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复习题.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07045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级土地资源学复习题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土地资源的产生与特征一、名词解释:土地:国土:景观:环境:自然资源:二、填空题(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是土地资源这一 综合体 。(2)土地资源的二重性是指土地资源的 特性和 特性。(3)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 的土地。(4)土地是一种可更新的资源,表现为土地的生产力在合理利用条件下可以 ,并不会因使用时间的延长而 。(5)土地的商品特性是指土地具有 和 ,可进行流通。(6)土地的产权主要包括土地 和土地 。 (7)土地的增值性取决于土地的 性和人类社会对土地的不断 。(8) 土地的八大功能: 、 、 、 、 、 、 、 。 (9)土地资源学研究的是 ,以获取最大的 效益、 效益、 效益。(10)3S技术是指 (RS)、 (GIS)、 (GPS)。(11)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表现为 分布、 分布和 分布.(12)土地类型的纬向地带性分布是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 不同引起不同纬度的 而造成的;经向地带性分布是由于距离海洋 不同而造成的;垂直地带性分布是由于 不同而造成的。三、问答题1、说说土地资源的特性。2、土地资源的主要功能有哪些?3、说说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4、中国土地纬向地带性特点。35页5、中国土地经向地带性特点。36页6、祁连山东部土地垂直地带性特点。37页7、喜马拉雅山南坡土地垂直地带性特点。37页4、 论述1、说说土地资源的演变规律。2、你认为人类对土地资源产生了哪些影响?第三章 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分析一、名词解释: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度:土地使用权:土地产权:土地经济生产潜力:现代三大地貌区域: 三条界线: 三个台阶: 二、填空题 (1)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气候要素是: 、 、 、 等。 (2)太阳辐射是由太阳发射的电磁短波辐射,它是地球表面土地系统中一切过程的 基础。 (3)一天之内,夜间总辐射 ,正午 ,一年之中, 的总辐射最高 最低。 (4)目前我国光照强度一般多以 来表示。 (5)地球表面的热量来源于 。 (6)农业生产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是 的积温。积温的高低决定着作物的 。 (7)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 (8)地表水是指存在于 、 、 和 等水体的水分。(9)植被对土地系统的生态调节功能表现在: ; ; ; 。(10)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包括 、 、 、 、 等。(11)影响土地资源的社会因素包括 、 、 、 、 、 等。 (12)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即土地 权,包括土地所有权人依法 、 、 和 土地的权利。 (13)土地使用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即土地 权。 (14)土地产权具有 性、 性、 性等基本特性;根据排他程度,可把土地产权区分为 产权、 产权、 产权等形式。 (15)土地区位是 区位、 区位和 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组合的具体表现。 三、问答题 (一)影响土地资源的气候因素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的生物生产? (二)土壤条件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取决于哪几个方面? (三)影响土地资源价格的因素。 (四)关于地表形态的形成有哪几种学说? (五)我国陆地水资源有何特点? (六)谈谈我国草原的分布特点。 四、论述题:(一)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特点及存在问题?(二)试论植被对土地资源性质与利用的影响。 第四章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名词解释: 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一、填空(1)土地资源利用相继经历了 型、 型、 型和 型四个阶段。(2)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五大基本原则是 、 、 、 和 。 二、简答题:1、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涵义? 2、为什么要提出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观?3、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观?4、产生土地资源选择价值的原因是什么?5、土地间接使用价值有哪几种表现形式?6、土地资源产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三、论述题: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标 ? 第五章 土地类型调查 一、名词解释:土地类型: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土地类型结构:土地类型演替:土地类型分级:土地类型分类:时间演替:空间演替:自然演替: 人为演替: 正向演替:逆向演替:节律性演替:非节律性演替: 二、填空题 (1)土地类型是根据 划分的,整个划分过程分 和 两步, 土地分级是土地分类的 ,是对土地的 向划分,土地分类则是对同等级土地的 向类群归并. (4)区域土地类型结构主要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的 结构和 结构. (5)区域土地类型的空间结构包括 组合和 组合两大类。