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830901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1、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2、 扁桃体炎治疗指南3、 成人水痘的症状和治疗4、 急性阑尾炎诊疗规范5、 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6、 带状疱疹治疗指南7、 丹毒诊治指南8、 皮肤感染指南9、 上消化道出血10、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11、 激素的使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CAP的诊治面临许多新问题。最近,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完成了两项较大样本的全国性CAP流行病学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CAP诊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1999年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进行了适当修改,旨在指导临床建立可靠的诊断,全面评估病情,确定处理方针,改善预后,尽量避免不恰当的经验性治疗,减少抗生素选择的压力,延缓耐药,节约医药卫生资源。一、CAP的临床诊断依据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2.发热。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二、CAP的病原学诊断1.病原体检测标本和方法:见表1。2.痰细菌学检查标本的采集、送检和实验室处理:痰是最方便且无创伤性的病原学诊断标本,但痰易被口咽部细菌污染。因此痰标本质量的好坏、送检及时与否、实验室质控如何将直接影响细菌的分离率和结果解释,必须加以规范:(1)采集:尽量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标本。嘱患者先行漱口,并指导或辅助其深咳嗽,留取脓性痰送检。无痰患者检查分枝杆菌和肺孢子菌可用高渗盐水雾化吸人导痰。真菌和分枝杆菌检查应收集3次清晨痰标本;对于通常细菌,要先将标本进行细胞学筛选。对于厌氧菌、肺孢子菌,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进行检查的阳性率可能更高。(2)送检:尽快送检,不得超过2h。延迟送检或待处理标本应置于4保存(疑为肺炎链球菌感染不在此列),保存的标本应在24h内处理。(3)实验室处理:挑取脓性部分涂片作革兰染色,镜检筛选合格标本(鳞状上皮细胞25个/低倍视野,或二者比例1:2.5)。以合格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两种培养基,必要时加用选择性培养基或其他培养基。用标准区划线法接种作半定量培养。涂片油镜检查见到典型形态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有诊断价值。3.血清学标本的采集:采集间隔24周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双份血清标本,主要用于非典型病原体或呼吸道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的测定。4.检测结果诊断意义的判断:(1)确定:血或胸液培养到病原菌;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标本培养的病原菌浓度105CFU/ml(半定量培养+),BALF标本104CFU/ml(+),防污染毛刷或防污染BALF标本103CFU/ml(+);呼吸道标本培养到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血清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变化(增高或降低),同时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补体结合试验)1:64,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微量免疫荧光试验)1:32,嗜肺军团菌抗体滴度(间接荧光抗体法)1:128;嗜肺军团菌I型尿抗原检测(酶联免疫测定法)阳性;血清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变化(增高或降低);肺炎链球菌尿抗原检测(免疫层析法)阳性(儿童除外)。(2)有意义:合格痰标本培养优势菌中度以上生长(+);合格痰标本细菌少量生长,但与涂片镜检结果一致(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d内多次培养到相同细菌;血清肺炎衣原体IgG抗体滴度1:512或IgM抗体滴度1:16(微量免疫荧光法);血清嗜肺军团菌试管凝集试验抗体滴度升高达1:320或间接荧光试验IgG抗体1:1024。(3)无意义:痰培养有上呼吸道正常菌群的细菌(如草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非致病奈瑟菌、类白喉杆菌等);痰培养为多种病原菌少量(+)生长;不符合(1)、(2)中的任何1项。表1 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病原体检测标本和方法病原体标本来源显微镜检查培养血清学其他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痰液、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下呼吸道标本、BALF、经PSB采集的下呼吸道标本、血液、胸腔积液、肺活肺活检标本、尿液革兰染色+免疫层析法检测肺炎链球菌抗原(针对成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厌氧菌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下呼吸道标本、BALF、经PSB采集的下呼吸道标本、血液、胸腔积液革兰染色+分枝杆菌痰液、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下呼吸道标本、BALF、经PSB采集的下呼吸道标本、肺活检标本萋尼染色+PPD试验、组织病理军团菌属痰液、肺活检标本、胸腔积液、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下呼吸道标本、BALF、经PSB采集的下呼吸道标本、双份血清、尿液FA(嗜肺军团菌)+IFA、EIA尿抗原(主要针对嗜肺军团菌型)衣原体属鼻咽拭子、双份血清+(有条件时)肺炎衣原体MIF、CF、EIA鼻咽拭子的PCR仅限于临床研究支原体属鼻咽拭子、双份血清+(有条件时)颗粒凝集、EIA、CF鼻咽拭子的PCR仅限于临床研究病毒鼻腔冲洗液、鼻咽吸引物或拭子、BALF、肺活检标本、血清FA(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条件时)CF、EIA、LA、FA组织病理(检测病毒)真菌痰液、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下呼吸道标本、BALF、经PSB采集的下呼吸道标本、肺活检标本、血清KOH浮载剂镜检、HE、GMS染色、黏蛋白卡红染色(隐球菌)+1-3-D葡聚糖(接合菌、隐球菌除外),ELISA法检测半乳甘露聚糖(适用于曲霉菌)组织病理肺孢子菌导痰、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下呼吸道标本、BALF、经PSB采集的下呼吸道标本、肺活检标本姬姆萨染色、甲苯胺蓝染色、GMS、FA组织病理注:BALF:支气管肺泡灌洗液;PSB:防污染毛刷;PPD:结核茵素纯蛋白衍化物;PCR:聚合酶链反应;FA:荧光抗体染色;IFA:间接荧光抗体法;EIA:酶免疫测定法;KOH;氢氧化钾;HE:苏木精-伊红染色;GMS:Gomori乌洛托品银染色;CF:补体结合试验;MIF:微量免疫荧光试验;LA:乳胶凝集试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当痰培养分离的细菌与大多数痰涂片白细胞中的微生物形态一致时,痰培养的结果将更可靠。