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材教法试题和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07857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7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材教法试题和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化学教材教法试题和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化学教材教法试题和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化学专家教师的对话习 题一、判断题:1化学学科和化学科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2法拉第(Faladay M)倡导“最好的实验是复杂、大型和鲜明的实验”。( )3科学教育必须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结构的建立,只有如此方能使科学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 )4“应用领先观”比“科学领先观”更加关注学生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 )5各级学校所设计的科学或分科化学类课程,应依随教育的总目标,处理好:社会需求、个人发展、学科专业与升学就业之间的平衡关系。 ( )6教学理论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教育事业的心脏。 ( )7要想学好“化学教学论”课程,高师生必须要转化角色,将自己摆在教育教学行动架构中。 ( ) 二、填空题:8化学从实验化学进入定量化学时期的主要标志是拉瓦锡_和道尔顿_的提出。9近代化学和现代化学肇始于18世纪50年代,而作为“学科”进入学校体制的化学教育教学活动则推迟到_。10美国化学家布里斯罗(Breslow R)曾概括地说“化学是一门中心的、_的和_的科学”。11化学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将公认的化学概念、_和基本事实教给学生,并能反映化学研究的最新成果。121903年,_的颁布标志着化学课程在我国教育制度中正式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化学教育体系进入成型期。13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强调的学生必须学会的四种“支柱知识”是指:学会认知、_、_和_。14学校教育较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_、_和_三个方面具有强烈的国家计划性(体现国家意志)。15“化学教学论”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从理论和观念上引导高师生_,从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上教高师生_,从教科研思路上使高师生_。三、简答题:16简述什么是科学教育?17请简要论述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18请简要论述科学教育广域4目标的内容?19什么是“化学教学论”?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0作为一门典型的教学理论课,为什么说“化学教学论”的实践性很强?与化学专家教师的对话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二、填空题:8元素概念、原子学说919世纪中叶10实用、创造性11基本原理、规律12奏定学堂章程13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14目的性、预见性、价值观15入门、上路、开点儿眼界三、简答题:16答:科学教育可简要地表述为传授科学、技术及人文伦理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变成富有同情心的人,使他们独立考虑怎样面对人生。换言之,可将科学教育简括为培养全体国民的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的过程。17答:一是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二是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三是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四是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结果。18答:(1)态度。包括学生比较稳定的思想、兴趣和目的。要发展学生对于自然界和环境中发生的现象的好奇心和惊异感;发展他们对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贡献的评价;发展他们对于运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评价和爱好等。(2)过程。发展学生的智力探究过程;让他们按照探究过程来对待科学问题和现象;让他们试探着去组织、设计并实施,学会解释、预测或控制探索的问题和现象。(3)知识。发展学生关于科学事实、术语、概念、概括和原理的知识;从另一个侧面看,知识还包含它的社会含义、实际应用、历史方法和科学方法的运用。(4)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发展学生运用产率高和安全的方法去使用、组装和操作有关器材及仪器的能力;发展学生去测量、组织和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19答: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教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化学教学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显然,化学教学论是植根于化学与教学之中发生、发展的,是化学学科建构与教学发展,及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完善的结果。化学教学论是依随启智、益智、育人和笃行的教育规律,在人类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20答:说它实践性很强,是因为缺少了实践(学习者亲身实践、体验,包括试误)仅靠理性去感悟是不能内化(建构)为自己的理念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本领的。因此,在组织实施本课程时,一定要采取通过实践环节(活动)来带动有关理论学习的策略,为高师生提供探究、体验和反省的情境和机会。化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习题一、选择题:1化学课程目标,使人们赋予化学课程教育功能时所规定的( )A. 最低教育要求;B. 最高教育要求;C. 一般教育要求;D. 中等教育要求 2化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最低学分要求( )A. 8; B. 6; C. 10; D. 53针对长期以来单一的学科课程提出来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形式是( )A. 选修课程; B. 活动课程; C. 拓展型课程; D. 