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07555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1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复习重点题型:单项选择:10个,20分判断题:5个,10分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题:6个,30分论述题:1个,20分考试内容:1.传播学形成的时期,国家(单选,判断):答:传播学形成于20C初-40N的美国。诞生于美国的原因:(1)传播事业最发达社会条件(2)德国纳粹党执政后,大批欧洲学者逃亡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传播学诞生的条件:(1) 主观人类的认识能力空前提高,相关的社会科学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基础。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的全面把握和科学认识,终于成为可能。(2) 客观传播的作用和影响凸显,特别是传播活动的相对独立化、职业化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终于唤起了全社会对传播现象的高度重视。2.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一个集大成者及其贡献(单选、判断、简答): 答:四大奠基人:(1) 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学家:a. 主要内容:传者 讯息 媒介 受者 效果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者分析效果分析b. 贡献: 提出了传播学的5W模式: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提出了社会传播的三个功能:监测环境的功能、协调社会的功能、传承社会遗产的功能(2) 卢因美籍德国人,社会心理学家: 贡献: 首创了“场论”与“群体动物论”(个人受群体影响) 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3) 拉扎斯菲尔德美籍奥地利人,社会学家: a.1940年“伊里调查”假说(与卡兹一起进行,人民的选择): 政治既有倾向与选择性接触机制(既定的政治自由倾向决定选择性接触媒体) 意见领袖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响(“二级传播”)b.贡献: 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破除“魔弹论” 倡导并确立了“实地调查法”(4) 霍夫兰美国实验心理学家:a. 主要内容:大众传播实验(1949)、船舶与说服(1953),学术主要关心在于揭示传播效果形成的诸条件,如信源的条件、传播方法和技巧的条件以及受传者本身的属性条件等,并为此进行了大量实验。b. 贡献: 形成了传播学的“耶鲁学派” 将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传播学领域 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定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创立“控制实验法”学科开创者、集大成者施拉姆:a.贡献:将他人的贡献集中起来,进行整理,使之完善化、系统化,最终使传播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的一个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b.具体事迹:建立了四个专门的传播学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近30部著述:大众传播学(1949)、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1954)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如:电视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国际传播中的信息流通、传播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等。曾经于20C 70N末和80N初数次访华,是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3.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单选、判断、名词解释、简答): 答:(1)经验学派: a.基本概念:经验学派,在广义上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它与主要以思辨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在传播学中,经验学派尤其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从后者而言,它既是一个方法论的概念,又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b.基本特点:功能取向的学术立场:不同传媒的受众的某种共同认同的东西,以便更充分地利用这种资源,达到最大限度的政治控制或最大限度的市场开发的目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主张从外部环境的变量出发来揭示事实和行为,科学、可验证。c.意义:经验性研究方法强调切实可靠的经验材料或客观数据来揭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和客观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经验性研究方法也是社会科学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经验学派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是紧扣具体的传播实践,有意探索如何通过传播来控制人的行为,这些研究对于管理层来说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d.局限性: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无限复杂,而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是有限的,尤其是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的人的理性和精神活动,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单纯地用经验材料就能够加以说明。在目前的情况下,经验性研究所依赖的程序或技术主要是问卷调查或控制实验。就前者而言,仅仅具有“概率论意义上的科学性”,并不具备自然科学的精确和严谨;就后者而言,虽然一部分变量或条件在实验环境中得到操作、分析和处理,但在有限的实验控制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往往说明不了丰富多彩和复杂的社会现实。经验性研究所依赖的主要是个人或小群体层面上的经验材料,在研究现实的社会微观现象方面具有一定的效用,但在考察社会的历史过程以及宏观社会结构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尽管经验性方法论者主张“纯客观”的态度来研究社会现象,但这一点在现实当中很难做到。每一个学者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社会价值和意识形态,这使得他们的学术立场或多或少都具有特定的倾向性,所谓用“纯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考察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2)批判学派:a.基本概念: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他们从一开始就对美国传播学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态度抱有强烈的批判态度,具有思辩性。