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与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832210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与心理健康知识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传染病与心理健康知识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传染病与心理健康知识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芷江县新店坪中学2016年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主讲人:梁楝 一、呼吸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早春季节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天气多变、时寒时暖、雨水逐渐增加,是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当冷空气和干燥空气被吸入呼吸道,刺激呼吸道粘膜,使粘膜血管收缩,造成局部贫血和营养障碍;另外,室内通风换气较差,一些有害病原体繁殖后,也能刺激呼吸道粘膜,使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减弱,防御机能降低,各种病原微生物易于乘虚而入,以致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道侵入易感人体,并随呼吸道分泌物继续向外传播,侵入另一易感机体的传染性疾病。它包括:流行性感冒(流感)、麻疹、百日咳、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等。它是以咳嗽、流涕、发热、呕吐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 早春季节外界气温较低,在室内活动的时间较多,彼此间密切接触机会增多,而呼吸道传染病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因此增加了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机会。 1、在公共场合讲话、咳嗽或打喷嚏时,通过飞出来的唾沫将夹在里面的病菌传播开来。 2、灰尘是传播的一个帮凶,有呼吸道传染病病人的鼻涕、痰液中含有大量病菌,由于随地吐痰或乱擤鼻涕,这些痰、涕干燥后夹在里面的病菌就会随灰尘到处飞扬,一旦被人吸入就会感染。 3、手是传播病菌的另一帮凶。有呼吸道传染病病人的手上沾上大量病菌,当病人拿物体时,在这些物体表面就会留下大量病菌,如果健康人用手接触了这些东西,就能沾上病菌,如果事先不彻底洗手就去挖鼻子,病菌就可能从鼻腔进入呼吸道而感染。 二、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416日。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有发热、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起病数小时或12日出现皮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直径35mm,呈红斑疹,迅速发展为丘疹,数小时后又变为疱疹。极少数病人可并发水痘脑炎、水痘肺炎等并发症。水痘患者应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日。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颔下腺。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患者应从发病日起隔离10日。 3、风疹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421日,平均18日。临床表现为发热,伴有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其后出现先面部后颈部、再躯干四肢淡红色斑丘疹,伴有耳后、枕部、颈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应隔离至出疹后5日。 4、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814天左右。临床表现以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口腔颊粘膜出现柯氏斑(即相当于第二大磨牙的颊粘膜处出现针头大小白色斑点,柯氏斑是早期麻疹的特征),特殊的皮肤斑丘疹为特征。患者应隔离至出疹后5日,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日。 5、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潜伏期一般13天,起病方式多为快和突然。其临床特点为:畏寒,少有寒战;发烧,体温速升至3840;头痛,全身无力;眼球外肌疼痛,腰背和四肢酸痛;厌食,恶心;打喷嚏,鼻塞和流鼻涕等。少数病人的临床症状以胃肠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患者应隔离至病后1周或热退后2日。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110天,短者仅为数小时,多为23天。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患者应隔离至症状消失3日,或自发病后一周。 7、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发疹性口腔炎)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的传染病。病原主要为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71型等肠道病毒,潜伏期平均4天,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口腔粘膜出现红色溃疡性疱疹),同时手、足、皮肤出现斑、丘疹,并转为疱疹,可伴有低热、患者口腔疱疹溃疡后患者咀嚼时疼痛,并拒食、流涎。该病主要通过接触污染的手、毛巾、手帕、茶杯、玩具、床上用品等感染。 三、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一旦得病,一定要去医院治疗,并卧床休息,多喝开水,防止疲劳。 2、寝室里要经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当周围有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 3、打扫卫生时,先洒水后扫地,免得把飞尘飞扬开来。 4、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春季传染病的防治常识。要注意个人卫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从外面回来洗手、吃东西前洗手);不用手挖鼻孔;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盖住口、鼻,不要对着人,个人使用的手帕要经常洗晒;不随地吐痰。 5、不吸烟、不喝酒、不食辛辣食物,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6、要注意保暖和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7、春季是手足口病好发季节,集体环境是手足口病好发场所,感染对象主要为大中小学生,因此,各班要加强晨检和落实预防措施,加强教室、居室等环境空气流通,做好环境的消毒,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手足口病发生。 新店坪中学 2016年3月 芷江县新店坪中学2016年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主讲人:梁楝健康应该是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良好状态。