尿抗原检测是诊断I型嗜肺军团菌感染最迅速有效的方法,常应用EIA法或免疫层析法;+:阳性;-:阴性 5.病原学诊断方法的选择:(1)门诊治疗的轻、中度患者不必普遍进行病原学检查,只有当初始经验性治疗无效时才需进行病原学检查。(2)住院患者应同时进行常规血培养和呼吸道标本的病原学检查。凡合并胸腔积液并能够进行穿刺者,均应进行诊断性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行胸液常规、生化及病原学检查。(3)侵袭性诊断技术仅选择性地适用于以下CAP患者:经验性治疗无效或病情仍然进展者,特别是已经更换抗菌药物1次以上仍无效时;怀疑特殊病原体感染,而采用常规方法获得的呼吸道标本无法明确致病原时;免疫抑制宿主罹患CAP经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要与非感染性肺部浸润性病变鉴别诊断者。三、CAP入院治疗标准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1.住院治疗标准:满足下列标准之一,尤其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条件并存时,建议住院治疗;(1)年龄65岁。(2)存在以下基础疾病或相关因素之一: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糖尿病;3)慢性心、肾功能不全;4)恶性实体肿瘤或血液病;5)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6)吸入性肺炎或存在容易发生吸入的因素;7)近年内曾因CAP住院;8)精神状态异常;9)脾切除术后;10)器官移植术后;11)慢性酗酒或营养不良;12)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3)存在以下异常体征之一:呼吸频率30次/min;脉搏120次/min;动脉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体温40或20109/L或4109/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1109/L;呼吸空气时Pa0260mmHg,Pa02/Fi0250mm Hg;血肌酐(SCr)106mol/L或血尿素氮(BUN)7.1mmol/L;血红蛋白90g/L或红细胞压积(HCT)30%;血浆白蛋白25g/L;有败血症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证据,如血培养阳性、代谢性酸中毒、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血小板减少; X线胸片显示病变累及个肺叶以上、出现空洞、病灶迅速扩散或出现胸腔积液。2.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出现下列征象中项或以上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需密切观察,积极救治,有条件时,建议收住ICU治疗:(1)意识障碍。(2)呼吸频率30次/min。(3)Pa0260mmHg,Pa02/Fi02 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4)动脉收缩压90mmHg,(5)并发脓毒性休克。(6)X线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h内病变扩大50%。(7)少尿:尿量20ml/h,或80ml/4h,或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四、CAP感染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与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建议1.易感染某些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如果患者合并某些危险因素(表2)或存在某些合并症(表3),将有感染某种特定病原体的可能,治疗时应予考虑。2.CAP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建议: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CAP病原体流行病学分布和抗生素耐药率并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积累资料,表4的治疗建议仅是原则性的,须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几点说明和注意事项:(1)对于既往健康的轻症且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患者应尽量推荐用生物利用度良好的口服抗感染药物治疗。(2)我国成人CAP致病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包括中介与耐药)在20%左右,青霉素中介水平(MIC 0.1-1.0mg/L)耐药肺炎链球菌肺炎仍可选择青霉素,但需提高剂量,如青霉素G 240万U静脉滴注,1次/46h。高水平耐药或存在耐药高危险因素时应选择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厄他培南、呼吸喹诺酮类或万古霉素。(3)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率普遍在60%以上,且多呈高水平耐药,因此,在怀疑为肺炎链球菌所致CAP时不宜单独应用大环内酯类,但大环内酯类对非典型致病原仍有良好疗效。(4)支气管扩张症并发肺炎,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病原体,经验性治疗药物选择应兼顾及此。除上述推荐药物外,亦有人提倡联合喹诺酮类或大环内酯类,据认为此类药物易穿透或破坏细菌的生物被膜。(5)疑有吸入因素时应优先选择氨苄西林/舒巴坦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有抗厌氧菌作用的药物,或联合应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等,也可选用莫昔沙星等对厌氧菌有效的呼吸喹诺酮类药物。