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06663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8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8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0分)某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成分是含有N、P、K、Ca等元素的无机盐,该配方适用于苦瓜、黄瓜、生菜的种植。可作营养液成分的是()AP2O5BKOHCNH4ClDCaCO32(2.00分)规范实验操作是我们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你认为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倾倒CO2CO2验满D滴加液体3(2.00分)1869 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也排列其中,其化合价分别为2、0、+4、+6 价,依次对应的化学式错误的是()AH2SBSCSO2DH2SO34(2.00分)色氨酸(C11H12N2O2) 是氨基酸中的一种,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和肉松等得以改善。有关色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的分子内含四种元素B它含有氮分子C它共含有27个原子D其中的碳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5(2.00分)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 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H2O=X+HClO,则X的化学式为()AH2BClHCHClDClO26(2.00分)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C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7(2.00分)验证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AMgSO4溶液BKCl溶液C稀盐酸DZnCl2溶液8(2.00分)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如图是a、b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C10时,取相同质量的a、b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a大于bD将t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大于b二、填空题9(2.00分)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我省多地有效调整能源结构。稳步发展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合理利用如下三种发电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与C相比,A、B发电的共同优点是 (合理即可)。(2)A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把 能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成电能。10(2.00分)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 蒸馒头时,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加入小苏打,其化学式是 。11(3.00分)当你漫步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丽斯时,会被这里精美绝伦的雕塑所吸引,“花之魂”就是世界 10大奇异雕塑之一(图甲),它是由钢和铝(6%16%)加工而成的巨型“花朵”。傍晚时分“花朵”霓虹闪烁,将城市的夜晚打扮得流光溢彩,美轮美奂。(1)钢铝加工而成的“花之魂”比铁雕塑性能优良之处 ( 合理即可) ( 写一条 )。(2)目前金属耗速过快,替代材料越来越多。列举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合成材料 (合理即可)。(3)图乙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填”得”或“失”)。12(3.00分)在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的宣传栏里,有这样一则宣传:幽门螺旋杆菌一消化道传染病检测方法(如图2):被检者空腹,先用约20mL凉中开水口服一粒尿素胶囊(尿素中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静坐25分钟后,用一次性吹气管向二氧化碳吸收卡中吹气,再将吹完气的样品交给医生检测。(1)观察图1,集体就餐时,为避免疾病传播应该注意的是 (写一条)(合理即可)。(2)胶囊中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化肥中,尿素可用作 肥。13(6.00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素养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在一次实践活动中,小红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某钢铁公司,大家对矿石选取、冶铁和炼钢的工艺流程(如图)、生铁和钢的区别等,有了全新的认识。(1)用赤铁矿石治铁的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分析工艺流程,三脱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写一个)。(3)向精炼炉中吹入氩气使钢水循环流动,各成分均匀混合,相当于化学实验中 的作用(填一种仪器的名称)。(4)在钢水铸件机中,高温钢加工成钢制零件时,充入氮气的作用是 (合理即可)。四、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每空1分,共7分)14(7.00分)南海我们的“聚宝盆”南海是中国四大海城中最大、最深、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近30年来,菲律宾、越南等五国已经与西方200多家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海海城合作钻探了约1380口钻井,年石油产量达500万吨。相当于大庆油田最辉煌时的年开采量。材料1 油气资源:南海中南部油气地质责源量占53%,可采资源量占66%,若被他国掠夺,中国海城将失去约的可采油气资源。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材料2 矿产资源:南海蕴藏5万亿吨以上的锰、约3100亿吨镁、170亿吨锡和铜、29亿吨镍及锰、8亿吨钴、5亿吨银、800万吨金、60亿吨铀等,比陆地矿产资源丰富得多。材料3 水产资源: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西、南、中沙群岛海域,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海龟、海参、龙虾、螺、贝、海带等很丰富。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南海丰富的资源中,油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对石油加热炼制时,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得到的产品有 (写一种)。(2)天然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其变化 。(3)材料2中所述锰、镁、铜等是指 (填“元素”或“原子)。(4)海洋鱼类、海参、龙虾富含的营养素是 。(5)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我们要捍卫祖国的领土、领海和资源的完整。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你的一点建议是 (合理即可)。五、物质组成与变化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15(5.00分)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可用于金属除锈,B难溶于水。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 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 分析推理,回答问题:(1)A的化学式为 。A 与D反应的实质为 。(2)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合理即可)。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16(6.00分)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4)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 。(5)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合理即可)17(9.00分)化学实验过程经常会产生定量的废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在一次实验课上,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鉴别,并对废液成分展开探究。活动一 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完成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小实验。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写一个)。活动二 小雪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 如图),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由此可以确定: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以及一定含有的离子。小组同学对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离子?