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逻辑.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10522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逻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逻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逻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24普通逻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两个单独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同一关系,或者是( )A.真包含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答案】D【解析】同一关系是两个单独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全异关系是两个单独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见020305。2.当S真包含P时,由此可以得到( )A.SOP与SEP均真B.SAP与SOP均真C.SOP与SIP均真D.SIP与SEP均真【答案】C【解析】当S真包含P时,说明所有P是S,有的S是P,即有的S是P和有的S不是P均为真。见030204。3.“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可以读完的”和“祝福是鲁迅的作品”中,上述判断中“鲁迅的作品”( )A.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B.都是非集合概念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D.都是集合概念【答案】C【解析】辨别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一个基本的方法是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是否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这个概念通常是非集合概念。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未必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这个概念通常是集合概念。所以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特指祝福,非集合概念。见020202。4.下列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 )A.“鼠标”概括为“个人电脑”B.“北京”概括为“中国”C.“番茄”概括为“西红柿”D.“工具书”概括为“书”【答案】D【解析】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A和B是组成关系,C是同一关系,D是种属关系,是对概念的概括。见020403。5.“没有任何组织可以不在宪法和法律内活动”,这个判断是( )A.单称判断B.全称判断C.特称判断D.既可以为特称判断,也可以为全称判断【答案】B【解析】“没有任何组织可以不在宪法和法律内活动”等值于“任何组织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内活动”,是全称判断。见030202。6.由并非SIP可推出SEP,其根据是逻辑方阵中的( )A.矛盾关系B.反对关系C.下反对关系D.差等关系【答案】A【解析】“并非SIP”是一个负判断,一个判断的负判断等值于这个判断的矛盾判断,因此SIP的矛盾是SEP,由并非SIP可推出SEP,用的是矛盾关系。见040402。7.若“q”与“pq”均真,则( )A.P与q均假B.P与q均真C.P真q假D.P假q真【答案】A【解析】如果q为真,则它的矛盾q为假,排除B、D。因为“pq”为真,q为假,所以p为假,如果p为真的话,则“pq”为假,与题干不符,所以p、q均为假。见040302。8.某公司共有包括总经理在内的20名员工。有关这20名员工,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1)有人在该公司入股。(2)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3)总经理没在该公司入股。根据以上事实,以下各项中为真的是( )A.20名员工都没入股B.20名员工都入了股C.只有1人入了股D.无法确定入股员工的人数【答案】B【解析】题中特称肯定命题“有人在该公司入股”和特称否定命题“有人没在公司入股”构成一对下反对关系,两个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由题干中“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所以“总经理没在该公司入股”为假,由此可知“总经理在该公司入了股”,则“有人在该公司入股”为真,“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为假,则可推出20名员工都入了股。见030202。9.(1)凡投资皆有风险;(2)有些投资没有风险。上述两个判断( )A.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B.不能同假,可以同真C.不能同真,可以同假D.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答案】A【解析】(1)的逻辑形式为SAP,(2)的逻辑形式为SOP,二者互为矛盾关系,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见030204。10.所有名词都是实词,动词不是名词,所以,动词都不是实词。以下哪项是对上述推理的正确评判? ( )A.推理正确B.推理错误,偷换概念C.推理错误,中项两次不周延D.推理错误,大项不当周延【答案】D【解析】三段论的基本规则中的规则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也不得周延。