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五总复习》.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10505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必修五总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总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总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五复习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注音庇祐(b) 玷辱(din) 央浼(mi) 酒馔(zhun) 尴尬(gn g) 絮烦(x fn) 仓廒(o) 赍发(j) 恁(nn) 掇(du) 搠(shu) 剜(wn)逶迤(y)迤逦(y)提防(d)提高(t)干碍(gn)干活(gn)将军(jing)将领(jing)将进酒(qing) 辨形赍(赍发)赉(赏赉)毡(毡笠)毯(毛毯)馔(酒馔)撰(撰写)掇(拾掇)缀(点缀)辍(辍学)遣(差遣)馈(馈赠)髭(髭须)鬓(鬓角)沽(沽酒)估(估计)径(径直)泾(泾渭)辨义古今异义(1)少刻便知。 古义:一会儿。今义:此词已消亡。(2)只顾将来。 古义:拿。今义:将要。(3)不见消耗。 古义:消息。今义:因使用或受损而渐渐减少。(4)好歹结果他性命。 古义:结束,了结。今义:长出果实或事物发展到最后状态。(5)这两人来得不尴尬。 古义:鬼鬼祟祟,不正派。今义:处境困难,不好处理。(6)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 古义:胜过。今义:好像。(7)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 古义:冒犯;制造。今义:讨厌;惹事。(8)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古义:只要。今义:转折连词。(9)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古义:时时;给。今义:此词已消亡;和。文化常识施耐庵,中国元末明初作家。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 2装在套子里的人注音规矩(guju) 祈祷(q do) 谗言(chn) 怂恿(sng yng)讥诮(j qio) 周济(j) 陶冶(to y) 辖制(xi)难堪(nn kn) 漆黑(q) 憎恶(w)罪恶()发卡(qi)卡片(k)滑稽(j) 稽首(q)剥削(xu) 削铅笔(xio)辨形坷(坎坷)诃(契诃夫)籍(户籍)藉(狼藉)遣(消遣)馈(馈赠)宵(通宵)霄(云霄)文化常识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祖父是赎身农奴。父亲曾开设杂货铺,1876年破产,全家迁居莫斯科。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1904年6月,契诃夫因肺炎病情恶化,前往德国的温泉疗养地黑森林的巴登维勒治疗,7月15日逝世。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 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短篇小说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3边城注音蘸水(zhn) 悖时(bi) 氽水(tn) 泅水(qi) 踹水(chui)喧阗(tin) 蚱蜢(zh mng) 泱泱(yng) 角隅(y) 睥睨(p n)歇憩(q) 眺望(tio) 傩神(nu) 棕榈(zng l)(mn)埋怨(mi)埋藏(zn)攒钱(cun)攒起来(b)扒窗户(p)扒手(xin)纤细(qin)纤夫埋攒扒纤籴(d籴米,买米)氽(tn氽水)辨形犊(牛犊)牍(案牍)黩(穷兵黩武)椟(买椟还珠)肆(放肆)肄(肄业)文化常识 汆(cun汆汤)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族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8咬文嚼字注音锱铢(zzh) 没镞(z) 岑(cn)寂 尺牍(d) 付梓(z) 剥啄(zhu) 垂涎(xin)伺候(c)窥伺(s)晕车(yn)头晕(yn)下乘(chng)千乘之国(shng)咀嚼(ju)倒嚼(jio)咬文嚼字(jio)牍(案牍)椟(买椟还珠)犊(牛犊)渎(渎职)黩(穷兵黩武)婵(婵娟)蝉(蝉联)殚(殚精竭虑)惮(肆无忌惮) 辨形辑(编辑)揖(作揖)楫(舟楫)缉(通缉)娟(娟秀)绢(手绢)涓(涓涓细流)辛(辛苦)梓(付梓)莘(莘莘学子)锱(锱铢)缁(缁衣)文化常识朱光潜(18971986),中国美学家。安徽桐城人。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学习,后就读香港大学文学院。先后留学英国爱、法国,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并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主要编著有 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谈美书简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黑格尔的美学等。9说“木叶”注音砧(zhn) 筌(qun) 皋(go) 褒(bo) 袅(nio) 恽(yn) 浦(p) 锭(dng) 灼(zhu)发达(f)理发(f)亲人(qn)亲家(qng)尽管(jn)穷尽(jn)省长(shng)反省(xng)漂泊(b)湖泊(p)倒霉(do)倒立(do)桅(桅杆)诡(诡辩)危(危险)筌(得鱼忘筌)痊(痊愈)诠(诠释)袅(袅袅)枭(枭雄)凫(凫水)辨形绵(缠绵)棉(木棉)锦(锦绣)燥(干燥)澡(洗澡)噪(噪声)躁(急躁)文化常识林庚,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林庚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1933年出版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此后陆续出版春野与窗林庚诗选等诗集和诗、论合编的问路集及诗性哲理随笔空间的驰想。10谈中国诗注音咻咻(xi) 轻鸢(yun) 譬如(p) 颦蹙(pn c) 叫嚣(xio)睿智(ru) 梵文(fn) 一蹴而就(c)数见不鲜(xin)鲜为人知(xin)数典忘祖(sh)数罪并罚(sh)数见不鲜(shu)畜物(x)牲畜(ch)门槛(kn)兽槛(jin)辨形粹(纯粹)萃(荟萃)猝(猝然)瘁(鞠躬尽瘁)辨(辨别)辩(辩证)瓣(花瓣)辫(辫子)缜(缜密)谨(谨慎)嗔(嗔怪)消(消化)销(销售)逍(逍遥)硝(硝酸)宵(元宵)霄(云霄)文化常识钱钟书(19101998),文学史家,作家,1935年,与杨绛先生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获博士学位。