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期末复习要点教科版.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08093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上期末复习要点教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年级科学上期末复习要点教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年级科学上期末复习要点教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上)期末复习要点(教科版)关注后上网课、下资料、一起期末复习第一单元 天气1、通常通过(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2、天气每天都在发生( 变化)。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3、气温是指( 室外阴凉)、( 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 风向)和( 风速)来描述。5、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 雨量器)来测量。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7、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 不同天气)的来临。8、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9、天气特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10、( 温度计)、( 雨量器)、( 风向标)和( 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11、风向是指( 风吹来的方向)。12、 北风是由( 北)向( 南)吹来的风。13、 西风是由( 西)向( 东)吹来的风。14、 东南风是由( 东南)向( 西北)吹来的风。15、风向可以用( 风向标)来测量。16、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 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17、风向可以用(北)、( 南)、(西)、(东)、( 西北)、(东北)、(西南)、(东南)这 八个方位来描述方向。18、 风的速度是以每秒进行多少米来计算的。19、(风速仪)是测量风俗的仪器。20、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分为(13)个等级。21、风速等级是由( 风速仪)测定的。22、我们的 风速简化等级有:0 无风(旗子不动);1 微风(旗子微动);2 大风(旗子展开)。23、(风向)和(风速)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24、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2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26、降水量的等级表日降水量指的是 4 24 小时内的降水量。27、云可以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卷云)。28、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29、层云有时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雨层云)。29、看上去 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积云)。30、 积云通常与( 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 积雨云),并形成( 雷阵雨)天气。31、 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只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所以卷云是由微小的 (冰晶)组成的。32、需要深圳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停课的天气预警: 红色暴雨、黄色台风。35、云量和天气的关系:36、37、从柱状图可以获取的信息:(1)气温先逐渐上升,后逐渐下降。(2)14 时气温最高,6 时气温最低。第二单元 溶解2-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均匀分布在水中,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2-1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2-1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 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 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 低于漏斗边缘,滤液 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 靠玻璃棒,玻璃棒紧 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 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2-2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 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2-2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 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 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2-2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 过滤的方法分离。2-3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2-3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 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2-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2-4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 1/3 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2-4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 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 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2-5切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 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2-6 在 100 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 6 36 克。2-6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2-7给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 、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2-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 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2-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 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1、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 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2、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3、 对比实验不同条件只有一个,其他条件都相同4、5、第三单元 声音3-1.声音有高、低、 强、弱之分。3-1.音叉是一种 发声仪器 ,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3-1.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 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 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3-1.用不同力度敲打音叉, 轻轻敲击发出的声音强, 大力一点敲击发出的声音弱。3-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3-2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3-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3-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3-3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3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 快慢(频率) 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3 越短、越小、越少、越细的物体 振动越快,发出的 声音越高。 越长、越大、越多、越粗的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3-3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 少声音越 高,水越 多声音越 低 。3-3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 紧,声音越 高;皮筋越 松,声音越 低 。3-3拨动琴弦时,琴弦越 细,声音越 高;琴弦越 粗,声音越 低 。3-3.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 短发出的声音越 高。3-4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 也会改变 ,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3-4尺子伸出桌面越 短,发出的声音越 高;尺子伸出桌面越 长,发出的声音越 低。3-5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3-5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传播速度:铝箔尺 木尺 尼龙线 棉线3-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3-5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 ,必须要使用 无线电设备。3-5.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 液体 气体。3-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米/秒3-6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3-6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 产生振动 。3-7控制发声罐发声:1 、用毛巾包住发生罐。2 、在罐子里装满水。3 、用棉花塞住耳朵。3-7.控制噪声的方法:1 、在声源处控制 。2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 、在人耳处阻断。3-7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3-7遇到过强的声音要立刻捂住耳朵并张开嘴巴。向暖瓶中倒水时声音为什么越来越高?答:倒水时,暖瓶的空气柱会振动,随着水位的升高,空气柱越来越短,空气柱振动越来越快,声音就越来越高。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记录单音高变化柱 图耳朵结构示意图耳廓收集声波将声波传入耳道耳道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将声波转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4-1从 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 头、 颈、 躯干、 四肢四部分组成。4-1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 同时参与、 共同完成。4-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不能独立运动。4-2人体的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4-2. 骨骼的 作用:支撑、 保护。关节的 作用:转动、移动。肌肉的 作用:伸缩、牵引。4-2.通常成人有206块 骨骼,骨骼能生长和长粗。4-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4-3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 、肺 等。4-3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 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 排出二氧化碳。4-3. 呼出的和 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 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增加了,氮气不变4-3一个正常人在平静状态下, 每分钟呼吸20 次左右。 每分钟心跳80 次左右。4-3 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4-3经常锻炼身体,会 提高我们的 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4-3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4-4.人体需要的 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 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4-4. 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因为伴随着身体 运动量的增加,人 需要更多氧气,心跳也就逐渐 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4-5.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 口腔、 食道、 胃、 小肠 和 大肠。食物被食道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 进一步磨碎 和 分解的,在小肠里被 吸收 。4-5. 消化器官的特点及作用:口腔( 食物初步消化);食道(特点:光滑且直。作用: 输送食物到胃部);胃(特点:肌肉发达,有胃酸。作用: 把食物变成食糜);小肠(特点:5-7 米长,有很多消化液。作用: 消化和 吸收的 主要场所);大肠( 储存食物残渣,并吸收少量水分)4-5.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4-6.口腔是 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 牙齿、 舌头、 唾液 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开食物)、臼齿(磨碎食物)。4-6.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 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4-6.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 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4-7.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4-7.人体活动需要的 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4-7.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食物的旅行线路:食物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体外人体按工作类型分类可以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等运动系统 :(骨骼、关节、肌肉)消化系统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血液循环 系统 :(心脏,血管)呼吸系统 :(鼻腔、气管、支气管、肺)呼吸系统示意图消化系统示意图-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