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历史第一课练习题.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283001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历史第一课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上历史第一课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上历史第一课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题型注释)1我国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生活在我国的( )省。2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 关系结合起来的 。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4相关链接(每小题1分,共4分)1.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2.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是3.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5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 一战中大败蚩尤。6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年。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被称作 。7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信息(7分)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半坡聚落是流域原始农耕文化典型代表。相传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等,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战国时期,各国争霸采取的外交政策分别是和。822.识读下面两个我国古代人类的头部复原图,请回答:(8分)A B(1)A是 ,B是 。(4分)(2)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的是 。(2分)(3)以血缘关系结合成生活集体的是 。(2分)9在火的使用上,山顶洞人已懂得_。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_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10 ,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11写出我国历史之最(5分):(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和 的国家。(3)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4)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 。12填空最早使用人工取火的是 13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70万年的_。评卷人得分五、问答题(题型注释)14阅读下图请回答:(6分)(1)图中反映了哪一种原始人的生活场景?(2分)(2)仔细观察此图,想象一下,他们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去想象;也可以按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去想象。)(4分)15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8分)16阅读下图请回答:(6分)请回答:(1)下图反映了哪一种原始人的生活场景?(2分)(2)仔细观察此图,想象一下,他们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去想象;也可以按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去想象。)(4分)17读图题。(8分)(1)你知道它们是哪一原始人类曾经用过的吗?(2分)(2)根据这两件文物,你能推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哪些技能吗?(2分)说一说你的判断依据。(2分) 要进一步探究这一原始人的生活情况,除了从出土文物中可以了解外,还有哪些途径呢?(举出两例即可)(2分)18阅读下列材料:(4分)“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阅读材料回答:(1)这则材料证明了什么?(2)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19仔细观察两幅图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20)请回答、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北京人使用了那些生产工具?(3)、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2)、他们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3)、看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下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5)、说一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方面?(5)、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评卷人得分七、综合题(题型注释)2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此后,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又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它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成堆的灰烬、炭块和燃烧过的角、骨、石头以及大量的朴树籽”请回答:(1)材料中的远古人类名称是什么?(2分)(2)该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 (2分)(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人类已在使用什么?它有什么作用?(4分)(4)你能从材料中获取哪些重要历史信息? (3分)21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1965年,我国冰川学家在云南省元谋盆地进行科学考察,在地层中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后经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门齿。后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几件打制的石器,以及一些零星散布的炭屑,两小块烧骨。 材料二 至2009年6月,中国已有38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20世纪20年代出土了较为完整的北京猿人化石而闻名于世,尤其是1929年发现了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从而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证据,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请完成: (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什么遗址?它距今大约多少年了? (6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这个文化遗址是什么?在这里还发现了什么远古人类的遗址? (6分)(3)作为中学生你如何看待材料中提到的中华文化遗址? (3分)22神话与传说,一个偏重于人神起源万物初始的来历,一个偏重于口头流传的关于世界来源及英雄故事的说法。考古发现时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历史研究就是探究历史的真相。请你观察下列图片后思考问题。图1 半坡人面鱼纹盆 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图2 女娲补天的传说,出自古书淮南子。图3 河姆渡猪纹陶钵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猪纹钵。请回答:(1)图1、图3属于史料类别的哪一类史料?