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791150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87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讲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学习目的】了解:审计证据的含义、分类、证明力及其影响因素理解:审计证据的收集、鉴定和整理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种类、作用和基本要素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及管理,一、审计证据概述二、审计证据证明力及其影响因素三、审计证据的收集、鉴定、整理四、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种类和作用五、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一、审计证据概述(一)审计证据的含义*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形成审计结论或审计意见所获取的证明材料。审计证据是作出审计结论的基础。,(二)审计证据的分类1.审计证据按来源分类(1)外部证据(2)内部证据(3)亲历证据,(1)外部证据是指产生于被审计单位外部的审计证据。1)未经过被审计单位的外部审计证据。如:应收帐款的函证回函;2)经过被审计单位的外部审计证据。如:银行对帐单,购货发票。,(2)内部证据是指产生于被审计单位内部的审计证据。例如:各类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被审计单位编制的各种试算平衡表和汇总表;管理当局声明书,重要的计划,重要的合同等。,(3)亲历证据是指审计人员亲眼目睹或亲自在被审计单位执行某些活动而取得或编制的证据。例如:审计人员亲自参与盘点或监督盘点编制的盘点表;,2.审计证据按形态分类*(1)实物证据(2)书面证据(3)口头证据(4)环境证据,(1)实物证据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实际观察、实地盘点等方法确定某些实物资产的存在性证据。如:各类实物盘点表。实物证据只能证明实物的存在性。但不能证明资产的所有权和资产计价的正确性。实物证据是证明力最强的证据。,(2)书面证据是指审计人员获取的各种以文件记录形式的证据。又叫基本证据,包括各种凭证,账簿,管理制度等。书面证据是使用范围最广的审计证据,并具有比较强的证明力,但比实物证据差。,(3)口头证据是指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士对于审计人员提出的问题所作的口头答复所形成的证据。口头证据证明力较弱,但可以提供线索。,(4)环境证据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产生影响的各种情况。环境证据包括:1)被审计单位面临的外部环境;2)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状况:环境证据不是基本证据,但有助于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状况。它的证明力弱。,3.按审计证据取得方法分类(1)检查证据是指审计人员运用检查的方法获得的证据。(2)监盘证据是指审计人员通过监督盘点获得的证据。(3)观察证据是指审计人员运用观察的方法获得的证据。,(4)查询及函证证据是指审计人员运用查询及函证的方法获得的证据。(5)计算证据是指审计人员通过自己计算获得的证据。(6)分析性复核证据是指审计人员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获得的证据。,二、审计证据证明力及其影响因素(一)审计证据证明力的含义(二)审计证据证明力的影响因素(三)审计证据的综合评价,(一)审计证据证明力的含义是指审计证据证明被审计事项的能力。(二)审计证据证明力的影响因素1、相关性【适当性】2、可靠性【适当性】3、充分性4、及时性,1、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相关的程度。审计证据与审计的具体目标相关性越强,其证明力也就越强。比如:进行控制测试时,就要取得与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合理,运行是否有效相关的证据;测试存货的存在性目标,相关的审计证据则是存货盘点表。,2、可靠性(1)定义是指审计证据的可信度。影响审计证据可靠性的与审计程序有关的因素包括:1)证据提供者的独立性;2)内部控制的有效性;3)审计证据的取得方式;4)证据提供者的资格;5)审计证据的客观程度。,(2)审计证据可靠性的判断标准:1)外部证据比内部证据可靠;2)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可靠;3)审计人员亲自获得的证据比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证据可靠;4)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较好时提供的证据比内部控制较差时提供的证据可靠;5)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能相互印证时,审计证据比较可靠。,3、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充分的审计证据数量是作出正确审计结论的基础。审计证据受以下因素影响:,审计证据受以下因素影响:,(1)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和重要性水平。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少;重要性水平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就越少。(2)项目的重要程度。被审计项目越重要,需要的审计证据就越多。,(3)审计人员的经验。审计人员经验越丰富,需要的审计证据就越少。(4)是否存在舞弊行为。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舞弊行为,需要取得比较多的审计证据。(5)审计证据的类型与取得途径。来源于被审计单位之外的审计证据越多,需要的审计证据就可以少一些。,4、及时性是指审计证据收集的时间以及审计证据所涵盖的时间区域。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审计,其证据时间越接近资产负债表日,及时性越强。对利润表项目的审计,涉及整个会计期间的审计证据的及时性好于该会计期间中的某一时间段的证据。,(三)审计证据的综合评价获取审计证据时,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1、审计证据成本应遵循经济性原则,即以最小的成本获得具有一定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的成本因取证方式不同而不同,取证方式的成本大小顺序如下:监盘和函证所需成本最高;检查和分析性复核所需成本中等;观察,询问,计算所需成本最低。,2、综合考虑审计证据的影响因素在评价已取得的审计证据的证明力时,必须综合考虑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充分性和及时性。,三、审计证据的收集、鉴定、整理(一)审计证据的收集(二)审计证据的鉴定(三)审计证据的整理,(一)审计证据的收集(潜在证明力)1.收集审计证据的基本步骤2.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1.收集审计证据的基本步骤(1)确定收集审计证据的内容。即确定收集哪些审计证据。(2)确定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即确定怎样去收集审计证据。(3)确定收集审计证据的数量。即确定收集多少证据。(4)确定如何选取审计证据。即确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抽取审计证据。(5)实施审计证据的收集。即按以上确定的方法和数量收集审计证据,2.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1)检查:核对法、审阅法(2)监盘(3)观察(4)查询(5)函证(6)计算(7)分析程序,(8)顺查法(9)逆查法(10)详查法(11)抽查法(12)鉴定法(13)调节法,1)定义:是指在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整有关数据,从而求得需要证实的数据的方法。2)公式:被查日存量=盘点日实物存量+被查日至盘点日发出量-被查日至盘点日收入量,例某企业2003年12月31日有关甲材料明细账的结余量为8300公斤,2004年1月16日审计人员对该企业甲材料进行实物清点,实际库存了量为6200公斤,又查到2004年1月1日至15日该材料购人4200公斤,发出4800公斤,指出该企业2003年12月31日该材料明细账存量否正确?为什么?并说明企业的用途。被查日存量=6200+4800-4200=68008300-6800=1500不正确。账上虚增1500公斤,成本虚减,利润虚增。