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原理习题.pdf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92848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7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学原理习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光学原理习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光学原理习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原理习题 1.1 用费马原理推导光的反射定律 1.2 一根长玻璃棒的折射率为 1.6350,将它的左端研磨并抛光成半径为 2.50cm 的凸球面。在空气中有一小物体位于光轴上距球面顶点 9.0cm处。 求: (1)球面的物方焦距和象方焦距; (2)光焦度;象距;垂轴放大率;(5)用作图法 求象。 1.3 将一根 40cm 长的透明棒的一端切平,另一端磨成半径为 12cm 的半球面。有一小物体 沿棒轴嵌在棒内,并与棒的两端等距。当从棒的平端看去时,物的表现深度为 12.5cm。问 从半球端看去时,它的表现深度为多少? 1.4 一透明玻璃小球的半径为 1.50cm, 折射率为 1.720,将它浸没在折射率为 1.360 的透 明液体中。若液体中有一束平行光入射到小球上,求这束平行光将向球的另一侧何处聚焦? 1.5 一玻璃空盒的两端是共轴球面,一端是半径 11.65cm的凹面,另一端是半径 2 1.650cm的凸面,两顶点之间的距离为 1. 850cm。将盒在空气中密封后放入水中。一高为 1cm 的物体距凹球面的顶点 10cm。求物体经玻璃盒所成的象。(假设玻璃的厚度可以略去不计) 1.6 在一个直径为 30cm的球形玻璃鱼缸中盛满水,鱼缸中心处有一尾小鱼。若鱼缸薄壁的 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求缸外面的观察者所看到的鱼的表观位置及垂轴放大率。 1.7 为了把仪器刻度放大 3 倍,在它上面置一平凸透镜,并让透镜的平面与刻度紧贴。假 设刻度和球面顶点距离为 30mm,玻璃的折射率为 1.5,求凸面的半径应为多少? 1.8 在半径为 20cm 的凸面镜右侧距顶点 5cm 处,有一高为 2cm 的虚物,试求象的位置和大 小,并作图。虚物的位置应在什么范围内才能形成实象? 1.9 在单球面折射系统中,除球心而外尚有一对共轭点和可用宽光束严格成象(如 图),这一对共轭点称为齐明点或不晕点。试证齐明点的物、 象距满足下列关系: S(1+n/n)r; s(1+n/n)r CP -r P O 习题 1.9 图 1.10 玻璃棱镜的折射棱角为 60,对某一波长的光其折射率 n 为1.6,计算 (1) 最小偏向角; (2) 此时的入射角; (3) 能使光线从角两侧透过棱镜的最小入射角。 1 1.11 在充满水的容器底部放一平面反射镜,人在水面上正视镜子看自己的象,若眼睛高出 水面h 15.00cm,水深h 28.00cm,求眼睛的象和眼睛相距多远?象的大小如何?设水的折 射率为n4/3。 1.12 折射率 n1.50 的薄透镜使物体在其后 10cm 处成实象。不改变物体和透镜之间的距 离,将它们沉浸在水中,则物体在镜后 60cm 处成象,求透镜的焦距。 1.13 一双凸透镜的球面半径为 20cm,透镜材料的折射率为 1.5,一面浸在水中,另一面置 于空气中。试求透镜的物方焦距和象方焦距。 1.14 用一薄凸透镜L 1在屏上生成物体的清晰象,然后将另一个焦距为 10cm的薄凸透镜L 2放 入会聚光束中距屏 30cm处,问现在应将屏移至距L 2多远的地方才能在屏上生成物体的清晰 象? 1.15 两薄透镜的焦距为f 15.0cm和 f 210.0cm,相距5.0cm。 