【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OH、CO32、Ca2+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变红产生气泡有OH有CO32无Ca2+方案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合理即可)(指示剂除外) (合理即可)有CO32,无Ca2+有OH【反思与评价】(1)小明同学对方案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 ( 合理即可)。(2)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3)将烧杯内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 ( 合理即可)进行处理后再排放。七、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18(1.00分)黄铜(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容易以假乱真。小红同学想测定黄铜中锌的含量。她称取20g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1)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2)求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写计算过程)2018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0分)某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成分是含有N、P、K、Ca等元素的无机盐,该配方适用于苦瓜、黄瓜、生菜的种植。可作营养液成分的是()AP2O5BKOHCNH4ClDCaCO3【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以及其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不属于无机盐,故错误;B、氢氧化钾属于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错误;C、氯化铵是可溶性的氮肥,可作营养液成分,故正确;D、碳酸钙是不溶性的盐,不能作营养液成分,故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的分类等即可顺利解答。2(2.00分)规范实验操作是我们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你认为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倾倒CO2CO2验满D滴加液体【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应从下层蜡烛的一侧倾倒,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烧杯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烧杯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2.00分)1869 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也排列其中,其化合价分别为2、0、+4、+6 价,依次对应的化学式错误的是()AH2SBSCSO2DH2SO3【分析】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氢元素显+1,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1)2+x=0,则x=2。B、硫属于单质,因此硫元素化合价为零。C、氧元素显2,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y+(2)2=0,则y=+4。D、氢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2+z+(2)3=0,则z=+4。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4(2.00分)色氨酸(C11H12N2O2) 是氨基酸中的一种,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和肉松等得以改善。有关色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的分子内含四种元素B它含有氮分子C它共含有27个原子D其中的碳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D根据人体所需元素的种类来分析。【解答】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组成的,故错误;B每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不含氮分子,故错误;C色氨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D碳元素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之一,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人体所需元素的种类等,难度不大。5(2.00分)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 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H2O=X+HClO,则X的化学式为()AH2BClHCHClDClO2【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X+HClO,反应前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1、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Cl。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2.00分)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C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分析】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分子的构成,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解答。【解答】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错误;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分子是原子构成的,故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故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方面的知识,并书写相关的方程式,然后对相关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7(2.00分)验证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AMgSO4溶液BKCl溶液C稀盐酸DZnCl2溶液【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铜不与硫酸镁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弱,能验证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选项错误。B、镁、铜均不与氯化钾溶液反应,不能验证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选项正确。C、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镁H铜,能验证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选项错误。D、镁能与氯化锌溶液反应生成锌,铜不能,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即镁锌铜,能验证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2.00分)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如图是a、b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C10时,取相同质量的a、b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a大于bD将t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大于b【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比较溶解度大小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错误;B、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明显,故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b,错误;C、10时,a的溶解度小于b,故取相同质量的a、b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a大于b,正确;D、将t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二者的溶解度都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故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b,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9(2.00分)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我省多地有效调整能源结构。稳步发展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合理利用如下三种发电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与C相比,A、B发电的共同优点是节约资源(或绿色环保无废渣废气排放)(合理即可)。(2)A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把风能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成电能。【分析】(1)根据火力发电的缺点来分析;(2)根据能量的转化方法来分析。【解答】解:(1)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既能节约化石燃料,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绿色环保;故填:节约资源 (或绿色环保无废渣废气排放);(2)风力发电是将风能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转化为电能;故填:风。