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习题课.pdf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16073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拖动习题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电力拖动习题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电力拖动习题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习题课 电气自动控制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运动方程式的实用形式为_ 基速以下调速又称为_调速;基速以上 调速又称为_调速。 图中,Te为电机机械特性曲线,TL为负载的机械特 性曲线,试判断各运行点是否为稳定运行点? 在机械特性T-n平面上,T0,n0,电机运行于何 种状态?T0,电机运行于何种状态? 直流电动机有几种调速方法,各有哪些特点? 能耗制动与反接制动的工作条件、限流、机械特 性方程的比较。 调速方法: ee meee d TnT kk R k U k RIUn 02 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 改变电枢端电压调速; 弱磁调速。 电机机械特性: 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 ee mee TnTkk RkUn 02 此时:= N ;U =UN 调节过程: 增加电阻Ra Rn,n0不变; 调速特性: a) 转速只能向下调 b) 转速不能平滑调节 c) 调速范围随负载转矩而变 化 d) 调速后效率降低 弱磁调速; ee mee TnTkk RkUn 02 此时:U =UN;R = Ra ; 调节过程:减小励磁N n,斜率变大。 调速特性: a) 一般情况下,使转速上升。 b) 效率并不降低。 c) 用于基速以上的升速小范 围调速 调压调速 ee mee TnTkk RkUn 02 此时:= N ;R = Ra 调节过程:UNU Un,n0 调速特性: a) 用于基速以下的降速调速 b) 是一族与固有机械特性曲 线相平行的直线,特性较 硬。 c) 效率基本不变 使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 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并在门极施加触发 电流(脉冲)。或:uAK0且uGK0 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怎样才能使晶闸 管从导通变为关断? 使晶闸管的电流大于能保持晶闸管导通的最小 电流,即维持电流。 要使晶闸管由导通变为关断,可利用外加电压 和外电路的作用使流过晶闸管的电流降到接近 于零的某一数值以下,即降到维持电流以下, 便可使导通的晶闸管关断。 整流电路负载为直流电动机时,如果出现电流断 续,则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变_。解决方 法是在主电路中直流输出侧串联一个_。 晶闸管触发与整流装置准确的传递函数为_, 经工程近似处理后,传递函数可近似为 _,其中Ts为_,大小为_, 与_和_有关。 直流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包含两个环节,一个 是_环节,时间常数为_,一个是 _环节,时间常数为_ 晶闸管导通后,门极改加适当大小的反向电压, 会发生什么情况?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有反电势负载时,在无电感和 有大电感的情况下,画出输出电压波形和电流波 形? 分析有制动通路的不可逆PWM变换器进行制动时, 两个VT是如何工作的? 静差率和调速范围有什么关系?静差率和机械特 性硬度是一回事么? 特性越硬,静差率越小,转 速稳定度越高 对于同样硬度的特性,理想 空载转速越低时,静差率越 大,转速的相对稳定度也就 越差。 S与D关系: )1( sn snD N N 与晶闸管整流器-电动机系统相比,PWM变换器- 电动机系统具有哪些优点? 主电路线路简单,需用的功率器件少; 开关频率高,电流容易连续,谐波少,电机损耗及发 热都较小; 低速性能好,稳速精度高,调速范围宽; 若与快速响应的电机配合,则系统频带宽,动态响应 快,动态抗扰能力强; 功率开关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损耗小,当开关 频率适当时,开关损耗也不大,因而装置效率较高; 电网功率因数比相控整流器高。 某一调速系统,在额定负载下,最高转速为 n0max=1500r/min,最低转速为n0min=150r/min,带 额定负载时的转速降落nN=15r/min,且在不同转 速下额定速降nN不变,试问系统调速范围有多大? 系统静差率是多少? 解: %1015015 1115150 151500 min0 min0 max0 min max n nS nn nn n nD N N N 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是1000100r/min,要求静差 率s=2%,那么系统允许的稳态速降是多大? 解: min/04.21098.0 100002.0)1( 101001000 max min max rDSnSn n nD N 如果开环系统的稳态速降是100r/min,则闭环系 统的开环放大倍数应有多大? 4814.021001 cl op n nK 某闭环调速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为15时,额定负载 下电动机的速降为8r/min,如果将开环放大倍数提 高到30,它的速降为多少?在同样静差率要求下, 调速范围可以扩大多少倍? 