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复习题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07620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复习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复习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复习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 概念:1. 全口义齿: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修复体。2.牙列缺失:是指患者上颌、下颌或上下颌的天然牙全部缺失,是临床上常见的修复病例,多见于老年人。 3.牙列缺损:上颌或下颌牙列内的不同部位有不同数目的牙齿缺失,同时牙列内有不同数目的天然牙存在。4.无牙颌:牙列缺失患者的上下颌称为无牙颌5. 前弓区:在口腔前庭内,颊系带之间为前弓区。6. 后弓区:在口腔前庭内,颊系带以后为后弓区。 7.颧突:位于后弓区内相当于上颌第一磨牙根部的骨突起处,此区黏膜薄,为避免前后翘动,相应的基托组织面做适当缓冲。8.上颌结节:是上颌牙槽嵴两侧远端的圆形骨突,表面有黏膜覆盖。与颊黏膜之间形成颊间隙。 9. 翼上颌切迹: 位于上颌结节之后,是蝶骨翼突与上颌结节后缘之间的骨间隙,表面覆盖黏膜,形成软组织凹陷,是上颌全口义齿两侧后缘的界限。10. 切牙乳突: 位于腭中缝之前分,上颌中切牙的腭侧,为一梨形或卵圆形的软组织突起。11.上颌硬区:位于上颌腭穹隆中部的前份,骨组织呈嵴状隆起,又称上颌隆突或腭隆突。表面覆盖黏膜较薄,受压后易产生疼痛。 12.腭小凹:是口内黏液腺导管的开口,位于腭中缝两侧,软硬腭连接处的稍后方,上颌全口义齿的后缘一般应在腭小凹后2mm左右处。 13.后堤区:前后颤动线之间的区域,为上颌基托后缘的边缘封闭区。 14. 颊棚区 15. 远中颊角区 16.磨牙后垫 17. 下颌隆突 18下颌舌骨嵴 19. 义齿间隙:是在口腔内容纳义齿的潜在空间。 20.固位:是指义齿抵抗从口内垂直脱位的能力。 21.稳定:是指义齿对抗水平和转动的力量,防止义齿侧向和前后向脱位。 22.吸附力:是两种物体分子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包括附着力和粘着力。23.附着力:附着力是指不同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24.粘着力:粘着力是指同分子之间的内聚力。 25.无牙颌印模:是用可塑性印模材料取得的无牙上、下颌牙槽嵴和周围软硬组织的印模。 26.一次印模:是选择与患者无牙颌大小、形态合适的成品托盘及用海藻酸印模材料或热塑性印模材料一次完成工作印模的方法。 27.二次印模:由初印模和终印模组成,是在患者口中取两次印模后完成工作印模的方法。 28. 模型:模型是灌注模型材料(石膏或人造石)于印模内形成的物体原型。 29. 颌位关系记录:是指用禾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部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位置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以便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用全口义齿来重建无牙颌患者的正中禾关系。30.垂直距离:为天然牙列呈正中牙合 时,即尖窝交错的接触关系时,鼻底至颏底的距离,也就是面部下1/3的距离。31.水平颌位关系:两侧髁突在下颌后退接触位(RCP)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32.转移颌位关系:转移颌位关系是将临床上所记录的患者上颌对于颞下关节的位置关系再现于禾架之上,以便在禾架上能很好地模仿人体的下颌运动,制作出符合患者口腔内生理环境的全口义齿。 33.上禾架:是将带有上下牙合 托的模型用石膏固定在给架之上,并保持上下颌模型间的高度和颌位关系,以便排牙。 34. 全口义齿的平衡禾:全口义齿的平衡禾是指下颌在正中禾及前伸、侧方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齿都是能同时接触的一种咬合关系。 35. 