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下道德与法治《法律保障生活》《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282812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七下道德与法治《法律保障生活》《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七下道德与法治《法律保障生活》《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七下道德与法治《法律保障生活》《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七下道德与法治法律保障生活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部编七下道德与法治法律保障生活导学案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一、学习目标1.认识法律的含义,明确法律的特征。2.懂得法律是生活的保障,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3.知道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二、自主预习1.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 和 ,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2.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 、信念、习俗、教育和 等力量保证实施。3.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 。4.法律规范着 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三、合作探究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就作案多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1)从陈某失足的轨迹来看,他的行为受到过什么准则制约?这些准则有什么不同?(2)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最终被判刑,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法律的规范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随堂演练1.“法的制定”是国家机关依照其职权范围通过一定程序制定法律规范的活动。我国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制定 颁布 实施 认可A B C D2.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表明法律()A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C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3.与道德相比,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其特殊性表现在()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由国务院制定或认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A B C D4.“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A B C D5.2016年,国家全力审查地方政府高层贪腐问题。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织成员、副院长曹卫平涉嫌严重违纪,2月接受组织调查,一个月后被免去职务,成为新年落马的首虎。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B法律只对贪腐问题具有强制性C只享受权利,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会受到加倍惩罚D国家制定法律完全是为了惩治犯罪分子五、课后反思【答案】自主预习1.制定 认可 2.社会舆论 行政 3.特权 4.全体社会成员合作探究(1)从陈某的失足轨迹来看,他的行为受到过道德、纪律、法律的制约。不同点: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2)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因此遵守规矩十分重要,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3)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随堂演练1.D 2.B 3.B 4.A 5.A部编七下道德与法治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一、学习目标1.知道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3.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二、自主预习1.作为社会关系的 ,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 、判断 、处理 和纠纷的标尺。3. 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4.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 、 、 、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三、合作探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以讨论依法治国为主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四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体系”,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说明了什么?(2)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全民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说说这项总目标指的是什么。(3)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班会课、黑板报、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来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请你参加这次的活动,说说法治的重要性。 四、随堂演练1.我们出生后,父母就会到当地的派出所给我们报户口;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紧密相连;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这些经历说明()A公民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B儿童时期与法律无关C成年人与法律的联系更紧密 D法律对人们无能为力2.当经济发展向“互联网”时代迈进时,“”后面就少不了法治。如果说,互联网技术与平台提供了“风口”,那么,必须让法治成为“翅膀”,为经济发展助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法律是用来管理社会的工具,网络生活也离不开法律只要有了规则,就能保障安定有序所有规则都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法治可以保护网民的合法利益 A B C D3.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这样规定是因为()A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B维护良好秩序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C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 D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法律4.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规定我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这说明法律能够()A保护我们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 B限制我们的人身自由C指引我们行为的方向 D赋予我们权利5.“法律用处大,处处需要它。国家行法治,兴旺又发达。权益受伤害,维权要靠法。我们青少年,人人要守法。守法又护法,利民利国家。”普法歌告诉了我们法律和法治对国家的重要作用。下列属于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的是()A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B统治国家、管理社会,打击贪污腐败现象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把我国建设成为超级大国五、课后反思【答案】自主预习1.调节器 2.社会关系 是非曲直 矛盾 3.法治4.政治清明 社会公平 民心稳定合作探究(1)公民的生活需要法律,国家的治理也离不开法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法治,积极推进依法治国的章程。(2)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随堂演练1.A 2.D 3.D 4.C 5.C 6.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