若一高为2.50cm的物体 位于第一透镜前 15.0cm处,求最后所成象的位置和大小,并作出象的光路图。 1.16 透镜L 1和L 2的象方焦距分别为 2.40cm和 5.0cm,两透镜中心相距 1.50cm。若在 L1前 8.0cm处置一高为 2.50cm的物体,求最后象的位置和大小,并作出光路图。 1.17 一物体经两枚凸透镜折射成象,所得的是在物体位置处与物体同大的倒立虚象。设第 一透镜的焦距 已知,求物体的位置,第二透镜的焦距及两透镜的距离。 (注:本题有多解) 1.18 一平凸透镜焦距为 f,平面镀银,在其前 2f处放一物体,高度为 h。 求物体所成 的最后象,并作图。 1.19 一折射率为 1.5的薄透镜,其凸面的曲率半径为 5cm,凹面的曲率半径为 15cm,且镀 上银。试证明:当光从凸表面入射时,该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平面镜。(提示:物经过凸 面折射、凹面反射和凸面再次折射后, s-s;1。 ) 1.20 显微镜由焦距为 1cm 的物镜和焦距为 3cm 的目镜所组成,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为 20cm,问物体放在何处时才能使最后的象成在距离眼睛 25cm 处?作出光路图。 1.21 双凸薄透镜的折射率为 1.5,r 1 10cm,r 215cm,r 2的一面镀银,物点P 在透镜前主轴上 20cm处,求最后象的位置并作出光路图。 1.22 会聚透镜的发散透镜的焦距都是 10cm, (1)与主轴成 30的一束平行光入射到每个透 镜上,计算象点在何处?(2)在每个透镜左方的焦平面上离主轴 1cm 处各置一发光点,计算 成象在何处?作出光路图。 1.23 一厚透镜两球面的光焦度分别为 5D 和 8D,折射率为 1.50,中心厚度为 18.75cm。 用矩阵法求此厚透镜主点的位置。 1.24 两薄透镜相距 80cm,它们的光焦度为 6D 和8D,用矩阵法求组合系统的光焦度及焦 点和主点的位置。 1.25 惠更斯目镜由两个薄凸透镜L 1、L 2组成,其焦距分别为f 1=3a、 2 f2=a,两透镜相距d2a,试用矩阵法求此目镜系统的主点位置和焦距。 1.26 冉斯登目镜由两个相同材料的平凸薄透镜组成,其一种结构形式为 f1f 2a,d2/3a,试求此目镜系统的主点位置和焦距。 1.27 设有置于空气中的两薄透镜L 1和L 2,凸透镜L 1的焦距为 12cm,凹透镜的焦距为 8cm, 它们相距 16cm。一高为 3cm的物体PQ位于L 1前 30cm处: (1) 用矩阵法求系统的主点和焦点; (2)用矩阵法求物体经系统所成的象,并用作图法验证你的结果。 1.28 用矩阵法重解 1.15 题。 1.29 用矩阵法重解 1.18 题。 1.30 空气中一个薄透镜组L 1 、L 2 、L 3 ,它们的焦距分别是f 120cm、 f240cm、f 330cm,d 12=30cm、d 2330cm,今有一物放在L1的左方 60cm处,用矩阵法求 出象的位置和大小。 1.31 一个双凸透镜(f 16cm) ;一个凹面反射镜(R20cm) ,一高为 4cm 的物。在透镜 前 12cm处,透镜在凹面反射镜前 2cm,用矩阵法计算最后象 的位置和横向放大率。 第二章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习题 2.1 眼睛的构造简单地可用一折射球面表示,其曲率半径为 5.55mm,内部为折 射率等于 4/3 的液体,外部是空气,其折射率近似地等于 1,计算眼球的两个焦距。 若肉眼观察到月球时所见月球时的张角为 1,问视网膜上月球的象有多大? 2.2 把人眼看成距视网膜 2cm 的一个简单透镜,有人能看清 100cm 到300cm 内的 物体,试问:(1)此人看清远点和近点时,眼睛透镜的焦距是多少? (2)为看清 25cm 远的物体,需配戴怎样的眼镜? 2.3 一照相机对准远物时,底片距物镜 18cm,当镜箱拉至最大长度时,底片与物镜相距 20cm,求目的物在镜前最近应不小于若干距离? 2.4 两星所成的视角为 4,用望远镜物镜照相,所得两象点相距 1mm,问望远镜 物镜的焦距是多少? 