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大项不当周延”或“小项不当周延”的错误,而题干中的“实词”是大项,在大前提中是不周延的,在结论中变成周延的,所以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错误。见060303。11.“所有人都知法守法”为假,则以下不可能为假的一项是( )A.所有人都不知法守法B.有些人知法守法C.有些人不知法守法D.不是每个人都不知法守法【答案】C【解析】“所有人都知法守法”的逻辑形式为SAP,它的矛盾是SOP,即C,所以SAP为假,则SOP必为真。见030204。12.老师:“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做游戏。”学生:“老师,我完成作业了,我可去外边做游戏了!”老师:“不对。我只是说,如果你们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做游戏。”以下不能从上面的对话中推出的一项是( )A.学生完成作业后,老师就一定准许他们出去做游戏B.老师的意思是没有完成作业的肯定不能出去做游戏C.学生的意思是只要完成了作业,就可以出去做游戏D.老师的意思是只有完成了作业才可能出去做游戏【答案】A【解析】题干中老师的意思是“如果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做游戏”,即“只有完成作业才能出去做游戏”;学生的意思是“只要完成了作业就可以出去做游戏”,“完成作业”是“出去做游戏”的充分条件。见040302。13.在评价一个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时,有人说:“只要企业能够获得利润,其管理者的素质就是好的。”不是质疑上述看法的一项是( )A.有时管理层会用牺牲企业长远利益的办法获得近期利润B.有的管理者采取不正当竞争的手法,损害其他企业,获得本企业的利润C.某地的卷烟厂连年利润可观,但是管理层却挖出了一个贪污集团D.某电视机厂的领导任人唯亲,工厂越办越糟,群众意见很大【答案】D【解析】题干给出了“只要p就q”形式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该命题的负命题的等值命题是“p并且非q”。因此排除A、B、C,D没有说明获得利润,与“p并且非q”不一致。见070301。14.有些数学理论没有应用价值,所以,有些理论虽然在逻辑上严谨但是没有应用价值。以下能够保证上述推理成立的判断是( )A.所有在逻辑上严谨的理论都是数学理论B.有些数学理论在逻辑上是严谨的C.所有的数学理论在逻辑上都是严谨的D.有些逻辑上严谨的理论是数学理论【答案】C【解析】三段论的基本规则六规定两个特称前提不能推出结论,所以两个前提必定有一个以“所有”开头,即全称判断,题干前提中没有“所有”开头,排除B、D,数学理论作为中项,只出现在前提中,应当紧跟“所有”之后,故选C。见060303。15.“p”与“p”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下反对关系B.反对关系C.矛盾关系D.差等关系【答案】B【解析】“p”等值于“p”,“p”与“p”是反对关系。见040503。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6.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概念分为( )A.正概念B.集合概念C.负概念D.非集合概念E.普遍概念【答案】AC【解析】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将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正概念是所反映的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负概念是所反映的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负概念一般都带有否定词,如“非”、“无”等。见020204。17.已知P是q的充分条件,则( )A.无P必无qB.无q必无PC.有P必有qD.有P必无qE.有P未必有q【答案】BC【解析】P是q的充分条件,可以由p推出q,也可以由q推出p。见040503。18.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了论题方面的规则,就会犯( )A.“论题模糊”的错误B.“预期理由”的错误C.“循环论证”的错误D.“诉诸权威”的错误E.“转移论题”的错误【答案】AE【解析】论证的规则有五条,针对论题的有以下两条:(1)论题必须明确,违反这一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叫做“论题模糊”;(2)论题必须保持同一,违反这一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叫做“转移论题”。见0903。19.下列逻辑错误中,违反定义规则的是( )A.偷换概念B.以比喻代定义C.自相矛盾D.模棱两可E.同语反复【答案】BE【解析】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定义项中不能包含含混的概念或语词,一般不能使用比喻。违反这一定义规则,就会犯“定义含混”或“以比喻代定义”。见020504。20.判断的基本特征有( )A.有内涵B.有所断定C.有外延D.有真有假E.或有效或无效【答案】BD【解析】判断的基本特征:(1)判断都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2)判断都有真假。见030101。21.在下列三段论推理式中,遵守三段论规则的有效式是( )A.MIP,SAMSIPB.PAM,SEMSAPC.MEP,MASSOPD.PIM,MASSIPE.MOP,SAMSOP【答案】CD【解析】A违反了三段论的规则二,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B违反了规则五,如果前提有一否定,则结论否定;E违反了三段论的规则二,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排除A、B、E。见060303。22.一个有效推理的前提之一是p,结论是q,它的另一前提可以是( )A.(pr)qB.qpC.pqD.(pq)(pq)E.pq【答案】AC【解析】(pr)q可以推出q(pr),另一个前提是p,可得p为假,所以(pr)是假的,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可得,否定后件可以推出否定前件,所以结论是q,A正确;pq,p,可得p是假的,根据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可得q为真。见070202。