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第1-3单元.pdf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11061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90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第1-3单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第1-3单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第1-3单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 答案集 第一单元 沉和浮 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活动: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实验记录表(用“”表示沉,用“”表示浮) 物体 数量 预测 理由 实验结果 橡皮擦 一块 略 略 略 二分之一块 略 略 略 四分之一块 略 略 略 我的解释 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轻 重,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一、判断题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它们的沉浮与自身的轻重有关。 ( )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它们的沉浮与自身的体积无关。 ( ) 二、分类题 将下列物体序号分别填入相应的圈内。 蜡烛 盖好盖子的空塑料瓶 粘在一起的两块橡皮擦 半个苹果 一串 回形针( 20 个) 一根重 2 千克的木棍 半块鹅卵石 1-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一:探究物体沉浮是否与其轻重有关 实验记录表(相同体积的小球 15 按 质量从重到轻 排列) 项目 1 号 2 号 3 号 4 号 5 号 推测 略 略 略 结果 我的解释 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 活动二:探究物体沉浮是否与其体积 有关 实验记录表(相同质量的 塑料块 15 按 体积从小到大 排列) 项目 1 号 2 号 3 号 4 号 5 号 推测 略 略 略 结果 我的解释 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活动三:观察装水量不同时,小瓶子沉浮情况 沉浮情况 大部分浮出水面 小部分浮出水面 沉到水底 画出装水量 我的解释 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 一、判断题 1.把两块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石头放进水中,重的容易沉下去。 ( ) 2.把两块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石头放进水中,体积大的容易沉下去。 ( ) 3.潜艇的压载舱装满海水时,潜艇会下潜。 ( ) 二、选择题 1.相同质量的下列物体中只有一种能够浮在水面,它最可能是( B )。 A. 铁块 B. 木块 C. 橡皮 2.潜艇通过改变自身的( A )实现上浮和下沉。 A. 质量 B. 大小 C. 体积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活动:探究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后橡皮泥的沉浮情况 实验记录表 在水中下沉的物 体 在水中上浮的物体 实验 序号 橡皮泥的形状 橡皮泥的沉浮情况 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 初始形状:实心球形 1 小格 2 实心长方体 1 小格 3 空心盒状 4 小格 4 碗形 5 小格 5 我的解释: 橡皮泥改变形状后依然下沉,我认为原因是: 改变形状后,体积、排开的水 量都不变 。 橡皮泥改变形状后漂浮起来,我认为原因是: 改变形状后,排开的水量变大了。 选择题 1.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C )排开水的体积。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2.煮熟的饺子会浮起来,是因为饺子的体积( B )。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3.使用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读数时要( C )水面的凹面。 A. 俯视 B. 仰视 C. 平视 4.我们能使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 C )。 A. 橡皮泥自身重量变小了 B. 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变小了 C. 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增大了 1-4 造一艘小船 活动:造一艘小船 实验记录表 画出小船的设计草图 略 需要准备的材料 例:剪刀、矿泉水瓶 、胶带、塑料泡沫等 我的小船的特点 例:重量很轻,体积大,装载的货物多 我的小船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 平稳 性有待加强 一、选择题 各小组用同样的橡皮泥造小船,点点所在的小组造的小船最多装了 8 个垫圈, 小红所在的小组造的小船装了 12 个垫圈。关于上述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点点组的小船排开的水量比小红组的小船排开的水量大 B. 小红组的小船排开的水量比点点组的小船排开的水量大 C. 