( ) (2分)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2)上述图片放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历史?要了解北方氏族应选哪一考古发现?(4分)(3)图1、图3说明我国原始农耕时期,哪方面的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2分)(4)上述哪两幅图片提供的史实最可靠?(4分)(5)根据上面三幅图片提供的信息,概括回答你获得古代史知识有哪些途径?(6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下列工具、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请回答:(1)最早使用材料一中耒耜进行农耕生活的我国原始居民有哪些?(2分)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什么?(2分)(2)材料一中 :图二的农具最早出现什么时期?哪项技术的应用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2分)(3)材料二中江南地区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这时期江南的开发对后世有什么深远影响?(2分)(4)今天我国要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你认为政府该怎样做?(2分)24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家出发了,洞里留下了少数几个上了年岁得人。从动作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留下来,并不仅仅是为了照顾小孩,而更重要的是看管火种。贾兰坡数十万年前的日日夜夜材料二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材料三 “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气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恩格斯(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的原始居民可能是什么人?(2分)他们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前?(2分)(2)材料二反映的“这一历史阶段”最早始于什么原始居民时期?(2分)(3)从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作用方面,谈谈你对恩格斯这段话的理解。(4分)25阅读下列材料(7分)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历史教科书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阅读材料回答:(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1分)(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1分)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2分)(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1分)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1分)这种远古居民是以怎样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的?(1分)26有人说,历史就是已经过去的一切。先辈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我们来一起追寻历史的影子!方式一 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的岩洞里发现了不少头盖骨化石,先后发掘出土了100多块属于40多个原始人的骨化石,10多万件石器和石片,大量灰烬和100多种动物的骨化石。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请回答:(1)考古学家常依据原始人遗址的出土地来命名原始人类,那么发现于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岩洞里的原始人类被我们称为什么人?遗址出土了大量灰烬,请您合理推测原始人类已经使用了什么?(4分)(2)据古生物学家考证,他们生活的地方丛林茂密,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群居的生活,请你揣测:他们为什么采取这样的生活居住方式?(1分)方式二 实物图片 (3)观察上述图片。图一表明春秋时期农业出现了哪种新型耕作方式?图二中,铁制农具的使用,会对农业生产发展有怎样的推动作用?(4分)(4)“尊”是大中型盛酒器和礼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你认为,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反映国家的实力如何?(2分)方式三 古籍古谚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原文大意:将同姓子弟亲属分封为地方诸侯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5)“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初年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西周初年周王实行这种管理制度出于什么样的目的?(4分)(6)除了上述几种方式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古代文明?(2分)27历史文物的价值在于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情境,为后人了解历史提供宝贵的资料。下图所示文物是在我国原始人类遗址中发掘出来的。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你知道它们是哪一原始人类曾经用过的吗?(2分)(2)根据这两件文物,你能推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生产和生活的技能吗?(4分)说一说你判断的依据?(2分)(3)要进一步探究这一原始人的生活情况,除了从出土文物中可以了解外,还有哪些途径?(举出两例即可)(2分)28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现在我们知道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牙齿、肢骨碎片、胫骨等,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同时还有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请回答:请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是怎样过的?29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课文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阅读材料回答: 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 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3年中科院公布了对周口店遗址地质病害调查结果:周口店遗址目前面临全面危机。地震、爆破和火车震动的影响,造成岩石从较陡的斜坡滑落,产生塌方。遗址旁边采石厂的爆破作业,对遗址保护非常不利,周围水泥厂的粉尘容易形成酸雨,侵蚀岩石。过量的开发也使得坡度过大或者洞顶过薄,致使洞顶塌方、斜坡滑落。材料二 人民日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在“周口店遗址”看什么。文章指出,作为考古重大发现的遗址博物馆,周口店遗址的游客锐减,建筑陈旧,展览馆的文字说明模糊不清,很少看到其他语种的解说,展馆几十年不变等。(1)在“周口店”发现了哪些远古人类遗址。(2)请你就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周口店遗址,给遗址管理的负责人写一封信。31(10分)2014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我们通过下图感受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分布图问题探究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八达岭长城岳麓书社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北京人”遗址写出北京人生活距今的年代及一个反映他们生活状况的例子。(2分)都江堰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谁主持修筑的?(2分)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曲阜是孔子故里。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什么学说?