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库.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15202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习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统计学习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统计学习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精品课程文件之四重庆工商大学统计学院统计学习题集第一章 绪论一、 单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特点是( )A. 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B.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C. 数量性、社会性、工具性 D. 数量性、同质性、差异性2、某学校的所有学生为一总体时,则学生的平均年龄就是( )A. 数量标志 B. 质量指标 C. 品质标志 D. 数量指标3、某商店有职工50人,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50,就是( )A. 对50个变量求平均数 B. 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C. 对50个标志求平均数 D. 对50项指标数值求平均数4、某学生某门课成绩为75分,则其中的变量为( )A. 某学生 B. 某门课成绩 C. 75分 D. 某学生的成绩5、连续型变量可以( )A. 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 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C. 不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 D. 可以一一列举6、统计指标( )A. 都是可量的 B. 不都是可量的C. 不具有综合特征 D. 具有综合特征,但不可量7、了解某地区职工情况时,统计指标是( )A. 该地区某个企业 B. 该地区每个职工C. 该地区职工工资总额 D. 某企业人数1000人8、对统计指标来说,( )A. 其中的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而成B. 其中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成C. 既有数量标志汇总而成的,也有品质标志汇总而成的D. 是根据指标汇总而成的9、某地区全部商品作为总体,每一商店为总体单位,则该地区全部商品零售额是( )A. 数量指标 B. 品质标志 C. 质量指标 D. 数量标志10、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现象的数量方面 B. 统计学的规律和方法C. 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 D. 现象的规律和方法11、数量指标是反映( )A. 总体内部数量关系的统计指标B. 总体单位内部数量关系的统计指标C. 总体绝对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D. 总体相对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12、数量指标是用( )表现的A. 相对数形式 B. 平均数形式C. 相对数或平均数形式 D. 绝对数形式13、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50个学生 B. 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C. 每一个学生 D. 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14、某班三名学生统计学的考试成绩分别是76分、85分和92分,这里的“统计学成绩”是( )A. 数量指标 B. 质量指标 C. 数量标志 D. 品质标志15、某生产班组四名工人月工资收入分别是785元、860元、1015元和1200元,这四个数字是( )A. 变量 B. 变量值 C. 数量标志 D. 数量指标二、多项选择题1、据对某市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的资料,其中的统计指标是( )A. 某企业为亏损企业 B. 全市工业产值1. 2亿元C. 全市机床台数7500台 D. 某企业资金利税率为30%E. 全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10万人2、把某市15个大企业的产值进行平均,这是对( )A. 15个变量值求平均 B. 15个变量求平均 C. 15个数量标志求平均 D. 15个指标求平均E. 15个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求平均 3、指出下列指标中的质量指标( )A. 劳动生产率 B. 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 C. 利税额D. 设备利用率 E. 新产品品种数4、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 )A. 总体可以转化为总体单位 B. 总体单位可以转化为总体C. 只能是总体转化为总体单位 D. 只能是总体单位转化为总体E. 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5、全国人口普查中( )A. 全国人口数量是总体 B. 每个人是总体单位C. 全国男性人口数量是指标 D. 人的性别是总体单位的标志E. 人的年龄是变量6、“统计”一词的含义有( )A. 统计活动 B. 统计数据 C. 统计机构D. 统计学 E. 统计软件7、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是( )A. 数量性 B. 大量性 C. 总体性D. 科学性 E. 客观性8、统计指标体系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A. 宏观指标体系 B. 科学技术指标体系 C. 基本指标体系D. 国民经济指标体系E. 专题指标体系三、填空题1、统计一词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可以有三种涵义,即_、_和统计学。2、统计是认识现象_方面的实质性工作。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统计活动的_和_。4、凡是_的,在_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总体。5、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作_,它是组成总体的_。6、总体的基本特征是_、大量性和_。7、变异是_存在的,这是统计的_条件。8、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设计、_、统计整理和_四阶段。