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中采摘园的旅游模式探讨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831016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旅游中采摘园的旅游模式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乡村旅游中采摘园的旅游模式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乡村旅游中采摘园的旅游模式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村旅游中采摘园的旅游模式探讨 引言: 目前,中国的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农业园区的建设。不管是政府组织,企业组织还是农民自发发展起来的园区,都只是以农业产业发展为主,与乡村旅游的结合不够,因此效益不高,没有形成园区自身发展的旅游模式,没有真正的与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惠农、富农。在这种形式及政策背景下,采摘园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模式,成就自己的一方天地,就需要在发展上寻找新的突破口。一、采摘园的旅游开发之困: 1.产品开发层次低,结构不尽合理 采摘园顾名思义,开发多以观光采摘活动为主,购物、养生、度假、科普教育等类型活动项目较少;对农业资源、观光资源、生态资源开发的较多,但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不足。 2.特色不足,缺乏精品 目前我国采摘园普遍缺乏创新与特色,不能体现地方农业特色和文化内涵,无法对消费市场形成持久吸引力。另外,相当一部分观光农业项目在开发过程中,人工雕琢痕迹明显,甚至以大棚为主,有悖于生态主题思想,使乡村采摘园发展处于有数量没质量的尴尬境地。 3.经营水平低,辐射带动作用弱 由于缺乏科学的经营手段和专业人员,目前我国采摘园区经营水平普遍低下,营销手段缺乏、服务设施落后,再加上经营淡旺季的原因,相当一部分采摘园与旅游融合较少,经济效益低下,除自身难以为继外,也无法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另外,也有部分观光采摘园虽然效益较好,但由于产权关系或其他原因,园区周围居民参与程度低,不能从中直接受益,导致社会矛盾产生。 4.资金限制,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采摘农园项目大都位于城市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民没有更多资金投入,政府的扶持力度有限,招商引资困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设施配套受限,影响采摘园的品质提升和持续发展。 5.缺乏规章和监管,发展尚不规范 目前我国采摘园建设尚缺乏明确的规范标准,更没有相关的法规约束,不仅项目开办审批不规范,经营过程也缺乏有效指导、监督和动态跟踪管理,很多园区是农户自家的果园或大棚圈起来形成的,造成项目建设随心所欲、从业人员无序竞争、乱收费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采摘园的健康、持续发展。 6.功能单一,项目缺乏 大多数园区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只是从事简单的种养殖,以观光和采摘为主,其他可参与性项目较少。目前开发的观光农业项目大多受规模所制,功能单一,不能满足游客多样性消费需求,产品的数量结构、层次结构、内容结构等有待调整。 7.缺乏规划,发展无序 目前多数采摘园基本上以村民或企业自主开发为主,缺少科学规划和市场调查,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 各园区开发缺乏必要的联系,更不能分工合作、优势互补; 个别地区并无良好开发条件,却“一哄而上”盲目开发; 同一区域内同类观光采摘项目重复建设、功能雷同 ,造成恶性竞争。二、采摘园的发展历程及旅游模式: 初级阶段:1生态观光游2果品采摘游 1.生态观光游 以园区及园区周边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来满足城镇居民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愿望,游客能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恬静与安详,呼吸清新的空气,放松疲惫的身心。深入其中,春季可赏花,夏日可避暑,金秋可摘果,尽享田园风光。