之后随杨绛先生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文论谈艺录、管锥编、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等。11中国建筑的特征注音厢房(xing) 墁地(mn) 檩条(ln) 榫子(sn) 穹隆(qing) 轩(xun) 柁墩(tu) 积累(li)劳累(li)大厦(sh)厦门(xi)殷勤(yn)殷红(yn)轴线(zhu)压轴(zhu)空间(kng)空白(kng)翘起(qio)翘首(qio)应用(yng)应该(yng)辨形怆(悲怆)戗(qing戗风,逆风) 戗(qing 戗面)戕(戕害)副(一副对联)幅(一幅画)辐(辐射)12作为生物的社会注音衔起(xin) 蚁冢(zhng) 鳟鱼(zn) 鲱鱼(fi) 毗邻(p) 梭子(su) 迄今(q)适当(dng)应当(dng)纤维(xin)纤夫(qin)触角(jio)角色(ju)畜牧(x)家畜(ch)辨形巢(巢穴)窠(窠臼)踝(脚踝)裸(裸体)皇(富丽堂皇)惶(惶然)遑(不遑)潢(装潢)峻(险峻)梭(梭子)皴(皴裂)悛(怙恶不悛)粘(粘贴)玷(玷污)帖(服帖)拈(拈轻怕重)阈(阈值)阙(宫阙)阀(阀门)贮(贮存)伫(伫立)迄(迄今)讫(收讫)13宇宙的未来注音坍缩(tn) 诅咒(z) 逾越(y) 倚重(y) 崩溃(ku) 迄今(q) 耶稣(s) 恍惚(hung) 关隘(i) 溢出(y) 沮丧(j) 涨潮(zhng) 涨红了脸(zhng)处理(ch)住处(ch)调动(dio)调节(tio)混沌(hn)混蛋(hn)辨形逾(逾越)愈(病愈)滥(泛滥)澜(波澜)稣(耶稣)酥(酥软)辐(辐射)幅(幅度)文言文一课文内容及作者1.归去来兮辞与陶渊明“辞”,赋的一种,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常在句子中间或结尾加添语气助词“ ”以调节音律。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辞和赋相似之处在于,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区别是,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重在抒情。归去来兮辞作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年),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准备回家时所作,“归去来兮”就是“ ”的意思,“ ”都是语助词,没实在意义。作品分“ ”和“ ”两部分,“ ”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和背景,叙述了作者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根本原因是“ ”,利用的时机是“ ”。“ ”则写出了他归田的决心、迷途知返的喜悦心情和隐居田园的乐趣,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与仕宦生活彻底决裂的情感,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与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 陶渊明 (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为谋生曾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东晋义熙元年(405年)辞官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但再无出仕之念,最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2.滕王阁序与王勃“序”,文体,是滕王阁诗的序文。本文原题作滕王阁诗序,又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骈体(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多以 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它为“四六文”。这种文体在句式方面讲究排比、 ,在用词方面注重藻饰和 ,在音韵方面讲究平仄相对,声韵要求严格。全文紧扣题目,结构紧凑。第一段以“人杰地灵”四字为纲,对“洪府”的胜地、贤主、嘉宾、良宴进行了称赞;第二三段对滕王阁壮美秀丽的景色进行描写,展示了“秋日”“登滕王阁”所见到的一幅流光溢彩的秋景图。第四、五段由外景描写转到宴会盛况及作者所生发的人生感慨上,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第六七段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表示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全文层次井然,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王勃(649-676),初唐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的诗文俱佳,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 ”已成为千古名句。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章齐名,称为初唐四杰。3.逍遥游与庄周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逍遥”,就是悠游自得、无所依傍、无所凭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意思。“游”是“遨游、活动”,是“逍遥”的式样,与“逍遥”是分不开的。“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逍遥游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宋国蒙人,曾为漆园吏,一生自甘贫困,从事著述。他的人生观很消极,带有浓厚的悲观和虚无主义的色彩。庄子也叫华南经,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约前369一前286)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像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4.陈情表与李密“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陈情表,原题作陈情事表,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陈,陈述。