,(二)审计证据的鉴定(证明力)是指审计人员根据影响审计证据证明力的因素,对已取得的准备作为审计证据的信息资料进行鉴别和确定。即对所收集的审计证据的证明力进行鉴定。,审计证据鉴定的内容有:?1.鉴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2.鉴定审计证据的可靠性。3.鉴定审计证据的充分性。4.鉴定审计证据的及时性。,(三)审计证据的整理(充分证明力)是指对已鉴定的审计证据进行的分类、计算、比较、小结和综合的总称。审计证据整理的目的是对审计证据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并形成审计结论。,四、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种类和作用(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三)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它是对审计工作全过程及其工作内容和工作结果的全面反映。审计工作底稿包括了两部分内容:1.审计人员所编制的各种工作记录;2.审计工作过程所获取的有关资料。,(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1.按性质和作用分类(1)综合类工作底稿(2)业务类工作底稿(3)备查类工作底稿,(1)综合类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计划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为规划、控制和总结整个审计工作,并为最终发表审计意见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包括: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计划、审计总结、审计报告底稿、管理建议书等。,(2)业务类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为执行具体审计程序而形成的工作底稿。包括:各类业务循环控制测试工作底稿,各资产、负债、损益类项目实质性测试工作底稿,期后事项工作底稿等。,(3)备查类工作底稿是指对审计工作仅有备查作用的审计工作底稿。包括:被审计单位的设立批准书,营业执照,章程,董事会会议纪要,重要的经济合同等。,2.按审计工作阶段分类(1)计划阶段的工作底稿(2)实施阶段的工作底稿(3)报告阶段的工作底稿,(1)计划阶段的工作底稿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年度会计报表;成立的合同、协议、章程和营业执照副本;重要会议记录;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表;审计计划。,(2)实施阶段的工作底稿主要包括:各种业务循环控制测试的工作底稿;会计报表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项目等进行证实性测试的工作底稿。,(3)报告阶段的工作底稿主要包括:审计差异调整表;试算平衡表;已审计会计报表;审计报告底稿;管理建议书。,(三)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1、为作出审计结论提供基础。审计证据是作出审计结论的基础,而审计证据都完整地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因此,审计工作底稿也就自然成为了作出审计结论的基础。2、为明确审计人员的责任提供依据。3、为控制和评价审计质量提供了基础。4、为未来审计工作提供参考。,五、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三)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四)审计工作底稿的管理,(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1.被审计单位名称。2.审计项目名称。是指某一会计报表项目名称或某一审计程序及实施对象名称。3.审计项目的时点或期间。注明审计内容的时点(指资产负债表项目)或者期间(指利润表项目)。,4.审计过程及其结果的记录。5.审计标识及其说明。6.索引号及页次。7.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8.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9.其他应说明事项。,(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1.真实可靠(总体上)2.内容完整。包括资料的完整性和要素的完整性;3.标识一致;4.记录明晰;5.结论明确。注册会计师按审计程序对审计项目实施审计后,应该对该项目明确表达其最终的专业判断意见。,(三)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1.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作用2.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要点3.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要求4.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1.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作用(1)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审计质量;(2)考评工作业绩。,2.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要点(1)所引用的资料是否翔实可靠;(2)所取得的证据是否充分、适当;(3)审计判断是否正确;(4)审计结论是否恰当。,3.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要求(1)做好复核记录。对审计工作底稿中存在的问题和疑点要明确指出,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内。(2)复核人签名和签署日期。(3)书面表示复核意见。(4)督促编制人及时修改、完善审计工作底稿。,4.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所制定的以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项目经理为复核人的制度。(1)项目经理复核,称为详细复核要求项目经理对下属审计人员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逐张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审计人员及时修改完善。,(2)部门经理复核,称为一般复核是在项目经理完成了详细复核后,再对审计工作底稿中重要会计账项的审计,重要审计程序的执行以及审计调整事项等复核。(3)主任会计师复核,称为重点复核是对审计过程中的重大会计审计问题,重大审计调整事项及重要的审计工作底稿所进行的复核。,会计师事务所的(),应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最终复核。A、主任会计师B、项目负责人C、注册会计师D、审计助理人员A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人为()A、编制人员B、主任会计师C、部门经理D、项目经理BCD,(四)审计工作底稿的管理1.审计档案的分类2.审计档案的所有权和保管3.审计档案的保密与调阅,1.审计档案的分类(1)永久性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相对稳定,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并对以后审计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和直接作用的审计档案。包括:1)所有备查类工作底稿;2)综合类工作底稿中的审计报告底稿,管理建议书等。,(2)当期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经常变化,只供当期使用和下期审计参考的审计档案。主要:业务类工作底稿和综合类工作底稿。,2.审计档案的所有权和保管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完成的,但所有权属于承接该项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应制定档案保管制度。对于当期档案,自审计报告签发之日起,至少保存10年。,3.审计档案的保密与调阅除下列情况外,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对外泄露审计档案中涉及的商业秘密:(1)法院及检察院因工作需要。(2)注册会计师协会对其执业情况进行检查。(3)不同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因审计工作的需要,并经委托人同意。,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