点点组的小船排开的水量和小红组的小船排开的水量一样大 二、简答题 简答题:把铁块放入水中,铁块会下沉;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还能装载货物。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答】 钢铁做成轮船后,大大的增加了它排开水的量,所以轮船可以浮起来。 1-5 浮力 【注意】 实验 操作 过程中 ,泡沫塑料块 受到 3 个力:浮力向上,重力和拉力 向下, 此时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时, 这 3个力处于平衡状态, 浮力 =重力 +拉力 。 活动 一:探究同一泡沫塑料块在水中不同深度受到的浮力(参考教材第 13 页的 实验装置) 实验记录表 泡沫塑料块重力 G=0.05N 项目 小部分浸入水中 大部分浸入水中 全部浸入水中 拉力大小 0.3N 0.45N 0.55N 浮力大小 0.35N 0.5N 0.6N 排开的水量 小 中 大 我的解释 物体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活动 二:探究全部浸入水中的不同体积的泡沫塑料块受到水的浮力(参考教材第 13 页的实验装置) 实验记录表 项目 小 泡沫塑料块 中 泡沫塑料块 大泡沫塑料块 自重 0.005N 0.01N 0.02N 拉力大小 0.14N 0.3N 2N 浮力大小 0.145N 0.31N 0.22N 排开的水量 小 中 大 我的解释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浮力也大;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大于 重力时,物体会浮。 一、填空题 如图,在图中填出木块受的浮力和重力。 二、简答题 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一松手,为什么它会浮上来? 【答】:把泡沫块压入水中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水的量)大大增加, 受到的浮力也就增加,当浮力大于重力的时候,泡沫块就会浮出水面。当泡沫块 浮出水面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减小,浮力也跟着减小,此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泡 沫块不上浮也不下沉。 1-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注意】 实验 操作 过程中 ,下沉的物体受到 3 个力:浮力和拉力向上,重力 向下,此时当下沉物体静止时,这 3个力处于平衡状态, 浮力 =重力 拉力 。 活动一:探究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参考教材第 13 页的实验装置) 实验记录表 在空气中的重力: 1.55 N 项目 物体在空气中 物体小部分浸入水中 物体大部分浸 入水中 物体全部浸 入水中 弹簧测力计 示数 1.5N 1.3N 1.05N 受到的浮力 0.05N 0.25N 0.5N 排开的水量 小 中 大 我的解释 一个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活动二:探究大小不同的同一种石块完全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实验记录表 项目 小石块 中石块 大石块 在空气中时弹 簧测力计示数 0.2N 0.5N 1N 浸入水中时弹 簧测力计示数 0.04N 0.07N 0.12N 受到的浮力 0.16N 0.43N 0.88N 排开的水量 小 中 大 我的解释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浮力也大;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小于 重力时,物体会 下 沉。 一、判断题 1.在故事“曹冲称象”中,曹冲是利用浮力的原理称象的。 ( ) 2.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 )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受到的重力时,物体会下沉。 ( ) 4.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 ) 二、 选择题 1.石头沉在水底,它受到的浮力( B )它受到的重力。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 C )有关。 A. 物体的质量 B. 物体的体积 C. 物体排开的水量 ( 浮 )力 ( 重 )力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活动一:探究使马铃薯出现不同沉浮状态的两种液体 实验记录表 项目 A 杯液体 B 杯液体 马铃薯沉浮状态 我的猜测 清水 含有盐 加热铁片上的液体后 观察到的现象 什么都没有留下 铁片上留下白色晶体 我的解释 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中溶解了某种物质,说明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活动二:探究马铃薯在不同浓度液体中的沉浮情况 实验方法 用杯子取 100 毫升水,放入马铃薯。往杯子里逐次加入 _盐 _ ( 盐、糖或其他物质 ) 制成溶液,直到调制出一杯使马铃薯浮 起来的溶液为止。 实验序号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累计加入量 5g 10g 13g 马铃薯的沉浮 情况 我的解释 一定浓度的液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判断题 1.马铃薯在浓度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 ) 2.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能浮在海面上。