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817694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济大学公共数学和专业数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殷俊锋同济大学,1.学院简介,内容提要,4.问题和挑战,2.培养目标,3.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1.学科建设,学院简介,2.教师队伍,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首批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之一教育部基础数学重点学科(培育),拥有杰青1人;教授博导25人;副教授27人;讲师47人;博士学位的教师60人,先后获得第七届“华罗庚数学奖”,首届“上海市教学名师奖”,宝钢特等奖等教学团队:基础数学和金融数学等方向。,3.教学成果,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优秀教材2套,教育部优秀教材6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金融数学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及人才培养2009年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培养人才,培养目标,2.创新能力培育,公共基础数学课程都在第一年,宏观品格育成志向多样、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思想转变、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学紧,大学松少讲,多问,苏格拉底式教学,促进思考,,3.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教学设计、情景式教学学生主体,老师主导思维活跃,文献检索能力强,表述清楚,后劲更足,1.加强数理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数理强化班,2.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着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和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推进“宽口径、重基础”的教学理念、机制和体系的创新,形成具有同济工科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知识、能力和品格协调发展,判断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3.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注重教学过程大于教学内容,注重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动手实践能力,4.信息化、立体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先进的教学工具,是数学教学的辅助工具,1.围绕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这个目标,深入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具体实践,2.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以学生为本,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基础,加强应用,加强现代内容的渗透,加强与计算机应用的结合,促进不同课程内容的整合,着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组织编写教材和课件,3.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探索按层次分流培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方面有所突破,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各类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教学方法创新,培养主动学习能力意识精神避免填鸭依赖灌输被动学习,1.设计小问题,课堂抢答,2.设计大作业,避免搭车,设计一些小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解答,开放题目,AB题,利用周末和假期,多次沟通鼓励三个人一组,四次作业,人员互不相同,3.多数共鸣,循序渐进,搭一个桥,吸引、激励、慢慢提升、激发兴趣一学期下来,第二学期明显活跃,题目更深,学生更优,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其建社50周年的文章中这样评价:“同济大学主编的高等数学一直畅销不衰,其影响之大在同类教材中是无与伦比的,为我国大学工科数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板书和PPT,板书为主、其他为辅,优势互补,A.黑板+粉笔,B.多媒体教学,控制进度,引导思维,富有激情表达方式单一,大段写,抄题目和概念比较累,动画,演示,信息丰富网络课堂,在线考试不预习不做笔记,考核和评价体系改革与创新,1.注重过程,避免单一,2.注重全面,避免苛刻,期中20%,平时作业表现20%,期末60%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平时测验和小论文等对多数学生受益,部分学生出类拔萃,人才培养观,科学评价体系,3.注重互信,避免点名,培养扶持优秀人才,降低不及格率不要因为数学耽误学生一生把自己做好的发挥出来就是成功,培养学生诚信,保护学生自信力,学时和内容,少讲一些内容,多提一些问题,激发兴趣,启发思考,A.学时紧张,内容来不及,B.注重启发式教学,学时被压缩,考教分离,考研有要求教得多,却一锅糨糊,布置小问题,简短提问利用假期时间做小论文抽一部分课时留给学生报告学生不配合,不学,什么也学不到,挑战,教学相长,因材施教,1.对老师要求非常高,2.沟通顺畅,激励为主,投入大量时间备课,批改作业,课下交流学术研究好,对教学有支撑中西教学法的冲突与融合,教研活动,公开课,工作量等激励体制有保障,3.制度、环境、保障和激励机制到位,以鼓励为主,很具技巧性避免两个人对话,其他人不参与,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