解: min/1281)K( rnn NclNop min/13.431128)1( rKnn NopNcl K=30时,闭环速降为: 94.113.48 )1( 2 1 1 2 Ncl Ncl N Ncl n n D D S nSDn S和额定转速不变时,闭环速降与D的乘积不变: 在同样静差率要求下,K由15变为30时,调速范 围增大1. 94倍。 比例控制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有那些特点?改变给 定电压能否改变电动机的转速?为什么?如果给定 电压不变,调节测速反馈电压的分压比是否能够改 变转速?为什么?如果测速发电机的励磁发生了变 化,系统有无克服这种干扰的能力? 答:1三个特征:被调量有静差、抵制扰动服从 给定、系统的精度依赖于给定和反馈检测的精度。 2能。系统服从给定 3能。偏差量会随之改变,打破原有平衡,系统 调节后进入新的平衡,转速发生改变。 4不能克服。只能克服反馈环前向通道上的扰动。 在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中,当电网电压、负载转矩、 电动机励磁电流、电枢电阻、测速发电机励磁各量 发生变化时,都会引起转速的变化,问系统对上述 各量有无调节能力?为什么? 答:当电网电压、负载转矩、电动机励磁电流、 电枢电阻变化时,系统对其均有调节能力。当测 速发电机励磁各量发生变化时,系统没有调节能 力。因为反馈控制系统所能抑制的只是被反馈环 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 有一个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已知:电动机 PN=2.2kW,UN=220V,IN=12.5A,nN=1500r/min。电 枢电阻Ra=1.2,整流装置内阻Rrec=1.5 ,触发整 流环节的放大倍数Ks=35 。要求系统满足调速范围 D=20,静差率s10%: 解: rVn RIUC N aNN e min/137.01500 2.15.12220 (1)计算开环系统的静态速降和满足稳态性能指 标的闭环速降 min/33.8%10120 %101500 1 min/35.246137.0 5.125.12.1 rsD snn rCRIn N e N cl op (2)画出系统静态结构框图 (3)调整系统参数,使当给定电压等于15V时,Id=IN, n=nN,则转速反馈系数应该是多少? 1.00150015 * N n n U (4)计算放大器所需放大倍数Kp 18.11137.0/3501.0 57.28/ 7.528133.8 5.32461 es p cl op CK KK n nK M法测速的原理是什么?说明其适用条件。 记取一个采样周期内旋转编码器发出的脉冲个 数来算出转速的方法称为M法测速。 适用于高速测速 在单闭环转速调速系统中,引入电流截止负 反馈的目的是什么?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比例控制直流调速系统 的稳态结构图和静特性方程。 典型I型系统和典型型系统在稳态误差上有区别。 典型I型系统在跟随性能上可以做到超调小,但抗扰 性能稍差。 典型型系统的超调量相对较大,抗扰性能却比较 好。 典型型系统和型系统各有何特点? 典型型系统和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使系 统具有足够稳定性,参数需要满足的要求,参数 与系统动态性能的关系?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中,采用PI调节器,当 系统带额定负载运行时,转速反馈线突然断线, 系统重新进入稳态后,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电 压Ui是否为0,为什么? 反馈线未断之前,Id=IN,令n=n1, 当转速反馈断线,ASR迅速进入饱和,Ui*=Uim*,Id至Idm, TeTl,n,E,Id,Ui出现,Id至Idm,n,Id, 此过程重复进行直到ACR饱和,n,Id。 当Id=IN,系统重新进入稳态,此时的速度n2n1,电流给定 为Uim* = Idm电流反馈信号Ui= IN,偏差Ui不为0。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若要改变电 动机的转速,应调节什么参数?改变转速调节器的 放大倍数Kn行不行?改变转速反馈系数行不行?若 要改变电动机的堵转电流,应调节系统中的什么参 数? 答: 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可以调节给定输入电压或转速的反馈 系数。 改变电动机的堵转电流,可以调节ASR的限幅值或电流的反 馈系数 * * * im dm n UI Un 画出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的转速和电 流波形 图示为转速电流双闭环V-M系统的不完善的动态结 构图。其中WA(s)=_;WB(s)=_。变 量a=_;b=_;c=_; d=_。B框传递函数WB(s)相对应的原始微分 方程式为_;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ASR、ACR都采用 PI调节器。试回答下述问题: 两个调节器ASR和ACR各起什么作用?它们的输出限幅值应 如何整定? 如果要速度给定不变时,改变系统的转速,可调节什么参 数?若要改变系统启动电流应调节什么参数?改变堵转电 流应调节什么参数? 在系统中出现电源电压波动和负载转矩变化时,哪个调节 器起主要调节作用? 系统拖动恒转矩负载在额定情况下运行,如调解转速反馈 系数使其逐渐减小时,系统各环节的输出量如何变化?如 果使逐渐增大呢?说明原因 在一个由三相零式晶闸管整流装置供电的转速、电 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已知电动机的额定数据 为: 电动势系数Ce=0.196Vmin/r,主电路总电阻R=0.18,触 发整流环节的放大倍数Ks=35,电磁时间常数Tl=0.012s, 机电时间常数Tm=0. 12s,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 Toi=0.0025s,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Ton=0.015s,额定转 速给定电压为10V,调节器ASR饱和输出电压为8V,ACR 饱和输出电压为6.5V。