2.5 一显微镜具有三个物镜和两个目镜,三个物镜的焦距分别为 16、4 和1.9mm, 两个目镜的放大本领分别为 5 和 10 倍。设三个物镜造成的象都能落在象距为 160mm 处,问 这显微镜的最大和最小的放大本领各为多少? 2.6 一显微镜物镜焦距为 0.5cm,目镜焦距为 2cm,两镜间距为 22cm,观察者看 到的象在无穷远处,试求物体到物镜的距离和显微镜的放大本领。 2.7 一灯(可认为是点光源)悬在圆桌中央的上空,桌的半径为 R,为了使桌的 边缘能得到最大的照度,灯应悬在离桌面中心多少高度处? 2.8 焦距为 20cm 的薄透镜,放在发光强度为 15cd 的点光源之前 30cm 处。在透镜 3 后面 80cm 处放一屏,在屏上得到明亮的圆斑。不计透镜中光的吸收时,求圆斑的中心照度。 2.9 一个 60w 的灯泡,其发光效率为 15Lm/w,假定把灯泡作为在各方向均匀发光 的点光源,求光源的发光强度为多少?在距灯泡 2m 处的垂直照明的屏上的光照度是多少? 2.10 一个 60w 灯泡的发电效率为11Lm/w,若玻璃壳的损失不计,求该灯泡 发射的光通量、平均发光强度和平均照度。 第三章 光的干涉习题 3.1 在杨氏实验装置中,两孔间的距离等于通过孔的光波长的 100 倍,接收屏与双孔相距 50cm。求第1 级和第2 级亮纹屏上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 3.2 在杨氏实验中, 双孔相距为5.0mm, 孔与接收屏相距为1.0m。入射光中包含波长为480nm 和 600nm 两种成分,因而看到屏上有两组干涉图样,试求这两种波长的第 2 级亮纹的距离。 3.3 设有两相干点源 S1、S2 相距为 t,将接收屏垂直于 S1、S2 连线放置,接收屏至 S1S2 中点的距离为 D,且D d,x。 问在接收屏上生成的干涉图样是什么形状?并证明第 K 级亮纹 至并中心的距离为 3.4 在双缝干涉装置中,缝 S1 和S2 后面分别放置透明的塑料薄片 T1 和T2。 当二薄片插 入后,屏上中央零级亮纹向下移至原先的第 10 级亮纹位置上,已知入射光波长为 600nm, T1和T2 厚均为300 m,T2 的折射率为 1.52,求T1 的折射率。 3.5 波长为的平行单色光以小倾角斜入射到间距为 t 的双缝上, 设接收屏到双缝距离 为 D, (1)求零级主极大的位置; (2)假设在屏上到两缝的距离都相等的地方恰好出现暗条纹, 倾角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3.6 设菲涅耳双面镜的夹角为 15, 缝光源距双面镜交线 10cm, 接收屏与光源经双面镜 所成的两个虚像连线平行,屏与双面镜交线距离为 210cm,光波长为 600nm,求: (1)干涉条纹间距为多少? (2)在屏上最多能看到几条干涉纹? (3)如果光源到双镜距离增大一倍,干涉条纹有什么变化? (4)如果光源与双镜交线距离保持不变, 而在横向有所移动,干涉条纹有什么变化? (5)为保证屏上的干涉条纹有很好的可见度,允许缝光源的最大宽度为多少? 3.7 在比耶对初透镜干涉装置中,透镜焦距 10cm,两半拉开的距离为 1mm,若光源 缝离透镜 20cm,波长为 5000A,接收屏离透镜 450cm。问: (1)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是多少? (2)干涉条纹恰好消失时,光源缝的临界宽度是多少? 3.8 用一个宽为 0.1mm 的缝作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光源,缝用波长为 5000A 的单色光 照明, 设光源缝至双缝距离为 0. 5m, 试问恰能观察到干涉条纹时,两缝间最大距离是多少? 3.9 波长为 6328A 的 HeHe 激光的谱线宽度210 A。试计算它的频谱宽度,相 4 干长度 ,相干时间0各为多少? 3.10 在杨氏双缝实验装置中,双缝相距 0.5mm,接收屏距双缝 1m, 点光源距双缝 30cm, 它发射5000A 的单色光。