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复专题复习文言句式ppt.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804684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语文复专题复习文言句式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2011高考语文复专题复习文言句式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2011高考语文复专题复习文言句式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复习文言句式,金榜苑教研中心,2011年考试大纲的有关表述: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倒装句谓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文言句式的基本类型有五种:一、判断句二、被动句三、倒装(变式)句四、省略句五、疑问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类型:,一、判断句,、用“者”、“也”表判断。,(1)“者”也,(3)者,。,(4)者也,(2),也,(1)“者,也”式。例:1、子瑜者,亮兄谨也。(赤壁之战)2、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这是最典型、最常见的判断句式。主语后面加”者”,表示提顿,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也”附在谓语后,对主语加以判断或解说。“者”和“也”不必译出。()“者,”式。1、粟者,民之所种。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也”式。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传2、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女婿)左忠毅公逸事3、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蔺列传、夫战,勇气也。(4)“者也”式。、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臣乃市井鼓刀屠者。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梁父即楚将项燕。环滁皆山也。此亡秦之续耳。,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表判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后典籍皆为版本。问今是何世。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荀卿,赵人。刘备天下枭雄。晋鄙嚄唶宿将。(huz)()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4、主谓直接表判断的。,予本非文人画士有司、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不要以为我年长,就不敢讲真话,5用“非”“未”“弗”“无”“莫”“毋”等否定词表示判断。,练习一,、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项是()、刘豫州,王室之胄。、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下面“是”表判断的句子是()、是吾剑之所从坠。、海瑞言俱是。、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是年谢庄办团练。,C,C,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二、被动句,请观察下列句子,找出这些句子的共同点,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若属皆且为所虏重为乡党所笑不拘于时至激于义理者不然虽万被戮,岂有悔哉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若属皆且为所虏重为乡党所笑,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不拘于时至激于义理者不然,用“于”表被动,虽万被戮,岂有悔哉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用“被”表被动,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用“见”“见于”表被动,但是有的被动句是没有标志的,必须根据上下文的逻辑联系来判断。即,意念被动句(无标志)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马烧溺死者甚众。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狡猾的兔子一死,狗也很快成为人们的食物。鸟被打尽的时候,人们把良弓也束之高阁不用了。龙逢斩,比干剖。(6)荆州之民附曹者,逼兵势耳。荆州归顺曹操的百姓,不过被战争形势所逼迫罢了,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吾不能举十万之地,百万之众,受制于人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使文王所以见恶于纣者,以其不得人心焉?假使文王被纣王憎恨的原因,是因为文王不得人心吧,多多益善,何以为我禽?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如姬父为人所杀。胥之父兄为戮于楚。烈士为天下见善(赞美)矣,未足以活身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巩固练习:,指出下边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夜则以兵围所寓舍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三、倒装句式,一、课前热身(导),1、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06年广东卷,第10题)A.君何以知燕王B.夫子何哂(shn)由也C.夫晋,何厌之有D.何故而至此、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句子。(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宾语前置安抚老百姓而称王天下,便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了定语后置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06年江西卷)(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译文:_(2)家人目间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译文:_(3)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译文:_,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家中窥见(这种情形)的人,都诧异惊愕,不能猜测(我的)意图在哪里。,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与刘伶对酒(的痴迷)没有什么区别,正担心刚刚发誓却又随即违背。,、翻译倒装句式要注意什么?,思考与答题规律小结,翻译文言倒装句应注意运用翻译五法(留、换、补、调、舍)中的“调”法。,二、,三、考点解读文言文倒装句式是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一种,2005年纳入考试范围,在各省市试题先后出现次。考查形式有两种:一是单独命题,以选择题出现二是结合文言语句翻译综合考查,四、考点知识链接与整合,文言文倒装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倒装情况概括起来有两种:前置型句式:、谓语前置(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后置型句式:、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甚矣,汝之不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1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2宾语前置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古之人不余欺也。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没有过这样的东西。忌不自信。,B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执肃手曰:“卿欲何言?”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同道呢不然,籍何以至此?,C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夫晋,何厌之有?唯利是图,唯才是举。,、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宾语前置句式。何以战?臣实不才,又谁敢怨?日月逝矣,岁月不我与。一言以蔽之。,、选出与“忌不自信”句式不同的一组()、城中皆不之觉。、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练习二,B,、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时不我待。、皆不可限以时月。C、宁信度,无自信也。、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4、下列句式不与其他三项相同的一项是:、大王来何操、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夫晋,何厌之有、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D句不是宾语前置句。,B,3定语后置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在魏忠贤作乱时,做官的人能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偌大的中国,能有几个人呢?马之千里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现代汉语定语往往在中心词前面来修饰或限制中心词。古汉语里,为了强调中心词,往往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此之谓定语后置。,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一般是较长的动词性或形容性短语的定语后置。,()“中心词+定语+者”式结构,、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廉),、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寻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也是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的雁荡山,、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定语后置的种类,(2)“中心词+之+定语+者”式结构,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马之千里者能日行千里的马,率领精通武艺善于格斗的少年,“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中心词+之+定语”式结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佩带着高低摆动的长剑,戴着高高的帽子,()“中心词+而+定语+者”式结构,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天下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能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人,,()“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顿有时(就)吃掉一石的粮食。,铸以为金人十二。用它铸成了十二个金人。,4、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将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注意什么?如:“躬耕于南阳”。一般要把它提到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即“于南阳躬耕”。,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一)指出下列各句为何种倒装,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甚矣,乌纱皂隶之俗!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尝射于家圃何以战昭王南征不回,寡人是问,主谓倒装,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收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10、忌不自信,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巩固练习: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贤哉,回也!()2、君何以知燕王?