这是因为死海海水的含盐量很 高。 ( ) 3.要使浮在盐水里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盐水中加清水。 ( ) 4.两个水槽分别装有清水和盐水。如果一个物体放入甲水槽时是浮的,放入乙水 槽时不沉的;那么甲水槽里装的一定是清水,乙水槽里装的一定是盐水。 ( ) 5.一艘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 ) 1-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活动一:探究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实验记录表 钩码的重力: 0.44 N 项目 在清水中 在浓盐水中 在浓糖水中 在酒精中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0.08N 0.02N 0.06N 0.16N 受到的浮力 0.36N 0.42N 0.38N 0.28N 我的解释 物体( 钩码 ) 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也不同 。 活动二:比较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浓盐水的轻重 实验记录表 实验方法 1.将马铃薯完全浸入水中,测出马铃薯排开的水量,就是马铃 薯的体积; 2.用量筒量取与马铃薯排开的水量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 3.用天平分别测量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重量。 比较的对象 马铃薯 清水 浓盐水 重量 (排序) 2 3 1 我的解释 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所以下沉;比同体积的盐水轻,所 以可以浮起来。 一、判断题 1.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是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 ( ) 2.相同体积的盐水要比清水轻一些。 ( ) 二、选择题 1. 铜砝码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 A )。 A. 相同体积的铜砝码比水银轻 B. 相同体积的铜砝码比水银重 C. 相同体积的铜砝码和水银一样重 2. 1 立方厘米泡沫塑料块重 0.9 克,将这种泡沫塑料块放入以下几个液体里,最 有可能使泡沫塑料块沉下去的液体是( C )。 A. 清水( 1 立方厘米重 1 克) B. 浓盐水( 1 立方厘米重 1.3 克) C. 食用油( 1 立方厘米重 0.8 克) 第一单元练习 一、填空题 1.游泳时会感到有一种向上托起的力,这个力叫 浮力 。 2.当一个物体静止漂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是:方向 相反 , 大小 相等 。 二、判断题 1.轻的物体一定浮,重的物体一定沉。 ( ) 2.只有盐水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 ) 3.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这种液体中会下沉。 ( ) 4.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 ) 5.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就有可能改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 ) 6.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 ( ) 三、选择题 1.把下列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的是( B )。 A. 铅球 B. 干木球 C. 铁球 2.比较同体积的泡沫塑料块、清水、食用油,( B )最重。 A. 泡沫塑料块 B. 清水 C. 食用油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A )重力时,物体就下沉。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 C )有关。 A. 物体的颜色 B. 物体的重量 C. 物体排开的水量 四、简答题 1.下表为 1 立方厘米的蜡烛、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的轻重比较表,根据表中提 供的资料进行分析:蜡烛在哪种液体中会沉,在哪种液体中会浮?为什么? 蜡烛 清水 浓盐水 食用油 0.9 克 1 克 1.3 克 0.8 克 【 答 】: 蜡烛比同体积的食用油重,在食用油中会沉;蜡烛比同体积的清水、浓 盐水都要轻,在清水和浓盐水中浮。 2.桌上有两杯液体,一杯是清水,一杯是浓盐水,肉眼无法区分且不能品尝。你 有哪些办法分辨出这两种液体? 【 答 】: 加热,盐水会有盐颗粒产生;拿一个马铃薯放入两杯液体中,马铃 薯下沉的是清水,上浮的是浓盐水; 用相同规格的烧杯装相同体积的两种液体, 放在天平上称量,更重的是浓盐水,轻的是清水。 第二单元 热 2-1 热起来了 活动一:小组讨论,如何让身体热起来 讨论记录表 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 能热起来的原因 跑步、跳绳 加快体内物质分解代谢,血液循环加快,转化为热量 吃热的食物 进入体内提供能量,转化为热量 搓手 摩擦生热 晒太阳、泡温泉、烤火、打开电暖气 外界物质增加热量 活动二:探究衣服是否能产生热 实验记录表 包裹前衣服的温度 31 包裹前书(物体)的温度 31 包裹后书(物体)的温度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31 31 31 我的解释 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量,它的作用是保温,阻止身体的热量散发出去,又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一、填空题 1.