试求: (1)屏上干涉条纹间距; (2)若点光源由轴上向下平移 2mm,屏上干涉条纹向什么方向移动? 移动多少距离? (3)若点光源发出的光波为 500025A 范围内的准单色光, 求屏上能看到的干涉极大的最 高级次; (4)若光源具有一定的宽度,屏上干涉条纹消失时,它的临界宽度是多少? 3.11 试求能产生红光(700nm)的二级反射干涉条纹的肥皂厚度。 已知肥皂折射率 为 1.33,且平行光与法向成 30角入射。 3.12 透镜表面通常镀一层如 MgF2(n1.38)一类的透明物质薄膜, 目的是利用干涉来降 低玻璃表面的反射。为了使透镜在可见光谱的中心波长(550nm)处产生极小的反射,则镀 层必须有多厚? 3.13 在两块玻璃片之间一边放一条厚纸,另一边相互压紧。玻璃片 L 长 10cm,纸厚 h 为 0.05mm,从 60的反射角进行观察,问在玻璃片单位长度内看到的干涉条纹数目是多少? 设单色光源波长为 5000A。 3.14 在上题装置中,从垂直于玻璃片表面的方向看去,看到相邻两条暗纹间距为 1.4mm。 已知玻璃片长 17.9cm,纸厚 0.036mm,求光波的波长。 3.15 波长为 400nm760nm的可见光正射在一块厚度为 1.210 -6 m折射率为 1.5 的薄玻璃 片上,试问从玻璃片反射的光中那些波长的光最强。 3.16 用单色光观察牛顿圈,测得某一亮圈的直径为 3mm,在它外边第 5 个亮圈的直径为 4.6mm,所用平凸透镜的凸面曲率半径为 1.03m,求此单色光的波长。 3.17 在反射光中观察某单色光所形成的牛圈。其第 2 级亮圈与第 3 级亮圈的间距为 1mm, 求第 19 和 20 级亮圈之间的距离。 3.18 两块 20cm 长的平晶一端接触,另一端夹一直径 0.05mm 的细丝,其间形成空气劈。 用6800A 的光垂直照射。问在整个玻璃板上可以看到多少亮纹?干涉条纹的间距是多 少? 3.19 在阳光照射下,沿着与肥皂膜法线成 30方向观察时,见膜呈绿色( 5500A) , 设肥皂液的折射率为 1.33。求:(1)膜的最小厚度; (2)沿法线方向观察时是什么颜色? 3.20 将曲率半径为 1m 的薄凸透镜紧贴在平晶上,并用钠光(5893A )垂直照射, 从反射光中观察牛顿环,然后在球面和平面之间的空气隙内充满四氯化碳液体(n1.461)。 试求充液前后第 5 暗环的半径之比,以及充液后第 5 暗环的半径等于多少? 3.21 将一金属框放入肥皂液中浸一下,然后取出保持在垂直面内, 由于重力的作用形成 5 一劈形薄膜。用氩离子激光(514.53nm)近似垂直照射, 每厘米内可观察到 12 根条纹, 求肥皂膜的顶角。 3.22 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反射镜 M2移动 0.25mm时,看到条纹移过的数目为 909 个,设光 为垂直入射,求所用光源的波长。 3.23 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臂, 放一长度 l5.00cm 的透明容器, 容器两底与光线垂直, 它的厚度忽略不计。若把容器中空气缓缓抽空,看到等倾圆环在中心处吞入 49.5 个。设光 波波长5890A,求空气的折射率为等于多少? 3.24 用水银灯发出的绿光5460A 照明迈克耳孙干涉仪,实验测得 M1 和 M2 相距 0.23cm 的干涉条纹消失。问光波的相干长度 L0、谱线半宽度、频谱宽度 是多少? 第四章 光的衍射习题 4.1 单色平面波照射到一小圆孔上,将其波面分成波带。求第k 个带的半径。若极点到观察 点的距离r 0为 1m,单色光波长为 450nm,求此时第一半波带的半径。 4.2 平行单色光自左方垂直射到一个有圆形小孔的屏上,设此孔可以象照相机光圈那样改 变大小。问:(1 )小孔半径应满足什么关系时,才能使得此小孔右方轴线上距小孔中心 4m 处的 P 点分别得到极大值和极小值;(2 ) P 点最亮时,小孔直径应为多大?设此光的波长为 500nm。 