23.与“并非只有班长去开会,刘浩才去开会等值的判断是( )A.虽然班长没去开会,但刘浩去开会了B.班长和刘浩没有都去开会C.虽然刘浩没去开会,但班长去开会了D.只要班长去开会,刘浩就去开会E.并非“班长不去开会,刘浩就不去开会”【答案】AE【解析】“只有班长去开会,刘浩才去开会”这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前面加并非变成负判断,等值于这个判断的矛盾,即“虽然班长没去开会,但刘浩去开会了”,A正确。“虽然班长没去开会,但刘浩去开会了”这个判断的矛盾是“班长没去开会,刘浩没去开会”,再进行否定,二次矛盾等值于原命题,在它前面加“并非”,即并非“班长不去开会,刘浩就不去开会”,E正确。见040403。24.具有禁对称性质的概念外延关系是( )A.同一关系B.真包含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交叉关系E.全异关系【答案】BC【解析】具有禁对称和传递性质的关系有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见030302。25.从“不可能所有候选人都被淘汰”不能推出( )A.有些候选人不被淘汰B.必然有些候选人不被淘汰C.有些候选人必然不被淘汰D.必然不是所有候选人都被淘汰E.必然有些候选人被淘汰【答案】CE【解析】“不可能所有候选人都被淘汰”可以写成p,等值于p,即“必然不是所有候选人都被淘汰”,可以推出D,同时由这句话可以推出“必然有的人不被淘汰”,所以A、B可以推出,排除,故选C、E。见070701。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26.如果对一类对象的全部有所肯定或否定,则对该类对象的_也有所肯定或否定,这就是三段论的公理。【答案】部分【解析】三段论的公理是演绎推理系统中的初始的依据。如果对一类对象的全部有所肯定或否定,则对该类对象的部分也有所肯定或否定,这就是三段论的公理。见060302。27.按照判断的质划分,_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答案】性质判断(或直言判断)【解析】性质判断按性质划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肯定判断是断定对象具有某性质的判断,否定判断是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否定判断的联项为否定联项,判别一个判断是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联项。见030202。28.依据概念外延的大小,概念可以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和_。【答案】普遍概念【解析】依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将概念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普遍概念:是反映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见020201。29.根据下反对关系,由_可以得到“可能p”。【答案】不可能不p【解析】p与p存在下反对关系。见040503。30.“你拥有你没有丢失的东西,你没有丢失角,所以你有角。”在以上的诡辩中,说话人犯了_的逻辑错误。【答案】偷换概念【解析】偷换概念是有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加以使用的逻辑错误。题干中将“丢失东西”故意偷换为“丢失角”。见050102。31.根据推理前提所含判断数目的不同,可以把推理分为直接推理和_两类。【答案】间接推理【解析】根据推理前提所含判断数目的不同,可以把推理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两类。直接推理指的是前提只有一个判断的推理,间接推理指的是前提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判断的推理。见060102。32.“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若作为定义,以上句子犯了_的逻辑错误。【答案】以比喻代定义【解析】定义项中不能包含含混的概念或语词,一般不能使用比喻。违反这一定义规则,就会犯“定义含混”或“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见020504。33.简单枚举法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如果使用不当,就可能犯_的逻辑错误。【答案】轻率概括【解析】简单枚举法作为一种不完全归纳推理,属于或然性推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犯“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见080301。34.划分包括三个要素,即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和_。【答案】划分的标准【解析】划分包括三个要素,即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和划分的标准。见020601。35.一个相容选言判断为真,当且仅当其选言支_。【答案】至少有一个为真【解析】相容的宣言判断就是断定几个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为真且可以同真的选言判断。一个相容选言判断为真,当且仅当其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见040202。四、图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4分,第37小题6分,共l0分)36.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联合国(A),亚洲国家(B),中国(C)。【答案】BAC见020305。37.用真值表来验证(pq)qp是否为有效式。 【答案】pqpqpq(pq)q(pq)qp1100001100110101101110011101由表可知(pq)qp为有效式。见040403。五、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8.将下面两式抄在答题卡上,并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有效的三段论式。