综合课程4既评价学生的过程表现,又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是( )A. 学生自我评价; B. 活动表现评价;C. 书面测验; D. 学生互评5下列高中化学认知性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 )A. 知道; B. 了解; C. 说明; D. 证明6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最有利于达成下列哪一维度的目标(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情感态度价值观 D.三者均有 二、填空题:7. 美国学者泰勒提出的四个课程研制的目标模式:_、_、_ 和 _。8. 根据学科之间的融合程度,课程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_和_。9.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_、_ 和_。10.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从学生的_、_和_三大领域进行分类。1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中关于学生的评价方式包括:_、_和_。12. 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_、_和_。13. 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为了提高的学生的_。14. 义务教学化学课程标准的结构:_、_、_ 和 _。15. 科学探究的过程要素包括:提出问题、_、_、_、_、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_。16. 新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必修课程模块分为:_和_。选修课程模块分为:_、_、_、_、_和_。简答题:17. 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有哪些?18. 请简要论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总目标?19. 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颁布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20. 何为科学素养?结合我国实际讨论为什么要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21. 2000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试用长达8年之久的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修订大纲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化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B、4.B、5.D、6.B二、填空题7. 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结果评价8.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9.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0.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11. 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书面测验12. 突出科学探究目标、立足基础知识目标、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3. 学生的科学素养14. 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15. 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表达与交流16. 化学1、化学2,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三、简答题17. 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化学学科的特征18. 答: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化学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的联系,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学生发展所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9. 答: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普通高中学制三年,每学期分为两个学段,每段10周。每个模块按每周4学时排课,一个学段内即可完成。上海市从整体设计12年一贯制的普通中小学课程体系,推出了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的特色课程结构。三类课程均按年级分成3个学段:89年级、1011年级、12年级。20. 答:具备并使用科学、数学和技术学的知识做出有关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决策。我国的科学教育必须与国际接轨,力求培养更多适应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公民。化学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承担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21. 答:课程目标,明确提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教学内容,适当降低某些知识的要求,删减了初中化学的若干难点,进一步突出了化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三是学习活动方式上,提倡实验探究与专题调研。化学教学设计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能成为教材具体呈现方式的是 ( )A.电子学习材料; B.纸质学习材料; C. 视听学习材料; D.以上都是 2高中化学教材化学与变化的世界相联系是第几类化学教材的典范( )A.第一类 ; B.第二类 ; C.第三类 ;D.第四类3化学教材中的“先行组织者”不能 ( )A.在先后学习的两个内容之间建立一个“桥梁” ; B.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易化” ; C.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 ; D.直接代替学生学习。4下列关于化学教材中的学生活动说法错误的是 ( )A.活动的目的应清楚; B.活动的形式应多样;C.活动的过程要难于操作; D.教师的指导作用和注意点应给予提示 5下列不是“整理与归纳”栏目特点的是 ( )A.知识的简单再现; B.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思考; C.重视知识、技能和方法; D.增加自我反思和评价的力度,提高自学能力 6下列关于化学教材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教材是化学课程思想、内容的重要载体; B.