9、指标是说明_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_特征的。10、指标都是用_表示的,它是指标的_表现形式。11、总体的同质性和总体单位的_是进行_的条件。12、按变量值的连续性分,可把变量分为_变量和_变量。13、按变量的性质分有_变量和_变量。14、按总体单位数量是否可以计数(或总体单位数的有限性)进行区分,总体有_总体和_总体。15、我们研究居民户的生活水平时,全部居民户便构成_,而每户居民则是_。16、工人的年龄、工厂设备价值,属于_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种类属于_标志。17、在全市的工业普查中,机器台数是_指标,工业总产值发展速度是_指标,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所有工业企业是总体。18、工厂的设备台数、工厂的人数属于_变量,而人的身高、体重属于_变量。19、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_和_。20、统计指标按其作用功能不同,可分为描述指标、_和_。21、统计指标体系是_的指标所构成的_。22、统计指标具有_和_的特点。23、总的来说,统计指标体系可分为两大类:_和_。24、为了了解国有企业职工的年龄构成进行的统计调查,其统计总体是_,总体单位是_。25、标志按其表现形式不同,有_标志和_标志。26、变量是指_数量标志。27、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有_指标和_指标两类。28、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之一就是指标是说明_特征,而标志则是说明_特征。29、统计学是一门_、_和_统计数据的_科学,其目的是索数据的_。30、统计学的分科从统计方法的构成来看,可以分为_和_;从统计方法研究和统计方法的应用角度来看,可以分为_和_四、简答题1、统计一词有哪几种含义?它们之间构成哪些关系?2、 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与数学有何区别与联系?3. 简述统计的基本任务和作用。4.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5. 什么是统计总体、总体单位?请举例说明。如何认识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6. 简述统计总体的特点。7. 什么是统计指标?简述统计指标的种类。8. 怎样理解指标与标志的关系?9. 标志有哪几种主要分类?10. 统计活动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要对某工厂生产设备状况进行调查,则某工厂“全部生产设备”是()A. 调查对象B. 调查单位 C. 报告单位 D. 调查项目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A. 这些单位的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数的很大比重B. 这些单位是工作重点C. 这些单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D. 这些单位的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绝大比重3、对占煤炭开采量75%的大矿井进行劳动生产率调查;统计机关在住有全国城市人口一半以上的各大城市的超市零售价格水平进行系统调查。这些都是()A. 全面调查 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4、调查时间是()A. 调查工作的期限B.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C. 标准时间D. 调查登记的时间5、区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A. 最后取得的结果是否反映总体特征的全面资料B. 调查组织方式不同C. 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D. 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6、我国的人口普查采用的是()A. 直接观察法 B. 报告法 C. 通讯法 D. 采访法7、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根本区别在于()A. 调查的范围不同B.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C. 组织方式不同D. 作用不同8、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A. 确定组距和组数 B. 确定全距和组数C. 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D. 确定组距和组中值9、某企业职工按工资水平分为4组:500元以下;500600元;600700元;7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是()A. 450元和750元 B. 500元和700元C. 400元和800元 D. 500元和750元10、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5565;第二组6575;第三组7585;第四组85以上。则数据()A. 65在第一组 B. 75在第二组C. 75在第三组 D. 85在第三组11、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了3.5%,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 116.7% B. 100.5% C. 85.7% D. 99.5%12、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 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B. 调查进行的起止时间C. 调查时实际登记的时间 D. 进行调查的时间13、普查的标准时点是( )A. 调查人员进行登记时的统一时刻B. 普查登记工作所进行的时间C. 普查工作的期限 D. 以上三个时间概念都不对14、区别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主要标志是( )A. 调查单位的多少 B. 调查项目的多少C. 调查单位的性质不同 D. 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15、填报单位是指( )A. 调查项目的承担者B. 构成调查对象的具体单位C. 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D. 按照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填报统计报表的单位16、在我国,获得预计农产量全面资料最有效、最可行的调查方式是(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17、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A小于1 B. 等于1 C. 大于1 D. 不等于118、在次数分布数列中,频率是指( )A. 各组的频率相互之比 B. 