定位平面斜度:从上中切牙近中切角至上颌7 7的近中颊尖顶相连而成的三角平面称为定位平面。定位平面与眶耳平面的夹角称为定位平面斜度。 36.牙尖工作斜面的斜度:是指下颌做前伸运动时,上后牙牙尖远中斜面或下后牙牙尖近中斜面与水平面间形成的夹角。 37. 个别托盘: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和修复的需要而制作的托盘。二、 填空:1.全口义齿是为 牙列缺失 患者制作的义齿(修复体)。2. 全口义齿的修复对象是 牙列缺失 的患者,是为 无牙颌 患者解决全部天然牙的缺失和部分软、硬组织吸收与改变而制作的修复体。3.全口义齿由 人工牙 和 基托 两部分组成。4. 牙列缺失是指患者 上颌、下颌 或 上下颌 的天然牙全部缺失,是临床上常见的修复病例,多见于老年人。牙列缺失的最常见病因是 龋病 和 牙周病。5. 牙列缺失患者的上下颌称为 无牙颌 。6.在口腔前庭,唇、颊系带之间区域为 前弓区 ,颊系带以后为 后弓区 。7. 前颤动线为硬腭与软腭腱膜结合的部位;后颤动线又称为“啊”线,约从一侧翼上颌切迹延伸至对侧的翼上颌切迹。前后颤动线之间的区域,称为 后堤区 。作为上颌全口义齿后缘的封闭区,义齿基托组织面在此区域应向黏膜方向 突起 。8.后堤区前后向宽度因腭部的形态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即 硬腭平坦形 、硬腭高拱形 、 中间形 。9.牙列缺失后,会出现牙槽嵴的吸收。吸收在缺失后前 3 个月最快, 35 个月吸收速度减慢,大约 6 个月后吸收速度显著下降,拔牙后 2 年吸收速度趋于稳定,每年以 0 .5 mm的水平吸收,将终生持续。因此,全口义齿修复的时机应在拔牙后 35 个月;确实急需的,最早也应在拔牙后 1 个月进行。一般情况下,一副普通的全口义齿,使用 34 年后应进行必要的调禾和衬层处理,使用 78 年后应予以重新修复。10.牙列缺失后,牙槽嵴吸收多少与骨质致密度直接关系,由于上下颌骨内外侧骨板的密度不一,结果上颌牙槽嵴吸收方向 向上向内 ,上颌牙弓逐渐变 小 ;下颌牙槽嵴吸收方向 向下向外 ,下颌牙弓逐渐变 大 。11.根据无牙颌的组织和全口义齿的关系,将无牙颌分成四个区,即 主承托区 、 副承托区 、 边缘封闭区 和 缓冲区 。 12. 义齿有三个表面,即 组织面 、 磨光面 、 咬合面 ,对义齿的稳定和舒适有很大的影响。 13. 全口义齿能附着在上下颌骨上是由于 大气压力 和 吸附力 等物理作用的结果。 14. 吸附力包括附着力和粘着力。 附着力 是指不同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粘着力 是指同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全口义齿的基托组织面和黏膜紧密贴合,其间有一薄层的唾液,基托组织面与唾液,唾液与黏膜之间产生 附着力 ,唾液本身分子之间产生 粘着力 。 15.在全口义齿分类方法中,按牙列缺失情况分为 全颌全口义齿 和 单颌全口义齿 ;按牙列缺失后开始修复的时间分为 长期型全口义齿 、 即刻全口义齿 、 过渡性全口义齿 ;按义齿结构和支持形式分为 黏膜支持式全口义齿 、 混合支持式全口义齿 、 根支持式全口义齿 。 16.获取无牙颌的印模有多种方法,主要有:根据取印模的次数,分为 一次印模法 和二次印模法 ;根据取印模时患者张口或闭口,分为 开口式印模 和 闭口式印模 ;根据取印模时是否对黏膜造成压力,分为 黏膜静止式印模 和 黏膜运动式印模 。临床上常用的印模方法为 一次印模法 和 二次印模法 。 17. 托盘是承载印模材料在口内取得印模的工具,主要有 成品托盘 和 个别托盘 两种。上颌托盘的宽度应比上颌牙槽嵴宽 23 mm,周围边缘高度应离开黏膜皱襞约 2 mm,唇颊系带处呈 切迹 ,托盘后缘两侧需盖过 翼上颌切迹 ,后缘连线位应超过颤动线 34 mm;下颌托盘的高度和宽度应与上颌的托盘 相同 ,后缘两侧应盖过 磨牙后垫 ,舌侧沿舌沟 前行 。 18. 印模材料的种类较多,常用的印模材料有 藻酸盐类印模材料 、 硅橡胶印模材料 、 印模石膏 、 印模膏 等。目前最常用的是 藻酸盐类印模材料 ,这种材料目前在国内被广泛采用。 19. 在无牙颌初印模上灌注石膏形成 初模型 ,用来制作 个别托盘 。在无牙颌终印模上灌注石膏或人造石形成 终模型 (又称工作模型)。 20. 调拌石膏的方法为旋转调拌,调拌速度为每分钟 30 转左右,调拌时间大约 1分钟,到石膏调拌均匀细腻时开始灌注,灌模后静置约 半个 小时,石膏发热凝固后可立即脱模。 21. 模型形成的方法有 围模灌注法 和 一般灌注法 。 22. 模型边缘厚度以 35 mm为宜,模型最薄处也不能少于 10 mm。