(6)土地类型演替类型包括 、 、 、 、 、 、 8种类型。 三、简答题 (一)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 (二)土地类型演替有那些类型?(三)简述我国土地类型三级分类系统。(四)用资料分析法进行土地类型调查时需准备哪些资料?(五)简述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第六章 土地利用调查与分类 一、名词解释: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率:垦殖指数:复种指数:区位分析: 二、填空题(1)土地资源调查的任务: ; ; ; 。(2)土地资源调查主要包括土地 、 、 、 、 等内容调查。(3)土地资源调查工作可分为 、 、 、 四个阶段。 (4)土地资源质量调查是指对土地资源的 属性、 属性、 属性相对于人类需求、特定用途所表现出的效果的 的调查。 (5)土地类型调查的目的是建立土地数据库、为土地利用 服务;为土地 服务;为土地 服务;为制定国民经济 服务;为土地资源 服务。 (6)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和 两个方面。 (7)土地权属调查可分为土地 调查和土地 调查。它是指以 为单位,对土地的权利、位置等属性的调查和确认。 (8)2002年我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对土地采用三级分类,其中一级类分为 、 和 三类地。 三、简答题 (一)简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程序? (二)说说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方向。 (三)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四)土地利用调查的任务是什么?(五)土地利用调查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六)土地生产布局应坚持什么原则?(七)简述我国2002年试行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第七章 土地资源评价 一、名词解释土地资源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毛利: 二、填空题(1)土地资源评价的作用表现为可 、 、 、 、 。(2)土地资源评价应遵循 、 、 、 、 和 原则。 (3)土地资源评价依据是土地资源的 、 和 。(4)土地资源评价的工作程序一般包括 、 、 3个阶段。 (5)土地资源评价按评价目的和任务分土地 评价、土地 评价和土地 评价。(6)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评价系统采用了 、 、 、 、 五级分类制。 (7)FAO土地评价纲要的评价系统可分为 、 、 、 四个层次。 (8)土地经济评价的理论依据主要有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等。(9)土地经济评价常用的方法有 、 、 三种。 三、简述题 (一)简述数值法评价土地资源的方法步骤? (二)简述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 (三)中国土地资源分为哪几大潜力区? (四)说说我国的土地适宜类。 (五)说说我国的土地质量等。 (六)土地经济效果指标一般包括哪些项目?224页 (七)土地经济分析指标包括哪几组? (八)简述毛利分析法。 (九)何为级差地租?有哪两种形式?第八章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一、名词解释土地资源人口载力(Population Supporting Capacity of Land .简称PSCL ):土地生产潜力: 二、填空题: (1)土地资源生产潜力主要包括 、 、 、 四种。 (2)我国将人均消耗水平分为 、 和 三类。(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受 、 、 、 四个因素影响。 (4)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有两种计算方式,即 和 。(5)影响土地生产潜力的因素主要有 、 、 和 等。 三、简述题 (一)说说河西走廊灌区和陇东雨养区生产潜力的计算方法及特点。 (二)说说土地人口承载力粮食型概算法的具体步骤。 (三) 计算题 某省土地面积4.2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00万公顷,作物一年一熟,其中水稻250万公顷,平均单产为387kg/亩;玉米50万公顷,平均单产为500kg/亩,据此概算其人口承载力。(人均粮食按450kg/年计算)第九章 世界及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一、填空:(1)世界土地资源面积为 hm2,其中耕地 hm2;中国土地资源面积为 hm2,其中耕地 hm2. (2)世界土地资源分为 个大区, 个区, 个亚区。土地大区有: , , , , , , 大区。其中,亚洲大区又可分为 、 、 、 、 和 6个土地资源区。(3)草地包括 、 和 3个二级土地利用类型。(4)中国土地资源可分为 个土地资源大区, 个土地资源区和 个土地资源亚区。其中,土地资源大区包括 大区、 大区和 大区。二、简答及论述(一)世界土地资源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应采取那些对策? (二)中国土地资源利用有哪些特点和问题?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对策是什么?(三)中国耕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四)中国林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说说我国林地的保护和利用对策。(五)说说中国草地的利用特点。(六)简述西部土地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什么对策?(七)简述中国土地资源所具有的禀赋。(八)简述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九)简述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特征。(十)简述我国土地资源的地形气候特征。(十一)说说土地资源的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