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数学含答案.pdf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11074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9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数学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数学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数学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市2016届上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试卷2016.1.15 数学I(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填空题的答案和解答题的解题过程写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试号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已知全集 = | 2, N,集合 = |2 5, N,则 =(用列 举法表示) 答案:2 建议解法:由补集的定义,得 2, 2 5, ( N),所以 = 2 2.已知复数 = i1+2i( 0,所以 = 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分 16.(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在直四棱柱1111中,,分别是,的中点, 11与11相交于点 (1)求证:1, 1,四点共面; (2)若底面是菱形,且 1,求证: 平面11 1 1 11 证明: (1)连结因为,分别是,的中点,所以 在直四棱柱1111中,11是矩形,所以 11 所以 11 所以, 11共面,得1, 1,四点共面 (2)若底面是菱形,则底面1111也是菱形,得11 1 在直四棱柱1111中,由1 底面1111,得1 11 因为1 1 = 1,1, 1 平面1,所以11 平面1 因为 平面1,所以 11 又因为 1,1 11 = 1,1, 11 平面11, 所以 平面11 高三数学I第4页(共8页) 17.(本小题满分14分) 图1是一段半圆柱形水渠的直观图,其横断面如图2所示,其中为半圆弧的中点,渠宽 为2米 (1)当渠中水深为0.4米时,求水面的宽度; (2)若把这条水渠改挖(不准填土)成横断面为等腰梯形的水渠,且使渠的底面与地面平行,则当改 挖后的水渠底宽为多少时,所挖出的土量最少? 解: (1)如图,以所在直线为轴,的垂直平分线为轴,以 1米为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半圆弧的方程为2 +2 = 1( 0),. . . . . . . . 3分 (1,0),(1,0),(0,1),(0,0.6) 直线 = 0.6与半圆弧的交点为(0.8,0.6). . . . . . 5分 答:所求的水面宽度为1.6米. . . . . . . . . . . . . . . . . . . . . 6分 (2)首先,要使得所挖出的土量最少,则等腰梯形的两腰及下底与半圆弧相切. . . 7分 设等腰梯形的右腰与半圆弧相切于点(0, 0),其中0 0 1,1 0 0 则右腰所在的直线方程为0+0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分 令 = 0,得 = 1 0 ;令 = 1,得 = 1+0 0 由对称性可知,等腰梯形的面积 = 2+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分 变形,得2 = 0 0 = (,1)( 0, 0) 2 +120 +20 = 2 +1, 所以 3,当且仅当(0, 0) = (32 , 12)时取等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分 此时,水渠底宽为2(1+0) 0 = 233(米) 答:当改挖后的水渠底宽为233米时,所挖出的土量最少. . . . . . . . . . . . . . . . . . . . . . 14分 高三数学I第5页(共8页) 18.(本小题满分16分) 如图,已知椭圆: 2 4 + 2 = 1的右焦点为,点,分别是椭圆 的上、下顶点,点是直线: = 2上的一个动点(与轴的交 点除外),直线交椭圆于另一个点 (1)当直线经过椭圆的右焦点时,求的面积; (2)记直线,的斜率分别为1, 2,求证:1 2为定值; 求# # 的取值范围 解: (1) (0,1),(0,1),焦点(3,0) 当直线经过椭圆的右焦点时, = = 3. . . . 2分 此时,直线的方程为 3 + 1 = 1 由 3 + 1 = 1, 2 4 + 2 = 1, 解得 = 8 73所以 = 3 7. . . . . . . . . . . . . . . . . . . . 4, 5分 (2)设(0, 0),(,2)( 0) 由 2 0 4 + 2 0 = 1,得 0 1 0 0 +1 0 = 1 4,即1 = 1 4 而1 = = 3, = = 1,即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分 所以1 2 = 34为定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分 首先# # = (,3)( 0 , 0 +2) 由,共线,得 = 0 0 +1 ,从而0 = 0(0 +2) 0 +1 . . . . . . . . . . . . . . . . . . 12分 所以# # = 2 0(0 +2) (0 +1)2 +3(0 +2) = (0 +2) 4420 (0 +1)2 +3 = (0 +2)(70) 0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分 由 0,知0 (1,1),令0 +1 = ,则 (0,2) 所以# # = (+1)(8) = 8 +7在 (0,2)上单调递减 所以# # 的取值范围是(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分 说明:实际上,由# # 的定义,其取值范围为(9,+)是明显的 高三数学I第6页(共8页) 19.(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数列满足:1 = 12,+1 = 31 , N,常数, R (1)若 = 0,且数列为等比数列,求的值; (2)若 = 1,且4是数列的最小项,求的取值范围 解: (1)若 = 0,则+1 = 31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若 = 1,则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分 若 1,则 0,所以 = +2 +1 +1 = 3 31 = 3 此时+1 = 1(1)1 = 31,所以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分 综上所述, = 0或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分 (2)若 = 1,则+1 = 31 , N, 因为4是数列的最小项,首先有3 4且4 5,得3 274. . . . . . . . . 8分 此时,2 1 = 1 2 3 4,且4 5 6 7 ,满足题意 因此的取值范围是3, 27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分 高三数学I第7页(共8页) 20.