()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豫州今欲何至?()5、孜孜焉唯进修是急()6、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振救()7、会于西河外渑池(),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宾前,宾前,宾前,宾前,状后,练习: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置句式的()五谷者,种之美者也。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率师以来,唯敌是求。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父母唯其疾之忧。,(二)迁移训练,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07年湖北卷,第13题)(1)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4分)译:(2)公至,彞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2分)译:(3)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4分)译:,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繁叶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忠勤公到后,彝人争着跑去把他们知道的奇异树木告诉他。,忠勤公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颖川公的二儿子,刚换牙时母亲沈安人就去世了。,五、倒装句知识总结,、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等四种句式。、理解倒装句式一定要结合语境来考察,多积累语言现象。、学习倒装句式知识注意整合英语的句式知识,注意整合不同考点知识。、倒装句的翻译要注意运用翻译方法“留、调、补、换、舍”中的“调”法。,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份的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四、省略句,1省主语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人。”,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对话省略,2省谓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杨子之邻人亡羊,即率其党(家人)(追之),又请杨子之竖(童仆)追之。,3省宾语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扬州城下,进退不由()。项王曰:“壮士!赐之厄酒。”则与()斗厄酒。竖子不足与()谋。,4省介词今以钟磬置()水中。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是儿少()秦武阳二岁。(童区寄传),文言文中借疑问代词或否定词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盍曷、胡、安、孰、焉”或疑问语气词“乎、欤、耶、哉”,五、疑问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吾君在前,叱者何也?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踏上死地也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楚王叱曰“胡不下?”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且焉置土石?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再说公子即使不把我赵胜看在眼里,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你的姐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秋对联趣谈之一中秋佳节,花好月圆,品茶赏月,吟诗作对,是中华名族传统文化活动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联,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人对上。请同学们试帮其对下联。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下联:_,轻松驿站,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夜,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对年尾对”。,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常见文言固定结构,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方法”,例: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例: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3、有所,译为“有的”(人、事、物),例: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事、物),例:几无所逃走。指南录后序,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取吾城,不予吾璧,奈何?廉蔺列传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赤壁之战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7、奈何,译为“把怎么办”,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例: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9、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世所以不传也。吾知所以拒子也。10、不亦乎,译为“不是吗”,例:以此为政,不亦惑乎?11、何焉为,译为“有什么呢”,例:夫子何命焉为?,12、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3、庸乎,译为“难道吗”,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4、其乎,译为“难道吗”,例:我中国其果老大乎?少年中国说15、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游褒禅山记,16、无乃乎,译为“恐怕吧”,例: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17、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例:闻道百,以为莫己若也,我之谓也。18、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例: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19、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20、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例: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21、有者,译为“有个人”,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综合练习,晋平公与群臣饮酒,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走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人君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1、从文中找出一个否定判断句:2、从文中找出一句介词结构后置句:3、从文中找出两个宾语前置句:,综合练习,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窃谓管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从上文中摘选出分别含有以下句式的句子:1、一个被动句:翻译:2、画横线的句子是什么句式?并翻译这个句子。,文言句式能力练习、指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例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A、身死客手,为天下笑B、其真无马也邪?其真不知马也!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简析:B是疑问句,C是否定判断句,D是宾语前置句,只有A是与例句一样,都是被动句。,、下列句中介宾结构的翻译不能提前的一项是A、赠谥美显,荣于身后B、青,取之于蓝而请于蓝C、毁其盆,悉埋于地下D、得复见将军于此,(C),简析:ABD都能提前作状语,、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妪,先大母婢也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C、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D),简析:ABC都是判断句,只有D是定语后置。,、下列括号中补出省略的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州之野产异蛇,(蛇)触草木,(蛇)尽死B、今于钟磬置(于)水中C、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D、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A,简析:A项中的“尽死”前并不是省略蛇,应该省略“草木。,、对下列句式分类无误的一项是(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谷中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3)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4)周公之逮所由使也(5)余是以记之(6)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7)家有老妪,尝居于此(8)石之铿然有声者A(1)(4)(6)/(2)/(3)(5)/(7)B(1)(4)(7)/(2)(8)/(3)(5)/(6)C(1)(6/(2)(4)/(3)(5)/(8)(7)D(1)(4)(7)/(2)(8)/(3)(5)/(6),(A),、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A、妪,先大母婢也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C、当其南北分分者,长城也D、盖当蓼洲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D,、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刘备天下枭雄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D,、选出句式不同类的一项A、昔者吾舅死于虎B、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乎C、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人者D、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C,、选出句式相同的两项A、古之人不欺余也B、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C、求人可使报秦者D、此余之所得也E、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F、甚矣,汝之不惠,BD,都是判断句,10、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智勇多困于所溺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11选出句式不同类的一项A、古之人不余欺也B、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殆C、忌不自信D、予本非文人画士,D,12为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求人可使报秦者何后止有?时人莫之许也甚矣,汝之不惠非二三直之罪又何求焉A、/B、/C、/D、/,B,13选出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择其善者而从之B、不能容于远近C、而社死国灭,为天下笑D、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A,14选出不属于定语后置的一项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C、亦雁荡具体而微者D、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D,15选出与例句的语序变化情况完全相同的一项例句:微斯人,吾谁与归?A、为坛而盟,祭与尉首B、夫晋,何厌之有?C、不然,籍何以至此?D、古之人不余欺也,C,16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A、古之人不余欺也B、石之铿然有声者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D、多于市人之言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