文章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详尽而委曲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由衷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的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从道理上讲,晋朝以孝治天下,自己竭尽孝道符合大义;从实际情况来看,忠孝可以两全,先尽孝后尽忠,尽孝日短,尽忠日长。合情合理,令人感动。陈情表语言生动形象,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容孤苦;用“急于星火”形容情况紧急;用“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用“ ”形容祖母刘氏生命垂危。另外,为了消除晋武帝对自己辞不赴召的怀疑,用词造句极为审慎。对西晋称“圣朝”,对征召称“国恩”,对武帝极表忠诚,“ ”,对蜀汉称“伪朝”,对自己称“亡国贱俘,至微至陋”,其目的是赢得晋武帝的信任与理解。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人。父亲早死,母亲何氏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初仕蜀汉,为尚书郎。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为了笼络西蜀人士,晋武帝曾召他为太子洗马。二、基础知识1、注意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幼稚(zh) 稔(rn)芜(w)奚(x) 惆怅(chu chng) 谏(jin) 轻飏 (yng)瞻(zhn)衡宇 载(zi)欣载奔 盈樽(zn) 壶觞(shng) 酌(zhu) 眄(min)矫(jio)首 出岫(xi) 翳翳(yy) 盘桓( hun) 曷(h) 西畴(chu)棹(zho) 壑(h) 崎岖(qq) 曷(h) 耘耔(z) 沮(j)丧 恶()心翼轸(zhn) 瓯越(u)下榻(t) 台隍(hun) 棨戟遥临 (q j) 懿范( y)襜帷(chn)胜饯(jin) 潦水尽(lo)俨(yn) 骖騑(cnfi)鹤汀(tn)凫渚(zh) 披绣闼(t ) 俯雕甍(mn) 纡(y) 孤鹜(w) 彭蠡(l) 逸兴遄飞 (chun ) 睢园(su)睇眄(d min )帝阍(d hn)多舛(chun)涸辙(h) 北海虽赊(sh) 虢州(u) 悫(qu) 簪笏(zn h) 叨陪(to)捧袂 (mi )桑梓(z)北冥(mn) 鲲(kn) 迁徙(x) 齐谐(xi) 抟(tun) 夭阏(yo ) 蜩(tio) 决(xu)起而飞 榆枋(fn) 舂(chn)粮 小知(zh)朝菌(zho) 晦朔(shu)蟪蛄(hu ) 大椿(chn) 斥鴳(ch yn) 万仞(rn) 蓬蒿(ho) 知(zh)效一官 数数(shu shu)然 泠(ln)然 恶(w)乎待哉 星宿(xi) 险衅(xn) 夙遭闵(mn)凶 行(xng )年四岁 门衰祚(zu)薄(b)茕茕(qinqin)孑(ji)立 床蓐(r) 洗马(xin) 猥(wi)以微贱 陨(yn)首 责臣逋(b)慢 日笃(d )过蒙拔擢(zhu) 宠命优渥(w ) 盘桓(hun)气息奄奄(yn)(yn) 更(gng)相为命 2、归去来兮辞重点字词句。(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田园将芜胡不归( ) 复驾言兮焉求( ) 曷不任去留(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2)古今异义词。于时风波未静(风波,指战乱。今常用来比喻乱子。句意是:在这时候战乱还没有停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交,交互,都。今常用义“交通”、“交友”等。句意是:饥寒虽然很急迫,违反自己的意志就会使身心都感到痛苦。)尝从人事(人事,指做官,治人之事。今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不久,今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句意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死在武昌。)知来者之可追 (来者,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句意是:知道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补救。)景翳翳以将入。(景,同“影”,日光。今常用义“景色”,“光景”等。句意是:阳光暗了太阳就要落山。)悦亲戚之情话(情话,知心话。今常指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句意是:喜欢和亲人们谈知心话。)(3)一词多义。17心 因事顺心(心意,心愿。句意是:因辞官而顺遂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意志,精神之类。句意是:既然自己让内心被形体役使。)夫 问征夫以前路(夫,名词。征夫,行人。句意是:向行人问前面的路程。)乐夫天命复奚疑?(夫,助词。句意是: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事 将有事于西畴(指耕种的事)从人事(指治人之事)故 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往,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悟已往之不谏(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奚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奔 载欣载奔(跑去)情在骏奔(奔丧。句意是:(我)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4)词类活用。生生所资(第一个是动词,维持。第二个是名词,生活。句意是,所赖以维持生活的。)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使(颜)怡,使愉快。句意是,观赏院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作名词,傲然自得的心情。句意是,靠着南窗休息以寄托傲然自得的情怀。)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安乐。 容膝,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句意是,深知住在小屋里也很安适。)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句意是,每天在园中散步成为了乐趣。)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划。句意是,有时划着小船。)感吾生之行休(行,动词作状语,将要。句意是,感叹我的一生就要结束了。)(5)特殊句式。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句意是: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自役”为“役自” )倒装句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死亡。)