b.特点: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传播结构持否定和批判态度,并把他们作为变革的对象。在研究方法上,以辩证分析法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但并不一概地排斥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在理论研究上,更多地将传播理论与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查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4.传播、信息、符号的定义(名词解释):答:(1)传播: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基本特点: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系统。(2)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看作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确知的讯息或关于事物的确定状态。(3)符号: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在一定的指代和表述关系中产生,可以在形式上独立存在,但和指称的对象事物和意义密不可分,人们以符号为介质从事信息传播,这种交流互动只有通过传授双方的对符号意义的解释才能获得。符号又可理解为能指,通常表现为声音或图像,能够引发人们对特定对象事物的概念联想。5.传播模式的几种类型5W模式、香农-韦弗模式、马莱茨克模式(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答:(1)5W模式(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a.内容:谁 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说 有什么效果传播者 讯息 媒介 受传者 效果(who)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with what effect)b.意义:这个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后来大众传播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思路形成的。c.局限性: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这个模式还不完全,这主要表现在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2)香农-韦弗模式:a.基本内容: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源。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种衰减或失真。b.重要意义:香农-韦弗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这对于社会传播过程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是对5W模式的完善和补充。香农-韦弗模式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和认识,这种作用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越来越明显了,这个模式为以文理结合的方法考察传播过程打下了基础。对传播过程当中作了深入分析,看到了发出的信息和收到的信息之间的不一致性,对传播的过程做了更深入的探讨,启发人们去思考传播过程不单纯是一个传播的过程,它和其它过程特别是社会过程联系在一起。c.局限性:由于香农-韦弗模式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3)马莱茨克模式:a.主要内容:这个模式揭示出了这些环节所受到的社会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的影响和制约。 从“传者”来看,它受到了传者的自我形象、传者的个性结构、传者的工作环境、传者的社会环境和媒介内容的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从“传者”和“讯息”之间来看,有讯息的压力、内容选择等。 从“媒介”来看,它和“受者”之间的关系,有内容选择、媒介的压力、感受和效果等。从“受者”来看,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自我形象、个性结构、受众群体中的受者和受者的社会环境。b.重要意义:马莱茨克的系统模式表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6.非语言符号的作用、传播过程的意义(简答):答:(1)非语言符号的作用:a.补充或强调作用:它往往与语言同时使用。 b.替代作用:他也常常单独使用。在很多时候,可以不需要语言,甚至不适合使用语言。 c.矛盾作用:有时,非语言符号的意思,会与语言符号不一致,从而透露出传者的真实想法。 (2)传播过程的意义:a.传播者的意义:在传播行为中,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亦从事符号化操作。然而,传播者的意义并不总是能够得到正确的传达,作为符号化过程的结果而形成的符号系统(文本)未必能完全代表传播者的本意。b.受传者的意义:对同一个或同一组符号构成的文本,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同一时代的不同个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或解释,这说明符号本身的意义与受传者接收到的意义同样也未必是一回事。c.情境意义:所谓语境,在传播学中叫做传播情境。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在很多情况下,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文本自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文本的意义产生制约。7.组织内传播非正常渠道的传播特点(简答):答:(1)交流的信息广泛:其内容不仅涉及组织或工作任务本身,而且包括个人私事、兴趣、时事等广泛的自由话题。(2)交流的双向平等性:在非正式渠道的传播中,上司和部下都作为普通一员参加,没有地位高低。交流大都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每个人都有机会阐述自己的观点。(3)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由于非正式渠道的传播具有自由性和平等性,人们更倾向于说真话,许多在正式渠道不便表明的观点和态度,都能够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同时,非正式传播渠道中有大量充满人情味的内容,是组织成员相互沟通感情的重要纽带。8.人际传播的特点(简答):答:(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3)人际传播的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4)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在人际传播中,双方都没有强制对方的权利,也没有接受强制的义务,这意味着人际传播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9.集合行为出现的条件及其传播的特殊机制(简答):答:(1)教材(A)与老师ppt(B)二选一即可:A.集合行为出现的基本条件(教材):a.结构性压力:例如,在自然灾害、经济萧条、失业、物价不稳、社会不公、政治动荡、种族关系恶化达到临界点等危机状况下,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不安、不满、焦虑和紧张情绪,这些结构性因素是集合行为发生的温床。b.触发性事件:集合行为一般都是由某些突发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引起的。近年来频发的网络“人肉搜索”等网民集合行为,也多是由刺激性的网帖信息所引发的。