的坡度及过门坎,开关门)。或时间过长,活动不安全。5分:有两种评估标准:A、在监护、提示或诱导下,独立行走或用轮椅移动不少于50米。B、家庭行走:行走者能独立行走较短距离(17-49米),不用任何器具;或独立操作轮椅(手动或电动)17-49米,不需要提示,但时间过长,或安全性不好。4分:需要最低限度接触性帮助移动至少50米。患者用力>75%.3分:需要中度接触性帮助移动至少50米。患者用力50-74%.2分:最大限度接触性帮助移动至少17米。患者用力25-49%。至少需要1人帮助。1分:患者用力<25%。至少需要2人帮助,不能行走,用轮椅至少17米。 M. 上下楼梯:患者必须能走路才能考虑上下楼。能否独立上下一层楼(一层包括1214级台阶)及需要帮助的程度。是否需拐杖和一些辅助装置上下楼。7分:可以独立上下一层楼以上,无须任何辅助,时间合理,活动安全。6分:可以独立上下一层楼以上,但需要扶手,手杖或其它支持,活动时间过长或有安全问题。5分:有两种评估标准:A、在监护、提示或诱导下,独立上下一层楼。B、家庭步行:可独立上下4-6级台阶(用或不用辅助器具),或上下7-11级台阶,无须监护、提示或诱导,但活动时间过长或安全性不好。4分:偶然需要他人接触性帮助上下楼梯及平衡。3分:经常需要他人接触性帮助上下楼梯及平衡。2分:上下楼梯不到7-12级,需要1人帮助步行。1分:上下楼梯不到4-6级,或需要2人以上帮助步行。4分-1分:根据他人帮助程度判定。 6、交流 N. 理解:指听觉或视觉理解,即是否能理解口头或视觉交流(即书面、身体语言、姿势等)。评估患者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听或视)。如果两种交流方式同等,则将两种结合评估。7分:完全独立,患者可理解复杂、抽象内容,理解口头和书写语言。6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对复杂、抽象内容的理解只有轻度困难,不需要特殊准备,可需要听力或视力辅助具,或需要额外的时间来理解有关信息。5分:敦促(Standby prompting)-患者在90%以上的日常活动中无理解和交流障碍。需要敦促或准备(减慢说话速度、使用重复、强调特别的词或短语、暂停、视觉或姿势提示)的机会少于10%。4分:最低限度敦促-基本日常生活的75-90%的情况下可以理解和会话。3分:中度敦促-基本日常生活的50-74%的情况下可以理解和会话。2分:最大敦促-基本日常生活的25-49%的情况下可以理解和会话。只能理解简单、常用的口语表达(如喂、你好)或姿势(如再见、谢谢),50%以上的情况下需要敦促。1分:完全依赖-基本日常生活的<25%的情况下可以理解和会话。或不能理解简单、常用的口语表达(如喂、你好)或姿势(如再见、谢谢),或在准备或敦促下仍然不能适当反应。 O. 表达:包括能否用口语或非口语语言(包括符号、文字)清楚地表达复杂、抽象的意思。评估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口语/非口语),如果两种都用,则将两种结合评估。7分:可清晰流利地表达复杂、抽象的意思。6分:绝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可清晰流利地表达复杂、抽象的意思,只有轻度困难。无须敦促。可需要增强交流的装置或系统(如扩音设备等)。5分:敦促-患者在90%以上的时间可表达日常活动的基本需要和主意。需要促进(经常重复)的机会少于10%。4分:最低限度敦促-患者在75-90%的时间可表达日常生活活动的基本需要和主意。3分:中度敦促-患者在50-74%的时间可表达日常生活活动的基本需要和主意。2分:最大敦促-患者在25-49%的时间可表达日常生活活动的基本需要和主意。1分:患者在<25%的时间可表达日常生活活动的基本需要和主意,或在敦促的条件下,仍然完全或经常不能适当表达基本需要。 6、社交 P. 社会关系:指在治疗、社会活动中参与并与他人(如医务人员、家庭成员、病友、朋友)友好相处的能力,反映个人如何处理个人需求和他人需求,能否恰当地控制情绪,接受批评,认识自己的所说所为对他人的影响,情绪是否稳定(包括有无乱发脾气、喧叫、言语粗鲁、哭笑无常、身体攻击、沉默寡言、昼夜颠倒等现象)。7分:完全独立处理社会交往,无须药物控制。6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与医务人员、家庭成员、病友、朋友等友好相处,仅偶然失控。无须监护,但需要较多的时间适应社会环境,或需要药物控制。5分:只在应激或不熟悉的条件下需要监护(即监督、语言控制、提示或诱导),需要监护的情况不超过10%。可需要FIM参考文献1.Corrigan JD, et al. Validity of 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or person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7; 78(8): 828-342.Donaghy S, et al. Interrater reliability of 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Measure in a brain injury rehabilitation program.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8; 79(10): 1231-63.Granger CV, et al. Rasch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IM) Mastery Test.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8; 79(1): 52-74.GrimbyG, et al. 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in Sweden: experience for outcome measurement i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Scand J Rehabil Med. 1996; 28(2): 51-625.Kosasih JB, et al. Nursing home rehabilitation after acute rehabilitation: predictors and outcomes.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8; 79(6): 670-36.Ottenbacher KJ, et al. Interrater agreement and stability of 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or Children (WeeFIM): use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7; 78(12): 1309-157.Ottenbacher KJ, et al. The reliability of 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a quantitative review.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6; 77(12): 1226-328.Pollak N, et 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FIM for persons aged 80 years and above from a multilevel 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6; 77(10): 1056-619.Roth EJ, et al. Impairment and disability: their relation during stroke rehabilitation.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8; 79(3): 329-3510. Semlyen JK, et 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efficacy of multidisciplinary rehabilitation.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8; 79(6): 678-8311.Stineman MG, et al. 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tests of scaling assumptions, structure, and reliability across 20 diverse impairment categories.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6; 77(11): 1101-812.Stineman MG, et al. Discharge motor FIM-function related groups.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7; 78(9): 980-513.Stineman MG, et al. Diagnostic coding and medical rehabilitation length of stay: their relationship.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8; 79(3): 241-814.Stineman, et al. Outcome, efficiency, and time-trend pattern analyses for stroke rehabilitation. Am J Phys Med Rehabil. 1998; 77(3): 193-20115.Tineman MG, et al. Development of function-related groups version 2.0: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medical rehabilitation. Health Serv Res. 1997; 32(4): 529-4816.Turner Stokes L, et al. The use of standardized outcome measures in rehabilitation centres in the UK. Clin Rehabil. 1997; 11(4): 306-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