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于西畴有事)复驾言兮焉求(感叹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求什么。句意是,还出去干什么!)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句意是,为什么心神不定,想到哪里去呢?)省略句 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句意是:我心里急于去奔丧)稚子候(于)门(省略介词“于”)或命巾车,或棹孤舟。(省略主语“余”)被动句遂见用于小邑。(“见”表被动)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句意是:既然自己让内心被形体役使)3.滕王阁序重点字词句(1)通假字俨骖騑于上路(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2)古今异义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一介书生(一介:一个。“介”量词。今常用于“介绍”“介于”等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今无此意。)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今无此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常用来指学位。)俨骖騑于上路(上路:高高的大路。今义为“出行”,动身。)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义:指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3)词类活用襟三江面带五湖(“襟”、“带”,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雄州雾列(雾,名词做状语:像雾一样(涌起)。句意:雄伟的州城像雾一样涌起。)宾主尽东南之美(美,形容词做名词:俊杰。句意:来赴这次宴会的客人和主人,都是东南一带的俊杰。)山原旷其盈视(视,动词作名词,视野)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上”、“下”,名词用作状语,向上,向下。)屈贾谊于长沙(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屈)窜梁鸿于海曲(窜,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逃匿)(4)特殊句式 倒装句都督阎公之雅望(定语后置句。句意:有崇高声望的都督阎公。)宇文新州之懿范(定语后置句。句意:有美好德行的新州刺史宇文氏。)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于崇阿”是状语后置。在高高的道路上驾着车子前行,在高大的山陵中寻访美景。)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主语后置,这是词赋中为了对仗、押韵形成的倒装句,此句中还含一个倒装句,正常顺序为:词宗孟学士,腾蛟起凤。句意是: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 判断句宾主尽东南之美。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用“是”表示判断,与现代汉语的判断句相同。句意是:(在座各位)萍水相逢,都是客居异乡的人。)非谢家之宝树(“非”表示否定判断,不是,前面省了主语“余”。句意是:自己并不是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被动句纤歌凝而白云遏(“白云遏”,是意义上的被动,没有使用表示被动的介词,译为:被遏止。句意是: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飞动的白云也被遏止了。)怀帝阍而不见(隐性被动句,“不见”,不被召见)4.逍遥游重点字词句(1)找出句中异体字、通假字北冥有鱼。( )三餐而反。( )小知不及大知。( )汤之问棘也是已。( )此小大之辩也。( )而征一国者。( )旬有五日而后反。( )而御六气之辩。( )(2)解释加点的词则风斯在下矣(连词,那么 连词,就)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指示代词,此,这)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连词,或、或者)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连词,“那么”、“那么就”)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水之积也不厚(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结构助词“的”)而莫之夭阏者(代词,代“鹏”)蜩与学鸠笑之曰(代词,代“鹏”)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此”“这”) 众人匹之(代词,代“彭祖”)汤之问棘也是已(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穷发之北(结构助词,“的”) 翼若垂天之云(结构助词,“的”)翱翔蓬蒿之间(结构助词,“的”) 此大小之辩(结构助词,“的”)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代词,代“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沮(代词,代“宋荣子”) 辩乎荣辱之境(结构助词,“的”)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寿命)稻花香里说丰年(收成,年景)且适南冥也。(将要;到、往;海)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且奚适:将要到哪里去)若属皆且为所虏。(且为所虏:将要被俘虏)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拼命追求的样子)(3)词类活用水击三千里 (名状,在水面上)而后乃今将图南 (名动,向南飞)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名动,向南飞)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名动,向上飞)德合一君 (使动用法,使投合、使满意)而征一国者 (使动用法,使信任)彼于致福者 (动词使动用法,使到来,即招致) (4)古今异义词腹犹果然 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同;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小年不及大年 小年,古义:寿命短的。