4.3 波长为 500nm 的单色点光源离光阑 1m处, 光阑上有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 0.5mm和 1mm 的通光圆环,接收点P 离光阑也为 1m,求P 点的光强I 与没有光阑时的光强度I 0 之比。 4.4 波长为 632.8nm 的平行光射向直径为 2.76mm 的圆孔,与孔相距 1m 处放一屏幕。试 问:(1 )屏上正对圆孔中心的 P 点是亮点还是暗点?(2 )要使 P 点变成与(1 )相反的情况, 至少要把屏幕分别向前和向后移动多少距离? 4.5 一个波带片的焦距对 500nm 的光为 1 米, 假定有 10 个开带且中心的一个为透明开带, 试求波带片的半径。 4.6 平面波的波长为 480nm,垂直照射到宽为 0.4 毫米的狭缝上,会聚透镜的焦距为 60 厘 米,分别计算当狭缝的两边到 P 点的位相差为/2 和 /6 时,P 点离透镜主焦点的距离。 6 4.7 波长为 546.1nm 的平行光垂直地射在 1mm 宽的缝上,若将焦距为 100cm 的透镜紧置 于缝的后面,并使光聚焦到屏上,问衍射花样的中央到(1 )第一最小值;(2 )第一最大值; (3 )第三最小值的距离分别为多少? 4.8 用波长为 0.63m 的激光束测一单缝宽度,若测得中心附近两侧第五个极小间的距离 为 6.3cm,缝与屏的距离为 5m,试求缝宽。 4.9 一单缝由含有波长1 和 2 的光波所照射,如果产生的衍射图样中1 的第一极小与 2 的第二极小重合。试问: (1 )这两种波长之间有何关系? (2 )是否还会有其它极小也重合? 4.10 若要求显微镜能分辨相距 0.000375mm 的两点,用波长为 550nm 的可见光照明。试 求:(1 )此显微镜物镜的数值孔径;(2 )若要求此两点放大后的视角为 2,则显微镜的放 大本领是多少? 4.11 夜间自远处驶来汽车的两前灯相距 1.5m,试从眼睛瞳孔产生的圆孔衍射,估计正常 眼力的人在多远的距离处才能分辨出光源是两个灯。设眼睛瞳孔的直径为 3mm,设光源发 出的光的波长为 550nm 。 4.12 孔径为 20cm 和 160cm 的两种望远镜能否分辨清月球上直径为 500m 的环形山?(月 球与地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 60 倍,而地球半径约为 6370km。取 =550nm ) 4.13 一台天文望远镜物镜的直径为 5m,对于可见光的平均波长 =550nm。试计算其最小 分辨角和正常放大率。 4.14 设一望远镜物镜的口径为 50mm,焦距为 500mm,求: (1 )物镜的最小分辨角; (2 )望远镜的正常放大率; (3 )目镜的焦距。 4.15 ( 1)用于波长 =400nm 的显微物镜的数值孔径为 0.85,求它能分辨的两点间的最小 距离是多少? (2 )若利用油浸物镜使该显微镜的数值孔径增大到 1.45,求分辨本领提高多少倍?显微镜 7 的放大率应设计成多大? 4.16 欲使双缝夫琅和费衍射的中央峰为恰好含有 11 条干涉亮纹,则缝宽和缝间距需要满 足什么条件? 4.17 一光栅的缝宽 a,光栅常数 d=3a,缝数 N=4,试绘出其光强 I 随衍射角正弦 sin 变化 的曲线。 4.18 用波长为 624nm 的单色光照射一光栅。已知该光栅的缝宽a=0.012mm ,不透明部分 宽度b=0.029mm ,缝数 N=10 3 条。试求: ( 1)中央峰的角宽度; ( 2)中央峰内干涉主极大的 数目;(3 )谱线的半角宽度。 4.19 光栅每厘米有 3937 条划线。计算: (1 )第一级光谱的角色散; (2 )当物镜焦距为 50cm 时,线色散的倒数为多少? (3 )钠双线 1 =589nm, 2 =589.6nm 的两条一级谱线间的距离。 4.20 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宽度为 6cm 的平面透射光栅上;求在 30衍射方向上的恰可分辨的 两谱线的频率差是多少? 4.21 一光栅的光栅常数 d=4m,总宽度 W=10cm,现有波长为 5000 和 5000.1 的平面 波垂直照射到这块光栅上,选定光栅在第 2 级工作,问这两条谱线分开多大的角度?