(2分)明孝陵明孝陵是明朝建立的陵墓。写出明朝的建立者和建立时间。(2分)(2)请你谈谈对中国文化遗产的认识,并提出一条保护建议。(2分)32阅读下列对话,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6分)皮皮:我非常想知道远古人类的情况,你能告诉我一些北京人的事情吗?贝贝:当然可以了!北京人已经掌握了磨制石器和钻孔技术。皮皮:噢 !你还能告诉我我国原始聚落的情况吗?比如半坡聚落?贝贝:那就更没有问题了!他们呀,日常生活使用陶器,陶器可好看了,底色是红的,上面绘有人、动物等图案,叫什么来着?对了,叫叫黑陶。他们住的房屋呀,是干栏式的!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错误 改正33读图回答问题:(本题共5分)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甲骨 (1)、说说材料一中北京人当时生产生活的情况?(1分)(2)、材料二画像石上的人就是古史传说中的谁?(1分)他和神农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被尊奉为什么?(1分)(3)、材料三中甲骨上的文字最早出自哪一朝代?(1分)(4)、材料四中的青铜器出土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很高水平,写出其名称?(1分)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不胜禽兽虫蛇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关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1分)(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有什么意义?(4分)(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要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这种现象?(2分)35判断题(正确的请打 “”,是错误的请打“”,共10分 )1、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2、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早的遗址。( )3、山顶洞人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氏族内部已经出现了贫富贵贱的差别。( )4、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 )5、从黄帝开始,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是按“禅让”的办法进行。( )6、我国古代有许多抗击自然灾害的英雄传说。其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是禹。( )7、商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8、西周诸侯的产生方式是分封制( )9、我国最大的“司母戊大方鼎”铸造于夏朝( )10、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36距今约三万年的山顶洞人使用磨制石器,有爱美观念,过着氏族生活。错误: 订正: 3721.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远古人类被称为“山顶洞人”。错误:_ 订正:_22.通过民主推举,产生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被称为“分封制”。错误:_ 订正:_23.商周时期,位于黄河流域的三星堆文化是我国青铜文明的优秀代表,其代表作品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青铜神树。错误:_ 订正:_24.春秋时期,在桂陵之战中,晋文公打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错误:_ 订正:_25.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错误:_ 订正:_38材料一、北京人遗址坍塌过半:2003年12月2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牟会宠教授说:“1929年裴先生发现北京人头盖骨时,山顶洞是完整的,而现在有一半多已经露天了。一进洞,很明显地就会看到山顶洞的内顶板、南侧壁的岩石有大量松散的堆积体,遇到稍微剧烈的震动,很容易就塌方。”材料二、2003年中科院公布了对周口店遗址地质病害调查结果:周口店遗址目前面临全面危机。地震、爆破和火车震动的影响,造成岩石从较陡的斜坡滑落,产生塌方。遗址旁边采石厂的爆破作业,对遗址保护非常不利,周围水泥厂的粉尘容易形成酸雨,侵蚀岩石。过量的开发也使得坡度过大或者洞顶过薄,致使洞顶塌方、斜坡滑落。材料三、北京晚报(2004-05-21)报道:文物保护专家在对北京人遗址存在隐患的各个地点进行了多次勘察的基础上,目前已经制定出抢险方案,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正式启动抢险加固工程。摘自中学历史在线 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导致“北京人遗址坍塌过半”的原因中有哪些原因是可以避免的?(2)你觉得有必要对北京人遗址对进行抢险加固工程吗?(3)考古学家发现,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中,有被火烧过的成层、成堆的灰烬,在灰烬里还有很多被火烧过的石头、骨头等,并且北京人还有烧烤食物的“厨房”。这说明北京人已学会使用和控制火。想一想:火的使用对北京人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4)、半期以来学习历史的疑问与心得?39阅读材料回答:(6分)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材料二】“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出,钻木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阅读材料请回答: 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1分)结合生活常识,请你分析火对远古原始居民有哪些作用。 (3分)火的使用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有什么意义?(2分)4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分布较为密集。”中国原始社会史(1)指出材料一中“云南”所在的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是什么?(2分)材料二:如图(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什么区域?(4分)(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黄河、长江为什么被称作是我们的母亲河?(4分)41某历史兴趣小组要导演 “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历史短剧,其中剧本中一片段写道:北京人通过人工取火的办法点燃了一堆篝火,群居在山洞里慢慢进入了美丽的梦乡。(6分)错误: 。(2分)理由: 。(4分)42如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1)图中是哪个古人类的头部复原像。(2分)(2)他是在哪里被发现的?(2分)(3)他使用的石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2分)43如图,下图中的文物是哪些古人类使用的?(6分)44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表格(每空2分,共10分)时间远古人类约170万年北京人山顶洞人约7000年半坡人45看图分析(1)如图,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片1是 人头部复原像,其距今约 年。(2分)图片2是 人头部复原像,其距今约 年。(2分)(2)如图,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A)上图1是_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种植的农作物是_。(2分) (B) 上图2是_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种植的农作物是_。(2分)46材料一 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材料二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请回答:(1)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期?