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和左传等相关文学常识。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知识,翻译重要的句子。3.熟读课文,能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4.学习烛之武等人在国难当头之际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1.积累“贰、军、辞、鄙、陪、敢、济、阙”等文言实词,归纳“之、与、而、其、焉”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借助语境推断字词意义的方法。2.分析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领会本文详略得当、伏应严密的写作技巧。3.品味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鉴赏烛之武的形象特点,探究烛之武退秦师的深层原因。,烽火硝烟的战场,演绎了无数英雄豪杰的故事;风云变幻的外交场合,再现了谋臣辩士的机智与胆识。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老迈的烛之武仅用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就不击自退,城下之围就不攻自破。公元前630年,秦晋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之际,烛之武深明大义,毅然前去与敌国交涉。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退兵。,1.鲁之君子。姓左,名丘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太史公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2.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丘明出身的家族世代为史官,曾与孔子一起“入周,观书于周史”,他根据鲁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大量史料,以春秋为历史背景,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并参与编著了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国语,成为中国历史学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其一,郑国曾两次得罪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因为秦晋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而历史上秦晋两国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成为自然了。,“伏笔”与“照应”“伏笔”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就是上文中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伏笔”与“照应”常常结合在一起运用。所谓“照应”,是指在后文中回应伏笔,做出具体的描述或交代。“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技法的运用,能够使情节跌宕有致,脉络分明,构思也更加严谨。,1.查找资料,了解左传的有关常识。,自我核对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穀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传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作者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为历代散文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叙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2.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叙述步骤。,自我核对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之中请求烛之武出使秦国,烛之武应允前往,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后来晋也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事的结局。整篇文章组织严密,浑然一体。,氾南()阙秦()逢孙()佚之狐()秦伯说()夜缒而出()共其乏困()无能为也矣(),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fn,qu,png,y,yu,zhu,gng,wi,2为下面的形近字组词。,缒城,棒槌,肆意,肄业,枸杞,颓圮,(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_。(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3)秦伯说,与郑人盟:_。(4)失其所与,不知:_。(5)何厌之有:_。,已,通“矣”,了,共,通“供”,供给,供应,说,通“悦”,高兴,知,通“智”,明智,聪明,厌,通“餍”,满足,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4.解释下列各组多义词的意思。,(1)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_。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_。,(1)说秦伯说,与郑人盟:_。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_。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_。,假如,似乎,好像,你,通“悦”,喜欢,高兴,杂说(一种文体),陈述,(3)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_。停数日,辞去:_。不辞劳苦:_。,(1)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则名微而众寡:_。微闻有鼠作作索索:_。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_。,推辞,告别,推托,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地位不高,形容词,暗暗地,副词,稍微,副词,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之唯君图之:_。子犯请击之:_。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臣之壮也:_。辍耕之垄上:_。,代词,指阙秦以利晋,代词,代秦军,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往,到,(2)其君知其难也:_。吾其还也:_。以其无礼于晋:_。失其所与,不知:_。,指示代词,那,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代词,指郑国,代词,自己的,(3)以敢以烦执事:_。以乱易整:_。以其无礼于晋:_。越国以鄙远:_。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介词,拿,介词,用,介词,因为,连词,来,介词,把,(4)焉子亦有不利焉:_。焉用亡郑以陪邻:_。若不阙秦,将焉取之:_。且焉置土石:_。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_。,语气词,疑问副词,何,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哪里,代词,之,(5)而今急而求子:_。夜缒而出:_。黑质而白章:_。,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出使的人,6.解释下列古今异义现象。,(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2)行李之往来,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婉指秦穆公,(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4)敢以烦执事,(5)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1)晋军函陵:_。(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3)越国以鄙远:_。(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_。(5)邻之厚,君之薄也:_。,军,驻军,名词作动词,亡,使亡,动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指郑国,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厚、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7.解释下列词类活用现象。,(1)贪得无厌:_。(2)因人成事:_。(3)过河拆桥:。(4)秦晋之好:。,贪心大,老不满足,依凭他人办成事情,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抛开,8.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春秋时期,秦、晋两国的国君好几代都互相通婚,后泛指两家联姻,(1)是寡人之过也:_。(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_。(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_。(4)然郑亡:_。(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6)夫晋,何厌之有:_。(7)以其无礼于晋:_。,判断句,“也”表示判断,判断句,否定判断,省略句,省略介词“于”,被动句,郑国被灭,9.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类型。,省略句,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宾语前置句,“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介宾短语后置句,“于晋无礼”,答案A(贰:从属二主),答案C(C均为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假如。A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原因,因为。