模型后缘应在腭小凹后不少于2 mm,下颌模型在磨牙后垫自其前缘起向后不少于10 mm。模型修整后底面要平,底座部分应为工作部分的 1/2 。 23. 当天然牙列存在时,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由紧密接触的上下牙列来保持的。有两个稳定的参考位,即 正中禾位 、 正中关系位 。当天然牙列缺失后,随之丧失 正中禾位 ,唯一稳定参考位就是 正中关系位 了。 24. 颌位关系记录包括了 垂直关系记录 和 水平关系记录 两部分。 25.禾托由 基托 与 禾堤 两部分组成。 26. 确定处置距离的方法有 息止颌位法 面部比例测定法 面部外形观察法 。 27. 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很多,一般归纳为以下三类,即 哥特式弓描记法 、直接咬合法 、 肌监控仪法 。 28. 直接咬合法是指利用禾堤及禾间记录材料,嘱患者下颌后退并直接咬合在一起的方法。包括 卷舌后舔法 、 吞咽咬合法 、 后牙咬合法 、 鼓腮咬合法 。 30. 常用的暂基托材料有 基托蜡片 、 自凝材料 和 光固化基托塑料板 。 31. 制上禾堤,放入口内调改禾平面。要求禾平面的前部在上唇下缘以下约2 mm,且与 瞳孔连线 平行;禾平面的后部,从侧面观要与 鼻翼耳屏线 平行。禾堤的唇面要充分衬托出上唇,使上唇丰满而自然,禾堤后端整修成斜坡状。32. 检查正中关系是否是正确方法有 扪测颞肌法 、 扪测髁突动度法 、 面部外形观察法 。33. 禾堤唇面画标志线包括 中线 、 口角线 、 唇高线 和 唇低线 。34.禾架的种类有四,分别是 简单禾架 、 平均值禾架 、 半可调节禾架 、 全可调节禾架 。 34. 人工牙根据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有两大类 树脂牙 和 瓷牙 。根据后牙禾面形态分为两大类 解剖式禾面形态 和 非解剖式禾面形态。35. 平衡禾的分类包括 正中平衡禾 、 前伸平衡禾 、 侧方平衡禾 。在非正中平衡禾中,根据上下牙接触的数目,分为 三点接触禾平衡 、 多点接触禾平衡 、 完全接触的禾平衡 。36.与平衡禾有关的五因素为 髁导斜度 、 切导斜度 、 牙尖工作斜面的斜度 、 补偿曲线曲度 、 定位平面斜度。37.在Gysi的同心圆学说,五因素间必须保持的互相关系是:髁导斜度和切导斜度间为 反变关系 ;补偿曲线曲度、牙尖斜度和定位平面斜度间为 反变关系 ;髁导斜度或切导斜度与其余任何一种因素都是 正变关系 。38. 孙廉的平衡咬合理论中,三因素指的是 髁道斜度 、 切道斜度 、 平衡斜面的斜度 。39.在前伸平衡禾的调整中,前牙切缘接触而后牙无禾接触,表明切导斜度 过大 或牙尖斜度 过小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考虑 增加 补偿曲线曲度使牙尖工作斜面斜度加大,其次考虑在不影响美观和功能的原则之下,适当 减小 前牙的切道斜度;前牙切缘无接触而后牙有接触时,表明切导斜度 过小 ,或牙尖斜度 过大 。一般调整后牙的远近中向倾斜度,以 减小 补偿曲线曲度。40.在侧向平衡禾的调整中,工作侧早接触而平衡侧无接触,主要是通过 加大 平衡侧横禾曲线的方法来调整;平衡侧早接触而工作侧无接触时,可用 减小 平衡侧横禾曲线的方法来调整。 41.全口义齿的蜡型塑型包括 基托塑形 、 牙龈 、 牙根 及 腭皱襞的塑形 。42.全口义齿蜡型完成后,先用石膏将其包埋固定于 型盒 中,蜡加热冲去后即形成石膏 型腔 ,在 型腔 内填以树脂,经加热聚合后,人工牙与基托连成一个坚固的整体。再打开 型盒 从中取出义齿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全口义齿制作即告完成。43.全口义齿的装盒采用 反装法 ,即将模型包埋固定于 下半 型盒内,人工牙、基托完全暴露,翻到 上半 盒内。44.型盒由上层型盒、下层型盒和型盒盖三部分组成。模型距型盒顶部至少应有 1 cm。45.装盒前,将完成蜡型的模型从禾架上取下,浸泡在冷水中约 10 分钟,使其吸足水分,以免装盒时吸收装盒石膏中的水分加快凝固速度及膨胀,不利于操作,导致装盒包埋不实。46.装盒时,下层型盒的边缘应完全露出,以便与上层型盒吻合。待石膏结固(约30分钟)后,其表面均匀涂一层 分离剂 。将上层型盒罩在其上检查,要求上下两层型盒的边缘吻合良好,调石膏注入上层型盒内,为防止牙颈部和牙间隙处产生气泡,可用排笔蘸 石膏浆 在这些部位先涂布一层。47.上层型盒灌注后约 30 分钟,包埋石膏完全硬固,此时方可进行烫盒处理。