多穿几件衣服会觉得暖和的原因是: 衣服可以保温,防止身体产生的热量流失 。 2.烤火时觉得热的原因是: 火 的 热量 传递到人体 。 3.运动时感觉热的原因是: 体内的能量、矿物质进行代谢产生热 量 。 二、探究题 不同材料的衣服保温效果一样吗?请你设计一个验证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材料的衣服保温效果是否相同 【实验材料】选择 4 种相同厚度、大小、颜色的衣服材料, 4 杯相同温度、 水量的热水, 4 支试管; 【实验方法】 用 4 种 不同材料的衣服 分别 包裹 住 4 杯相同温度、水量的 热水 ,然后 用温度计 测量 水温 的下降情况 ; 2-2 给冷水加热 活动一:探究塑料袋的沉浮变化 实验记录表 序号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我的解释 1 把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 下沉 ,冷水袋慢慢变热 , 会浮 冷水 比热水 重 2 把装有热水的塑料袋放在冷水中 一开始 会浮起来,慢慢下沉,热水变冷 热水 比冷水轻 活动二:探究水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记录表 实验方法 加热前重量 加热后重量 我的解释 对加热前后的水进行称重 20 克 20 克 加热后 水的重量没有发生变化 活动三:探究水 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记录表 序号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我的解释 1 将试管里装满水,用气球皮蒙住 试管口并用橡皮筋扎紧后放入热 水中 气球皮鼓起来 水 遇热 体积 变大 2 将试管里装满水,用气球皮蒙住 试管口并用橡皮筋扎紧后放入冷 水中 气球皮凹下去 水遇冷体积 变小 一、判断题 在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的实验中,塑料袋浮起来的原因是里面的水变轻了。 ( ) 二、选择题 水在变热过程中,( B )发生变化 A. 颜色 B. 体积 C. 重量 三、简答题 用水壶烧开水时,装冷水的水位不能超过虚线位置,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答】 因为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体积会变大,超过虚线 水加热后 会 溢 出来。 2-3 液体的热胀冷缩 活动: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记录表 液体名称 液体受热时体积变化情况 液体受冷时体积变化情况 水 水柱上升,体积增大 水柱下降,体积缩小 牛奶 液柱上升,体积增大 液柱下降,体积缩小 油 液柱上升,体积增大 液柱上升,体积增大 酒精 液柱上升,体积增大 液柱上升,体积增大 我的解释 许多 液体受热后体积变大,受冷后体积缩小。 一、填空题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作 热胀冷缩 。 二、选择题 如右图,把烧瓶放入一杯水中,烧瓶中 水的液面上升 了,这是一杯( A )。 A. 热水 B. 冰水 C. 常温水 三、综合探究 打开一瓶新的矿泉水,你会发现它并没有完全装满,为什么不装满呢? 【答】 水受热时体积变大,装满了, 如果遇热体积会增大,水就会溢出,甚 至使瓶子爆裂 。 2-4 空气的热胀冷缩 活动:设计一个能证明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可写可画) 【材料】圆底烧瓶、带玻璃导管的木塞、一杯红色的清水、 一杯冷水。 【实验方法】 1、玻璃导管装入一段红色水柱; 2、双手摩擦变热后,紧捂圆底烧瓶圆球部分,观察红色水柱 的变化; 3、接着,将圆底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红色水柱的变化。 注: 方法有多种,合理即可,如课本 33-34 页的实验方法 。 观察记录表 条件 观察到的现象 温度升高时 红色水柱上升 温度下降时 红色水柱下降 我的解释 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一、判断题 1. 空气热胀冷缩是因为温度不同时空气分子之间的距离会产生变化。 ( ) 2. 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空气热胀冷缩时体积的变化比水大。 ( ) 二、综合探究题 据说被采编的乒乓球 只要没有破 ,放进热水里浸泡一会儿后就会重新鼓起来。 你认为可能吗?为什么?用实验验证你的想法。 【答】可能 , 乒乓球里面有空气 ,遇到热时,空气体积变大,能够把凹进去的 部分给撑起来;如果破了, 受热 的空气就会从缝隙跑出来,也就无法把凹的部位 撑起来了。 2-5 金属热胀冷缩吗 活动:探究金属的热胀冷缩 实验记录表 我的问题 金属也会热胀冷缩吗? 我的预测 金属也会热胀冷缩 实验验证 我观察到的现象(可写可画) 我的解释 铜球穿过金 属环实验 一开始 铜球可以穿过铁环,加热后铜 球穿不过,放到水里泡一下又 可以 了 。 铜球受热 体积 膨胀,受冷体 积收缩。 钢条推大头 针实验 一开始钢条两端的大头针垂直于木 板,加热钢条后,大头针 变歪 斜了 钢条受热 体积 膨胀,长度变 长,所以把大头针推 歪斜了 实验 一、判断题 1. 大部分金属会热胀冷缩。 ( ) 2. 科学家经过反复观察与实验发 现,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锑和。 ( ) 二、综合探究 小明妈妈发现玻璃瓶上的金属瓶盖拧得太紧打不开,求助于小明。小明用尽 了浑身力气也打不开。后来小明灵机一动,用热水烫了一下瓶盖,然后再轻轻一 拧就打开了。这是为什么呢?请你用实验验证一下这个妙招。 【答】金属遇到热 体积 会膨胀,并且膨胀的幅度比玻璃要大,所以烫一下, 瓶盖变大了,也就松了。 2-6 热是怎样传递的 活动:探究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记录表 序 号 实验方法 图示 我观察到的现 象 我的解释 1 把一根金属条放入装有 热水的烧杯中,小心地 用手触摸露出水面的金 属条,感受温度的变化。 