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肛肠科12项特色项目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830514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院肛肠科12项特色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医院肛肠科12项特色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医院肛肠科12项特色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院肛肠科12项特色服务项目肛肠科外科、肛肠科特色项目目 录1、涂药法2、中药熏洗3、塞药法4、中药保留灌肠5、引流法6、垫棉疗法操作规范 7、结扎法8、切开疗法9、挂线疗法10、药物(消痔灵)注射法11、湿敷法12、涂药法.一、涂 药 法涂药法是将各种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方法。其剂型有水剂、酊剂、油剂、膏剂等。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2、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4、心理状况。二、目标患处涂药后可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三、告知局部涂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四、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弯盘、棉签、镊子、盐水棉球、干棉球、纱布、胶布、绷带、橡胶单、中单等。五、禁忌证婴幼儿颜面部禁用六、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根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患处酌情铺橡胶中单。3、清洁皮肤,将配制的药物用棉签均匀地涂于患处。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物涂抹,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4、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5、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6、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3、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4、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5、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6、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婴幼儿忌用。7、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2、 中药熏洗 1、目的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淋洗,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消热解毒、杀虫止痒目的的种外治方法。2、适应症疮痔、筋悄疼痛,目赤肿痛,阴痒带下,肛门疾病等。3、禁忌症女性月经期、孕妇禁用坐浴。4、注意事项(1)注意保暖,避风,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室温宜在20-22。(2)药温不宜过热,一般为50-70,年老、儿童反应差者不宜超过50,以防烫伤;浸渍的温度不可过凉,过凉起不到治疗作用,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3)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浸渍时,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4)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5)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变叉感染。三、塞药法1、目的将药物塞入肛门直肠内,以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2、适应症疮痔、肛漏病、肛痈病等肛门疾病等。3、禁忌症孕妇禁用塞药。4、注意事项(1)注意保暖,避风,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室温宜在20-22。(2)应选择便后换药或临睡前塞药。(3)在伤口部位进行塞药时,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4)操作时戴上手套,用完即弃。(5)塞药时动作要轻柔,药物推进应缓慢。(6)操作中严密观察病人,病人如有特殊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四、中药保留灌肠1目的:将中药煎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2适应症:各种慢性痢疾、结肠炎,以及高温降温。3禁忌症:急腹症、肠道手术、肠伤寒、严重心脑疾患。4注意事项:操作中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腹部保暖。中药保留灌肠前应先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和肛管插入的深度,灌肠前让病人排空大便,必要时可先行清洁灌肠。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41,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效果差。为使药液能在肠道内尽量多保留一段时间,对所使用药物刺激性强的病人可选用较粗的导尿管,并且药液一次不应超过200ml,可在晚间睡前灌肠,灌肠后不再下床活动,以提高疗效。五、引流疗法操作规范引流疗法是指脓肿切开或自行溃破后,需用各种方法引流,使脓液畅流,腐脱新生,防止毒邪扩散,促使溃疡早日愈合。引流法有药线引流、导管引流、扩创术等。适应证 凡溃疡疮口过小,脓水不易排出者,或已成瘘管、窦道者,均可使用。1.准备物品:治疗盘、弯盘、镊子、碘伏及盐水棉球、纱布、胶布、绷带、洞巾、引流条等。2.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合理体位。充分暴露伤口部位,注意保暖。3.引流前需消毒伤口周围皮肤,铺无菌洞巾,脓腔用盐水棉球擦拭,放置纱布引流条、橡胶引流条或橡皮引流管,外用无菌纱布包扎,并用胶布或绷带固定。4.询问病人有无明显不适,如疼痛、心慌等。5.根据遗嘱,详细记录实施引流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六、垫棉疗法操作规范 垫棉是用棉花或纱布折叠成块以衬垫疮部的一种辅助疗法。它是借着加压的力量,使溃疡的脓液不致下袋而潴留,或使过大的溃疡空腔皮肤与新肉得以粘合而达到愈合的目的。适应证:适用于溃疡脓出不畅有袋脓者;或疮孔窦道形成脓水不易排尽者;或溃疡脓腐以尽,新肉一时不能粘合者。1.物品准备:治疗盘、弯盘、棉花或纱布、胶布、绷带等。2.