系统静动态指标为:稳态无静差, 调速范围D=10,电流超调量i5%,空载起动到额定转 速时的转速超调量n15% min/1000,308,220,60 rnAIVUkWP NNNN 求1 确定电流反馈系数(假设起动电流限制在1.5IN以 内)和转速反馈系数。 0173.0308.51 8.51 01.0100010 * * N im dm im N nm I U I U n U 求2 设计电流调节器ACR,计算其参数Ri,Ci,Coi。画 出电路图,调节器输入回路电阻Ri=40k。 解: 1)确定时间常数 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 Ts=0.0033s。 电流滤波时间常数: Toi=0.0025s。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 Ti=Ts+Toi=0.0058s。 2)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和参数 要求i5%,按典型I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用PI型 电流调节器: s sKsW i ii ACR )1()( 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i=Tl=0.012s。 电流环开环增益:要求 取KITi=0.5 ACR的比例系数为 .2860058.0 5.05.0 i I TK 13.30017.035 18.0012.0.286 s iI i K RKK 5%i 3)校验近似条件 电流环截止频率ci=KI=86.2s-1 (1)校验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 (2)校验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条件 (3)校验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 1010033.03 131 ci1 sT s 79012.012.0 1313 ci1 sTT lm 1160025.00033.0 131131 ci1 sTT ois 0R RK i i iii CR oioi CRT 04 1 5)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kR 400 kRKR ii 5.124013.300 FRC i i i 96.0 10.512 012.0 3 FRTC ioi 25.01040 0025.044 3 0 0 求3 设计转速调节器,计算其参数Rn,Cn,Con。 Ri=40k。 解: 1)确定时间常数 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 转速滤波时间常数:Ton=0.015s。 转速环小时间常数: sTK i I 012.00058.0221 sTKT on I n 027.0015.0012.0 1 2)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和参数 要求无静差,按典型型系统设计转速调节器。 用PI调节器: s sKsW n nn ASR )1()( 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n15%,取h=5,则有: %15%.5152.10 27.0010002830.51.2%812 )(2% *max )( m nN b n T T n nz C C min/283196.0 18.0308 rCRIn e N N 取h=4,ASR超前时间常数:n=hTn=0.108s。 转速环开环增益: ASR的比例系数为 查表,取h=4,则有: %15%.8142.10 27.0010002830.515.772 )(2% *max )( m nN b n T T n nz C C 2140108.042 52 1 2222 n N Th hK 4.15027.018.001.042 12.0196.0017.052 )1( n me n RTh TChK 3)检验近似条件 转速环截止频率为 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 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 1 1 .123108.0214 sKK nNNcn cn i I s T K 1.640 0058.0 .286 3 1 3 1 cn on I s T K 1.325 015.0 .286 3 1 3 1 4)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kR 400 kRKR nn .6205404.150 FRC n n n 525.0 10.6205 108.0 3 FRTC onon .511040 015.044 3 0 求4 计算电动机带40%负载起动到最低转速时的转速 超调量n 解: %1092.10 27.001002834.0.51%5.772 )(2% *max )( m nN b n T T n nz C C h 3 4 5 6 7 8 9 10 Cmax/Cb tm/ T tv/ T 72.2% 2.45 13.60 77.5% 2.70 10.45 81.2% 2.85 8.80 84.0% 3.00 12.95 86.3% 3.15 16.85 88.1% 3.25 19.80 89.6% 3.30 22.80 90.8% 3.40 25.85 典型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 可逆V-M系统中环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静态环 流有哪几类?分别有哪些抑制的方法? 逻辑控制无环流可逆控制的实现? 异步电动机的三种调速方法?按照能量转换角 度又可分为哪几种调速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