我发现温度的 变化是这样的: 金属条 上, 越 靠 近热水的地方, 温度越高。 我认为热 是这样传 递的: 沿 金 属条,从下 往上传递 2 如图,在一根铁丝上每 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一根 小木棍(或火柴),将铁 丝固定在铁架台上,在 另一端用蜡烛或酒精灯 加热,观察小木棍(或 火柴)的掉落顺序。 我观察到的掉 落顺序是: 4321 我认为造 成这个顺 序的原因 是: 热 沿铁 丝 从右往 左 传递 3 做教材第 40 页的两个 实验,观察圆铁片上蜡 的融化过程。 蜡 都是 从被 直 接 加热的部位 开始 融化 ,慢慢 向周围扩散。 热 沿铁片 表面,向四 周扩散。 根据以上实验,我发现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式是: 从 温度 高 的地方 传递到 温度 低 的地方 。 一、选择题 下列关于热传递方式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A.从左边传递到右边 B. 从中间传递到两边 C.从较热的地方传递到较冷的地方 二、作图题 请在图中画出热传递的路线或方向。(用箭头) 三、综合探究 观察烧水的锅,你会看到锅里的水不停地上下滚动,如果再放进几粒米,米 会上蹿下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答】水在 加热的过程中 也需要 传递热量, 锅底的水先被加热后向上流动, 上边较冷的水向下流动, 在锅内 形成对流, 所以 在烧水时 水会不停的上下滚动 , 从而带动米粒上蹿下跳。 2-7 传热比赛 活动一:往装有热水的烧杯中 同时放入 粗细 和 长短一样 的木棍、铁棍、塑料棍。 用手摸它们的末端,感受传热的快慢。 ( 对比实验注意控制变量 ) 实验记录表 (用 1、 2、 3 表示传热由快至慢) 项目 木棍 铁棍 塑料棍 传热快慢 3 1 2 我的解释 三者中,铁棍 传热 最 快, 木棍传热最慢 活动二:在 长短 、 粗心都相同 的铜棒、钢棒、铝棒上, 用蜡等距离粘 上几根 小木 棍 并加热。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图片见材料第 42 页 对比实验 ) 实验记录表 (用 1、 2、 3 表示木棍掉落由先至后) 项目 铜棒 钢棒 铝棒 木棍掉落先后 1 3 2 我的解释 铜棒 的传热能力比钢棒、铝棒要好。 【 补充知识 】认真阅读 课本 资料库 P48 “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铜、铝、钢 三种金属 中 铜的导热度是最高的,其次是铝,最后是钢。一般金 属物体导热快,属于热的良导体,木头、塑料导热慢,属于热的不良导体。触摸 导热性差的物体时不会感到冷,因为它不会很快把你手上的热量带走。 一、填空题 以下物质:铁、铝、铜、玻璃、塑料、棉布、纸、土、空气、陶瓷、石头、 水、金、银。其中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有 铁、铝、铜、金、银 , 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的有 玻璃、塑料、棉 布、纸、土、空气、陶瓷、石头、水 。 二、简答题 观察家里几种炊具,找出哪部分是热的良导体,哪部分是热的不良导体。说 说为什么这样设计。 【答】 铁锅 、 锅 是铁 制的,是热的良导体, 导热很快,炒菜做饭 容易熟; 柄 是塑料 或木头做 的,是热的不良导体 , 导热很慢, 不会烫 伤手 。 2-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活动一 :测试不同材质杯子的保温性能 实验记录表 我的问题 用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装热水,哪个杯里的水冷得快,哪个杯里的水冷得慢? 我的预测 不锈钢冷得快,陶瓷冷得慢 实验方法 3 个大小相同的杯子 , 分别 倒 入温度相同的热水 , 观察 水温的变化。 实验数据 起始温度 2 分钟 4 分钟 6 分钟 8 分钟 不锈钢杯 75 70 65 60 陶瓷杯 75 73 70 67 塑料杯 75 72 68 65 实验结论 我发现: 不锈钢 杯里的水冷得最快, 陶瓷 杯里的水冷得最慢。 我的解释 不锈钢是热的良导体,陶瓷 和塑料 是热的不良导体。 木棍 铁 棍 塑料 棍 活动二:做一个保温杯 实验记录表 我的问题 怎样使杯中的热水冷得慢一些? 实验方法 把热水倒进不锈钢的杯子里,用 4种 不同的方法保温,对比观察 4中方法的保温 效果。 实验数据 起始温度 10 分钟时 温度降低 了多少 保温效果 杯子未加盖 75 58 17 差 杯子加盖 75 65 10 差 杯子加盖且包干 毛巾 75 68 7 较好 杯子加盖且嵌在 泡沫 塑料里 75 70 5 好 我的解释 加上盖子,可以阻止 热水 的 热往空气中 直接 传递 ; 毛巾、泡沫塑料 是热的不良导体,用 干 毛巾 包和 嵌入 泡沫 塑料 ,可以阻止杯子 四周 表面热量的 迅速 流失。 【提示】温度单位,别写错了! 综合探究 请这几一个能保存冰块的保温杯,并画出结构图。 【提示】可根据 以上两个实验的探究结果,进行选择材料和设计。 导热性能 好的物体,散热也好;导热性能不好的物体,保温性能好。 此类型题目需要图文 结合,即在画出的结构图上标出所用材料和目的。 第二 单元练习 一、判断题 1. 热水上升、冷水下降的原因是热水受热后体积增大,所受浮力增大。 ( ) 2. 气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比液体和固体都要明显。 ( ) 3. 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 ) 4. 不同的材料传热能力是不一样的。 ( ) 5. 铁是热的良导体,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 ) 6. 导热性能好的材料散热性能也好,也就是热得快的材料冷得也快。 ( ) 7.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具有 热胀冷缩的性质。 ( ) 二、填空题 1. 