化学教材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信息的唯一源泉; C.化学教材是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参考资料; D.化学教材是促进学生智慧发展、情感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工具。 二、填空题:7影响教材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即目的、目标、_、_ 和 _。8美国中学化学教材_和英国的_被认为是典型的“社会中心”化学教材。9化学教材中的栏目设计应注意的四个问题有:名实相符、_ 、_和_。10化学教材单元内容可从:基本思路、_和_三个方面进行设计。11我国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1和化学2立足于学生初中的化学基础,在编写时以_和_为线索。12现行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引导学生学会的化学方法有:_、假说、_、_、分类和定量化等。13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的5个主题分别为:科学探究、_、_、_和化学与社会发展。14单元思路是课程理念、教材目标的具体化,仅依靠知识的逻辑顺序加以整理是不够的,还必须体现学生对未知内容的_、_和 _。15“先行组织者”理论强调新的学习材料应与认知结构中的_建立合理的联系,这样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16请写出四个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海教育出版社)中的栏目名称:_、_、_和_。三、简答题:17化学教材中的“先行组织者”可以通过那些具体的形式呈现,它们具有哪些特点?18化学课程理念可以通过不同教材的编写理念得以反映,可以粗略地分为哪三类?19为了使化学教材的编写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哪两个方面?20举例说明化学教材中的栏目如何才能合理地反映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要?21单元内容的建构思路有时直接可以从单元的下一级主题得以反映,但有时隐含于内容之中。请结合现行教材,分析某一章或某一节的内容思路。化学教学设计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C 3D 4C 5A 6B 二、填空题:7内容、教和学与交流的方法、测试;8社会中的化学、索尔特化学课程;9整体自洽、数量适当、便于应用;10“先行组织者”、学习活动;11学生的生活经历、化学的社会应用;12实验、比较、模型;13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14探究兴趣、探究过程、内容的社会价值;15原有观念;16你已经知道什么、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联想与启示等。三、简答题:17答:化学教材中的“先行组织者”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学习前的引导性材料,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提示;也可以通过设置一段有关生活的背景材料、一幅反应化学现象的插图、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化学问题或一则生动的化学实验等等。这些形式多样的“先行组织者”具有的一些基本特点有:具体生动,引人入胜,富有召唤力;展示将要学习的内容和意义;能将有关的方法或思路迁移到新的情境中,降低新学内容的难度等。18答:第一类教材以培养少数精英、传承知识为主,教材内容的组织往往以知识为中心,采取尽可能简约的方式呈现知识,重视知识的逻辑结构。第二类教材突出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广泛联系,关注社会热点,倡导“从经验中学”、“做中学”。第三类教材关注学生的化学素养,强调实验在理解知识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19答:一是教材内容选择要关注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对化学知识的要求,帮助他们认识常见的化学现象,能合理地利用化学知识去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二是教材应关注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具体体现在解决社会热点问题、推进技术进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上。20答:化学教材的栏目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必须体现“平等对话”的特点,语言的风格要亲切,易于被学生所接受。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年龄不同,学习任务不同,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也有差异。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栏目设计要形象、生动,体现出召唤力,激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启发学生观察、提出问题、思考、假设到动手验证,使学生在探究中循序渐进地获得知识;高中化学教材的栏目应在思想性、探究性、价值观倾向和职业指导方面有所加强。21答:例如,“金属和合金”单元是按以下思路建构单元内容的:“为什么要研究金属?”“身边的金属有何共同的特征?”“金属单质是如何得到的?”“用金属单质做材料有何局限?”“哪些方式能改变金属的性能?”“目前有哪些重要的合金?”。 化学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习题一、选择题1.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核心内容是( )A.化学课程标准及其实施; B.化学教材及其实施; C.化学教学设计及其实施; D.化学实验及其实施2. 当今教学设计的最高水平是( )A. 直感设计;B. 经验设计; C. 试验(辅助)设计; D. 系统设计3.下列哪项不属于化学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学方法; D 教学理论4.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学活动的检查方法( )A. 反思; B. 测验; C. 观察; D. 调查5. 在某种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所建立的关于教学实践的规范化的运作方式和体系是()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学模式; D. 教学方法6. 教学思路是( )A.高层次教学策略; B.中层次教学策略; C.低层次教学策略; D.教学思想二、填空题7. 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分别是课程教学设计、_、_、_。8.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认知、_、_ 等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_的情境设计。9. 根据教学系统的层次结构,教学目标有课程目标、_、_、_。10. 