各组次数相互之比C. 各组分布次数与频率之比 D. 各组分布次数与总次数之比19、一般情况下,按年龄分组的人口死亡率表现为( )A. 钟型分布 B. 正J型分布 C. U型分布 D. S型分布 20、统计整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统计工作阶段来说主要指( )A. 对历史资料的整理 B. 对次级统计资料的整理C. 对原始调查资料的整理 D. 对统计分析资料的整理21、统计分组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志( )A. 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 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C. 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 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2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就表现为(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B.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C.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D.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23、对某班学生有如下分组:按性别分组 人数男 32女 25 按年龄分组 人数20岁以下 3020岁以上 27 这样的分组属于( )A. 简单分组 B. 平行分组体系C. 复合分组 D. 复合分组体系24、次数分布数列( )A. 是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 是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 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D. 是若干数值的顺序罗列25、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等距数列中的组距与组数的关系为:(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不成比例 D. 无法判断26、对离散型变量( )A. 只能标志分组数列 B. 只能编制单项数列 C. 只能编制组距数列 D. 根据变量值个数和变动范围大小决定编制组距数列或单项数列27、利用组中值反映分布在该组中各单位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是因为( )A. 组中值就是组平均数 B. 组中值比组平均数更有代表性C. 无法计算组平均数 D. 组中值更有说服力2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00 D. 490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因而也无法最终推算得到总体的全面资料B. 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是采用报告法搜集资料的C. 重点调查既可以是一次性调查,也可以是经常性调查D. 典型调查应和其他调查结合起来使用,以避免出现片面性E. 统计报表的内容包括表式和填表说明两个方面2、我国进行的五次人口普查属于( )A. 全面调查 B. 不定期调查 C. 定期调查 D. 经常性调查 E. 一次性调查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有( )A. 关于全国冶金企业炼钢设备的情况调查B. 全国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调查C. 城镇家庭生活水平调查D. 学校教学设备普查E. 城市食品部门食品质量调查4、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A. 人均国民收入 B. 人口密度 C. 商品流通费用率D. 人均粮食产量 E. 人口自然增长率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00年11月1日0时,下列哪些人口现象不应计算在人口总数之内( )A. 2000年11月1日出生的婴儿B. 2000年10月31日8时出生,20时死亡的婴儿C. 2000年10月31日21时出生,11月1日8时死亡的婴儿D. 2000年10月31日3时死亡的人口E. 2000年11月1日死亡的人口6、 在等距数列中,各组次数的分布( )。A. 不受组距的大小 B. 受组距大小的影响 C. 与次数密度的分布相一致 D. 与次数密度的分布不一致E. 一定是正态分布7、 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有( )A. 钟型分布 B. S型分布 C. L型分布 D. J型分布 E. U型分布8、影响次数分布的要素是( )A. 变量值的大小 B. 变量性质的不同C. 选择的分组标志 D. 组距和组数 E. 组限和组中值9、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A. 选择分组标志 B. 划分各组界限 C. 确定组数 D. 计算组距 E. 将性质相同的单位划到同一组中5、统计表是表现统计资料最常用的形式,从构成形式上看,它一般包括:( )A. 总标题 B. 横行标题 C. 总栏标题 D. 计量单位 E. 指标数值10、 设有某班学生考试成绩如下:考分(分)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合计人数 2 7 11 12 8 40这是( )A. 分组数据 B. 组距数列 C. 等距数列D. 异距数列 E. 变量数列11、 统计分组的含义是( )A. 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B. 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C. 将性质相同的单位组合在一起 D. 将性质不同的单位组合在一起E. 在总体内部进行一种定性分类12、相对指标中,作为对比的分子,分母属于同一时间的有( )A. 结构相对数 B. 强度相对数 C. 比较相对数 D. 比例相对数 E. 动态相对数13、比较相对指标可用于( )A. 不同国家、地区、单位之间的比较 B. 不同时期的比较 C实际水平与计划水平的比较 D. 落后水平与先进水平的比较 E实际水平与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14、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 企业个数 B. 机器台数 C. 电视机销售量 D. 某地区2003年末人口数 E. 产品产量15、在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有( )A. 动态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比例相对指标 E. 强度相对指标10、下列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不能对换的指标有( )A. 