(1分)(2)材料一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2分)(3)材料二反映了“上古之世” 的人民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2分)4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原始人化石的主要代表有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主要依赖采集果买和挖掘根块为生,同时狩猎活动对其也有重要的意义。他们还懂得使用天然火。原始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血缘家庭,若干个血缘家庭形成了较为松散的社会组织。 材料二:史前时代的各种文化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中国猿人时期旧石器时代初期,距今约50万至40万年前。河套时期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20万至10余万年前。山顶洞人时期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0万至2万多年前。彩陶文化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300年。母系民族社会形成于四五万年前的彩陶文化时期,中心区域分布在今陕西省中部、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带,以原始农业为主。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总结人类最早的经济生活方式有哪两种?火对原始人的生活有哪些帮助?火的使用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原始人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松散的社会组织叫什么?(8分)(2)如图,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搭配。(6分) (3)请你分析原始农业的出现,使人类的居住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4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4分)(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居于“宫室”的原始聚落。(4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类能够居于“宫室,以待风雨”,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9英国一文化教育考察团要到中国实地考察,请你当一名小导游,向客人介绍一下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吧。(19)第一站:北京。在周口店他们将考察那些远古人类遗址?(4)第二站:陕西西安。在西安历史博物馆他们欣赏了许多从原始居民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和彩陶。你知道这个原始居民的遗址吗?出土的石器和彩陶与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4)第三站:陕西黄陵县在这里,他们集体祭奠和敬拜了中华文明的始祖。你知道中华民族的始祖吗?传说中他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哪些贡献?(5)第四站:浙江余姚在这里,你要向他们介绍的一处原是居民遗址是什么?生活在这里的远古居民种植什么粮食作物?过着怎样的生活?(6)评卷人得分八、连线题(题型注释)50远古居民与其的生活51远古居民与其的生活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 氏族粗糙打制石器 群居制造骨针 山顶洞人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有爱美观念 和现代人基本相同52将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可编辑修改-_参考答案1元谋人 云南【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牙齿和遗物,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2血缘关系 氏族【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山顶洞人的相关史实。根据课本知识,山顶洞时期人已会人工取火,能把食物做熟,增强居民的体质。他们仍使用打制的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了爱美。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3会不会制造工具【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的认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动物再高等也不会制造工具,所以他们还是动物。人会制造工具,所以人告别动物,称为真正的人了。因此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41-4、都江堰、齐桓公、元谋人、禹【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都江堰,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是齐桓公。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齐国北杏(今山东聊城东)召集宋、陈、蔡、邾等诸侯会盟5 ,是历史上第一个代替周天子充当盟主的诸侯。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俗称“元谋人”。 它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古老的原始人类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3 ,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春秋战国的纷争、大变革的时代。 5元谋人;涿鹿。【解析】试题分析: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蚩尤部落生活在东方,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从此,黄帝、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考点:元谋人,黄帝战蚩尤。 点评:本题是考查历史历史知识的再认和再现。难度偏易,实属送分题。670万20万年,氏族【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京人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生活在距今约70至20万年前,后来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山顶洞人,他们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北京人、山顶洞人7元谋人 黄河流域 黄帝 合纵、连横【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半坡聚落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典型代表;相传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等,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战国时期,各国争霸采取的外交政策分别是合纵、连横。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上册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我国最早的人类原始的农耕生活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华夏之祖黄帝“人文初祖”春秋战国的纷争战国七雄8(1)北京人;山顶洞人(2)B(3)B【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体貌特征。本题给了我们两幅我国古代人类的头部复原图,根据教材提供给我们的图片资料及文字资料,我们可得知:从图片A我们可看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从图片B我们可看出这类远古人类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故本题的答案为:A是北京人;B是山顶洞人。(2)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山顶洞人的生产情况。本题是在回答第一题基础上进行选择,本题主要是对山顶洞人的生产情况这一基础知识进行考查。根据教材内容我们可得知: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故根据教材内容我们可得出本题的答案为:B。(3)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山顶洞人的社会组织。本题是在回答第一题基础上进行选择,本题主要是对山顶洞人的生活情况这一基础知识进行考查。