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985核心密卷五月版一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解析.pdf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91433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3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985核心密卷五月版一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高考985核心密卷五月版一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高考985核心密卷五月版一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参考答案及解析2018高考985核心密卷五月版(一)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的过程、细胞的识别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从题目情景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生物大分子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 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该活性蛋白分子是有眼镜蛇的毒腺细胞分泌的,具有特异性,蛋白质分子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眼镜蛇毒腺细胞中控制该蛋白质合成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大肠杆菌不含有该基因,因此不能合成该活性蛋白分子,B错误;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需要生物膜系统的参与,C正确;该活性蛋白分子可以选择性地 “绑定”患者体内的癌细胞,说明其可被癌细胞的特异性受体识别和结合,D正确。2【答案】C【解析】检测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应该先滴加A液即NaOH溶液,混匀后再滴加B液即CuSO4溶液,A错误;健那绿染液是活性染色剂,需要细胞保持活性,将口腔上皮细胞烘干后细胞已经失去活性,B错误;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 实验中,琼脂块的大小代表了细胞的大小,是自变量,C正确;在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需要单独观察DNA和蛋白质的生物功能,D错误。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基因突变、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由CFTR的作用机理可以看出,氯离子的跨膜运输需要ATP的参与,是主动 运输的过程,A正确;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与膜上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的开启和闭合有关, 因此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通道蛋白决定,B正确;囊性纤维病的根本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进而影响了CFTR蛋白的结构,使CFTR蛋白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由此可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C正确;基因包含外显子和内含子,基因中碱基数目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蛋白质结构变化,D错误。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的调节和实验设计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应将实验分成4组:只加IAA组、只加GA3组、同时加IAA和GA 3组、不加激素组(或加等量蒸馏水组),所以图中的“?”的处理方式是不加激素,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IAA组和GA3组中玉米胚芽鞘切断的长度都比空白对照组长,所以IAA和GA3对离体的玉米胚芽鞘都有促进作用,B正确;分析A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A组中GA3单独处理组的玉米胚芽鞘长度与IAA+GA 3处理组相差不大,而B组中GA3单独处理组的玉米胚芽鞘长度远远短于IAA+GA3处理组,由此可说明离体时间短的胚芽鞘中自身IAA含量较高,C正确;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而该实验中IAA组表现为促进生长,未体现出高浓度的抑制作用,D错误。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意在考查学生 的识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理解能力。为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当种群等于1时, 参考答案及解析 2 种群数量不变,大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增大,小于1,表示种群数量减少。甲种群在0t1段内,一直小于1,甲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A错误;乙种群在t2t3之间时,数量小于1,数量不断减少,所以t2时数量并不是最少,B错误;t3时期后,甲种群在增加,乙种群数量不变,优势种群在改变,表明群落仍然在演替,C错误;t 3时期后,种群甲大于1且保持不变,其种群数量不断增长,长此下去,可能会引起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D正确。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基因表达过程中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反义RNA是以ACC氧化酶反义基因转录来的,虽然反义RNA能与mRNA结合形成杂交 分子,但不一定能完全配对,因此反义RNA中(A+U)所占比例与ACO基因中(A+T)所占比例不一定相等,A错误;转录RNA需要RNA聚合酶,B正确;反义RNA和mRNA结合形成杂交分子后,阻断了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进而阻止了翻译的过程,C正确;由于ACC氧化酶反义基因的作用。内源乙烯的合成受抑制,必须依靠外源乙烯催熟番茄,D正确。 7【答案】D【解析】文中讲述的是蔗糖的提纯,将蔗糖中的黑色杂质用草吸附,故主要操作过程是吸附。8【答案】B【解析】金属钠与水发生的是置换反应,而不是水解反应,故B不正确。9【答案】C【解析】乙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醇羟基,能使酸 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项不正确。10【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推知W、X、Y、Z分别为碳、 铝、硅、氯元素。原子半径:AlSiC,A项错误;稳定性:HClCH4SiH4,B项正确;AlCl3溶液显酸性,不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项错误;碳酸与氢氧化铝不能发生反应,D项错误。11【答案】D【解析】氢氧化钠溶液不能装在酸式滴定管中,A项错误;二氧化硫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氧化硫表现还原性,B项错误;蒸馏时温度计的 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项错误。12【答案】C【解析】该电解池的实质是电解水,阴极是H+放电,阳极是OH-放电,故CrO42-通过b膜向阳极室移动,脱离浆液,C项错误。13.