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整体设计与要素设计统一原则;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统一原则;_;_;_。11. 基础化学教育的任务和目的应该包括下列方面:_、_、_。12. 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基本教学模式主要有_、_、验证知识模式、_、_。13. 化学教学策略由相互联系着的_和_两部分组成。14. 按照布鲁姆的分类方法,可以把教育目标分为_、_、_三个领域。15. 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近景性兴趣和动机的方法有_、_、_、_等,激发学生远景性兴趣和动机的方法有_、_、_等。16. 选择化学教学媒体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_、_、_、_。三、简答题17. 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有哪些?18. 请为氯气及其性质一节制订教学目标。19. 化学实践活动有哪些内容和形式?20. 请你为化学电源这一主题设计一系列活动。 化学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 2.D 3.D 4.A 5.C 6.C二、填空题7. 学段(或学期、学年)教学设计、单元(课题)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8. 情感、行为、教学活动9. 学段10. 理性与操作性、可行性统一原则;规范性与创造性统一原则;最优化与阶段性统一原则。11. 以化学学习为手段,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个性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12. 系统陈述知识模式、解答问题模式、研究(解决)问题模式、历史发展模式13. 教导策略、学习策略14.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15. 创设新奇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统觉情境、创设成功情境 说明学习意义、提出期望要求、利用有效评价16. 有效原则、可靠原则、方便原则、经济原则三、简答题17. 答: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主要有:设计准备:学习、研究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主张,结合化学教学实际进行选择、整合,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调查、研究学习主体,客观、正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了解、研究教学任务。研究并掌握教学内容。调查、研究教学条件和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注意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注意各类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把它们组织成协调、和谐、自然的教学目标体系;注意因材施教。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设计总成与编制方案18.答: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实验室制法的原理;知道卤族元素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实验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辩证看待事物的两面性,树立环保态度。19. 答:化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以观察、测试、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制作和工艺活动;参观、访问、考察、调查活动;资料查阅以及讲座、影视活动;发明、创造和小论文活动;科技游艺和趣味活动;科普宣传活动、公益活动;科技展览、表演活动;其他有关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化学实践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有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和全校活动。化学实践活动通常包括收集处理信息活动、独立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问题解决活动、科学探究活动、技术应用活动、语言表达活动等多种类型、多种方式的活动;既有在课内分散进行的小型、“微”型活动,也有在课外集中进行的“大”型活动。20. 答:化学电源系列活动活动一 调查活动;各种各样的电池活动二 讲座;化学电源概括活动三 制作活动;水果电池、模拟蓄电池、模拟燃料电池的制作活动四 测试活动:电池电压和容量的测定活动五 专题讨论:电池与环境活动六 社会实践活动:废电池回收的宣传与实践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习题一、选择题1. 关于教学情境的设置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B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C根据教师的设计喜好,创设情境D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2. 为了保证教学情境能充分地发挥其功能,在设置教学情境时,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情境作用的全面性情境作用的全程性情境作用的客观性情境作用的活跃性A B C D3.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化学教学语言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工具,关于它的基本特点和要求的叙述不正确的()A遵守语言,逻辑规律B符合客观规律C适应教育教学要求D符合化学学科特点4. 提出问题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说来,课堂教学中的大致可以分为下列类型()导向性问题形成性问题评价性问题一贯性问题A B C D5.( )是教师通过操作实物媒体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获得化学知识、学习实验技能的一种常用的化学教学基本方法。A演示和展示B展示和合作C演示和提问D展示和板书6. 认知需要情感,情感影响认知。教师的(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A智慧技能B情感技能C动作技能D一般技能二、填空题7. 教学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_,它往往既含有_的成分,又含有_的成分,能影响教学活动的效率。8. 情境作用的发展性是指教学情境应该富于启发性,有利于促使学生产生_、_和_的功能。9. _和_是目前最常见的学生在课内的学习活动。10. 讨论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_、_、_、_,共同求得问题解答的一种集体学习活动。11. 