能否分 辨此双线? 4.22 一光栅宽为 5cm,每毫米内有 400 条刻线。当波长为 500nm 的平行光垂直入射时, 第 4 级衍射光谱在单缝衍射的第一极小位置。试求: (1 )每缝的宽度; (2 )第 2 级衍射光谱的半角宽度; (3 )第 2 级可分辨的最小波长差; ( 4)若入射光改为与光栅平面法线成 30方向斜入射时,光栅能分辨的谱线的最小波长差 又为多少? 4.23 一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n=1.5,色散率 nm d dn /106.0 4 = ,顶角 =60,底边长 8 t=5cm。试求棱镜的角色散本领和色分辨本领。 4.24 有 2N 条平行狭缝,缝宽相同都是 a,缝间不透光部分的宽度作周期性变化:a ,3a, a,3a,.(见图),单色平行光正入射到多缝上,求下列各种情形中的夫琅和费衍射光强 分布: a a 3a (1 )遮住偶数缝; (2 )遮住奇数缝; 题 4.24 图 (3 )全放开。 4.25 一闪耀光栅刻线为 100 条 /mm,用 =600nm 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光栅平面,若 第 2 级光谱闪耀,闪耀角应为多大? 第五章 光的偏振习题 5.1 利用布儒斯特定律,可以测定不透明电介质的折射率。今测得釉质的起偏角为 58, 求它的折射率。 5.2 若光在某种介质中的全反射临界角为 45,求光从空气射到该介质界面时的布儒斯 特角 5.3 试确定下面两列光波的偏振态: 5.4 一理想偏振片以角速度在两个理想的正交偏振片中旋转, 证明最后的光强 I 和经过 第一偏振片的光强 I1 间的关系为 5.5 在两个正交偏振片之间插入第三偏振片。求: (1)当最后透过的光强为入射光强的 1/8时,插入偏振片的方位角: (2)使最后透过光强为零,插入的偏振片如何放置? (3)能否找到插入偏振片的合适方位,使最后透过的光强为入射自然光强的 1/2? 5.6 一平面偏振光垂直入射在一方解石晶体上,光的振动方向与主截面成 30的角,试 计算两折射光束的振幅比值及光强度的比值。 5.7 光束经过一方解石晶体后,由于双折射分解为寻常光和非常光,若再经过一方解石晶 体则可得四条光。设两晶体的主截面的夹角为 20,求每一对光强度的比值。 9 光轴 正晶体 光轴 负晶体 (a) (b) 习题5.8图 5.8 用惠更斯作图法决定图中两情形的 o 光和 e 光的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 5.9 (a)若偏振片透射轴方向没有标明或标记不清楚, 请找一个确定其透射轴方向的方法。 (b)若两偏振片透射轴方向已知,你如何利用它们来确定 1/4 波片或 1/2 波片的光轴。 (C)两偏振片透射轴方向未知, 你如何利用一光轴方向已知的波片来确定另一波片的光 轴;如果两波片都是 波片,问如何使它们的快轴与快轴重合或快轴与慢轴重合? 5.10 一平面偏振光(=589nm )垂直地射到 1 毫米厚的石英片上,它的光轴平行于薄片 表面,它的主截面与光的振动方向成 30角,然后这光再通过一方解石, 当此方解石的主 截面与光的原振动方向成 90时,试计算寻常光与非常光的相对强度(石英 no=1.54425, ne=1.55336) 。 5.11 在两个光源,用两个尼科耳棱镜,一作起偏镜, 一作检偏镜来观察透射光的强度。 当两镜的主截面有分别为 30及 60时,依次可观察到两光源的强度相等。 问两光源的相 对强度如何? 5.12 两块偏振片透振方向夹角为 60,中央插入一块 /4 片, 波片主截面平分上述夹 角,光强为 I0 的自然光入射。求通过第二个偏振片的光强。 5.13 两偏振片之间有一 /2 片,波片的快轴与 P1 的透振方向成 38角。设波长为 的光垂直射到 P1 上。要使透射光有最大振幅,P2 应如何放置?若晶片的折射率 no=1.52, ne=1.48,试计算此晶片的最小厚度。 5.14 一块厚度为 0.04mm 的方解石晶片,其光轴平行于表面, 将它插入正交偏振片之间, 且使主截面与第一偏振片的透振方向成 (0,90 度) 角。 