(6)对怀疑感染流感病毒的患者一般并不推荐联合应用经验性抗病毒治疗,只有对于有典型流感症状(发热、肌痛、全身不适和呼吸道症状)、发病时间2d的高危患者及处于流感流行期时,才考虑联合应用抗病毒治疗。(7)对于危及生命的重症肺炎,建议早期采用广谱强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可根据病原学进行针对性治疗,或降阶梯治疗。抗生素治疗要尽早开始,首剂抗生素治疗争取在诊断CAP后h内使用,以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8)抗感染治疗一般可于热退和主要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后3-5d停药,但疗程视不同病原体、病情严重程度而异,不宜将肺部阴影完全吸收作为停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对于普通细菌性感染,如肺炎链球菌,用药至患者热退后72h即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或厌氧菌等容易导致肺组织坏死的致病菌所致的感染,建议抗菌药物疗程2周。对于非典型病原体,疗程应略长,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建议疗程为1014d,军团菌属感染的疗程建议为1021d。(9)重症肺炎除有效抗感染治疗外,营养支持治疗和呼吸道分泌物引流亦十分重要。表2 增加特定细菌感染风险的危险因素特定细菌危险因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年龄10mg/d);过去1个月中广谱抗生素应用7d;营养不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 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可加用甲硝唑静脉滴注:0.5g/次,一日三次。 (八)手术日为住院当天。 1.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 2.手术方式:顺行或逆行切除阑尾。 3.病理: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 4.实验室检查:术中局部渗出物宜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 1.术后回病房平卧6小时,继续补液抗炎治疗。 2.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后即可进流食。 3.术后用药: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抗厌氧菌药物,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如手术后继发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或门脉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抗菌药物。 4.术后2-3天切口换药,如发现切口感染,及时进行局部处理。5.术后复查血常规。(十)出院标准。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 2.体温正常5-7天,腹部无阳性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 3.切口愈合良好(可在门诊拆线)。疗效评估治愈标准为:经非手术疗法或阑尾切除术后,自觉症状消失,体温、白细胞正常,腹部无压痛及包块,切口甲级愈合。好转标准为:经非手术疗法或阑尾切除或未切除引流者,自觉症状消失50%以上,体温、白细胞正常,有轻微腹痛,局部有深压痛,切口甲级(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对于阑尾周围脓肿形成者,先予抗炎治疗,如病情不能控制,行脓肿引流手术,或行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必要时行期阑尾切除术,术前准备同前。 2.手术后继发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或门脉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导致围手术期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急性阑尾炎如能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病人多能在短期内恢复健康,并发症率也较低;但是,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弥漫性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感染性休克等,甚至造成病人死亡。【病种质控标准】一、出入院诊断符合率100二、治愈、好转率1、治愈率:95%2、好转率 100%三、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8天四、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费用:( 5000 元 )警示 1. 有许多急腹症与之相似,需认真与其鉴别。2. 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或早期阶段,病人不接受手术治疗或客观条件不允许,或伴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有手术禁忌征者。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归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高峰,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可形成暴发流行。临床以唾液腺急性非化脓性肿胀为特征,常伴发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等。为更好地指导防治工作,特制定本病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前 言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天津市传染病医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曹武奎、邹焕文。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解释。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和卫生防疫机构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报告和处理。 诊断原则诊主要依靠流行病学史、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大等特征作出临床诊断,确诊须通过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查断原则 诊断标准 1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23周有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史或当地有本病流行。 