(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函数() = e(21)+,常数 R,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当 = 1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存在实数,满足() 0,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若有且只有唯一整数0,满足(0) 0,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 (1)当 = 1时,函数() = e(21)+1,定义域为R () = e(2+1)1,() = e(2+3) 易得()在(, 32上递减,在32,+)上递增 又当 12时,() 1 0;(0)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分 所以当 0 综上所述,函数()的递减区间是(,0,递增区间是0,+). . . . . . . . . . . . . . . . . . 4分 (2)若存在实数,满足() e(21)有解 显然 = 1不是不等式的解, 所以 1时有解. . . . . . . 6分 记() = e (21) 1 = e (2+ 1 1),其中 0 则() = e(2+ 11 1(1)2) = e (23)(1)2 可得()在(,0上递增,在0,1)上递减,在(1, 32上递减,在32,+)上递增 所以()在(,1)上的最大值为(0) = 1,在(1,+)上的最小值为(32) = 4e32 所以 4e32,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4 e32,+). . . . . . . . . . . . 9分 由可知,若 1,则 = ()有两解1, 2,且1 0 2 1, 不等式 ()的解集为(1, 2),唯一整数0 = 0,所以1 1 0, 所以(1) (0),即32e 4e32,则 = ()有两解3, 4,且1 3 32 ()的解集为(3, 4),唯一整数0 = 2,所以2 4 3, 所以(2) (3),即3e2 0) (1)求证:() 2; (2)若(3) 0, 所以() = |+ 1|+| |(+ 1)()| = 1 + 2. . . . . . . . . . . . . . . . . . . . . 4分 (2) (3) 5 3+ 1 +|3| 5 1 +|3| 2 所以 0 3, 1 +3 2, 或 3, 1 +3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分 即 0 0, 或 3, 2 5+1 0, 解得1+5 2 3或3 5+21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分 所以正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52 , 5+2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分 高三数学II(附加题)第2页(共4页) 【必做题】第22题、第23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 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2.(本小题满分10分) 一位网民在网上光顾某网店,经过一番浏览后,对该店铺中,三种商品有购买意向已知该网 民购买种商品的概率为34,购买种商品的概率为23,购买种商品的概率为12假设该网民是 否购买三种商品互相独立 (1)求该网民至少购买2种商品的概率; (2)用随机变量表示该网民购买商品的种数,求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 解: (1)该网民恰好购买2种商品的概率为 ()+()+() = 34 23 12 + 34 13 12 + 14 23 12 = 1124;. . . . . . . . 2分 该网民恰好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为() = 34 23 12 = 14. . . . . . . . . . . . . . . . . . . . . . 4分 答:该网民至少购买2种商品的概率为172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分 (2)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为0,1,2,3 由(1)知,( = 2) = 1124,( = 3) = 14, 而( = 0) = () = 14 13 12 = 124, 所以( = 1) = 1( = 0)( = 2)( = 3) = 14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为 0 1 2 3 124 14 1124 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分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 0 124 +1 14 +2 1124 +3 14 = 2312. . . . . . . . . . . . . . . 10分 高三数学II(附加题)第3页(共4页) 23.(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由若干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一个层三角形图阵,第一 层有1个正方形,第二层有2个正方形,依次类推,第层有个 正方形除去最底下的一层,每个正方形都放置在它的下一层的 两个正方形之上现对第层的每个正方形用数字进行标注,从 左到右依次记为1, 2, ,其中 0,1 (1 ),其它 层的正方形标注的数字是它下面两个正方形标注的数字之和,依 此规律,记第一层的正方形标注的数字为0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第4层 第1层 第层 (1)当 = 4时,若要求0是2的倍数,则有多少种不同的标注方法? (2)当 = 11时,若要求0是3的倍数,则有多少种不同的标注方法? 解: (1)当 = 4时,第4层标注的数字依次为1, 2, 3, 4; 第3层标注的数字依次为1 +2, 2 +3, 3 +4; 第2层标注的数字依次为1 +22 +3, 2 +23 +4; 所以0 = 1 +32 +33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分 因为0是2的倍数, 0,1 ,所以1, 2, 3, 4中取值为1的个数为偶数个 其不同的取法总数为C04 + C24 + C44 = 8 答:所求的不同的标注方法有8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分 (2)当 = 11时,第11层标注的数字依次为1, 2, 3, 4, 10, 11; 第10层标注的数字依次为C01 + C11+1, = 1,2,10; 第9层标注的数字依次为C11+(C01+C11)+1+C11+2 = C02+C12+1+C22+2, = 1,2,9; 依此规律,第1层标注的数字为0 = C0101 + C1102 + C91010 + C101011. . . . . . . . 6分 计算,得C010 = C1010 = 1,C110 = C910 = 10,当 = 2,3,4,8时,C10均是3的倍数 若要求0是3的倍数,等价于1 +2 +10 +11是3的倍数. . . . . . . . . . . . . . . . . . . . . 8分 所以1, 2, 10, 11中,取值为1的个数为0个或3个 所以1, 2, 3, 10, 11的不同的取法总数为(C04 + C34)27 = 640 答:所求的不同的标注方法有640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分 说明: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0 = 1 =0 C 1+1( 2, N ) 关键步骤,当 = +1时,0 = 1 =0 C 1+1 + 1 =0 C 1+2 = =0 C +1 用到的公式为C + C+1 = C+1+1,C0 = C = 1 高三数学II(附加题)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