今义: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旧俗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农历十二月为29天的年份。指果树歇枝、竹子等生长得慢的年份。 大年,古义:寿命长的。今义:农历十二月为30天的年份。指春节。丰收年。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5)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此大小之辩也。(判断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状语后置,于坳堂之上覆杯水)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否定句中宾语前置,莫夭阏之)之二虫又何知? (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知何)奚以知其然也 (疑问句中宾语前置,以奚)彼且恶乎待哉 (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翱翔蓬蒿之间 (于)蓬蒿之间翱翔 省略句、介宾结构后置(6)翻译下列句子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而彼且奚适也?5.陈情表重点字词句下列加点的词语 臣以险衅( )慈父见背( )舅夺母志( )门衰祚薄( )终鲜兄弟(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 )未曾废离( )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寻蒙国恩( )则刘病日笃( )听臣微志(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一词多义行:行年四岁(动词,经历)九岁不行(动词,走路)矜:犹蒙矜育(动词,怜惜)不矜名节(动词,自夸)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至:至微至陋(副词,极其)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以:臣以险衅(连词,因为)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臣具以表闻(介词,用)见: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亲:躬亲抚养(代词,亲自)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日:日薄西山(名词,太阳)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当: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死当结草(副词,应当)薄:日薄西山(动词,迫近)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拜:拜臣郎中(动词,授官)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夙: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夙夜忧叹(名词,早晨)成语解释。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靠,生活困苦。伶仃:孤独。)茕茕孑立:(形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茕茕:孤独无靠的样子。立:孤单单地呆着。)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分孤单。形:身体。吊:慰问。)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衰老临近残废或事物腐朽即将灭亡。薄:迫近。)气息奄奄:(气息微弱,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气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人命危浅:(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亡。人命:寿命。危:危险。浅:不久。)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情势危急,随时都可能发生变故。)皇天后土:(古代对天地的尊称。皇天:指天。后土:指地。)通假字夙遭闵凶( )零丁孤苦( )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常在床蓐( )词类活用躬亲抚养(名作状,亲自)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作状语,在外。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名词作状语,在内。则病日笃(名作状,一天天地)夙遭闵凶(形作名,忧患凶丧这事)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愿陛下矜悯愚诚(形作名,诚心)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保卒余年(动词使动,使终了)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动作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臣具以表闻 谨拜表以闻(动词使动,使知道)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察臣孝廉 (动词,名词作孝廉,为孝廉)历职郎署 (名词作动词,任职)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古今异义的词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至于成立(古义:到。今义:程度副词,表示另提一事)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创立,(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后刺史荣举臣秀才(古义: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文中指优秀人才的意思。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是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今义:说给别人听,让别人知道)臣之辛苦(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拜臣郎中:(古义,尚书省的属官。今义,中医医生。)