c.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在大众传媒公信力丧失、政府信息封锁严重或公开度极低的情况下,人们与其相信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主渠道发布的正式信息,更倾向于相信来路不明的流言等。由上可以看出,在集合行为发生的三个条件中,至少有两个条件与信息传播有直接的关系。即便是第一个条件,即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危机状况和结构性压力,也是社会传播的结果。因此,信息传播贯穿于集合行为的始终。集合行为容易引发破坏性的社会后果,治理集合行为的根本,在于消除它产生的温床或发生的条件。B.集合行为发生的六个“必要且充分”的基本条件(老师ppt整理):a.结构性压力b.环境条件c.行为动员d.社会控制能力e.诱发因素f.普遍情绪(2) 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a. 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暗示:暗示指的是一种传播方式,即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暗示在人家关系中也是常见的,但在这里,接不接受暗示通常基于受传者的理性判断。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于临床医学中的催眠暗示。也就是说,集合行为通常是大量人群聚集于狭小的物理空间,人们保持着高密度的接触,参加者通常处于亢奋、激动的状态,这样的一些情境状态容易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地盲信和盲从。群体感染:在集合行为中,群体感染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首先,紧张使某一集体的成员非常容易相信稀奇古怪的传说和谣言;其次,在朋友之间蔓延比在陌生人之间快得多;最后,感染或行动在那些具有共同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的人中间迅速蔓延。其传播速度快,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在现场亢奋的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性的自控能力,而对来自外部的刺激表现出一种本能的反应。b.群体模仿与“匿名性”:群体模仿:模仿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提出的概念(模仿律,1890),他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模仿又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无意识模仿个人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对他人行为的反射性效仿有意识模仿基于一定的动机或目的的自觉效仿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这是因为,在人们面临突然或灾难性时间时,用常规的方法很难应付局面,反应一般基于本能进行,而最简单省力的反应莫过于直接模仿周围人的行为,于是便出现了相互模仿。“匿名性”:在集合行为中,人们处于互不知道姓名与身份、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失去了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c.流言传播与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流言的定义:在集合行为中,信息的流动也呈现出一种异常状态,其主要形式是流言。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而正规的传播渠道(如大众传媒等)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流言的特点:流言信息的变形和奇异回流现象;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不重要可不看)流言发生和传播的条件:R=I*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即:涉及的问题越重要,真相越是含糊不清,流言传播活跃的几率越大。R=I*A*U(流言流通量=与问题的关联度*社会成员的不安感*环境的不确定性),“关联度”指的是社会成员与流言信息所涉及问题的关联程度,人们与该问题关系越密切,越有卷入留言传播的可能,而且在通常情况下,流言是从关系最密切的群体中滋生和蔓延开来的。“不安感”强调的是流言发生和传播的心理条件,其中包含对事件未来发展的解释或忧惧。“不确定性”既是指环境的不稳定状态,也是指由于权威信息渠道不通畅或公信力缺失所导致的信息紊乱。10.大众传播的定义、社会功能、负功能、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名词解释、简单、论述):答:(1)大众传播的定义: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主体)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媒介),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目的)。 大众传播的特点:a.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b.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c.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d.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e.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的很强的传播活动。f.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2)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a.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监视功能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b.赖特的“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c.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最重要,只背这一个即可):政治功能监视(收集情报);协调(解释情报;制定、传播和执行政策);社会遗产、法律和习俗的传递经济功能关于资源以及买和卖的机会的信息;解释这种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市场;开创经济行为一般社会功能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的信息;接受或拒绝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行使社会控制,向社会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和作用的规定;娱乐(消遣,摆脱工作和现实问题,附带学习和社会化)d.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3)大众传播的负功能:a.社会地位赋予功能:无论个人、组织、事件,一旦上“报”或登“台”,即名扬天下。b.社会规范强制功能:大众传媒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诸于世,能够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从而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c.麻醉精神功能:现代人已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当中,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4)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a.