比较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比列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E.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6、普查是一种( )A. 非全面调查 B. 专门调查 C. 全面调查 D. 一次性调查 E. 经常性调查17、我国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 )A. 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B. 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C. 每台设备是调查对象 D. 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E. 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18、统计调查对象是指( )A. 普查登记的所有单位 B. 负责向上汇报资料的总体C. 进行调查的那些现象的总体 D. 统计标志承担者的总体E. 应搜集资料的所有单位的总体19、计算比较相对指数,采用下列哪项计算较能反映现象发展的本质差异( )A. 年销售额 B. 平均销售额 C. 产销率D. 平均利润率 E. 人均销售额20、工业增加值是( )A. 时期指数 B. 时点指数 C. 实物指标D. 价值指标 E. 总量指标21、下列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 工业企业设备普查 B. 零售商店调查 C. 人口普查D. 工业企业普查 E. 某学校学生健康状况调查22、统计报表要( )A. 自上而下统一布置 B. 自下而上逐级填报C. 按照规定的报送时间报出 D. 按照统一的表式和项目填报E. 以一定的原始记录为根据23、普查和统计报表这两种调查方式( )A. 可以都是全面调查 B. 都是经常性调查C. 调查对象都要根据调查目的选择D. 都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 E. 普查资料可以采用统计报表形式收集24、统计调查表的表式一般有( )A. 一览表 B. 单一表 C. 综合表 D. 明细表 E. 汇总表25、统计专门调查包括( )A. 统计报表 B. 抽样调查 C. 普查D. 重点调查 E. 典型调查三、填空题1、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_与_。2、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以分为_与_。3、统计调查的主要组织形式有:_、_、_、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4、统计调查可采用_表和_表两种形式。5、调查单位是_的承担者,而_则是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6、数据的搜集方法有访问调查、_、_、座谈会和个别深访。7、数据整理通常包括数据的_、_、_等几个方面的内容。8、审核数据准确性的方法主要有_和_。9、次数分布由两个要素构成:_和_。10、对于连续变量,组限可以采取_的方法,根据“_”的规定解决不重的问题。11、为消除组距不同对频数分布的影响,需要计算_。12、常见的频数分布曲线主要有_、_、_、_等几种类型。13、统计表一般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即_、_、_和_。14、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_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_的过程。15、_和_是统计调查的两项基本要求。16、调查对象是指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经济现象的_,它是由_的许多调查单位组成的。17、工业企业职工普查中,调查对象为工业企业全部职工,调查单位为_,填报单位为_。18、统计调查资料包括_资料和_资料两种。19、所谓原始资料,是指直接向_收集未经加工整理,需要由_过渡到总体的统计资料。20、所谓次级资料,是指已经经过整理加工由_过渡到总体,能说明_的统计资料。21、按调查范围不同,统计报表分为_和_。22、普查是一种_的_全面调查。23、抽样调查是以_指标数值来推算_指标数值的一种调查。24、重点调查的特征在于:调查对象中的重点单位与一般单位之间_的_非常悬殊。25、人口普查是一种全面调查,由于它涉及范围广,资料多层汇总,往往会产生_,所以需要用_资料加以修正。四、简答题1. 什么是绝对数与相对数?各有几种表现形式?2.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有什么区别与联系?3. 什么是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4. 三种非全面调查有何区别?5. 简述抽样调查和普查的特点。6. 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7. 什么是调查单位、调查对象与报告单位?8. 什么是组距、组中值、全距、组数、向上累积、向下累积?9. 次数分配的图形有哪几种?它们各自的特征是什么?10. 简述组距分组的步骤。11. 统计分组具有什么作用?12 统计整理包括哪些步骤?13. 组数和组距的关系如何?14. 累计频数、累计频率的应用意义如何?五、计算题1. 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个企业2004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单位:万元)如下:152 124 129 116 100 103 92 95 127 104105 119 114 115 87 103 118 142 135 125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17 10897 88 123 115 119 138 112 146 113 126要求:(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2)按规定,销售收入在125万元以上为先进企业,115万元125万元为良好企业,105万元 115万元为一般企业,105万元以下为落后企业,按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进行分组。2. 为了确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小时),在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名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下 : 700 716 728 719 685 709 691 684 705 718706 715 712 722 691 708 690 692 707 701708 729 694 681 695 685 706 661 735 665668 710 693 697 674 658 698 666 696 698706 692 691 747 699 682 698 700 710 722694 690 736 689 696 651 673 749 708 727688 689 683 685 702 741 698 713 676 702701 671 718 707 683 717 733 712 683 692693 697 664 681 721 720 677 679 695 691713 699 725 726 704 729 703 696 717 688要求:(1)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排序。