置入80C以上热水中浸泡 510 分钟,打开型盒,去除软蜡,用热水的容器放于高处,用 细水流 冲洗干净。48.树脂充填在20左右室温下,树脂粉和液调和后约 20 分钟达到面团期,面团期约维持 5 分钟,此时进行充填。49.全口义齿的热处理可采用 湿式聚合法(水浴加热法) 和 干式聚合法 两种,目前常采用 水浴加热法 。50.出盒时机,型盒经热处理后在水中自行冷却,水温降至 50C 以下时,出盒最适宜。51.将表面黏附石膏全口义齿,浸泡于 30%枸橼酸钠 过饱和溶液中, 24 小时后取出,用清水洗刷干净,残存的石膏即可去净。52.基托组织面是口腔黏膜的真实反映,除树脂瘤、尖锐的凸起、残留石膏渣以及需缓冲骨突等处外,一般不应 研磨 。 53.全口义齿人工牙选磨调禾的原则注意保护 功能尖 ,消除咬合时的 早接触点 。去除下颌运动时的咬合干扰,达到平衡禾。调磨顺序为: 正中 禾的选磨 侧方 禾的选磨 前伸 禾的选磨。 54.在正中禾的选磨中,尽量调磨人工牙的斜面和窝,不降低牙尖 高度 。牙尖与斜面发生早接触时,应调磨 斜面 ;牙尖与窝发生早接触时,应调磨与牙尖相对应的 窝 ;斜面与斜面发生早接触时, 两斜面 均可调磨。55.在侧方禾的选磨中,工作侧发生早接触时,应调磨早接触的 牙尖斜面 ;平衡侧发生早接触时,应调磨上颌后牙舌尖的 颊斜面 或下颌后牙颊尖的 舌斜面 。侧方禾上下尖牙禾干扰时,可调磨上颌尖牙的 舌斜面 或下颌尖牙的 唇斜面 。56.在前伸禾的选磨中,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时,应调磨上前牙的 舌窝 或下前牙切缘的 唇斜面 ;后牙接触前牙不接触时,应调磨上颌后牙牙尖的 远中斜面 或下颌后牙牙尖的 近中斜面 。57.基托不密合重衬的方法有: 直接重衬法 、 间接重衬法 、 自凝软衬材料重衬 。三、简答:1.简述切牙乳突的生理意义。(1)其下为切牙孔,有鼻腭神经和血管通过,义齿基托组织面在此区应缓冲。(2)切牙乳突是上颌重要的,稳定的标志。因此可作为排列上颌中切牙的参考标志 。 a.两个上颌中切牙的交界线应以切牙乳突尖端作为标准; b.上颌中切牙唇面置于切牙乳突中点前8-10mm; c.上颌两侧尖牙牙尖顶的连线应通过切牙乳突中点前后1mm范围。2.简述磨牙后垫的生理意义。(1)是下颌全口义齿后界封闭区。(2)下颌全口义齿后缘应止于磨牙后垫的前1/31/2处。(3)磨牙后垫可作为指导排列人工牙的解剖标志。a.垂直向:下颌第一磨牙的合面应与磨牙后垫的等高;b.前后向:下颌第二磨牙应位于磨牙后垫前缘;c.颊舌向:磨牙后垫颊面、舌面与下颌尖牙的近中面形成一个三角形,下颌后牙的舌尖应位于此三角形内。3.填写下表,说明无牙颌的分区、部位及其作用。分 区部 位作 用主承托区上下颌牙槽嵴顶等承担咀嚼压力,与基托紧密贴合副承托区牙槽嵴的唇颊侧和舌腭侧 协助承担咀嚼压力,与基托紧密贴合边缘封闭区义齿边缘接触的软组织部分 边缘封闭,与基托紧密贴合 缓冲区下颌隆突区、上颌硬区等 避免压痛,义齿翘动,适当缓冲 4.简述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有关因素。(1)颌骨的解剖形态;(2)口腔黏膜的性质;(3)睡液的质和量;(4)基托的边缘。5.简述影响全口义齿稳定的有关因素。(1)良好的咬合关系;(2)合理的排牙;(3)理想的基托磨光面形态。6.简述全口义齿基托的伸展范围。上下颌唇颊舌侧在粘膜反折线处,让开系带;上颌后缘在两侧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后2mm三点间的连线处,下颌后缘在下颌磨牙后垫的前1312处 。7.以藻酸盐印模材料制取一次印模为例,简述制取无牙颌上下颌印模的方法。(1)选择大致与上下无牙颌患者牙弓一致的成品托盘。(2)调拌藻酸盐印模材料,引入口中,作上下颌主动被动肌功能修整。(3)印模材料凝固后,将托盘从口中取出,检查印模的完整性,完毕。 8.简述制取个别托盘的步骤和方法。(1)个别托盘的边缘线;(2)缓冲;(3)预留空间;(4)自凝树脂的调拌与压制;(5)打磨与完成。9.简述围模灌注法的步骤和方法。在印模的周缘下约2mm处粘着一条约5mm宽的蜡棍,下颌印模的舌侧边缘间用蜡板封闭空隙; 沿蜡棍外面及印模后缘围绕一层成盒型蜡板,围板上缘至印模最高处的距离不少于10mm。 灌注石膏,完成。10.简述排牙的原则。(1)牙弓形状,应尽可能与颌弓形状一致;(2)人工牙的盖嵴部应尽可能贴近牙槽嵴;(3)禾平面应与牙槽嵴接近平行,并且平分颌间距离;(4)前牙应排成浅覆盖和浅覆禾关系;(5)形成正常的禾曲线。11.