2 症状体征 21 腮腺或其他唾液腺非化脓性肿胀。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 22 剧烈头痛、嗜睡、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非化脓性改变(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 23 恶心呕吐、伴中上腹部疼痛与压痛,局部肌紧张。 24 睾丸肿痛(常为单侧)。 3 实验室检测 31 1个月内未接种过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2 双份血清(间隔24周)IgG抗体效价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 33 唾液、尿、脑脊液、血中分离到腮腺炎病毒。 4 病例分类 41 疑似病例: a)具备321或伴322或323或324; b)具备322或323或324项加31。 342 临床诊断病例:3411加31。 34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加331或332或333。 处理原则 1 一般治疗与对症处理 11 注意口腔清洁,清淡饮食,忌酸性食物,多饮水保证入量。 12 对高热、头痛、呕吐者给予解热止痛、脱水剂等对症治疗。 2 中药治疗 21 清热解毒,软坚消痛中药制剂口服。 22 局部用药消肿止痛。 3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主要用于重症或同时伴有脑膜炎或睾丸炎者。 预防 41 及早隔离患者直至腮肿消退,接触者一般不需检疫,可疑患者应暂时隔离。 42 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可对易感人群实行接种。 附录 A (标准的附录) 病毒分离 A1 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从发病早期患者口腔采取唾液(亦可从血及尿中,有脑膜炎者可由脑脊液中分离病毒),为增加唾液量,采取时用压舌板轻轻按腮腺管口或轻抚耳前下部肿胀处。直接吐入小平碟内加唾液量12的hanks液离心,取上清液加青、链霉素5001000u放冰箱2h。 A2 鸡胚培养分离法 采用鸡胚羊膜腔接种法,取孵育79天鸡胚,每份标本接种46个,每个鸡胚接种01502mL,随即放入3637孵箱培养57天。死亡者废弃。将活鸡胚4过夜,使血液凝固数日,收获羊水做血凝试验阳性,并能为特异性流腮免疫血清所抑制即可做确诊报告。如为阴性,可再做补结试验或继续传代二次,如第三次仍为阴性,则以阴性而定。外科学临床诊疗指南:丹毒 【概述】丹毒 是皮肤和黏膜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其特点是蔓延 很快,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化脓,全身反应强烈和容易复发。致病菌为卩-溶血性 链球菌,好发部位为下肢和面部。【临床表现】1,起病急,全身症状明显,病人常有头痛、胃寒、发热。2,局部出现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并略隆起。手 指轻压可使红色消退,但松压后红色即很快恢复。3,在红肿向四周蔓延时,中央的红色消退、脱屑,颜色转为棕黄。红肿 IX有时可发生水泡。局部有烧灼样痛。4,常合并区域淋巴结肿大、疼痛。5,足癣或血丝虫感染可引起下肢丹毒的反复发作,有时可导致淋巴水肿, 甚至发展为象皮肿。【诊断要点】诊断本病一般不难。检查应测血常规和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治疗方案及原则】1.卧床休息,抬高患处。2.局部及周围皮肤用50硫酸镁热敷,用青敷膏外敷。3.全身应用磺胺或青霉素,在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后仍继续应用35 日,以免丹毒再发。4.复发性丹毒可用小剂量X线照射,每次0.510,每两周一次,共34次。5.下肢丹毒伴有足癣者,应积极治疗足癣,以避免丹毒复发。6.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指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诊断与管理皮肤脓疱病和脓疮的合理评估和治疗 1. 取脓疱病和脓疮皮肤病损处的脓液或渗出液进行革兰氏染色和培养,以帮助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溶血性链球菌是否为感染的病原体,但是针对典型病例的治疗并没有合理的研究来支持(强建议,中证据质量)。2. 对于大疱或非大疱脓疱病,可以采用口服或局部用抗生素治疗,但是口服疗法推荐用于有大量皮肤病损或暴发流行而对其他人造成影响的患者,以减少感染传播。对于臁疮,需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对于大疱或非大疱脓疱病,需用莫匹罗星或瑞他莫林治疗,用法为:2次/d,连用5 d(强建议,高证据质量)。脓疱病和脓疮的口服疗法疗程为7 d,使用活性药物(常推荐口服青霉素)来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除非培养基中只有链球菌(强建议,高证据质量)。因为导致脓疱病和臁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群对甲氧西林敏感,因此常推荐采用双氯西林或头孢氨苄治疗。当怀疑或已确诊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时,则推荐使用多西环素、克林霉素或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SMX-TMP)(强建议,中证据质量)。全身用抗生素需用于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暴发流行的治疗,以消除导致肾炎的化脓性链球菌(强建议,中证据质量)。化脓性SSTI(皮肤脓肿、疖、痈和炎性表皮样囊肿)的合理评估和治疗3. 推荐取痈和脓肿的脓液进行革兰氏染色和培养,但是针对典型病例的治疗并没有合理的研究支持(强建议,中证据质量)。4. 不推荐取炎性表皮样囊肿的脓液进行革兰氏染色和培养(强建议,中证据质量)。5. 针对炎性表皮样囊肿、痈、脓肿、大面积的疖和轻度化脓性SSTI,推荐切开引流(强建议,高证据质量)。6. 给予抗生素直接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来作为切开引流的辅助措施,需根据是否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如体温38或36、呼吸频率24次/min、心率90次/min、白细胞计数12000/L或400/L(见图)(强建议,低证据质量)。推荐对下列患者使用抗生素对抗MRSA,包括初始使用抗生素治疗失败的患痈或脓肿患者、宿主防御能力严重受损的患者或存在SIRS和低血压的患者(见图和表)(强建议,低证据质量)。 复发性皮肤脓肿的评估和治疗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