大众传播组织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 b.大众传播组织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 c.大众传播组织是某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例如广播电视使用的电波频率)的受托使用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11.几种主要的受众观(简答、论述):答:(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受众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或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虽然是个人行动,但是受到他的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关系以及群体规范的制约。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2)作为“市场”的受众:把受众看作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 “受众即市场”:a.“受众即市场”是大多数媒介机构的基本观点,反映了传媒活动经营性、商品性和竞争性等特性,也能够揭示受众作为消费者某些行为的特点。 b.但从传播学的角度讲,这个概念是不完善的。麦克卢汉指出:它容易把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和“买方”的关系这种观点更多地着眼于受众的购买能力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属性这种观点容易把“商品销售量”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媒介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忽视公共利益把受众视为“市场”只是传媒一方观点,而不是从受众立场出发考虑问题。我们不能把受众简单地等同于物质商品的消费者,也不能将传媒简单地等同于生产和提供物质商品的企业(3)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受众不仅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和消费者,还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员,也是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受众具有传播权、知晓权和传媒接近权。 a.传播权:传统称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社会成员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言论、创作、著述等活动表现出来,并有权通过合法手段和渠道进行传播。 b.知晓权: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 c.传媒接近权:传媒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12.把关人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论述):答:A.把关人理论:(1)概念:传播者不可避免地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即守门),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2)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a.库尔特卢因的“把关人”概念:“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提出的。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发表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中(如何决定家庭食物购买)首创“把关”(gatekeeping)这一名词。文章考察和研究了家庭主妇如何决定购买食物以及向家庭成员推荐食物的过程。卢因发现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关卡”(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者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者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就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作出决定。列文所说的把关完全是比喻性的说法,它的真正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表明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要受到一些个人或集团的控制。b.怀特的新闻选择“把关”模式: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下图):(N=新闻的信源,N1.2.3.4=新闻,N21.31=选择的新闻,M=受众,N1N4=舍弃的新闻)这个模式说明: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积极影响:怀特的“把关”模式对我们理解大众传媒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局限:怀特在提出这个模式时并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而认为它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而且只强调了编辑的“把关人”作用;“把关”虽然与记者、编辑个人的价值判断密切相关,但这些判断只有在与传媒组织的报道方针不相冲突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实质性影响,说明了“把关”活动的组织性。怀特的“把关”模式还只是对新闻信息取舍选择过程的一种简单概括,它指出了经过大众传媒这道关口,某些新闻入选、某些新闻遭到舍弃这一事实,但并没有说明哪些新闻会入选或者遭到舍弃,而正是后面的这个问题,才涉及“把关”过程的实质。(3)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a.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新闻信息有两个本质属性:新闻信息必须具有真实性,它传达的是客观的事实而不是虚构或捏造的事实;新闻信息必须具有及时性和新意,过时的事件、历史的回忆等,不能成为新闻。b.专业标准和市场标准(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新闻的选择受到新闻制作中业务标准和新闻传播中市场标准的制约。新闻价值对一个时间能否成为新闻所做的价值判断新闻要素构成这种价值判断的各种因素新闻的筛选作业主要是依靠三个基本前提进行的:附加性前提:事件包含的新闻要素越多,越有可能成为新闻补偿性前提:一个事件在某些要素上是平淡的,但可以因其他要素比较突出而得到补充排除性前提:如果一个事件所有新闻要素含量都偏低,那么这个事件就可能被排除在新闻之外大众传媒是经营性组织,它们所提供的新闻信息产品如果不为受众市场所接受,势必会影响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c.媒介组织的立场和方针(4)“把关”过程的实质“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a.大众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b.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c.