【点评】本题考查了的内容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解题时根据所学知识来分析解答即可。10(2.00分)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NaCl。 蒸馒头时,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加入小苏打,其化学式是NaHCO3。【分析】根据物质的名称、俗称、性质与用途来分析解答。【解答】解: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故填:NaCl;NaHCO3。【点评】掌握物质的俗称、名称、性质及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1(3.00分)当你漫步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丽斯时,会被这里精美绝伦的雕塑所吸引,“花之魂”就是世界 10大奇异雕塑之一(图甲),它是由钢和铝(6%16%)加工而成的巨型“花朵”。傍晚时分“花朵”霓虹闪烁,将城市的夜晚打扮得流光溢彩,美轮美奂。(1)钢铝加工而成的“花之魂”比铁雕塑性能优良之处耐腐蚀 ( 合理即可) ( 写一条 )。(2)目前金属耗速过快,替代材料越来越多。列举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合成材料塑料(或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聚乙烯) (合理即可)。(3)图乙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填”得”或“失”)。【分析】(1)根据合金的特性解答;(2)根据塑料是常见的合成材料解答;(3)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出来的信息作答;【解答】解:(1)钢铝加工而成的“花之魂”比铁雕塑性能优良之处耐腐蚀;(2)目前金属耗速过快,替代材科越来越多,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合成材料塑料 (或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聚乙烯);(3)由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铝的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核电核数为13,最外层有的电子数为3小于4个,一般情况下易失去电子,而形成带三个正电荷的铝离子。答案:(1)耐腐蚀;(2)塑料 (或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聚乙烯);(3)失;【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2(3.00分)在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的宣传栏里,有这样一则宣传:幽门螺旋杆菌一消化道传染病检测方法(如图2):被检者空腹,先用约20mL凉中开水口服一粒尿素胶囊(尿素中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静坐25分钟后,用一次性吹气管向二氧化碳吸收卡中吹气,再将吹完气的样品交给医生检测。(1)观察图1,集体就餐时,为避免疾病传播应该注意的是用公筷(或分餐制) (写一条)(合理即可)。(2)胶囊中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2。 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化肥中,尿素可用作氮肥。【分析】(1)根据避免疾病传播应该注意的方法解答;(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集体就餐时,为避免疾病传播应该注意的是用公筷 (或分餐制);(2)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6+(14+12)2=62;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化肥中,尿素可用作氮肥。答案:(1)用公筷 (或分餐制);(2)62; 氮【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6.00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素养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在一次实践活动中,小红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某钢铁公司,大家对矿石选取、冶铁和炼钢的工艺流程(如图)、生铁和钢的区别等,有了全新的认识。(1)用赤铁矿石治铁的反应原理是3CO+Fe2O32Fe+3C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分析工艺流程,三脱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SO2。 (写一个)。(3)向精炼炉中吹入氩气使钢水循环流动,各成分均匀混合,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玻璃棒 的作用(填一种仪器的名称)。(4)在钢水铸件机中,高温钢加工成钢制零件时,充入氮气的作用是做保护气(合理即可)。【分析】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知识解答;根据操作的用意以及氮气的性质解答。【解答】解:(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3CO+Fe2O32Fe+3CO2;(2)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故填:S+O2SO2;(3)向精炼炉中吹入氩气使钢水循环流动,各成分均匀混合,该操作相当于玻璃棒的搅拌作用,故填:玻璃棒;(4)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该操作中可以用作保护气,故填:做保护气。【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金属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四、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每空1分,共7分)14(7.00分)南海我们的“聚宝盆”南海是中国四大海城中最大、最深、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近30年来,菲律宾、越南等五国已经与西方200多家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海海城合作钻探了约1380口钻井,年石油产量达500万吨。相当于大庆油田最辉煌时的年开采量。材料1 油气资源:南海中南部油气地质责源量占53%,可采资源量占66%,若被他国掠夺,中国海城将失去约的可采油气资源。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材料2 矿产资源:南海蕴藏5万亿吨以上的锰、约3100亿吨镁、170亿吨锡和铜、29亿吨镍及锰、8亿吨钴、5亿吨银、800万吨金、60亿吨铀等,比陆地矿产资源丰富得多。材料3 水产资源: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西、南、中沙群岛海域,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海龟、海参、龙虾、螺、贝、海带等很丰富。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南海丰富的资源中,油气属于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对石油加热炼制时,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得到的产品有汽油(或柴油或石蜡或沥青等) (写一种)。(2)天然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其变化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变小。(3)材料2中所述锰、镁、铜等是指元素(填“元素”或“原子)。(4)海洋鱼类、海参、龙虾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5)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我们要捍卫祖国的领土、领海和资源的完整。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你的一点建议是合理开发(或有计划开采) (合理即可)。【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石油产品来分析;(2)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3)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4)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5)根据开发资源的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解:(1)油气是由石油、天然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对石油加热炼制时,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得到的产品有汽油、柴油、石蜡、沥青等;故填:混合物;汽油(或柴油或石蜡或沥青等);(2)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在压强增大时,分子间隔变小,故填: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变小;(3)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料2中所述锰、镁、铜等是指元素;故填:元素;(4)海洋鱼类、海参、龙虾富含蛋白质;故填:蛋白质;(5)要有计划的、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故填:合理开发(或有计划开采)。【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掌握物质的分类、石油产品的种类、分子的性质、物质的组成、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等是解题的关键。五、物质组成与变化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15(5.00分)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可用于金属除锈,B难溶于水。