列表说明排列人工前牙的要求表5-1前牙排列的精确位置要求唇舌向倾斜 近远中向倾斜 旋转度 与禾堤平面关系上颌中切牙 接近垂直或颈部 垂直或稍向远中 与前牙区颌弓曲 切缘与禾平面接触 稍向腭侧倾斜 倾斜 度一致上颌侧切牙 切缘稍向唇侧倾 颈部稍向远中倾 远中微向舌侧旋 切缘高出禾平面0.5 斜 斜 转 1mm上颌尖牙 颈部向唇侧突出 颈部稍向远中倾 唇面远中向舌侧牙 尖与禾平面接触 切缘微向舌侧倾 斜 旋转与后部颌弓 斜 其程度介于1、2 曲度一致 之间下颌中切牙 颈部微向舌侧倾 垂直 与前牙区颌弓曲 切缘高出禾平面约 斜 度一致 1mm下颌侧切牙 近似垂直 颈部稍向远中倾 同中切牙 同中切牙 斜下颌尖牙 颈部稍向唇侧突 颈部稍向远中倾 唇面远中向舌侧 同中切牙 出 斜 旋转与后部颌弓 曲度一致12.列表说明排列人工后牙的要求后牙排列的精确位置要求 颊舌向倾斜 近远中向倾斜 与禾平面关系上颌第一前磨牙 颈部微向颊侧倾斜 垂直 颊尖在禾面上,舌尖离开禾平面约1mm上颌第二前磨牙 垂直 垂直 颊舌尖均在禾平面上上颌第一磨牙 颈部稍向腭侧倾斜 颈部稍向近中倾斜 近中舌尖在禾平面上,远舌尖、近颊尖 离开约1mm,远颊尖离开约1.5mm上颌第二磨牙 颈部向腭侧倾斜 颈部向近中倾斜 近舌尖离开禾平面约1mm,远舌尖、近颊尖离开约2mm,远颊尖离开约2.5mm下颌后牙 以上后牙禾面为准,按正中禾关系排下后牙13.在全口义齿的试戴中,蜡型戴入口中后,需检查那些项目。(1)检查外观(面部比例)及垂直距离(2)检查暂基托是否平稳(3)检查颌位关系 (4)检查咬合关系(5)检查平衡禾(6)检查排牙情况(7)检查发音情况(8)检查基托14.叙述全口义齿基托的伸展范围及厚度要求上下颌唇颊舌侧在粘膜反折线处,让开系带;上颌后缘在两侧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后2mm三点间的连线处,下颌后缘在下颌磨牙后垫的前1312处 。 基托的厚度为1.52mm,接近人工牙处逐渐加厚;基托边缘、翼颌切迹、磨牙后垫厚度为2.53mm,呈圆钝状;缓冲区基托可适当加厚,以备缓冲时留有余地。15.简述判断树脂充填是否足够的标志型盒周边有多余的树脂被挤出;玻璃纸较平整,皱褶不明显;树脂致密,颜色较深。 16.简述树脂充填及热处理中常见问题及原因(1)气泡(散在小气泡) 树脂填塞不足或充填过早(基托较厚处形成圆形大气泡) 热处理过快(基托表面气泡) 单体过多或后填加,调拌不匀材料本身性能不佳(2)咬合增高 树脂过硬树脂量过多装盒用石膏强度不够型盒未压紧(3)基托颜色不一 树脂调拌不均匀树脂充填时过硬牙托水挥发过快过多手和水盆不干净充填时反复多次填塞(4)人工牙与基托树脂连接不牢 上下型盒分别充填树脂,时间过长试压后玻璃纸未去净人工牙上涂有分离剂关盒前人工牙与基托间未加牙托水17.简述基托磨光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磨光需用各种磨具,磨具与义齿直接接触,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研磨的效果,(2)磨具的工作转速对研磨有一定影响,工作转速快,研磨效率高,(3)操作时两手要拿稳义齿,用力得当,防止义齿在高速抛光下脱手飞出造成损坏。(4)操作时要遵循由粗磨逐渐到细磨的原则,细磨时要改变方向,使前后磨痕交叉成直角,使研磨均匀。(5)在细磨时,毛刷、布轮等工具一定要润湿,并不断加磨光糊剂,不能干磨。否则易因摩擦产热,造成基托表面焦化,破坏表面形态。18.简述全口义齿修复后常见的问题的原因及处理疼痛:基托边缘过长 磨短、磨圆钝基托的边缘 牙槽嵴有明显骨突、硬区、组织倒凹 缓冲组织面的压力和消除组织倒凹 人工牙量相对过大、或义齿不稳定 采取选小号义牙、扩大外展隙、减径或减数;查找早接触点的确切部位选磨。 垂直距离过高、基托变形 可采用稍稀石膏,轻者可通过调磨降低高度,重者应重作义齿。固位不理想:义齿固位尚好,说话或打哈欠时义齿易脱位:主要原因是基托边缘过长、系带区基托未形成相应的切迹,或基托边缘过短、过锐,牙齿排列过分偏向颊或舌侧。 可以采用磨短过长基托,缓冲系带区,重衬结合加长基托边缘的方法解决。偏离了中性区的牙齿排列应考虑重作牙齿。 吃饭时义齿易脱位:颌位关系记录有问题,义齿不平衡所致 选磨或重做咬唇颊、咬舌:牙列缺失后长时间未及时修复造成颊脂肪垫处的黏膜内陷或舌体变大;人工牙排列的覆盖、舌侧的反覆盖偏小或对刃禾;初戴义齿时使用不当;上下颌基托远中端在咬合时间隙过小 在上颌义齿基托颊侧放烫软的印模膏,并以雕刻刀加热固定在基托上以外撑内陷的颊侧黏膜,磨改上下牙尖的斜面,上下后牙的颊舌侧轴面。咀嚼功能不良:上下颌义齿接触点少,垂直距离低 在口内直接用自凝造牙粉加高上颌或下颌义齿、或重作义齿。通过调禾增加接触点进而增加接触面积。发音障碍:口腔部狭窄;舌的活动范围减小 坚持训练;可适当磨改上下义齿牙列舌侧轴面以增加气道半径。