身体的良好状态是指生理方面的,大家都熟悉,精神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则属于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1、智力正常。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2、情绪稳定与愉快。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3、行为协调统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4、人际关系融洽。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5、适应能力良好。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将能够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现在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中学阶段分为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而初中阶段又称为青春期、少年期,从11、12岁到14、15岁,这三年时间是个体身体发展的一个加速期。初中生身体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且逐渐达到成熟,使得初中生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利,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换社会角色。然而,由于心理的发展水平有限,有许多的期望不能实现,从而产生挫折感。故在每个人的初中阶段都会面临种种的心理危机 ,并会出现一些心理及行为问题。 一、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身体的急速成长使得处于初中阶段的同学们产生了自己已经发育成熟的体验,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了,这就是成人感。具有成人感,便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就属于成人水平,应该被社会、环境和周围成人平等相待,有了成人感便特别想自己有与成人相应的社会地位,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给予自己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由于心理发展速度的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成熟发展的过度阶段。实际上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处于幼稚的童年向成熟过渡阶段,于是就会出现自己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成人感使得自己的独立意识强烈起来,于是便会出现在精神方面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而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事实上,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同学们还是依然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老师和父母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三、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青春期的同学出现心理上的闭锁性,使得自己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界袒露,特别是不向成人袒露,原因是这个时候的少年儿童认为成人不理解自己,而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有增加了其闭锁程度。但是,与此同时,少年儿童的很多苦恼又使得他们感到孤独和寂寞,很希望与他们交流、沟通、并且得到他人的理解。这种开放胸怀的愿望使得自己很愿意和同年龄的朋友推心置腹。其实这个年龄的同学也很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向自己认为可信赖的成人朋友谈吐心声的。 四、成就感与挫折感交替 青春期的同学通常表现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如获得成功或良好成绩,就会享受超越一般的优越感与成就感。如果遇到失利或失败就会产生自曝自弃的挫折感。这两种情绪体验常常交替出现,一时激情满怀、一时低沉沮丧。 青春期是每个人成长成熟最重要的时期,如何平稳的度过这段时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针对可能出现的心理矛盾和压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争取做到: 试着让自己变得积极一些: 1、那些无病呻吟的读物少看为妙。有些伤感飘渺的思想情绪,它们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2、培养一个值得自己骄傲的特长。这样既可以证明你自己的优势,又能帮助你保持自信。 3、试试大声说话,走路时昂首挺胸。这样能够给自己一个积极的暗示:我是自信的,有勇气的!从而培养一种将康、向上的感觉。 4、尽量去发现使自己产生兴趣的事情。并且保持饱满的情绪和充沛的精力去尝试着做一做。 5、碰到困难的时候尽量坚忍、乐观一些。遇到困难就悲观、逃避的人,自然是不可能有积极的心态,也不可能成功。 6、试着增强自己的竞争意识吧。竞争意识过于强烈会带来麻烦,没有竞争意识也是一种缺憾。一个人很容易在竞争中获得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你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增强自己的信心,也为自己下一步的努力找到方向。 7、多交几个好朋友,和他们一起交流、学习、玩耍。你会发现生活空间扩大了,自己也慢慢变得开朗,也增加了向别人学习长处的机会。 8、让自己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乐于助人会让你交到更多的朋友,变得更加宽容、活跃。 9、学会热爱生活。对自己的优点和成功之处多加肯定,这样你才会充满生活的热情,才会有不间断的动力去完成下一步的计划。 10、试着让自己参加一些公众活动。把自己放在众人的目光下,培养自己正大,敢作敢为的心态。 战胜挫折的方法如下: 1、挫折会使自己更聪明,挫折也会使自己精神不振,缺乏勇气,不敢面对现实。人的成长需要挫折,我们要有遇到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挫折,迎接挑战。 2、在遇到挫折时,努力的改变一下环境,学会转移注意力。人在挫折的环境里注意力不改变,挫折会一个接一个地袭来,使人的意志受损。此时,改变下环境。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如登山、郊游、或参加聚会,放松一下自己,可使人的精神振奋,心胸开阔,有利于战胜挫折。 3、在遇到挫折时,改变自己同样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有些挫折时自己认知上的偏差所致。一帆风顺的成长过程,常使得人缺乏应付挫折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准备,又缺乏战胜挫折的方法。因而,在挫折来临之时,显得束手无策,容易陷入困境。认识自己的不足,改变自己,虚心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和社会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处理各类问题的科学方法,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 4、遇到挫折及时找心理咨询机构求助。学校的心理老师和专业心理咨询,都可以帮助你战胜挫折,摆脱苦恼。新店坪中学 2016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