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二》教学设计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833262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范成大及其四时田园杂兴,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进一步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诗歌的意境。3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感受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教学重点:指导学理解诗意,领会感情。教学难点:领会作者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释题,简介作者: 1.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张图片,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眼前的这片风景。(如果能用上自己积累的诗句,那就更美了!)这个地方叫石湖,正如同学们所说,是一个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的好地方。树木成荫,掩映着白墙黑瓦,再加上碧绿的秧苗,清澈的河水,金黄的菜花,还有自由嬉戏的野鸭,一派田园风光!这里是宋朝著名诗人范成大的家乡,他辞官后回到故乡住了十年,把这里的田园风光,这里的田园生活都写进诗里,写了60首诗。而且每首诗的题目都是一样的(课件出示)跟老师念:四时田园杂兴(再读一遍)2.板书课题,理解题意:读诗首先要读懂诗题,“四时”指的就是一年四季,这个词语用的巧,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包含在内了,仔细品味一下,还有哪个词用的也很巧?(杂兴)你很会品味,能说说你的理解吗?(杂兴这个词,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随感”,各种各样的感受都可以。)因为有了这60首四时田园杂兴,石湖的田园风光显得更为诗情画意了,也因为这60首传诵千古的四时田园杂兴,大家又把范成大叫做范石湖。二、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一)整体感知1.美读古诗:在范成大眼中,田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能成为四时田园杂兴的主角。(出示)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请大家自由读读,思考:这首诗描写的是四时中那个季节的风景?(生自由读)蛱,蛱蝶指的就是蝴蝶。2.谁来读读这首诗,把你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读好。读出来了吗?(春天)3.你是从哪里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的?再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像,你看到了春天田园怎样的画面?(自由读)4.从这几句诗中,同学们感受到了怎样的田园风光,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你眼前出现的画面。(1)梅子金黄杏子肥,“肥”就是指梅子的个儿很大,是这样的吗?这就是金黄的梅子,肥大的杏子,我看到同学们惊喜的表情,那就请你带着这份惊喜来读读相信诗人的感受也和我们一样。我们一起读,和诗人分享这份惊喜!(2)麦花雪白菜花稀。你还从哪里感受到春的气息?麦子开花白白的,菜花稀稀落落的。果子肥,菜花稀,他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着,你还看到了什么?(3)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这就是范成大眼中的家乡,诗人的心是多么悠闲,他淡淡地把自己看到的景物用文字描出来。这样的田园风光,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美。(板书:风光美) 5.谁愿意美美地来读读整首诗让我们一边想像,一边读,把这份美,读出来!(齐读)(二)精读第三句 1.“日长篱落无人过”,田园的人们在忙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多读几遍,读通,读准,你就明白了。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正音:绩,在这儿读第一声,跟老师念:夜绩麻,各当家。谁有信心为大家读读这首诗?(你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谁还想试试?我们一起来读读。2.农民在忙什么?(耘田、绩麻、学种瓜)原来大人在耘田,绩麻,小孩子在学种瓜,还可以从哪里看出人们没时间欣赏?(昼、夜)耘田、绩麻是两种农活,这两个词合起来,就是第三句诗中的哪个词?(耕织) 古时候,农民就是靠耕耘和纺织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你知道,除了耘田和绩麻,农民还需要干哪些农活?(插秧、施肥、播种、除虫)有那么多活要干,难怪范成大会看到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3.再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默读这首诗,默读下面的注解,想想诗句的意思,如果能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说的顺畅些,那就更了不起了。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1、2句的意思吗。(白天出去给庄稼除杂草,晚上在家把麻搓成线,村庄的儿女各自都有自己的活)(出示)这就是农民伯伯在耘田,把杂草除掉,才能使秧苗有一个好的生长环境,通过刚才的补充,我们知道了,除了耘田,要使一粒种子成为一株结着沉甸甸的稻穗的稻子,还需要干很多活。这可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带着这份感受来读这两句诗。 把麻搓成线,人们又可以将它们织成布,瞧,即使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也不愿闲着,熟练地织着麻布,一家人就有衣服穿了,不过还得有能干的村庄女儿一针一线缝起来,所以,庄稼人的口中食,身上衣,都是来之不易的。 读读这两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 昼出耘田夜绩麻,要当好这个家,还真不容易!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村庄儿女?(勤劳,辛苦,忙) 勤劳的村庄儿女,世世代代住在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双手,劳动着,耕耘着。在朗读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就能读出诗的味道,谁愿意有感情的读读这两句诗让我们一起来读,夸夸他们吧!大人们如此勤劳,即便是(引读)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5. 谁可以看着这幅图,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小孩子不懂从事农事,也在桑荫下学种瓜) 从这两句诗里,你又读出了什么?(学样,分忧)田园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也很爱劳动。其实我们和这两个孩子一样,都是童孙未解供耕织。 6.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上两个小孩的动作、神态,想像一下,童孙们会怎么来种瓜? 原来他们是这么种的,还挺像样的,你认为他们在种的时候,心情会怎样?(高兴,期盼)(读) 感情朗读整首诗:这可真是大人忙,小孩忙,昼也忙,夜也忙,谁能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让我们把这首诗献给这些勤劳的人们,(齐)能背背这首诗吗?同桌互相背背看。(指背,还有谁要背,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背)三、引读第三首 秋天到了,农民们早早的把场院修整好,他们相信,一份耕耘,会有一份收获。一起读 新筑场泥镜面平, 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 一夜连枷响到明。 枷,是一种劳动工具,农民用它来把谷子打下来。此时的村庄儿女又在忙什么?(打稻)辛苦的耕耘终于能换来丰收的果实,你从诗中体会到什么?(辛苦,喜悦)读这真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读了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感受了田园风光的美丽,农民的勤劳和辛苦,还有丰收时的喜悦,让我们和着音乐,再来读读这几首诗,体会体会,我也想读,可以吗?我读每首的第一句,你们接着读。 就是这样美丽的田园风光,就是这些勤劳的田园人民,令范成大陶醉其中,乐而忘忧。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收集其余57首四时田园杂兴,读读背背,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