这是一种以生态观光为主,以蔬果采摘为辅的的旅游形式。如梨园、果园等。适合于城市白领和生活较为宽裕的工薪阶层。由于要求自然风光和人工生态工程的和谐结合,目前符合上述硬件条件的园区还不多。 2.蔬果采摘游 组织游客在指定果园或温室大棚内开展名特优新果品的观光采摘游活动。游客可游览园貌、采摘、品尝、拔菜、收获农作物等,体验劳作之艰辛,尽享收获之愉悦。如春季的温室草莓采摘游、香瓜采摘节、西红柿采摘节、葡萄采摘节等活动。这是观光采摘游的最普遍模式,适合于各个阶层的居民,是采摘园发展的基础。 中级阶段:3 科普探索游4农事体验游5果品生产加工过程体验游 3. 科普探险游 这类园区通常是以建设产业基地发展起来的,在发展初期以育苗以及科技示范为主,后期融入旅游元素。这类园区可以利用果树科技示范基地优越的硬件设施和丰富的品种资源,向游客尤其是青年学生展示现代化的栽培管理技术,普及果树知识,开展科技探索使他们了解园艺学发展动态,产生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这是一种以科普学习为基调的旅游品种,适合于在校学生和以家庭为小团体的出游者。 4.农事体验游 利用农舍、果品、土特产及依附的田园风光,吸引城市游客“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娱农家乐、购农家物”。游客还可在果园亲自动手,体验果树的嫁接、修剪、疏花、套袋等管理活动,丰富市民对农事活动的了解。这是一种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特色旅游品种,春、夏、秋三季均可,适合于城市妇女、孩子和以家庭为小团体的出游者。 5.农产品加工过程体验游 其典型代表是葡萄。游客可在指定的葡萄酒庄园内参观葡萄的栽培管理、采摘、榨汁、酿造、分装等葡萄酒加工全过程,免费品尝酒庄自酿的葡萄酒。这是适合于相关专业人士和时尚人群。但由于这类庄园均位于种植规模较大的产地,因而对其它非集中产地不具有借鉴意义。 高级阶段:6 节庆文化游7 休闲度假游 6.节庆文化游 在果园内举办多种文化节庆活动如赏花节、摄影书画比赛、猜灯谜、放风筝等项目,使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如北京大兴举办的西瓜节,北京平谷举办的桃花节等。这是一种非常吸引人气的春季旅游项目,春的烂漫和对花的钟爱使其适于所有的城乡群众。 7.休闲度假游 休闲度假旅游是指以消遣娱乐、康体健身、休憩疗养、放松身心为主要目的,到某一特定目的地进行较少流动性的旅游消费活动。相对于观光旅游而言,度假旅游更强调安全、宁静的优美环境、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增进身心健康的游憩设施和高品质的服务,而且休闲度假更能够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的建设发展,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形式。 其中1-2是采摘园旅游的初级模式,3-4-5是采摘园旅游的中级模式,5-6是采摘园旅游的高级模式。这些只是采摘园目前的一个发展阶段历程,也决定了一个采摘园所要采取的模式。当采摘园走到最后阶段时,应该形成最终的“1+N”的复合模式。其中“1”是特色,是精品,是基础,是底子,是指采摘园发展的灵魂,“1”解决了采摘园发展的特色缺乏问题;“N”是各阶段各种旅游形式的综合,包括农事体验、节庆活动、科普教育、休闲度假等等,“N”是补充,是点缀,是包装。三、采摘园发展的未来展望: “高起点规划 园区化荷载 集约化经营 市场化运作 品牌化塑身”是未来采摘园发展的最终格局。 高起点规划:通过规划,避免此类采摘园的乱开发、乱经营等行为,从一开始规划布置好各项建设工作,引导园区合理化布局发展。 园区化荷载:是指由小、散、乱的个体采摘园向资源集中的大园区化方向发展,统一经营管理。 集约化经营:是指将农业生产资料和资源相对集中到农业生产经营能手中,使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农业生产产品无公害化,改变以往散乱差的粗放式经营模式。 市场化运作:园区的投资建设脱离政府的控制干预,通过以农业发展公司、农业经营公司、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形式,采取租赁、收购等方法流转、开发、运作农业资源。 品牌化塑身:品牌就是一个名字、名词、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农产品品牌的塑造要根据农产品本身的特质,从“规模”、“低质、易损、难包装”、“高度均质难差异”三个方面寻求农产品品牌的的突破,形成自身品牌。 通过高起点规划、园区化荷载形成规模效益,实现集约化经营,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农产品的品牌化塑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