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护理常规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826857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长葛市中医院内一科肺 胀一 定义: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烦躁,心慌等。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日久则见面色晦暗,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证候。二 临床表现 1、痰浊壅肺。 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短气喘息,稍劳即著,怕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2、痰热郁肺 咳逆喘息气粗,烦躁,胸满,痰黄或白,黏稠难咯,或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溲黄,便干,口渴舌红,舌苔黄或黄腻,边尖红,脉数或滑数。 3、痰蒙神窍 。 神志恍惚,谵妄,躁烦不安,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昏迷,或肢体润动,抽搐,咳逆喘促,咯痰不爽,苔白腻或淡黄腻,舌质暗红或淡紫,脉细滑数。 4、外寒里饮 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量多,呈泡沫状,胸部膨满。或伴口干不欲饮,面色青暗,周身酸楚,头痛,恶寒,无汗。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苔白滑,脉浮紧。 5、阳虚水泛 面浮,下肢肿,甚则一身水肿,腹部胀满有水,心悸,喘咳,咯痰清稀,脘痞,纳差,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苔白滑,舌胖质暗,脉沉细。 6、肺肾气虚 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自如沫,咯吐不利,胸闷,心慌,形寒汗出,舌淡或暗紫,脉沉细数无力,或有结代。 三 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重症患者卧床休息胸闷喘息取半卧位,病情缓解或轻症可适当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不宜过劳。 3、重症患者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浮肿者记录出入量。 4、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时体位引流。 四 临证护理 1、痰热郁肺、痰粘难咳时,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呼吸困难、呼多吸少、动则喘促、紫绀时,立即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观察吸氧效果,并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准备工作,随时准备协助医师进行抢救。 五 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可口、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辛辣、煎炸或过甜、过咸之品。 2、寒饮束肺者,忌食生冷水果。 3、痰热郁肺者,可饮清热化痰之品。 4、有心衰和水肿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 5、多汗者,注意补水,给予含钾食物。 6、纳呆者,可少食多餐,并注意饮食的色、香、味。 六 情志护理 本病缠绵难愈,患者精神负担较重,指导患者自我排解方法,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七 用药护理 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服药后观察效果和反应,并做好记录。八 健康指导 1、加强锻炼,劳逸适度。 2、慎风寒,防感冒。 3、饮食有节,戒烟酒。 4、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去医院复查。鼓 胀一 定义:鼓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 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二 临床表现 1、气滞湿阻腹胀按之不坚,胁丁胀满或疼痛,饮食减二畛,食后胀甚、得嗳气、矢气稍减,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弦。 2、水湿困脾 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甚则颜面微浮,下肢浮肿,脘腹痞胀,得热则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小便少,大便溏,舌苔白腻,脉缓。 3、水热蕴结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皮肤发黄,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弦数。 4、凝结水留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胁下瘢结,痛如针刺,面色晦暗黧黑,或见窖警血警:面、颈、胸、臂出现血痣或蟹爪纹,口干不欲饮水,或见大便色黑,舌质紫黯或有紫斑,脉细涩。 5、阳虚水盛腹大胀满,形似蛙腹,朝宽暮急,面色苍黄,脘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浮肿,小便短少不利,舌体胖,质紫,苔淡白,脉沉细无力。 6、阴虚水停 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唇紫,口干而燥,心烦失眠,时或鼻衄,牙龈出血,小便短少,舌质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 三 一般护理 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必要时执行消化道隔离。 2、重症患者应卧床休养。因腹胀而致呼吸困难者,可取半坐卧位轻者可适当活动。脾肾阳虚者,宜住向阳病室。 3、对长期卧床和重症行动不便患者,应加强皮肤护理。 4、肝昏迷患者应做好口腔护理。 5、每日记录出入量。重症患者每日测量腹围1次,做好记录。 6、注意观察神志、腹部形态、尿量及喘促、出血、呼吸气味等,并记录。 四临证护理 1、气滞湿阻实胀者,用大蒜头、车前草各159,捣烂贴脐,日1剂。 2、水湿困脾实胀,用艾灸在腹部以脐为中心呈十字形灸(即上下左右艾灸30分钟)。 。 3、脾肾阳虚胀满者,艾灸关元、神厥、中极穴,以理气消胀;或施以腹翻5热敷法、盐熨法、葱熨法等。 4、水热蕴结者,保持大便通畅,平时食蜂蜜或缓泻剂,指导病人每天饭后做顺时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 5、肝肾阴虚者,密切观察胁腹痛的程度,必要时给以热敷,或道医嘱针刺,兼虚寒者加艾灸。6、抽放腹水时应注意观察并记录腹水的量、颜色、性质,按医嘱送验。