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 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 分析推理,回答问题:(1)A的化学式为HCl。A 与D反应的实质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2)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合理即可)。【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A可用于金属除锈,故A可能是盐酸,B难溶于水,则是盐酸硝酸银反应生成的氯化银沉淀;水能生成D,且D能与盐酸反应,故D是氢氧化钙,C能与水和氢氧化钙反应,故C可能是二氧化碳,据此解答。【解答】解:A可用于金属除锈,故A可能是盐酸,B难溶于水,则是盐酸硝酸银反应生成的氯化银沉淀;水能生成D,且D能与盐酸反应,故D是氢氧化钙,C能与水和氢氧化钙反应,故C可能是二氧化碳,带入框图,推断合理;(1)A是盐酸,其化学式为HClA是盐酸,D是氢氧化钙,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实质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填:HCl;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2)A生成B是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故填:HCl+AgNO3AgCl+HNO3。(3)C与D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填:CO2+Ca(OH)2=CaCO3+H2O。【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16(6.00分)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铁架台。(2)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3)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4)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将试管倾斜(或横放),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5)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或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使水变红) (合理即可)【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3)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解答;(4)根据固体的取用方法解答;(5)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仪器a的名称铁架台;(2)在加热的条件下,高锰酸钾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不易溶于水,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4)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将试管倾斜(或横放),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 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5)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或防止高锰酸钾粉末 进入水槽使水变红)。答案:(1)铁架台;(2)2KMnO4K2MnO4+MnO2+O2;(3)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4)将试管倾斜(或横放),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 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5)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或防止高锰酸钾粉末 进入水槽使水变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装置的选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实验中的相关问题。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17(9.00分)化学实验过程经常会产生定量的废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在一次实验课上,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鉴别,并对废液成分展开探究。活动一 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完成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小实验。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Cl2CaCO3+2NaCl(写一个)。活动二 小雪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 如图),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由此可以确定: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氢离子、以及一定含有的离子。小组同学对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离子?【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OH、CO32、Ca2+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变红产生气泡有OH有CO32无Ca2+方案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合理即可)(指示剂除外)先无明显现象,后产生气泡(合理即可)有CO32,无Ca2+有OH【反思与评价】(1)小明同学对方案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合理即可)。(2)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钠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3)将烧杯内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合理即可)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分析】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解答】解:活动一实验中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Ca(OH)2CaCO3+2NaOH。故填:Na2CO3+CaCl2CaCO3+2NaCl。活动二 下层有白色沉淀,说明上层溶液中不含有稀盐酸,即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氢离子。故填:氢离子。【进行实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继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盐;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先无明显现象,后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变红产生气泡有OH有CO32无Ca2+方案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先无明显现象,后产生气泡有CO32,无Ca2+有OH【反思与评价】(1)小明同学对方案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根离子。故填: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2)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生成的钠离子、氯离子,还含有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故填:钠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3)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可以除去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进行处理后再排放。故填:稀盐酸。【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七、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18(1.00分)黄铜(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容易以假乱真。小红同学想测定黄铜中锌的含量。她称取20g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1)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2)求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写计算过程)【分析】(1)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特点分析;(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氢气的质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锌的质量,进而计算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设锌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 2x 0.2gx=6.5g,求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00%=32.5%。故答案为:(1)置换反应;(2)32.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第27页(共2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