根据教材内容我们可得知: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故根据教材内容我们可得出本题的答案为:B。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9人工取火 征服自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山顶洞人的史实。在火的使用上,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10会不会制造工具【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11(1)元谋人(2)粟 水稻(3)司母戊鼎(4)秦朝(5)陈胜吴广起义【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历史之最。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秦朝;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陈胜吴广起义。12山顶洞人【解析】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因此考古学家把他们叫做山顶洞人。公社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的作用,按母系血统确立亲属关系。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13元谋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远古人类的史实。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70万年的云南省境内的元谋人。14(1)山顶洞人;(2)按一天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去想象:早上吃完早餐后,先由氏族首领分配一天的工作任务。然后,青壮年男子有的出去狩猎、捕鱼,有的负责防御野兽等;妇女有的出去采集食物,有的在家负责烧烤食品、缝制衣服、养育老幼等;老人和小孩从事辅助性的劳动。傍晚大家回到山洞里,由氏族首领统一分配食物供大家食用。夜晚休息时,留人在洞口负责看守火堆,保卫大家的安全。(4分)(只要符合题意均可给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山顶洞人的生活知识点。材料提供了关键图片信息“山顶洞人的生活”,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仍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经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故答案为山顶洞人。(2)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山顶洞人的生活知识点。既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去想象;也可以按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去想象。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如果按一天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去想象:可以写成:早上吃完早餐后,先由氏族首领分配一天的工作任务。然后,青壮年男子有的出去狩猎、捕鱼,有的负责防御野兽等;妇女有的出去采集食物,有的在家负责烧烤食品、缝制衣服、养育老幼等;老人和小孩从事辅助性的劳动。傍晚大家回到山洞里,由氏族首领统一分配食物供大家食用。夜晚休息时,留人在洞口负责看守火堆,保卫大家的安全。考点: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答案】北京人使用粗糙的石器,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使用人工取火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进入氏族时期【解析】试题分析:距今70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山洞里的北京人的生活特点,他们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使用简单的语言,用火取暖,烧烤食物,保留天然火,不会人工取火。距今约三万年,在北京人活动的地区,生活着山顶洞人,从模样和智力水平看,山顶洞人同现代人最接近,会人工取火,具有审美观念,会做装饰品,会用骨针、兽皮缝制衣服,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考点:中国的原始人类、北京人 山顶洞人。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掌握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地理位置,除此之外还要掌握他们的生活年代和生活特点。16(1)山顶洞人;(2)按一天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去想象:早上吃完早餐后,先由氏族首领分配一天的工作任务。然后,青壮年男子有的出去狩猎、捕鱼,有的负责防御野兽等;妇女有的出去采集食物,有的在家负责烧烤食品、缝制衣服、养育老幼等;老人和小孩从事辅助性的劳动。傍晚大家回到山洞里,由氏族首领统一分配食物供大家食用。夜晚休息时,留人在洞口负责看守火堆,保卫大家的安全。(4分)(只要符合题意均可给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片中缝制衣服否认场景可以推断出这是山顶洞人,因为山顶洞人掌握了骨针的技术, 缝制衣服。(2)根据题意的提示从山顶洞人掌握了骨针技术,可以缝制衣服;掌握了人工取火可以进行食物的烧烤;生活在远古时期还是群居的方式等来作答,言之有理即可。考点:山顶洞人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山顶洞人的生活特征和习性的识记,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难度适中。17(1)山顶洞人(2分)(2)磨光和钻孔技术。(2分)图中的骨针要有孔才能穿上线,不会钻孔和磨光技术就不可有针。(2分)(3)上网、去图书馆(2)【解析】 试题分析:(1) 图上的东西是山顶洞人用过的。(2)推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图中的骨针要有孔才能穿上线,不会钻孔和磨光技术就不可有针。(3)其他途径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考点:我国境内原始居民点评:山顶洞人是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居民。他们生活的时代是氏族生活,懂得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爱美,死后埋葬,比北京人进步了很多。学生用比较法来记忆效果更好。本试题是考查学生识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18(1)证明北京人已经使用火。(2)火可以烧烤、照明、御寒、保护自身安全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北京人的知识,北京人被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通过材料中的关键句:“几处较厚的灰烬堆”,我们可以看出北京人已经会用火了,因此本题的答案是:证明北京人已经使用火。(2)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会用火的史实,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火的使用的重要意义是:火可以烧烤、照明、御寒、保护自身安全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9、石块、木棒、火把 、群居 、工具简陋、环境恶劣、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 、他们已经有了羞耻和隐私概念,开始缝制衣物遮盖身体。可能从无固定配偶正在转变为固定配偶的过程中或者已经完成。拥有较高的智慧,可以制造较为精细的工具,而不是简单利用天然产品进行粗加工。主要的生活方式可能是捕猎动物(骨针的原料)、共同之处:都过着集体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依靠集体力量生存 不同之处: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同人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处于氏族公社时期 、生产的发展【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北京人使用了石块、木棒、火把等生产工具;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他们之所以要过群居生活,是因为当时工具简陋、环境恶劣、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根据图二可知,山顶洞人他们已经有了羞耻和隐私概念,开始缝制衣物遮盖身体。