恶心:咽部敏感;后缘过长或不密合 可磨短上颌义齿后缘基托;重衬。心理因素造成的不适:患者对全口义齿的期望值过高 耐心解释全口义齿选择题A1型题1、上颌后部牙槽嵴骨吸收的方向为A向上、向后 B向上、向外 C向上、向内D向后、向外 E向上、向前2、下颌后部牙槽嵴骨吸收的方向为A向下、向后 B向下、向外C向下、向内 D向后、向外E向下、向前3、全口义齿修复应在拔牙多少时间后进行A一周 B三周 C一个月D三个月 E六个月4、无牙颌颌患者下颌下于正中关系位时上下颌牙槽嵴顶间的距离称为A开口度 B息止合间隙 C垂直距离D颌间距离 E覆合5、全口义齿的固位和支持有利的粘膜情况是A厚、松软 B厚、韧 C薄D薄、干燥 E B或D6、口腔前庭内相当于原中切牙近中交界线的延长线上的是A舌系带 B唇系带 C颊系带D口轮匝肌的起始部 E上颌义齿切迹7、腭小凹位于A切牙乳突前方 B腭皱与切牙乳突之间C腭皱后方 D上颌牙槽嵴后缘E软硬腭交界处,腭中缝两侧8、上颌义齿后堤区位于A磨牙后垫 B腭小凹前方 C前颤动线之前D前后颤动线之间 E后颤动线之后9、后堤区的作用是A基托后缘定位 B边缘封闭作用C支持作用 D排牙标志 E缓冲作用10、切牙乳突的作用是A排列上颌中切牙的参考标志B确定合平面的标志C确定基托伸展范围的标志D确定牙槽嵴顶的标志 E确定后堤区的标志11、上颌中切牙的唇面通常位于切牙乳突中点前A1-4mm B5-7mm C8-10mm D11-15mm E16-20mm12、上颌义齿基托不需要缓冲的部位是A切牙乳突 B颧突区 C腭中缝D颤动线 E上颌隆突13、切牙乳突是排列上牙切牙的解剖标志,因为A切牙乳突位于上颌腭中缝的前端B切牙乳突与上颌中切牙之间有较稳定的关系C切牙乳突下方为切牙孔,排牙时要防止此处压迫D切牙乳突的位置变化较小E两个上中切牙的交界线应以切牙乳突为准14、下颌义齿的基托需要缓冲的部位是A磨牙后垫 B下颌舌骨嵴 C颊系带D颊侧翼缘区 E舌侧翼缘区15、不利于义齿固位的解剖形态是A牙槽嵴丰满 B牙弓宽大 C粘膜厚韧D腭盖高耸 E系带附着近牙槽嵴顶16、不属于边缘封闭区的是A上颌后堤区 B下颌磨牙后垫区C牙槽嵴粘膜与唇颊粘膜的反折处D能承担部分咀嚼压力的区域E能阻止空气进入基托与所覆盖组织之间的区域17、属于缓冲的部位是A切牙乳突区 B磨牙后垫区 C后堤区D牙槽嵴顶区 E颊侧翼缘区18、根据无牙颌各部分组织结构特点及全口义齿的关系,无牙颌被分为以下四区,除了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边缘封闭区D后堤区 E缓冲区19、全口义齿与唇颊肌作用关系最密切的表面是A禾平面 B磨光面 C咬合面 D组织面E吸附面20、全口义齿的固位是指A咀嚼时义齿不脱落 B大张口时义齿不脱落C说话时义齿不脱落 D抬头时义齿不脱落E从口内取下义齿时有阻力21、全口义齿的固位力不包括A吸附力 B附着力 C粘着力 D磨擦力E大气压力22、与大气压力的产生关系最密切的是A基托面积 B牙槽嵴高度 C边缘封闭D后堤区宽度 E粘膜厚度23、与全口义齿固位无关的是A基托面积 B牙槽嵴形态 C粘膜性质D唾液性质 E禾平衡24、与全口义齿稳定无关的是A咬合关系 B人工牙排列位置C禾平衡 D基托密合 E磨光面形态25、适度扩大基托面积,可以达到以下目的,除了A减小单位面积受力 B增加义齿强度C增大义齿吸附力 D增大大气压力的作用E利于组织保健26、选择上颌无牙颌印模托盘的标准包括A中部盖过腭小凹后2mmB短于唇颊粘膜皱襞2mmC长于唇颊粘膜皱襞2mmDA+B EA+C27、无牙颌的印模方法中错误的是A用印模膏取一次性印模B用印模膏取初印模 C用印模膏做个别托盘D用旧义齿做个别托盘E用藻酸盐印模材取终印模28、灌注无牙颌石膏模型时,基厚度不应少于A 2mm B 4mm C 6mm D 8mm E 10mm29、在石膏模型上制作后堤区时,深度为A侧切牙尖牙C中切牙尖牙侧切牙D侧切牙尖牙中切牙E尖牙侧切牙中切牙57、上颌第一磨牙舌尖与禾平面的距离是A近中舌尖0mm,远中舌尖05mmB近中舌尖0mm,远中舌尖1mmC近中舌尖0mm,远中舌尖15mmD近中舌尖1mm,远中舌尖05mmE近中舌尖1mm,远中舌尖2mm58、选择人工前牙不必考虑的因素是A口角线、笑线的位置B患者面型及合弓型 C患者肤色和年龄D患者健康状况 E患者的性别59、解剖式后牙的排列方法中错误的是A44颊尖与禾平面接触B55牙长轴与禾平面垂直C66近中舌尖接触禾平面D77颈部向腭侧和远中倾斜E77近中邻面与66远中邻面接触60、全口义齿试戴的时间是在A义齿完成后 B确定完颌位关系后C排好人工牙后 D排列完前牙后E排列完前后牙后61、试戴时,可采用如下方法判断垂直距离是否正确,除了A戴入义齿后,是否不敢张口B面部比例是否自然协调C鼻唇沟,颏唇沟深度是否舒适D说话时上下牙之间是否有碰击声E面容是否苍老62、全口义齿初戴时,如果出现前牙开合,其原因不可能是A禾关系错误 