练习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练习是以_、_和_为目的的实践训练活动,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12._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比较系统地传递教学内容的一种最基本地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中,讲授大体上可以分为_、_、_等类型。13. 精心设计的板书是教学策略的结晶,凝聚着教学内容的精华。板书的内容主要包括_、_、_和_。14. 教学中的副语言行为是以为_为基础、配合_进行的,它没有形成独立的语言系统,不能称为是一种语言,但是却具有重要作用。15. 管理和调控,是保证教学活动达到既定目标保证。为此,教师要注意通过_、_和_等途径收集来自学生的信息。16. 调控是实现预定教学目的的必要和有效的手段。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主要有下列措施:_、_、反馈与强化、_以及灵活、果断与恰当的反应。三、简答题1. 教学情境的特点和功能是什么,试简述。2.教师向学生说明化学现象产生的原因,阐述化学概念、化学原理时,要使用讲解法。试选择一个课题,进行讲解。3. 一些教师和学生把自学等同于“看书”,这种看法有很大的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自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4. 探究式教学是由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答案的教学活动方式,选择一个课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C 2. D 3. B 4. C 5. A 6.C二、填空题7. 活动方式、 操作、心智8. 继续学习愿望、激发求知欲、增加学生潜能9. 听课 记笔记10. 相互质疑、论辩、启发、补充11. 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12. 讲授、讲述、讲解、讲演13. 课题名称、授课提纲、教学要点和重点、补充材料和其他内容。14. 口头语言、口头语言活动15. 课堂观察、 常规管理、问题处理16. 建立期望、情感调控、节奏控制、三、简答题17. 答:不仅在于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还在于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有效地改善教与学。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适宜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重温旧经验、获得新经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组织丰富的学习素材和信息,促进知识技能的体验、链接,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建构和探究,有利于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最终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习达到你比较高的水平。脱离具体情境的认知活动是效率低下的,适宜的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可以不断地维持、强化和调整和控制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更好地认知,对教学过程起导引、定向、支持、调节和控制作用,而且提高学习效率。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让学生在生动的应用活动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进一步认识知识的本质,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增长才干。只有当学习的内容被设置在该知识的社会和自然情境中时,才能体会到学习去年情境的意义。2. 答:“共价键”教学片段:设问前面认识了一些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形成过程,为什么原子总有形成分子的倾向呢? 讲述原子之间成键时伴随能量变化。成键时要放出能量,因此所形成的分子,能量总比单个的原子能量低。如:H+HH2+436KJ锌跟稀硫酸反应的实验表明,当稀硫酸中的H+得电子变成氢原子后,立即结合成氢分子,并且放出热量。这说明氢分子比两个单独的氢原子的能量低。要拆开1molH-H键,变成2mol氢原子,同样要吸收436KJ的热量。拆开1mol共价键所需要的能量叫做键能。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键长越短,键能越大。讨论:请同学们查看有关键能的数据,解释卤化氢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结论:随卤素核电荷数增加,卤化氢分子的键能依次减小,稳定性依次减弱。讨论:请大家根据键能数据判断H2+Cl2=2H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H-H 436KJ,Cl-Cl 247KJ,H-Cl431KJ)结论:是放热反应。因为拆开1molH-H键和1molCl-Cl键共吸收(436+247),小于生成2molH-Cl键所放出的(4312)KJ热量。讨论:键能还影响物质的性质,如空气中氮气的性质很稳定,很难跟其他物质反应。请同学门推测它的稳定性原因。结论:氮分子中两个氮原子间共用三对电子,形成键能很大的共价键,所以氮气性质很稳定。3. 答: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会学习”是自学的首要任务,充分认识这对于适应学习型社会,增加自身发展潜能的重要意义;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逐步学会自己手机、选择学习材料,并学会自己确定学习任务、学习重点、学习要求、学习程序和学习方法等;让学生知道,自学阅读时不仅要“动眼”看,而且要注意“动笔”;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各类内容的规律。4. 答:“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教学片段:【录像】:小孩喝糖水嫌不甜,要求妈妈再加糖。妈妈加到白糖不再溶解时不加了,小孩问为什么,妈妈说糖已经不融化了,再加也不可能使糖水变甜了。【提问】:我相信,录象中小孩问的问题同学们也会问的:为什么在一定量水中加白糖,加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溶了呢?是不是其他物质也有这种情况呢?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其中的道理。【实验探究1】:在两支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分别加入少量食盐和硝酸钾,振荡,溶解后再继续加入,直至不再溶解为止。【师生交流】:讨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实验现象说明的问题。【结论】: 将食盐和硝酸钾加入到水中,一定量后就不溶解了。说明物质在水中不是无限能溶的。【提问】:在上述实验中我们在不停地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因此,它们的量是在改变的,但在实验过程中也有两个因素是不变的,是哪两个因素呢?【学生回答】:溶剂的量和温度。【提问】:那么,当溶剂的量或温度发生改变时,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会不会发生改变呢?