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虽然其中也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在媒介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下,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B.“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1)概念:“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起源于20C 40N,当时美国的收音机家庭普及率已经达到80%以上。(2)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起源:70年代的早期和中期,一些传媒研究学者强调应该对媒体消费的各种动机或寻求的各种满足(GratificationSeeking)和人们是否得到满足(Gratificationobtain)这两个不同概念加以区别。研究者经常发现,寻求满足和实际获得的满足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人们在媒体消费的行为中产生变化以减少两者之间的差异。菲利普帕尔姆格林认为只有在稳定不变而且缺少选择,传媒体系缺乏相应变化的的环境里,人们想要的满足才与所得的满足相一致。许多研究显示,人们对传媒的种种满足与许多传媒带来的效果有关。这些效果包括知识水平、对传媒的依赖性、人们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议程设置、讨论以及不同的政治效果变量。1981年,温达尔提出使用与效果模式,呼吁将效果研究和使用与满足研究结合在一起。在使用与满足的媒介效果中,对媒介的依赖受到人们关注。温达尔发现人们越是渴望从媒体那里获得满足或是认为他们获得了满足,他们就越会依赖这个媒体。传媒技术的迅速变革给人们带来更多的选择。使用与满足的研究者们需要重新思考理论框架,以适应新传播技术发展的需要,探索新媒介带给人们的新的满足。(3)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及观点从时间上来说,使用与满足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时期,复旦大学传播学者殷晓容对此有专文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早期研究大部分是围绕无线电广播和报纸与读者的关系而展开的。其中包括:三四十年代,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的研究机构进行了美国第一次全面的广播研究(包括分析广播的内容和对听众的统计);1940年的奥逊威尔斯火星人入侵地球的广播剧所引起的恐慌事件的研究以及赫佐格的那篇被称作“历史性的论文”我们对白天连续节目的听众究竟知道什么等。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现代时期”则是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那时的研究逐渐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形式,并有了比较固定的名称:“使用与满足说”,或“使用与满足模式”,也更加明确地朝向探讨“一个活跃的受众”的作用的方向发展。它在范围上涉及报纸、电影、舞台剧、电视(特别是智力竞赛节目)、高雅音乐会和肥皂剧等大众传播内容与受众的使用和满足的关系,并且,经由施拉姆、伯格纳、卡茨、布卢姆勒、格威奇等人的努力,理论研究在这一时期有的较大的发展。更加重要的是,到了六七十年代,随着美国传播学自身的发展,“使用与满足说”所得以产生的理论背景和推动力更为充分,而它的出现也使效果研究、受众研究以及相关的媒介内容研究发生了重要的转折。其中美国社会学家E卡茨被认为是“使用与满足说”的“现代时期”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6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在关注受众对于传媒“使用与满足”的问题,先后发表了论为“逃避”而使用大众媒介:一个概念的澄清(1962年)、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1974年)等论文,并与JG布鲁姆勒主编了大众传播的使用(1974年)一书。其中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1977年,日本学者竹内郁郎对这个模式进行了若干补充(如下图),其中有些因素到现在都值得我们重视: a.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b.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两个条件:接触媒介的可能性;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足需求的评价,是在过去媒介接触使用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 c.受众选择特定的媒介和内容开始使用。d.接触使用后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满足需求,一种是未满足。e.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4)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意义“使用与满足”研究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这个视角具有重要意义:a.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b.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观起到了重要作用。c.“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也是一种有益的矫正。在这个意义上,也有一些学者把它称为一种“适度效果”理论。局限性:a.“使用与满足”理论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b.它脱离了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c.“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仅限于对媒介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13.拟态环境和拟态环境环境化(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答:(1)拟态环境:a.提出者:李普曼,自由与新闻(1920)、舆论学(1922)b.基本概念:“拟态环境”指信息环境 ,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时间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选择的结果。c.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而且制约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事实环境产生影响。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的制约性,使得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人们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看待。(2)拟态环境环境化:a.提出者:日本学者藤竹晓(1968)b.观点: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信息环境越来越环境化。 大众传媒提供的拟态环境与现实有很大差距。人们根据媒介提供的消息来认知和作用于环境,使得现实越来越具有拟态环境的特点。例证:大众媒介与社会流行产生。最初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未必是主流信息,但是经过传播以后,会造成普遍的流行(广告、新闻)。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