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合理体位。显露垫棉部位,注意保暖。3.操作:有袋脓者,使用时将棉花或纱布垫衬在疮口下方空隙处,并用宽绷带固定。对窦道深而脓水不易排尽者,用棉垫压迫整个窦道空腔,并用绷带扎紧。溃疡空腔的皮肤与新肉一时不能粘合者,使用时可将棉垫按空腔的范围稍为放大,满垫在疮口之上,再用阔带绷紧。至于腋部、胸窝部的疮疡,此处最易袋脓或形成空腔,影响疮口愈合或虽愈合而易复溃,故应早日加用垫棉法。具体应用需根据不同部位,在垫棉后并采用不同的绷带予以加压固定,如项部用四头带,腹壁多用多头带,会阴部用丁字带,腋部、腘窝部用三角巾包扎,小范围的用阔橡皮膏加压固定。4.观察包扎部位松紧度,询问病人有无不适。5.洗手,作好登记并签名。7、 结扎法 1目的:是用丝线或者胶圈扎在痔核的根部,阻断了痔核的血供,使痔核缺血坏死脱落。2适应症:内痔、混合痔内痔部分。3禁忌症:1、周围有急性脓肿或湿疹。2、内痔伴有痢疾或腹泻。3、因腹腔肿瘤引起的内痔。4、内痔伴有严重肺结核、高血压、肝脏、肾脏疾患或血液病。5、临产期孕妇。4注意事项:1 如一次性结扎多处内痔,注意保留黏膜桥以防引起直肠狭窄;2 如结扎的痔核过大需行“”字缝扎。八、切开疗法1目的:切开引流脓液以缓解疼痛,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适用于肛周脓肿。 2适应症:肛周脓肿已成脓者。3禁忌症:(1)肛周脓肿尚未形成脓腔。(2)疑血功能明显障碍。(3)有严重心肺疾患不能耐受操作。4注意事项:操作前与患者及家属作必要的医患沟通,表明此疗法仅仅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非根治性手术。引流要充分,脓腔内塞引流条以保证引流效果。九、挂线疗法1目的:用药线、丝线或橡皮筋穿在瘘管中扎紧,利用其张力使组织呈渐进性坏死断裂,达到切开引流的目的。此法对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影响较小,显著减少了肛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缺损,避免造成严重的肛门畸形,且复发率低。2适应症:本疗法适用于单纯性肛瘘、复杂性肛瘘,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尤具显效。3禁忌症:(1)肛门周围有皮肤病患者(2)瘘管仍有酿脓现象者(3)有严重的肺结核病,梅毒或极度虚弱者(4)有癌症者。4注意事项:(1)挂线松紧适宜,避免切割过快引起肛门失禁;(2)如果痿管管道较长,发现挂线松弛时,则必须加线收紧,以免不能达到切开的目的;(3)且须仔细探查瘘管管道,以免形成假道,而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十、药物(消痔灵)注射法1目的:将硬化剂注射于内痔,使痔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逐渐纤维化,从而紧缩痔血管,甚至闭塞、栓塞,减少或阻断局部血供,使痔核萎缩。同时纤维化的形成可将已松弛的粘膜借纤维组织重新固定于肛管地肌壁上,从而消除痔脱出症状。2适应症:、期内痔,混合痔的内痔部分。3禁忌证:(1)肛门周围急、慢性炎症(2)腹泻;(3)伴有严重肺结核或高血压(4)肝、肾疾病或血液病患者;(5)因腹腔肿瘤引起的内痔;(6)临产期孕妇。4注意事项:(1)注射后病人休息半小时后即可离开诊室。一般注射后4 h内肛门坠胀不适感,不可努责蹲厕。注射后当天不予大便,以后要每天1次。干便者予麻仁丸或其它能便剂。 (2)为慎重起见,每注射1次,停止体力劳动半天。 (3)每次注射治疗后37天复诊次。内痔、混合痔患者进行肛门镜、指诊检查。肛裂作指诊检查。如发生注射溃疡,坐浴每日12次。如因溃疡而便血者,可用明矾液2030毫升保留灌肠1日1次。或作其它适当处理。(4)饮食忌辛辣及饮酒。十一、湿 敷 法湿敷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已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2、患者体质及湿敷部位皮肤情况。3、心理状况。二、目标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三、禁忌症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四、告知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五、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敷布数块(无菌纱布制成)、凡士林、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等。六、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3、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4、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5、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6、整理用物,做好记录。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2、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十二、涂 药 法涂药法是将各种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方法。其剂型有水剂、酊剂、油剂、膏剂等。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2、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4、心理状况。二、目标患处涂药后可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三、告知局部涂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四、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弯盘、棉签、镊子、盐水棉球、干棉球、纱布、胶布、绷带、橡胶单、中单等。五、禁忌证婴幼儿颜面部禁用六、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根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患处酌情铺橡胶中单。3、清洁皮肤,将配制的药物用棉签均匀地涂于患处。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物涂抹,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4、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5、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6、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3、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4、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5、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6、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婴幼儿忌用。7、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