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温度降低时体积又收缩的性质,叫作 热胀冷缩 。 2. 夏天时,充足气的自行车容易爆胎,这是因为 气体遇热体积膨胀 。 3.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如果它们温度不同,那么热将会从温度较 高 的物体向 温度较 低 的物体传递,一直到两物体温度完全相同为止。 4. 穿 衣和烤火都可以让人感到暖和,穿衣让人感到暖和的原因是 保温 ( 阻止体 内热量流失,阻挡外界冷空气进入 ) ,烤火让人感到暖和的原因是 热传递 。 5. 不锈钢、陶瓷这两种材料中,导热性能较好的是 不锈钢 ,散热性能较好的是 不锈钢 ,保温性能较好的是 陶瓷 。 6. 在两个大小、厚薄都一样的铁杯和塑料杯中分别倒入 100的热水,把两杯水 放在相同的环境下, 5 分钟后测得塑料杯中水的温度是 86,铁杯中水的温度是 78。这一实验证明了 铁 的导热性能比 塑料 好。如果把这一实验看成是对比 实验,那么,改变的条件是 杯子的材料 ,不改变的条件是 热水温度 、 杯子 的大小、厚薄 、 相同的环境 、 相同的时间 等。 7. 右图是冬季和夏季在同一地点的两根 电线杠之间的电线形状图。造成电线形 状变化的原因是 金属的热胀冷缩 。 三、选择题 1. 下列物体中。( A )的热胀冷缩的本领最强。 A. 空气 B. 水 C. 铜球 2. 在金属的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它们是( C )。 A. 银和水银 B. 铁和铝 C. 锑和铋 3. 相同体积的 70的热水和 10的冷水相比较,更重的是( C )。 A. 两者一样重 B. 热水 C. 冷水 4. 热的不良导体,可以( B )物体热量的散失。 A . 加快 B. 减慢 C. 不改变 5. 如图, A、 B、 C 是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如果杯里的水重量相同,那么,水温 最低的是( C )。 A. B. C. 【 小知识 】选择题第 3、 5 题根据,许多物体受热时,构成它们的微粒运动速度 加快,微粒与微粒之间的距离变大,从而使它们的体积增大、膨胀。 6. 建筑工人在修建马路时,每隔一段距离就在平坦的马路上切割出 10 毫米左右 的空隙,其目的是( A )。 A. 在夏天地面温度升高时有膨胀的余地。 B. 节省材料。 C. 没有什么用。 四、简答题 1. 冬天时用手摸铁栏杆和木头,往往感觉铁栏杆比木头凉。你能解释这种现象 吗? 【答】 铁是热的良导体,人触摸铁栏杆时, 手上 的热量流失比触摸木栏杆要 快很多,所以感觉更冷。 2. 冬天用来采暖的暖气片要装在靠 地面的地方,夏天制冷用的空调却要装在高处。 这是为什么? 【答】 因为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暖气片装在靠地面的地方,产生的 暖气会向上流动,室内的冷空气就向下流动,形成对流,使整个室内暖和起来。 空调装在高处,产生的冷气向下流动,室内的热气就向上流动,同样形成对流, 使整个室内温度下降,变凉爽。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3-1 时间在流逝 活动一:体验 1分钟有多长 有节律的事情 可以帮我们估计时间,先让我们体验 1 分钟可以做多少次有节 律的事情。 【有节律的事情如:数脉搏 /心跳、数数、打节拍等】 (体验记录表根据自己测得的数据填写即可) 活动二:估计过去了多少时间 将一段时间能做多少事情和 1 分钟能做多少事情进行比较,就可以大致估计 这段时间有多长。 (体验记录表根据自己测得的数据填写即可, 估计的时间存在误差,不够准确 ) 选择题 1. 下列做法中不太适合估算时间的是( C )。 A. 数脉搏 B. 匀速走路 C. 写笔画不同的字 2. 小明为了估计时间,先测了一下自己的脉搏,发现在一分钟里跳了 80 次。后 来,在一段时间里他的脉搏跳了 120 次,这段时间大概是 ( C )。 A. 无法判断 B. 接近 2 分钟 C. 90 秒 3. 关于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有时快,有时慢 ( 这是根据人的心情,或当下做喜欢或者不喜欢事情时 的感受 ,只是一种错觉 ) B. 时刻在流逝,并且流逝得一样快 C. 想快就快,想慢就慢 3-2 太阳钟 活动:测量影子方向及长短的变化 准备一圆形纸片,在圆心处放一竖直物体(如废弃的圆珠笔芯等),水平放在 阳光下,每隔 10 分钟画一下竖立物体的影子,然后测量并记录影子长短和方向的 变化。 【注】 如果是上午进行测量实验,则影子长短变化是:长变短更短,发现太 阳 越高,影子越短; 如果是下午进行测量实验,则影子长短变化是:短变长更长,发现太阳 越往西,影子越长。 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变化是: “长短长” 和 “西北东(北半球)” 综合探究( 课后实验 略) 3-3 用水测量时间 活动:用滴漏测量时间 如教材 P55,准备一个去掉底部的塑料瓶,在瓶盖处扎一直径约 2 毫米的小 孔。在瓶内放 300 毫升水,瓶盖下放一个玻璃量筒。先观测并记录滴 100 毫升水 所用时间,再预测并测量滴 10 毫升、 50 毫升、 300 毫升水所用的时间,比较预 测时间与实测时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序号 100 毫升 10 毫升 50 毫升 300 毫升 预测 实际 预测 实际 预测 实际 第一次 60s 6 s 5 s 30 s 30 s 180 s 240 s 第二次 59 s 6 s 29 s 250 s 我的发现 一开始 ,水的流速 快 ,后来越来越慢。 我的解释 水位 高低会影响流速 我的问题 如何 控制流速始终是同样的速度? 【提示】实验数据可以课堂上的记录为准,但切记不要遗忘时间单位 。 选择题 1. 瓶子中装了 300 毫升的水,滴 100 毫升水用了 1 分钟,继续滴完剩下的 200 毫 升水要用的时间为( C )。 A. 约 2 分钟 B. 约 1 分钟 C. 远远多于 2 分钟 【小知识】 300 毫升水,前 100 毫升滴得快,后 200 毫升滴的慢 2. 如图 1 所示的水钟类型是( B )。 A. 泄水型 B. 受水型 C. 无法判断 【小知识】判断水钟的类型,主要看水钟判断时间流逝的标准: 泄水型:看水流出的情况,即液面下降的情况; 受水型:看水滴入的情况,即液面上城的情况。 