试问哪些光不能透过该装置? 5.15 将楔角 0.33 度的石英劈(光轴平行于劈棱)置于正交偏振片之间,氢的红光 (656.3nm)通过此装置产生干涉。试计算干涉条纹间距。(已知石英对该波长折射率 no=1.5419,ne=1.5509) 5.16 实验中常用半波片改变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试 说明理由,并指出半 波片应如何放置? 5.17 平行单色光照射到杨氏双缝上,在屏幕上得到一组干涉条纹。 现在双缝后放一偏振 片 P,干涉条纹有何变化?若在一个缝的偏振片后再添置一个/2 片, 使其光轴与偏振片 透振方向成 45,则幕上条纹又如何变化?若将/2 片绕光线传播方向旋转一周。 幕上干 涉条纹发生什么变化? 10 5.18 一束圆偏振光(1)垂直入射到四分之一波片上; (2)垂直入射到八分之一波片上, 试 分别求透射光的偏振状态。 5.19 试求使波长为 509nm 的光的振动面旋转 150的石英片厚度。石英对这种波长的旋 光度为 29.7度/mm。 5.20 将某种糖配制了浓度不同的四种溶液,100cm 3 溶液内含有 30.5g、22.76g、29.4g、 和 17.53g的糖, 分别用旋光糖量计测出它们通过每分米溶液转过的角度依次是 49.5、 36.1 、30.3和 26.8。根据这些结果,这种糖的旋光率的平均值是多少? 第六章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习题 6.1 一均匀媒质的吸收系数 0.32cm -1 ,求出射光强为入射光强的 0.1,0.2,0.5 时,媒质 的厚度。 6.2 设海水的吸收系数为 2m -1 ,而人眼能感觉到的光强为太阳强度的 10 -18 。 试问 在水面下多深处,人眼还能看见亮光? 6.3 某种玻璃对不同波长的折射率在 =400nm 时,n=1.63; =500nm时,n=1.58, 假 设柯西 n=A+B/ 2 公式适用,求此种玻璃在 600nm时的色散dn/d 。 6.4 证明媒质的群速折射率为: d dn n v c n p p R g = ,式中 、分别为群速折射 率和相速折射率。 pg nn , 6.5 计算波长为 253.6nm 和 546.1nm 的两条谱线瑞利散射的强度之比。 第七章 光的量子性习题 7.1 测得某炉壁小孔的辐射功率为 ,求(a)炉内的温度 T;(b)单色辐射 能量密度的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 25 /100.2 mW 7.2 利用普朗克公式证明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 3245 15/2 hcK = 7.3 利用普朗克公式证明维恩常数 965).4,1 5 (/2014.0 =+= x x eKhcb x 其解为提示 7.4 以 200nm 的紫外光照射一种清洁的金属表面时,测得光子的遏止电压是 2.6V,问这种 金属的功函数是多少。当改用 300nm 的紫外光照射时,遏止电压是多少?当用可见光照射 时,情况如何? 7.5 一单色点光源辐射功率为 1W ,波长为 550nm,(a)问在距离光源 2m 处直径为 1cm 的金属靶上单位时间内有多少光子击中?(b)若金属靶材的脱出功为 1.96eV,光电子的最大 动能是多少?(c)金属靶的红限波长是多少? 7.6 钨的脱出功是 4.52eV,钡的脱出功是 2.50eV, 那一种金属可以作为可见光范围的光 11 电管的阴极材料。 7.7 分别用波长 500nm 和 0.01nm的光照射到某金属上,求 =90 o 方向上康普顿散射波的 波长。 7.8 在康普顿实验中,当能量为 0.50兆电子伏的 X 射线射中一个电子时, 该电子会获得 0.10 兆电子伏的动能,假设电子原来是静止的。试求: (1)散射光子的波长。 (2)散射光子与入射方向的夹角。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