(2)以组距为10进行等距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3. 某班有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6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 分为优。要求:(1)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画直方图并分析本班学生考试情况。4. 有资料如下:企业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工人数(人) 483 515 622 417 840 445 953 1200 280 1440总产值(万元) 410 370 500 300 740 320 860 1480 180 1680要求:说明该地区不同规模的工业企业构成特点,以及企业规模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企业规模按人数分:300以下,301500,5011000,1001及以上)5. 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如下(单位:万元):41 25 29 47 38 34 30 38 43 40 46 36 45 37 37 36 45 43 33 4447 35 28 46 34 30 37 44 26 38 48 44 42 36 37 37 49 39 42 32 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析表,并绘制频数分布的直方图和折线图。第三章 综合指标一、单项选择题1、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 8万件,它们是( )A. 时期指标 B. 时点指标 C.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2、两数对比,若分母数值比分子数值大很多时,常用的相对数形式为( )A. 成数 B. 倍数 C. 百分数 D. 千分数3、比例相对指标是反映总体的内部各部分之间内在的( )A. 数量关系 B. 质量关系 C. 计划关系 D. 密度关系4、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A. 产值计划完成程度 B. 物质生产部门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C. 产值资金占用率 D. 百元流动资金利税率5、某厂1997年完成产值200万元,1998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A. 5% B. 5.5% C. 15.5% D. 115.5%6、按人口平均计算的钢产量是( )A. 算术平均数 B. 比例相对数 C. 比较相对数 D. 强度相对数7、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男、女之间的对比关系为 1.063:1,这个数是( )A. 比较相对数 B. 比例相对数C. 强度相对数 D. 结构相对数8同质总体标志变动度指标是反映( )的A. 集中趋势 B. 离中趋势 C. 变动情况 D. 一般水平9、总体标志总量是( )A. 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B. 表示总体本身的规模大小C. 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 D. 指总体单位总量10、用水平法检查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适用于( )A. 规定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 规定计划期内某一期应达到的水平C. 规定计划期末达到的水平D. 规定五年累计应达到的水平11、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时,分子和分母的数值是( )A. 只能是绝对数 B. 只能是相对数 C. 只能是平均数D. 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12、平均数反映了( )A. 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 总体中总体单位的集中趋势C. 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 D. 总体变动趋势13、已知5个水果商店香蕉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香蕉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 简单算术平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数C. 加权调和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14、某机械局所三个企业2005年计划产值分别为400万元、600万元和500万元。执行结果,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08%、106%、108%,则该局三个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A. 107.33B. 107.20C. 7.33 D. 7.20%15、根据同一资料(当x0时)计算的算术平均数(X ) 、几何平均数(G)和调和平均数(H)之间的关系为( )A. XGH B. G X H C. HGX D. G X H 1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决定于( )A. 权数本身数值的大小B. 作为权数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C. 各组标志值的大小D. 权数的经济意义17、在各种平均数中( )A. 中位数和调和平均数称为位置平均数B. 算术平均数和众数称为位置平均数C. 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称为位置平均数D. 中位数和众数称为位置平均数18、标志变动度指标中易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A. 极差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标准差系数19、用是非标志计算平均数,其计算结果为( )A. p+q B. p-q C. 1-p D. p20、标志变动度指标可以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和稳定性,它们之间存在( )A. 正比关系 B. 