密切观察抽放腹水后的病情变化,防止肝昏迷、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五 饮食护理 1、饮食以富营养,易消化为宜。 2、厌食者饮食要清淡可口并多样化,忌辛辣、油腻、生冷、煎炸、刺激性或硬固食品,戒烟酒。限制钠盐的摄入。3、高血氨时禁食高蛋白饮食。4、气滞湿阻可多食理气健脾食物如柑橘、佛手、苡仁、萝卜、山药、扁豆等;脾肾阳虚可食黄芪粥、党参粥、核桃粥等健脾益肾之品;水湿困脾可常食健脾利水食品,如鲤鱼、赤小豆等。六 情志护理加强情志护理,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七 用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浓煎温服。水湿困脾者汤剂趁热服用;水热蕴结者凉温后服用。服药后观察效果和反应。 八 并发症的护理消化道出血 1、密切观察呕吐物、排泄物等变化,并观察神志、面色、脉搏、血压、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等变化。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如见病人出血,观察出血量、色、质。量多,自觉头晕,心悸等,及时报告医生,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做好输血的准备工作,必要时做好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2、安置病人舒适体位,出血时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以防塞息。 3、指导病人服药,药片或药丸需研细后泡服或冲服。4、饮食宜细嚼慢咽,少掇多餐,忌食质粗、干硬、辛辣煎炸以及带皮、骨、刺食物,食物温度适宜,不宜过烫或过冷,出血时禁服。5、注意卧床休息减少和消除外界不良刺激。安慰病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以免导致反射性血管扩张引起出血。肝昏迷 l、严密观察神志、呼吸、血压、舌象、脉象等变化,如出现性格改变、举止反常、吐字不清、动作缓慢、睡眠欠安或多睡等为肝昏迷先兆表现,及时报告医生处理。2、绝对卧床休息,促进肝细胞恢复,输血宜输新鲜血液。3、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遵医嘱给大黄粉5克吞服,或口服蜂蜜、麻仁丸,或用生理盐水或用食醋加水(3:1)灌肠,忌用肥皂水灌4、教会患者监测脉搏和听心率的方法。 5、指导患者正确选择低脂、易消化、清淡、富营养饮食,少食多餐 6、控制食盐摄入量,少饮浓茶、咖啡, 7、保持大便通畅,切忌排便时因用力过度而发生意外。8、使患者了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胸 痹一 定义:因邪痹心络,气血不畅所致。以胸闷胸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包炎、心肌病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二 临床表现 1、心血瘀阻心胸疼痛,如刺如绞,入夜尤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带,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2、气滞心胸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得暖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3、痰浊闭阻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谢,脉滑。 4、寒凝心脉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悸,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5、气阴两虚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龙甚,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6、心肾阴虚 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 7、心肾阳虚 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三 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床边监测,配备必要的抢救没备和用物。 3、卧床休息,协助日常生活,避免不必要的翻动,限制探视,防止情绪波动。 4、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四 临证护理 1、寒凝心脉、心气虚弱、心肾阳虚者,注意防寒保暖,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可予热敷、热熨。 2、心血瘀阻者,遵医嘱给予中药泡茶饮。 3、疼痛时,遵医嘱给予及时有效、解除疼痛的药物。 4、喘促不得卧者,给予吸氧,半卧位。 5、心跳骤停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即刻报告医师进行抢救。 五 饮食护理 1、少量多餐,宜进食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饮食过饱及服用刺激性的酸、辣食物。 2、心衰者宜低盐饮食。 六 情志护理 避免情绪紧张及不良刺激。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转移法、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等。 七用药护理 中药汤剂一般温服。寒凝心脉、心气虚弱、心肾阳虚者中药汤剂 宜热服。 八并发症护理 真心痛1、绝对卧床休息,不得随意搬动,设专人护理。缓解期可在室内适当活动。 2、密切观察疼痛时间、面色、出汗、神志、体温、脉搏、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变化,并做好记录。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3、饮食以清淡、细软、不可过饱或过咸为原则,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忌生冷、油腻,禁烟酒。 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外来的精神刺激。 5、嘱病人注意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九 健康指导 1、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排便时勿屏气,排便不畅时可用开塞露。 2、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进食量,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少食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3、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诱发因素。 4、劳逸结合,康复期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