B代词,那/语气词,表示希望。D代词,这件事/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答案D(D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为定语后置句,B、C两项均为判断句),3.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B.是寡人之过也C.邻之厚,君之薄也D.何陋之有,答案(1)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2)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译文:(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译文:,答案秦、晋围郑,烛之武应郑伯之命,只身入敌营,说服秦伯,两国退兵。,5.请简述课文的故事梗概。(40字以内),1.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和形势的?这部分内容与对整个故事的发展有何作用?,【与你交流】(1)文章的第1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2)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和“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氾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2.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避”后“受”,有什么作用?,【与你交流】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些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了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牺牲精神做了必要的铺垫。,3.探究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与你交流】(1)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的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2)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国,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3)辩士。烛之武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的土地。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又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异也”。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4.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与你交流】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在起作用。,5.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与你交流】(1)处处为秦着想。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地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还是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伯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令秦伯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番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6.仔细研读课文,探究分析本文的写作艺术。,【与你交流】(1)伏笔与照应。这篇文章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2)波澜起伏。这篇文章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就在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时,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强了艺术感染力。(3)详略得当。这篇文章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而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详略得当,层次井然。,(3)详略得当。这篇文章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而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详略得当,层次井然。,7.烛之武有勇有谋,但直到年老才得到为国效力的机会。他的“被埋没”,有人认为是因为郑伯不能知人善任,有人认为是因为他自己不会“毛遂自荐”。你怎么看?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与你交流】示例一:因为郑伯不能知人善任。当年晋公子重耳曾到郑国避难,郑伯礼节甚倨,招致了今天的“秦、晋围郑”之祸;大军压境,危在旦夕,才想到重用人才,遭到拒绝后,才想到自责。可见郑伯是一个目光短浅之人。所以,烛之武到晚年才被重用,郑伯应负主要责任。示例二:因为烛之武不会“毛遂自荐”。在烛之武的心里,还存留着作为“士”的清高与孤傲。他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安天下、济苍生的路径,但却得不到展现自我的机会。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国君不可能了解每一个人,他的默默无闻,主要是自己不会抓住机会推销自己。示例三:两种原因兼而有之。,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谈创作时曾说:“要是你在头一章里提到墙上挂着枪,那么在第二章或第三章就一定得开枪。如果不开,那枪就不必在那儿。”这句话形象而准确地揭示出伏笔与照应之间的关系:前面提到的事物,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到的事物,前面要交代。这就是前伏后应,结构严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在叙述故事时就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前后呼应,组织严密。关于伏笔,文学家林纾曾在春觉斋论文里这样说过:“伏笔苟使人知,亦不称妙”,须得“无意阅过,当是闲笔,后经点明,方知是有用意”,那才叫好。的确如此。许多好的伏笔,埋设时贴切自然,巧妙无痕,照应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真让人击节赞赏,玩味无穷。,有伏必应结构谨严,1.苏林教授显然是大为生气了。他一向认为,要做一个真正为人民所爱戴的艺术家,首先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各方面都能成为表率的人!这样一个自暴自弃的女孩子,是永远也不能成为有成就的歌唱家的!他生气地侧过头去望着窗外。这个城市刚刚受到一次严重的台风袭击,窗外断枝残叶狼藉满地,整个竹篱倾倒在满是积水的地上,一片惨淡的景象。(选自何为第二次考试)鉴赏这是一个用景物描写作为伏笔的范例。主人公陈伊玲初试时成绩十分优异,而复试时却十分糟糕,苏林教授生气地侧过头去望窗外,这是很自然也很随便的事情。至于苏林教授看见了外面的什么景物,一般就没必要写了;如果写了,就有可能让人看成是多余的闲笔。那么,这段描写到底是不是多余的闲笔呢?请继续往下读。苏林教授亲自去街道走访,终于发现,陈伊玲之所以复试失败,是“因为台风造成电线走火,烧毁了不少房子。陈伊玲协助里弄干部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睡,影响了嗓子”。这时我们才明白,前文对台风后惨淡景象的描写,是作者特意留下的一个伏笔,是对后面陈伊玲复试失败原因所作的暗示。如果没有这一伏笔,后文中对原因的揭示就会显得突兀,文章的结构也就因此显得不够严密。,2.忽然她(玛蒂尔德)在一个黑缎子的盒里发现一串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了。她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戴在她高高的衣领的外面,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随后,她焦急而迟疑地问:“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当然可以。”(选自莫泊桑项链)鉴赏这是一个用对话描写作为伏笔的范例,描绘了主人公玛蒂尔德向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借项链时的情景。装在“黑缎子盒里”的“精美的钻石项链”,令玛蒂尔德“高兴”“心跳”“发抖”“出神好半天”的钻石项链,肯定是价值连城,异常贵重。玛蒂尔德非常“焦急”地想借到它,却又怕朋友不肯借而“迟疑”,朋友呢,大方爽快得几乎让人吃惊:“当然可以。”乍一看,我们一准儿会以为佛来思节夫人够朋友,重情义,可是读到结尾,却发现故事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那项链竟是一件赝品!噢,原来如此。怪不得当初佛来思节夫人不假思索地说“当然可以”,怪不得当项链丢失了,玛蒂尔德谎称弄坏了正在修理,一个星期后才去归还,佛来思节夫人看都没看,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你应当早一点还我,也许我早就要用它了。”原来她根本就没看重那串项链,那本来就是一串假项链嘛。,答案A(名词活用为动词,驻扎),答案D(例句与D的“之”均作助词“的”讲;A、B为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为宾语前置的标志),3.下列各项中,为省略句补上的省略成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公从之。(烛之武)辞曰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C.若不阙秦,(晋)将焉取之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晋侯)乃还,答案D(应为“秦伯”),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答案C(“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对,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