反比关系 C. 恒等关系 D. 倒数关系21、若把全部产品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所采用的标志属于 ( )A. 不变标志 B. 是非标志 C. 品质标志 D. 数量标志22、标准差属于( )A. 强度相对指标 B. 绝对指标 C. 相对指标 D. 平均指标23、由(0,1)标志的方差可以推知,数列中具有“是”这种性质的单位数的方差是( )A. n(p+q) B. npq C. n(p-q) D.p(1-p)二、多项选择题1、 根据总量指标反映的现象的性质不同,计量单位一般有( )A. 实物单位 B. 数量单位 C. 劳动单位 D. 价值单位2、 比较相对指标可用于( )A. 不同国家、地区、单位之间的比较 B. 不同时期的比较C. 实际水平与计划水平的比较 D. 落后水平与先进水平的比较E. 实际水平与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3、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 企业个数 B. 机器台数 C. 电视机销售量 D. 某地区1990年末人口数 E. 产品产量4、在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有( )A. 动态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比例相对指标 E. 强度相对指标5、下列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不能对换的指标有( )A. 比较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比例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E.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6、相对数的表现形式有( )A. 无名数 B. 百分数 C. 成数 D. 结构相对数 E. 名数7、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原则是( )A. 现象的同质性 B. 用组平均数补充总平均数 C. 用变量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D. 用时间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E. 把平均数和典型事例结合起来8、一般地说,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在( )A. 各组次数不等的条件下 B. 各组次数相等的条件下C. 各组变量值不相同的条件下 D. 各组权数都为1的条件下 E. 在分组组数较少的条件下9、在统计中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已知资料的情况而定( )A. 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子资料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B. 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母资料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C. 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母资料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D. 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子资料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E. 如果无基本公式的分子、分母资料,则无法计算平均数10、下列采用调和平均数计算的有( )A. 已知各级工人的月工资水平和工资总额,求平均工资B. 已知某工厂各车间废品率和废品量,求平均废品率C. 已知各工厂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D. 假定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并已知道各组产量,求平均劳动生产率E. 已知某工厂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11、不受数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A. 众数 B. 中位数 C. 几何平均数 D. 调和平均数 E. 算术平均数12、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离散程度的指标( )A. 只能是相对数 B. 只能是绝对数 C. 可以是相对数 D. 可以是绝对数E. 只能是平均数13、是非标志的方差是( )A. q+p B. qp C. p-q D. (1-p)(1-q) E. p(1-p)14、某小组3名工人的工资分别为102元,104元和109元,根据这一资料计算的各种标志变动度指标的关系是( )A. 极差大于标准差 B. 极差大于平均差C. 平均差小于标准差 D. 平均差系数小于标准差系数 E. 平均差系数大于标准差系数三、填空题1、次数分布表示方法有 和 两种形式。2、影响次数分布的要素主要有 和 。3、将各组频数和频率由变量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累计,称为 ,由变量值高的组向变量值低的组累计,则称为 。4、在市场经济中,对某项事业的投资随着利率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因此投资额按利润大小的分布就是 分布,而人口总体按年龄大小分布,一般是 分布 。5、在次数分布数列中,表示各组单位数的次数,又称 ,各组次数与总次数相比称为 。6、组距数列按各组组距是否相等分为_ 和 。7、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各组一般包括变量值的 单位,而不包括变量值的 单位,这叫做“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8、 是各组变量值的中点数值,计算公式是 9、用组中值来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是假定各组的变量值在本组范围内呈 或在组中值两侧是 。10、根据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统计总体可按 标志分组,也可按 标志分组。11、统计分组同时具备两方面的含义,对总体而言,是 的过程;对总体单位而言,是 的过程。12、统计表从内容上来看,由 和 两大部分构成。13、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是计算 和 的基础。14、强度相对指标数值大小,如果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称之为 ,反之称为 。15、检查考核中长期计划常用的方法有_ 和 。16、保持相对指标的可比性,主要是指计算指标的基础数据所包含的内容、 和 方面的可比。