B人工牙变位C上下颌基托远端有早接触D后牙区咬合高 E患者不会用义齿咬合63、义齿初戴时出现哪一情况需要返工重作?A就位困难 B下颌偏向一侧 C发音不清D粘膜压痛 E基托边缘过长64、义齿初戴时出现疼痛的原因不包括A组织面有塑料小瘤 B垂直距离过低C骨突处缓冲不够 D基托边缘过长E咬合不平衡65、义齿初戴时,给患者的医嘱中错误的是A会有异物感、发音不清等,要坚持戴用B先进食小块软食 C避免咬硬物D可能有疼痛,要坚持戴用E尽量用两则后牙同时咀嚼66、义齿正确的使用方法是A白天和晚上睡觉时都要戴义齿B初戴义齿后尽量白天和晚上都戴C晚上将义齿取下,浸泡在温开水中D晚上将义齿取下,浸泡在冷水中E晚上尽量戴用或浸泡在冷水中67、选择后牙牙尖形态主要考虑:A对颌牙的情况B旧义齿的牙尖高度C病人的意愿D支持组织的条件E价格因素68、全口义齿适应的患者是( )A牙体缺损 B牙体缺失 C牙列缺损 D牙列缺失 E以上都不对69、全口义齿基托与唾液或黏膜与唾液之间产生的吸力称为:()。A大气压力 B粘着力 C附着力 D摩擦力 E内阻力70、下列哪项不作为排牙的必需条件。A人工牙排在唇颊肌向内的力和舌肌向外的力大体相等的部位B人工牙尽可能排在牙槽嵴顶上 C按一定规律排列,形成合适的补偿曲线,横禾曲线 D有禾平衡E根据患者的要求排牙71、以下对无牙颌印模范围的要求哪项不正确:( )A包括整个牙槽嵴 B边缘伸展到唇、颊、舌沟处 C上颌后缘伸展到腭小凹处D上颌两侧后缘伸展到翼上颌切迹颊侧盖过上颌结节 E下颌后缘盖过磨牙后垫72、全口义齿排牙的原则是:( )A牙合 平面平分颌间距离 B牙弓与颌弓一致 C前牙排牙浅覆牙合 D后牙排出牙合 曲线 E以上都是73、塑料义齿磨光时,正确的操作是 。A打磨从粗到细、先平后光。 B间断打磨以免产热过多C不要破坏基托外形 D随时变换打磨部位 E以上均是74、以下不是用于胶联聚合设备的是:( )A压榨器 B浸蜡器 C冲蜡器 D聚合器 E注塑机 75、不是合理的排牙的是()。A人工牙排在唇颊肌向内的力和舌肌向外的力大体相等的部位B人工牙尽可能排在牙槽嵴顶上 C按一定规律排列,形成合适的补偿曲线,横禾曲线 D有禾平衡E完全根据患者的要求排牙76、平衡禾是指()。A正中禾时有广泛均匀的接触 B前伸禾时,前后牙均有接触 C侧方禾时,工作侧和非工作侧均有接触 DB与C EA与B与C77、全口义齿试戴时,发现( )肯定需要重作。A恶心 B中线不对 C垂直距离过高D发音不清 E牙色不协调78、全口义齿的缓冲区不包括()。A切牙乳突区 B下颌舌骨嵴区 C翼上颌切迹 D上颌硬区 E颧突区79、全口义齿排牙时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应()。A接触禾平面 B离开禾平面0.5mm C离开禾平面1.0mm D离开禾平面1.5mm E离开禾平面0.1mm80、上颌全口义齿牙槽嵴与硬区之间的区域是()。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缓冲区D边缘伸展区 E边缘封闭区81、采取印模时作主动肌功能修整的方法是在印模未凝固之前()。A轻轻拉上唇向上内数次B轻轻拉下唇向上内数次C轻轻拉颊部向前下内、下颊部向前上内数次 D嘱患者相继发出“喔”、“嘿”等音 E以上均不对82、加热固化型塑料的填塞应在塑料调和后的:( )A湿沙期 B稀糊期 C粘丝期 D面团期 E橡胶期83、下颌基托一般应盖过磨牙后垫的()。A全部 B2/3 C1/3l/2D1/4 E止于磨牙后垫前缘84、以下哪种原因和修复体产生气泡无关( )A单体比例不当 B塑料填塞不足 C热处理时升温过快 D在密闭容器内调拌 E填塞塑料后加压不足85、全口义齿修复中作用于基托与黏膜之间的力,应称之为()。A粘固力 B吸引力 C粘着力D黏附力 E吸附力86、调拌石膏的水粉比例应按:( ) A30毫升:100克 B40毫升:100克 C4550毫升:100克 D5565毫升:100克 E70毫升:100克87、与全口义齿后缘无关的解剖标志是()。A腭小凹 B颤动线 C颊侧翼缘区 D翼上颌切迹 E磨牙后垫88、颌面部主要解剖与修复无关的是:( )A眶耳平面 B切牙乳头 C耳屏鼻翼线 D耳垂 E颏点89、以下措施肯定可以提高全口义齿固位和稳定,除了()。A尽量扩大基托面积 B准确的印模 C有利的磨光面形态D合理的排牙 E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义齿90、全口义齿就位困难的原因有:()。A倒凹过大 B义齿变形 C义齿戴错 DA与B EA与B与C91、确定颌位关系是指:( )。