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义,报答。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古义,流星的光,比喻急迫。今义,微小的光。)臣欲奉诏奔驰:(古义,赶快往前,急速就道。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特殊句式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非”表否定判断)今臣亡国贱俘(名词表判断,翻译添“是”)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非”表否定判断)实为狼狈(用动词“为”表示肯定判断;为,是)本图宦达(用副词“本”表示判断;本,本来是)而刘夙婴疾病 (主语“刘”是行为的被动者;婴,被缠着,纠缠,被动词。)急于星火(介词结构后置)谨拜表以闻(陛下)(省略句)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省略句)则告诉(陛下)不许(省略句)少仕(于)伪朝(省略句)文言固定句式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既终”,是连词“既”和连词“终”的搭配,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可译作“既又”,或“既也”。 (2)有所希冀。“有所”,与“无所”是相对的格式。意思是“有的人(的东西、的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无以,是动词“无”与介词“以”的结合,又写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4)是以区区不敢废远。是以,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的开头(有时置于主语后),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译为“因此”“所以”。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非独,连词,表示除所说的意思之外,还有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复句的上一分句里,可译为“不单”“不仅”“不只”之类。三、默写1.归去来兮辞全文2.陈情表全文 ,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诏书切峻, 。郡县逼迫, ; ,急于星火。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臣生当陨首,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归去来兮辞并序(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 衡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二)古今异义1.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古义):家中亲属。父母为“亲”,与父母有关的亲属为“戚”。 (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2.恨晨光之熹微 恨(古义):遗憾(今义):记恨,仇恨(三)一词多义1.犹:松菊犹存 还,仍然 民之归之,犹水之就下(孟子离娄上) 如同,好像 周犹不勘竞,况郑乎?(左传襄公十年) 尚且 竞:战争2.将:田园将芜胡不归? 将要 将信将疑 且,又 暂伴月将影 和,与 出郭相扶将 扶,持 将功赎罪 拿,用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将领,读为jing 将进酒 请,读为qing 呼儿将出换美酒 拿出,读为jing 将恐将惧(诗经小雅谷风) 将信将疑 且,又 3.引:引壶觞以自酌 拿 引赵使者蔺相如 延请 左右欲引相如去 拉 相如引车避匿 掉转 4.绝:请息交以绝游 断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以小舟至绝壁下 不通,不连接 绝不相干 全然,绝对5.委:曷不委心任去留 顺从,随从 王年少,委国事大臣 委托 教化从来有源委 末尾 委命下吏 把交给6.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说 听其言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言论 驾言出游(诗经邶风泉水 动词词头 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左传僖公九年) 动词词头 (练习:请联系我们学过的氓写出同样表示动词词头的句子_)(四)词类活用1.策扶老以流憩 名词用作动词,拄着(拐杖)2.园日涉以成趣 名词用作状语,每天在园子里3.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名词用作动词,用桨划4.携幼入室 形容词用作名字,儿童,孩子5.眄庭柯以怡颜 使开心(五)特殊句式1.被动句既自以心为形役2.宾语前置(疑问句,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复驾言兮焉求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乐夫天命复奚疑3.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介宾结构后置)农人告余以春及4.省略句僮仆欢迎,稚子侯(于)门 省略介词滕王阁序(一)通假字1.所赖君子见机 机通“几”,预兆2.云销雨霁 销通“消”,消失3.接孟氏之芳邻 接通“结”,结交(二)古今异义1.所赖君子所赖君子见机 见机(今义):看机会,看形势2.穷且益坚 穷(古义):困厄,处境艰难(今义):穷困,经济拮据3.阮籍猖狂 猖狂(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今义):狂妄而放肆(三)一词多义1.故:豫章故郡 旧的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所以,连词 桓侯故使人问之 特意,特地,副词 既克,公问其故 原因,名词2.尽:宾主尽东南之美 全,都,副词 潦水尽而寒潭清 没,干,动词 则智者尽其谋 全部用出,动词3.属: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属于,是,动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名词 (联系过秦论中的“之属”“之伦”“之徒”)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归属4.三:襟三江而带五湖 三股,三条,数量词 序属三秋 第三,序数词三尺微命 表长度,数词(古代汉语中的“三”和“九”往往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泛指多次)(四)词类活用1.