17、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的比例为1:3(A),积累率为25%(B),这里(A)为 相对指标;(B)为 相对指标。18、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分为_ 和 。19、在社会经济统计中,总量指标是对社会经济现象 认识的 。20、成数是将对比的基数定为 而得到的相对数;系数和倍数是将对比的基数定为 而计算的相对数。21、统计中的变量数列是以 为中心而左右波动,所以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 。22、利用组中值计算算术平均数是假定各组内的 分配的,计算结果只是一个 值。23、标志值次数多少对平均数的影响有 的作用,所以又称为 。24、 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中,表示的是 ,称为 。25、调和平均数是平均数的一种,它是 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又称 平均数。26、几何平均数是计算 和 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凡是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的现象都可以用几何平均数计算27、中位数是为于数列 的那个标志值,众数则是在总体中出现次数 的标志值。28、设某数A与一变量数列中所有 之差的和为零,则A为该数列的 。29、标志变动度指标是衡量 的尺度,它与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成 的关系。30、某厂生产某种产品30000件,其中一等品27000件,一等品率为 ,其是非标志的平均数为 。四、简答题1. 测度分布集中趋势的特征值有哪些?2. 什么是均值、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它们有哪些特点?3. 什么是极差、方差、标准差?其特点是什么?4、 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及应用场合?5. 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6. 考察一个分布数列的特征时,为什么必须运用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两者之间有何种关系? 7. 怎样理解平均指标是频率分布中标志变量集中趋势的数量特征,变异指标是标志变量离中趋势的数量特征?8. 在计算平均指标时,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资料条件?9. 在计算同一经济意义的平均指标时,为什么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必须分别采用不同的资料进行加权?10. 数值平均数和位置平均数是依据什么来区分的?这两类平均数之间有何异同?11. 与众数、中位数比较,算术平均数在对数据的计算处理上有何特点?12. 试比较极差、平均差和标准差三种变异指标的特点,并说明,为什么标准差是最常用、 最基本的变异指标。13. 在运用加权算术平均数时,怎样正确选择权数?为什么说简单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 特例?14. 对于不同类型的频数(频率)分布,如钟型分布、U型分布和J型分布,平均指标都能表明它们的集中趋势吗?如果不能,那么计算平均数的意义又何在呢?五、计算题1. 某企业两个车间的工人生产定额完成情况如下表:技术水平A车间B车间工人数完成定额工时人均完成工时工人数完成工时定额人均完成工时高5014000 280206000300中30750002504010400260低204000200408200205合计1002550025510024600246从表中看,各个技术级别的工人劳动生产率(人均完成工时定额)都是A车间低于B车间,试问:为什么A车间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又会高于B车间呢?2. 在某个核算年度内,两个建筑施工单位采购同一种建筑材料的价格和批量情况如下表。试 分别计算两个施工单位的平均采购价格。并从平均数计算的角度说明,为什么两个施工单位的平均采购价格会有差别?采购单价(元/吨)采购金额(万元)A单位B单位800120100820105100835841008505610086035100合计4005003. 根据某城市500户居民家计调查结果,将居民户按其食品开支占全部消费开支的比重(即恩 格尔系数)分组后,得到如下的频数分布资料:恩格尔系数(%)居民户数20以下 62030383040107405011450607460702470以上137合计500要求:(1)据资料估计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并说明这两个平均的 具体分析意义。(2)利用上表资料,按居民户数加权计算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算术平均数。(3)试考虑,上面计算的算术平均数能否说明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一般水 平?为什么?4. 某农场在不同自然条件的地段上用同样的管理技术试种两个粮食新品种,有关资料如下表 所示:试种地段 一号品种 二号品种播种面积(亩) 收获率(公斤/亩) 播种面积(亩) 收获率(公斤/亩)A 2. 0 450 2. 5 383B 1. 5 385 1. 8 405C 4. 2 394 3. 2 421D 5. 3 420 5. 5 372合计 13. 0 13. 0试计算有关指标,并从作物收获率的水平和稳定性两方面综合评价,哪个品种更有推广价值 ?5. 一项关于大学生体重状况的研究发现,男生的平均体重为60kg,标准差为5kg;女生的平均体重为50kg,标准差为5kg,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男生的体重差异大还是女生的体重差异大?为什么?(2)以磅为单位(1磅=2. 2kg)求体重的平均数和标准差。6.某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及成交量、成交额的资料如下:品种 价格(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甲 1.2 1.2 2 乙 1.4 2.8 1丙 1.5 1.5 1合计 5.5 4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其原因。7. 2004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 生产班组 生产工人数5060 10 1506070 7 1007080 5 708090 2 3090以上 1 16 合计 25 336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8. 某班共有60名学生,在期末的统计学考试中,男生的平均考试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6分 ,女生的平均考试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6分。根据给出的条件回答下面的问题:(1)如果该班的男女学生各占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