A恢复面部适宜的垂直距离 B确定正确的颌间距离 C恢复面部生理形态 D恢复正中颌位的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E纠正下颌习惯性前伸92、双侧上颌结节明显突向颊侧,倒凹大者,全口义齿修复时要()。A患者先自行按摩,使突出骨质吸收,去除倒凹 B减小此处基托伸展范围C基托组织面缓冲 D手术去除突出骨质 E使义齿旋转就位93、牙列缺失后,随着时间的增长,上颌愈变愈小,下颌愈变愈大,这是由于A上颌骨吸收B下颌骨增生C上颌骨吸收,下颌骨增生D上颌牙槽骨向上内方吸收,下颌牙槽骨向下外方吸收E以上均不是94、关于石膏模型修整机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石膏模型修复整机应固定在有水源及完善下水道的地方。B安装的高度和方向以便于操作为宜。 C使用前应检查砂轮有无松动、裂痕或破损。 D接通水源并打开电源开关。 E进行干磨时,必须加压95、在全口义齿排牙中,切牙乳突的作用是()。A排列上颌中切牙的参考标志 B确定平面的标志 C确定基托伸展范围的标志 D确定牙槽嵴顶的标志 E确定后堤区的标志96、对牙槽嵴损伤最大的人工牙是下列那种( )。 A解剖式瓷牙B半解剖式瓷牙 C解剖式塑料牙D半解剖式塑料牙 E非解剖式塑料牙97腭小凹位于A切牙乳突前方B腭皱与切牙乳突之间C腭皱后方D上颌牙槽嵴后缘E软硬腭交界处,腭中缝两侧98、以下哪项不是全口义齿修复应解决的问题( )A全部天然牙的缺失 B口腔软组织的吸收 C口腔硬组织的吸收 D口腔溃疡99、牙列缺失可对患者造成影响的除外( )A面容苍老 B咀嚼功能降低 C发音不清 D口腔肿瘤100、关于翼上颌切迹,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上颌结节之后 B是蝶骨翼突与上颌结节后缘之间的骨间隙 C是义齿的缓冲区 D是上颌全口义齿两侧后缘的界限101、关于磨牙后垫,错误的说法是:( )A位于下颌最后磨牙远中牙槽嵴远端的粘膜软垫 B下颌全口义齿后界封闭区C下颌全口义齿后缘应盖过全部磨牙后垫 D从垂直向看,磨牙后垫可决定下颌牙合平面的位置,下颌第一磨牙的牙合面应与磨牙后垫的1/2等高102、下列哪项关于义齿的基托边缘不能伸展过多:( )A下颌前弓区 B颊侧翼缘区 C远中颊角区 D舌侧翼缘区103、关于上颌前弓区,错误的是:( )A位于口腔前庭区内上颌唇颊系带之间的区域 B不影响软组织活动的情况下,此区应尽量伸展 C此区不应伸展过多 D此区为上颌全口义齿唇侧翼缘区放置的部位104、使用喷灯喷光时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喷光时要注意掌握好火焰的大小 B喷光时要注意掌握好火焰的方向C在蜡型表面快速移动喷过 D不需要控制火焰的的距离105、关于义齿的表面下列哪项不正确:( )A组织面 B颊舌面 C咬合面 D磨光面106、关于制作个别托盘,下列哪项不正确( )A个别托盘适合个别患者口腔情况 B用印模膏取初印模C用热凝塑料制作个别托盘 D用修改初印模的方法制作个别托盘107、下颌模型在磨牙后垫前缘起向后不少于( )A8mm B7mm C10mm D6mm108、下列哪项不是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 )A瞳孔至口裂的距离等于垂直距离B哥特式弓描C面部外形的观察法 D息止颌位法109、下列哪项不是垂直距离过小的表现( )A面下1/3距离减小 B口角下垂 C颏唇沟变浅 D颏部前突120、确定垂直距离常用哪种方法A卷舌后舔法 B吞咽咬合法 C后牙咬合法 D利用息止禾间隙法E以上方法结合采用121、下列哪项不是无牙颌上颌的解剖标志:( )A.颧突 B.切牙乳突 C.远中颊角区 D.颤动线122、关于上颌硬区,错误的是:( )A.又称上颌隆突 B.位于上腭中部的前份C.该区的基托组织面应适当缓冲 D.该区粘膜厚、有弹性,不应作缓冲123、由于牙列缺失,舌失去牙的限制,说法错误的是:( )A.舌体扩大 B.舌形态改变 C.舌体缩小 D.味觉异常、口干124、关于组织面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基托与口腔粘膜组织接触的面 B.组织面的所有部位应与口腔粘膜组织紧密接触C.打磨基托时,不能打磨基托组织面 D.基托与粘膜之间形成大气负压和吸附力125、目前临床广泛采用的印模材料是( )A.藻酸盐弹性印模材料 B.硅橡胶印模材料C.印模膏 D.印模石膏126、模型修整后底面要平,底座部分高度应为工作部分的( )A.1/2 B.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