3. 关于“用滴漏测量时间”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水滴会越低越慢 B. 水滴速度基本不变 C. 滴前 10 毫升水的速度要比后 10 毫升水快 3-4 我的水钟 活动:设计制作一个能计时 5 分钟的水钟 实验记录表 我的设计 略 用到的材料 2 个 矿泉水瓶 、剪刀、钉子 等 要解决的问题 1、做设么类型? 受水型或泄水型 2、如何控制流水速度? 保持漏壶水位不变 3、如何标刻度? 秒表计时,在矿泉水瓶上标上相应刻度 用水种计时 1 分钟 2 分钟 3 分钟 4 分钟 5 分钟 用秒表计时 60 秒 120 秒 178 秒 236 秒 296 秒 误差原因分析 滴水 瓶盖 是平的,导致水的流速不均匀 改进措施 改成圆锥形瓶盖 综合探究 ( 课后实验 略) 3-5 机械摆钟 活动:观察同一个摆 10 秒钟 内摆动次数 温馨提示 1. 摆锤来回一次叫摆动一次; 2. 操作时将摆绳拉直、松手,让其自然下垂,这样摆动效果好; 3. 用秒表计时要和数次数同步; 4. 如果实验中途失败,则要重新开始; 5. 每次使用同一个摆,不要随意换摆。 实验记录表 组别 摆的摆动次数 第一次实验 ( 0-10 秒) 第二次实验 ( 11-20 秒) 第三次实验 ( 21-30 秒) 一组 12 12 12 二组 8 8 8 三组 15 15 14 四组 20 20 20 比较同一个组的 数据发现 10 秒内摆的摆动次数基本相同 比较不同组的数 据发现 不同组 的摆,摆动的次数不同。 一、选择题 1. 在观察摆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摆锤 1 分钟摆动( B )次。 A. 约 60 次 B. 约 30 次 C. 忽多忽少 2. 五年级一班两个小组在“观察摆的运动”活动中取得实验数据见下表。这组数 据能够说明的是( A )。 A. 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不变 B. 所有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都不变 C. 没有规律 二、简答题 你在“观察摆的运动”活动中还有什么发现或问题?请写出来并和同学交流。 【答】发现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摆幅越来越小,但是摆动的快慢基本保持不变。 图 1 组别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一组 10 10 10 二组 13 12 13 3-6 摆的研究 活动: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温馨提示 1. 每次只改变摆的一个方面,其他方面保持不变; 2. 用秒表计时要和数次数同步,每种情况分别做三次,实验失败时重做; 3. 及时如实记录数据,不要随意更改数据。 实验记录表 项目 15 秒钟摆动次数 第一次实验 第二次实验 第三次实验 我的发现 改变摆 的重量 最重 13 14 13 摆锤 的重量不影 响摆的快慢 重 13 13 13 改变摆 绳长度 最长 13 13 13 摆绳的长短影响 摆的快慢, 摆绳 越短,摆得越快。 长 17 18 17 短 25 24 25 改变摆 的幅度 大 13 14 13 摆的 幅度不影响 摆的快慢 中 13 13 13 小 13 12 13 我的结论 同一个摆 , 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和摆幅无关,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摆绳越短,摆得越快。 综合探究 1. 下表是五年级一班一组同学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的实验记录。 影响因素 15 秒钟摆动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次数 摆锤重量 重 9 10 11 10 中 10 9 11 10 轻 10 10 10 10 ( 1)本实验探究摆摆动的快慢与( A )是否有关。 A. 摆锤的重量 B. 摆绳长度 C. 摆的幅度 ( 2)在本实验中,我们要保证 摆绳长度 和 摆的幅度 不变。 ( 3)本实验的数据说明: 摆 摆 动 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 3-7 做一个钟摆 活动:制作 1 分钟摆 30 次的摆 温馨提示 1. 每次不改变摆绳的长度,只改变摆锤的长度及加重雾的位置; 2. 用秒表计时要和数次数同步,每种情况分别做三次,实验失败时重做; 3. 及时如实记录数据,不要随意更改数据。 实验记录表 项目 15 秒钟摆动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的发现 改变摆 锤长度 23 23 23 摆锤 长,摆得慢 14 14 14 在摆锤 上固定 金属片 并移动 其位置 23 23 23 改变 金属片的位 置,摆的快慢也 发生了变化。 25 25 25 16 16 16 我的结论 摆锤重心 离支点 (或称固定点)越近,摆 的速度就 越 快。 一、填空题 1. 比较图 1、图 2 所示的两个摆, 2 的摆摆长更长。 2. 观察图 3、图 4、图 5 所示的三个摆,摆得最快的是 5 。 二、综合探究 图 3、图 4、图 5 中的摆,线的长短和摆锤的长短 都是相同的,但为什么有快又慢呢? 【答】 金属片在不同的位置,改变了木片的 重 心, 也就改变了摆 长 , 所以 摆 有 快 有 慢 。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3-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活动:观察摆钟齿轮操纵器 图示 名称 作用 齿轮操纵器 控制 齿轮转动 齿轮 带动 钟表的指针 摆锤 摆锤 摆动,牵动齿轮操纵器。 垂体 转动齿轮 观察齿 轮操纵 器如何 工作 摆锤在最右边时,操纵器( 长针 )部分的倒钩会卡住齿轮。 摆锤摆到最左边时,操纵器长针部分的倒钩会( 松开 ) , ( 垂体 )的拉力会让齿轮往前滑动一齿。操纵器( 短针 ) 部分的倒钩会随即卡住齿轮,使齿轮不能继续转动。 