【实验探究2】:将实验探究1中不能再溶解溶质的硝酸钾溶液加热,观察现象,并尝试着在溶液中继续加入相应的溶质。在实验探究1中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氯化钠溶液中加水,振荡,观察现象,并尝试着在溶液中继续加入相应的溶质。【师生交流】:交流实验现象,并说明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结论】:温度和溶剂量发生改变,会使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量发生改变。【提问】:我们常把溶液分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同学们能否自己概括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学生回答】: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习题一、选择题1.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简称是( )A. CMI; B. CDI; C. CFI ; D. CAI 2.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 建构主义; B. 行为主义; C.认知主义 ; D. 信息加工理论3. Webquest 是一种( )模式A. 网络课堂教学; B. 专题网站学习; C.网络探究; D. 计算机管理教学4. 下面哪种软件集成了各种链结构、环结构等,可以很方便的制化学结构图( )A.Chemsketch; B. Cool Editor 2000; C. Dreamwear; D. Chemexcel二、判断题5. 为了使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达到教学效果的优化,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过程和现象完全代替实验。 ( )6. 制作交互型课件时,应当统一把学习资料按平均水平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材料,或通过交互式联系,评估自己是否具备进行某种学习的能力。 ( )三、填空题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涉及的领域包括教学理念的更新与重整、计算机辅助教学与_的结合、_的开发、_的跟进等。8. 掌上实验室是_与_的整合。9. 手持技术构建了一个先进的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_ 和_。10. 网络探究模式的构成包括:绪言、_、过程、_、结论和_。11. 专题网站学习模式的组成模块有_、_、_和_。12. 信息技术和化学课程整合的原则有_、_以及 _。13. 常见的Internet资源举例:_、_、_和_。14. 著名的搜索引擎Google的域名为www.google.com,IP地址为216.239.51.99,要访问Google,可以在URL中输入_或_。15.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模式可以分为_、_、_三类。16.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_-提出问题-_-_-课题小结-_-课题延伸等七个环节。四、简答题17. 简述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18. 简述专题网站学习模式的优缺点。19. 你认为应该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20.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开始改变学习方式,教育学家提出了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理念。即通过因特网和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或教学的活动。你认为所谓的数字化学习有哪些特点?21. 计算机模拟实验方便快捷,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吗?如何抉择?五、实践活动题22. 利用Internet 查阅高中化学章节中相关的10篇有价值的文献,主题自选。23. 在Internet 上下载本书的几种化学专用软件,利用其中一种或两种软件画出水杨酸(即2-羟基苯甲酸)的分子式和球棍模型。24. 试设计一份“Intel未来教育的教学设计”,题目可自拟。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习题参考答案选择题1. D 2. A 3. C 4. A 判断题5. 错。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计算机模拟实验不能完全代替真正的实验。6. 错。制作交互型课件时,应当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不同情况,把学习资料分为多个水平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材料,也可以通过交互式联系,评估自己是否具备进行某种学习的能力。 填空题7. 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法8. 手持技术、网络技术9. 数据采集器、传感器10. 任务、资源、评估11. 网络资源库、网上交流平台、使用介绍模块、自我评测平台12. 有关的学习理论与具体实际的结合的原则、最优化原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原则13. WWW资源、FTP资源、Email 、BBS14. http:/www.google.com、 http:/ 216.239.51.99 15. 基于单机课件的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计算机管理教学16. 创设情景、自主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试简答题17. 答: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其优点是:能很好地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不会出现传统课堂上少数学生唱主角的现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自尊的保护。该模式中教师的地位是辅助教学中的情景创设,课题提出,及时反馈并评价。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一定的缺点: 即教学过程的管理略显混乱,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利用网络干其他事情的现象。同时该模式还是局限于课堂教学,有时空的限制;此外,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也削弱了。18. 答案:优点:打破时空限制,能进行远距离学习。大容量的资源能引导学生对某个专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在进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及时在论坛里发表并讨论,有助于合作协助。缺点:由于展开问题讨论时,涉及的专业图形符号较多,现在的配套软件技术还跟不上,实时交流其实有瓶颈问题。19. 