可能从无固定配偶正在转变为固定配偶的过程中或者已经完成。拥有较高的智慧,可以制造较为精细的工具,而不是简单利用天然产品进行粗加工。主要的生活方式可能是捕猎动物(骨针的原料)。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相同点:都过着集体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依靠集体力量生存;不同之处: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同人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处于氏族公社时期。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的发展。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点评:学生还要知道,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他们都生活在北京房山周口店。两者的不同点还包括:北京人还保留猿的一些体质特征,山顶洞人的面貌和现代人没有多大的区别;北京人使用的是天然火,山顶洞人已经能够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还会制作装饰品。20(1)北京人 (2)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3)火,作用:熟食(烧烤食物),缩短消化过程,增强人的体质;驱兽(驱赶野兽),增强人类自卫和狩猎能力;照明,从而扩大生活领域;防寒取暖。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4)居住在山洞里;过群居生活;会制造和使用极原始的工具;能够使用火;烧烤兽肉(能吃到熟食);过采集和狩猎生活。(答出四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京有关知识的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过着群居生活,形成早期的原始社会。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京人有关知识的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3)从材料中“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成堆的灰烬、炭块和燃烧过的角、骨、石头以及大量的朴树籽”可以看出北京人已在使用火。火的作用:烧烤食物,缩短消化过程,增强人的体质;驱赶野兽,增强人类自卫和狩猎能力;照明,从而扩大生活领域;防寒取暖。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从材料“周口店的山洞里,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成堆的灰烬、炭块和燃烧过的角、骨、石头以及大量的朴树籽”我们获得的信息是: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过群居生活;会制造和使用极原始的工具;能够使用火;烧烤兽肉(能吃到熟食);过采集和狩猎生活。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21(1)元谋人遗址。约170万年。 (2)北京人遗址。山顶洞人遗址。 (3)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等。【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为材料问答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共设两则材料分设三个小问进行考查。(1)此题主要考查元谋人的相关知识内容。题文提供了解题的关键信息:云南省元谋盆地,门齿,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元谋人位于云南省境内,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人类。(2)此题主要考查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相关知识内容。由题文材料信息:北京猿人,北京人可知,材料二提到的文化遗址为北京人遗址。在北京人(北京市周口店)活动过的地区,还发现了山顶洞人遗址,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也说明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原始居民的文化遗址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因此我们要保护人类文化遗产。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22(1)A(2)原始社会 图1(3)制作陶器(4)图1 图3(5)神话传说 考古发现【解析】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的是人类研究历史的方法。考古发现时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历史研究就是探究历史的真相。图一和图三是考古发现的历史实物。更能真实有效的提供历史资料,让人类了解历史。故图一和图三属于实物资料。图二是神话传说。(2)此问考查的是原始居民的发展史实。图一是半坡原始居民制作的陶器。半坡原始居民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图二是中国人类产生的神话传说。图三反映了河姆渡农耕生活的特征。“河姆渡猪纹陶钵”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开始饲养猪等牲畜,开始定居生活。这些都是原始居民的生活。图一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在中国北方。(3)此问考查的是原始居民的制陶技术。图一是半坡原始居民制作的陶器。图三河姆渡猪纹陶钵。故两幅图反映的都是中国制作的陶器。所以图一和图三说明了我国原始农耕时期,制陶方面的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4)此问考查的是人类研究历史的方法。考古发现时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历史研究就是探究历史的真相。图一和图三是考古发现的历史实物。更能真实有效的提供历史资料,让人类了解历史。故图一和图三属于实物资料,是最真实。图二是神话传说,体现的文学色彩。(5)此问考查的是人类获得研究历史的方法。图一和图三是原始居民的所使用的工具,属于实物史料是通过考古发现的。图二女娲补天是神话传说,也是人类历史获得历史资料的一种途径。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23(1)河姆渡原始居民,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粟。(2)春秋;牛耕。(3)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4)革新技术;培养人才;重视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环境。【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课本所学知识,最早使用材料一中耒耜进行农耕生活的我国原始居民有: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水稻;粟。(2)材料一中 :图二的农具最早出现春秋时期;牛耕的应用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3)材料二中江南地区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这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4)今天我国要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应该革新技术;培养人才;重视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环境等。考点:生产工具、技术的革新和应用。 点评:生产工具、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这是本题考查的的重点内容。是历史知识的横向联系,时间跨度大,是历史考查的重点和难点。24(1)北京人,七十到二十万年前(2)山顶洞人(3)火的作用:照明,从而扩大生活领域;御寒;熟食,有利于缩短消化过程,有利于摄取食物营养,促进人类体制,尤其是大脑的发育和健康;火还可以帮助人们驱逐野兽,增强人类自卫及狩猎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解析】试题分析:(1)(2)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可以判断出当时的人类分别指的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3)回答出火的产生对人类的历史意义即可。考点:人类的产生和发展点评:本题考查早期人类对火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