当摆锤摆锤又回到最右边时,齿轮又前进一齿,同时操纵 器( 长针 )部分的倒钩又卡住齿轮。 【提示】 牢记摆钟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掌握其工作原理 ! 一、选择题 1. 一个 1 分钟摆动 60 次的摆,它的摆长是( A )。 A. 25 厘米左右 B. 10 厘米左右 C. 50 厘米左右 2. 摆钟的齿轮操纵器的作用是( C )。 A. 控制摆锤摆动 B. 给齿轮转动提供动力 C. 控制齿轮一个接一个有规律的转动,同时带动指针转动 二、综合探究 (课后动手做一做) 第三单元练习 一、填空题 1. 在远古时代,人类利用天上的 太阳 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而 天 成 为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单位。 2. 我国古时把一天分 12 个 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 2 小时。 3. 我国古代先后出现的计时工具有 日晷 、 水钟 等。 4. 钟表以 秒 、 分 、 时 为单位来计量时间。 二、判断题 1. 时间有时过得快,有时过得慢。 ( ) 2. 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基本不变。 ( ) 3. 古埃及人把填空划分为 36 个星座,并利用星座来计时。 ( ) 4. 摆的快慢与摆的重量、摆的长度、摆的幅度都有关系。 ( ) 三、选择题 1. 下面关于太阳钟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太阳钟在阴天或晚上时不能用 B. 日晷是靠影子长短变化来计时的 ( 注: 日晷是靠影子方向变化来计时的 ) C. 水钟出现后日晷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2. 在研究“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是否有关”实验时,我们要改变的是( B )。 A. 摆锤的重量 B. 摆的幅度 C. 摆线的长度 3. 右图中的两个摆,摆得快的是( A )。 A. 甲 B. 乙 C. 两个一样快 4. 在齿轮操纵器中,给齿轮转动提供动力的是( B )。 A. 倒钩 B. 垂体 C.摆锤 5. 右图中的三个摆,他们的摆长情况是( B )。 A. 甲最长 B.乙最长 C. 丙最长 C. 一样长 【补充】 摆的快慢与 摆锤重心 有关。摆锤重心离固定点越 近 的摆,摆动得越快, 摆锤重心离固定点越 远 的摆,摆动得越慢。 四、综合探究 1. 如图是五年级二班思慧同学制作的水钟。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 1)该水钟属于( A )类型。 A. 受水型 B. 泄水型 甲 乙 丙 甲 乙 【小知识】 摆长 指的是 固定点 到 摆锤重心 的距离。 摆绳长度相同时, 摆锤 越短,摆 动越快; 摆锤 越长,摆动越慢。 ( 2)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水钟会( B )。 A. 越滴越快 B. 越滴越慢 C. 保持均匀 ( 3)观察水钟的刻度,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 不正确 , 流速会越来越慢,所以刻度 不应该是均匀的 。 2.下表是五年级一班一组同学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的实验记录。 摆长 15 秒钟摆动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次数 长 9 10 11 10 中 14 14 14 14 短 18 17 19 18 (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摆的快慢与( B )是否有关。 A. 摆锤重量 B. 摆绳长度 C. 摆的幅度 ( 2)在本实验中,我们要保证 摆锤重量 和 摆的幅度 不变。 ( 3)本实验的数据说明: 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 越短,摆 得 越快 。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4-1 昼夜交替现象 活动:模拟昼夜交替现象,并全班讨论交流 实验记录表 我们的问题 我们的猜想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能否解释昼夜 交替 我们的结论 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一、判断题 1. 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 ) 2.昼夜现象的产生只与太阳有关,与地球的运动无关。 ( ) 3. 昼夜现象的产生与月球的运动无关。 ( ) 二、选择题与简答题 以下是三种地球运动和太阳运动的形式,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有( )。 你选择的理由是: 。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活动:就“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话题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记录表 学说 地心说 日心说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在 相同的观点前 打“”) 1 1 2 2 3 3 证据 (在你不同意 的证据前打 “”) 我的发现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在上节课中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哪些可 以排除?为什么? 一、填空题 根据示意图,在相应图下填写关于地球和地球运动学说的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