答案:(1)基础技术与基本理念准备在技术上,我们必须先熟练软件如最常用的PowerPoint 软件;(2)勇于实践“整合” ;(3)创造性地使用软件,或深入精通个别软件,开发它的不常见功能,降低技术与成本投入;(4)学会搜索、共享、整合资源;(5)立志于建立自己的教学专题网站(6)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正确认识也必须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内化如果教师的观念没有转变,“整合”只能是无的放失。20. 答:数字化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业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了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数字化学习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其特点主要有:学习内容和资源获取的随意性;学习内容的实效性;学习探究的多层次性;学习内容的可操作性、课再生性;学习环境的网络化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学习过程的可跟踪性;应用形式的多样化。21. 答:计算机模拟不能完全代替实验。但可适用于如下情况:(1)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放大”; (2)严重污染较危险的或一般探究下没法完成的实验;(3)化工生产中的生产流程;(4)反应速率较慢或很快的实验;(5)微观概念与微观结构,可化抽象为具体;(6)错误的实验操作做反面教材;(7)研究性学习;(8)新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题22. 选择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这一节为主题,可以在中文学术期刊网上输入关键词“金属腐蚀OR金属防护”或者是在Google中输入以上关键词,即可找到不止10篇相关文献。提醒:如果用第一种方法,你还可以在每一篇文献的相关文献区域寻找你所需要的文献资料。23. 化学微格教学实验 习题一、填空题1_是指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2作为学习方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和过程称为_。3符合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所需要的基本特征和要素,并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明显支持和促进作用的教学活动和过程称为_。4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流程是由教师提出问题、_、制定实验计划、_、_、反思与评价5按照探究活动的_分:有实验探究、调查探究和讨论探究。6按照探究环节的多少可分为_和_。7探究式教学一般有5个基本要素:_、_、_、_、交流发表.8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_、_、_、_、多重教育功能。9探究式教学实施策略的5个环节_、_、解释 推论、_、_.10科学探究中应处理的三种关系是_,_、_。二、是非题11科学探究的活动内容就是进行实验设计与操作。 ( )12探究式教学适合教学小班教学,占用很多时间。 ( )13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真正地理解概念、原理和科学知识。 ( )14探究式教学适合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 ( )15按照学生进行探究的组织方式分:有学生的个体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 ( )16化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 )三、简答题17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的基本条件是什么?18简述下探究式教学的特征。19探究性学习与启发式教学有什么关系?20如何评价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21通过“铁钉在不同环境下的锈蚀情况”的活动为主题,设计简要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方案。化学微格教学实验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科学探究 2. 探究式学习 3. 探究式教学 4.学生提出假设、分组进行实验、分析信息得出结论5形式、途径和方法6. 比较完整的探究 局部的探究7. 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8. 驱动性、诱发性、易参与性、可生成性9. 关注 参与、实验 探究、整合 精致、反思 评价10. 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探究过程中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二、是非题11. 12. 13. 14. 15. 16. 三、简答题17. 答: 必须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或者向他们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必须为学生开展探究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并在资料、材料、设备和指导方面提供恰当的支持;必须组织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帮助学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础上加深认识,达到教学目标。18. 答:未知性与问题性、发现性与探索性、过程性与开放性、主动性与互动性。19. 答: 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是由自我驱动的,而在启发式教学中是被教师驱动的,其实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学生可以进入自我驱动的探究性学习。在探究式教学中经常需要来自教师的启发、示范、指导、讲解、精致。20. 答: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来考虑。学生从态度情感方面描述自己的体验,从中也反映出他们在学习信念和价值观上的转变,如:科学精神、合作意识等。其次是在过程和方法上:如何探究新事物,进行探究式学习各个环节对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及合作带来的收获等。收获的主要来源首先是合作探究活动,其次是小组内交流、教师的讲解和交流、组间交流和独立探究。21答:创设情景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每年因钢铁生锈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出问题 铁为什么会生锈?在不同条件下对铁的生锈产生哪些影响?提出假设 1与空气接触;2与水蒸汽接触;3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实验验证实验1:取一只干燥试管,放入一根铁钉,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实验2:取一只试管,放入一根铁钉,加入刚煮沸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