P A M M ()PM A S S A M S () P S E P【答案】P A M M (E)PM A S S A M S (I) P S E P见060303。39.以“只有经过宋江同意,李逵才会做这件事情”为前提,(1)加上另一个前提:“没有经过宋江同意”,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答案】能必然得出结论,因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见070302。(2)加上另一个前提:“李逵做了这件事情”,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答案】能必然得出结论,因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见070302。40.以“这个学期刘平或者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或者成功当选学生会干部”为前提,(1)加上另一个前提:“这个学期刘平没有成功当选学生会干部”,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答案】能必然得出结论,因为相容选言推理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了一部分选言支。见070202。(2)加上另一个前提:“这个学期刘平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答案】不能必然得出结论,因为相容选言推理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见070202。41.试指出下述案例中使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并写出其形式。在有空气的玻璃罩内通电击铃,随着抽出空气的量的变化,铃声越来越小,当把空气抽完时,就完全听不到铃声了。可见,空气的多少是听到声音大小的原因,空气的有无则是能否听到铃声的原因。【答案】共变法。共变法的逻辑结构如下:场合 相关情况 被研究对象(1) A1BC a(2) A2BC a(3) A3BC a 所以,情况A与现象a有因果联系。见080402。42.试分析下面一段话的论证结构,指出其论题、论据以及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若有省略论据请列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已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所以,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答案】论题: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论据:(1)除论题外的其他命题。(2)人的正确思想要么是从天上掉下来,要么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要么从社会实践中来。(“要么”写作“或者”亦可)论证方式:演译论证(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论证方法:间接论证(选言证法)见090102。六、证明题(本大题共1小题,8分)43.三段论第四格的结构是:试运用三段论的基本规则证明,第四格任何一个前提都不能是特称否定判断。【答案】证明(反证法):假设前提中有一个特称否定判断O。如果前提中有一个特称否定判断,那么由规则六,两个特称前提推不出结论,另外一个前提一定是全称判断;同样根据规则四,两个否定前提也推不出结论,另一个前提一定还是肯定判断。因此,另一个前提一定是全称肯定判断A。因为有一个前提是O判断,根据规则五,前提中有一否定当且仅当结论是否定,可知结论一定是否定判断。既然结论是否定判断,大项P在结论中是周延的;根据规则三,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大项P在大前提中必须周延。因此,根据第四格的结构特征,要保证大项P在大前提中周延,大前提只能全称肯定判断PAM。于是,小前提就一定是特称判断MOS,这样中项M在大前提PAM和小前提MOS中都不周延,违反规则二,即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因此,假设不成立,第四格任何一个前提都不能是特称否定判断。见060304。七、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44.有以下四个命题,且它们都成立:(1)如果蓝军既占有天时(p),又占有地利(q),还占有人和(r),那么蓝军就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s)。(2)蓝军没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3)蓝军占有地利。(4)如果蓝军占有地利,那么也占有人和。根据以上条件,请解释蓝军没能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原因,并写出推导过程。【答案】蓝军没能取得这场战争胜利,是因为不占有天时。先将四个命题用符号表示:(1)pqrs,(2)s,(3)q,(4)qr,根据(1)和(2)可推出pqr;根据(2)和(4)可以推出qr;结合上面两个结论可推出p,即蓝军不占有天时。推导过程如下:(pqrs)s(pqr);q(qr)r;(pqr)(qr)p。见070202。45.某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前夕,甲、乙、丙、丁四位文学爱好者各自做出如下判断:甲:作家A不会获奖。乙:或者作家A获奖,或者作家B获奖。丙:如果作家A获奖,那么作家B不会获奖。丁:作家A和B都会获奖。该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后,证实了上述断言中只有一句是假的。请写出谁是获奖者,谁的判断错误,并说明理由。【答案】丙和丁的断定是矛盾的,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可推知假判断必定在丙和丁所做判断之中。由此可以进一步推知甲和乙的断定是真的。由此可以推知A不会获奖,B会获奖(甲、乙所做判断恰好形成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最后,可确定丁的判断是假的。见070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