襟三江而带五湖 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衣带2.徐孺下陈藩之榻 使动用法,使放下3.腾蛟起风 使动用法,使起舞4.屈贾谊于长沙 使动用法,使委屈5.窜梁鸿于海曲 使用用法,使出走6.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名词用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流星一样7.尽东南之美 形容词用作名词,俊杰8.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下,往下(五)特殊句式 1.被动句 纤歌凝而白云遏 被歌声所阻止怀帝阍而不见 被朝见2.宾语前置(疑问句,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童子何知3.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介宾结构后置)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逍遥游(一)通假字1.北冥有鱼 冥通“溟”2.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3.此小大之辩 辩通“辨”4.而征一国者 而通“耐”5.御六气之辩 辩通“变”6.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通“又” 反通“返”(二)古今异义 1.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古义):游动的雾气(今义):动物的名称2.海运将徙于南冥 海运(古义):海动(今义):海洋运输望3.虽然,犹有未树也 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两个词(今义):连词,常与“但是”连用4.众人匹之 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多数人5.腹犹果然 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的相符,亦可当连词用6.之二虫又何如 虫(古义):泛指动物(大虫一般指老虎)(今义):虫子7.小年不及大年 小年(古义):寿命短 (今义):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旧俗在这天祭灶。果树歇枝,竹子等生长得很慢的年份。(三)一词多义1.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志向 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 博闻强志 记住2.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称 名之者谁 命名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3.置: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安放 郑人有且置履者 购置4.穷: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形容词,尽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形容词,生活困难复前行,欲穷其林 动词,走到尽头(四)词类活用1.而后乃今将图南 名词作动词,向南飞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名词作动词,南行3.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使动用法,使满意;使信任4.彼于致福者 使动用法,使到来(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判断的句子。判断句有几个标志性的提示语:者;也;者也;者也等等) 齐谐者,志怪者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2.省略句翱翔(于)蓬蒿之间3.宾语前置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彼且奚适也?之二虫又何知?陈情表(一)通假字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闵通“悯”2.常在床蓐 蓐通“褥”3.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二)古今异义 1.至于成立 至于(古义):到 (今义):程度副词成立(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筹备成功;有根据,站得住脚2.除臣洗马除(古义):授予官职 今义):除去3.告诉不许 告诉(古义):申诉 (今义):把事情向人陈述,解说4.臣之辛ku 辛苦(古义):辛酸苦楚 (今义):身心劳苦5. 九岁不行 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6.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报(古义):报答皇恩 (今义):向上级报告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古义):拳拳 (今义):数量少,不重要(三)一词多义1.以:谨拜表以闻 用法同“而”表承接关系 臣具以表闻 用,介词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无以”连用,意为不能,或“没有” 2.除:除臣洗马 授予官职 攘除奸凶 清除3.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拳拳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少,小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 诚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愚拙,凡庸(四)词类活用1.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形容词作动词,远离2.但以刘日薄西山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3.历职郎属 名词用作动词,做官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5.猥以微贱 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五)特殊句式 1.被动句而刘夙婴(于)疾病 省略表被动的介词“于”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介宾结构后置)臣具以表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