【答案】B【解析】H 2SO3的第一步电离程度大,第二步电离程度小,加入NaOH会促进H2SO3的各步电离,随着NaOH的加入,H2SO3的浓度不断减小,2-3SO的浓度不断增大,HSO-3的浓度有可能先增大,后减小,分析知表示H2SO3的变化曲线,表示HSO-3的变化曲线,表示2-3SO的变化曲线,A项正确;Q点时c(H +)c(OH-),所以lgc(H+)lgc(OH-),B项错误;P点时,溶质主要为NaHSO3和Na2SO3,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电荷守恒有()c(H+)+c(Na+)=c(OH-)+c(HSO-3)+2c(2-3SO),根据物料守恒有()2c(Na+)=3c(HSO-3)+3c(2-3SO)+3c(H 2SO3),由2-可得:2c(H+)+c(HSO-3)+3c(H2SO3)=2c(OH-)+c(2-3SO),C项正确;D项,P点时,c(HSO-3)=c(2-3SO),HSO-3 H+ + 2-3SO,K(HSO-3)+ 2-3-3H SO= HSOc cc ()()()=c(H +)=110-4.2,D项正确。 参考答案及解析 3 14【答案】A【解析】p=mvmv0 = 0.43 kgm/s0.4(5)kgm/s=3.2kgm/s,J2.3 J)5(4.021J34.021 2121 22 202 mvmvWA正确。15【答案】D 【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三力平衡,作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根据挡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知FN1先减小后增大,FN2单调减小,D正确。G F N1FN216【答案】A【解析】原来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1,则对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受力分析有mamgRMmG 2,即RmmgRMmG 212 ,地球转速提高后角速度为 2,若此时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完全失重,则有RmRMmG 222 ,得aag12,A正确;因卫星甲、乙的运行轨道不同,故在P点的速度不同,B错误;若卫星甲、乙、丙的质量相同,则甲的机械能大,因三者的质量大小关系不确定,故机械能大小关系不确定,C错误;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离地球越远,周期越长,D错误。 17【答案】D【解析】本题的关键在AB板明显比CD板短,且小球只在AB板上反弹了一次,根据抛体运动的对称性,离开AB板上抛至最高点的轨迹与离开O点平抛的轨迹对称,且上抛与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 设小球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则221gtL,小球离开AB后至最高点的时间也为t,再从最高点回落到D点的时间为t,则2212 tgL ,全程所用时间为2t+t,从O到D的全程水平方向有,)2(2 0 ttvL ,解得gLv )12(0 ,D正确。18【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x0的区域内,电场方向向右,在xOHC(2分)(3)三角锥形(1分)N2或CO(1分)(4)sp3(1分)19(2分)(5)LaNi5 H3(2分)(6)2.3(3分)【解析】(1)V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VB族,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 34s2;能量最高的电子在3d能级上,d轨道有5个伸展方向。(2)中含有C、N、O、H四种非金属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四种非金属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为NOHC;(3)NH 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1个CN-中含有2个原子、14个电子,等电子体为N2或CO;(4)H2O2分子中O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三氟甲磺酸苯酯结构简式为,1个三氟甲磺酸苯酯分子中含19个键;(5)一个晶胞中La原子数目为881,Ni原子数目为821 +1=5,H 2数目为841+221 =3,镧镍合金吸附H2,H2解离为原子,镧镍合金储氢后的化学式为LaNi5 H6;(6)由于每个正六边形为两个正六棱柱所共有,每个正六棱柱拥有C原子数为2个。一个正六棱柱的体积V=21(15010 -10cm)2 23630010-10cm1.7510-23cm3,则石墨的密度=Vm=一个正六棱柱的体积一个正六棱柱的质量= 323 231075.1 )100.6(12g2 cm 2.3gcm-3。37.(15分)【答案】(1)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分)(2)高压蒸汽(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0 (3)稀释涂布平板(2分)(4)接种环需灼烧灭菌,接种环需冷却后才能沾取菌悬液,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最后一区的划线不能与第一区相连,不要划破培养基(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分)(5)有毒物质的快速检测(3分)加入等量不含氯化汞或氯化镉的3%NaCl溶液,其他操作同实验组(3分)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1)发光细菌为原核生物,其在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固体培养基的制备需进行髙压蒸汽灭菌。(3)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4)平板划线法在操作时需注意:接种环需灼烧 灭菌,接种环需冷却后才能沾取菌液,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最后一区的划线不能与第一区相连,不要划破培养基等。(5)氯化汞或氯化镉溶液都是重金属盐溶液,有毒性,但随着氯化汞或氯化镉溶液浓度的不断增大,发光细菌的相对发光值越来越小,检测结果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说明发光细菌可用来检测有毒物质。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氯化汞或氯化镉溶液的浓度,实 验中只有其浓度的变化,设置的对照组应加入无氯化汞或氯化镉的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其他操作与实验组相同。38.(15分)【答案】(1)HBsAg自身没有感染能力,但保留有抗原特性,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或记忆细胞(3分)(2)基因(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2分) (3)B淋巴(或浆)(分)得到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2分)特异性强、灵敏度髙, 并可以大量制备(3分)(4)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3分)【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1)疫苗一般是无毒或减毒的抗原,具有抗原性,但不具有感染性或具有低感染性。(2)重组酵母的构建需用到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中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 连接酶。(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对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B细胞,将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然后进行克隆化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为: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以大量制备。 (4)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会使转氨酶大量进入血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