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绪论.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787519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绪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研究的是什么?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2)、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2、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3)自我意识,1、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简历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分离出来。领域庞大: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等,对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入学前这一阶段心理的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也就是0-6岁儿童心理的发展。,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概念,3、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科学确立合理的学前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有助于教育者更合理地开展学前儿童教育工作4岁前智力发展达50%,4-8岁达80%,8-17岁完成20%,脱离人类环境的实例,1920年,在印度狼洞发现“狼孩”阿玛拉(8岁),她具有人类的遗传素质,但不具备正常儿童的心理。她四肢爬行,不穿衣服,白天睡觉,夜间活动,用舌头舔食生水和流汁,吃地板上的生肉。阿玛拉活到17岁。在辛格夫妇的精心训练下,2年后,阿玛拉能直立,6年后能直立水平行走,7年后学会40多个词,智力相当于4岁,个体心理的发生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发展,二、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的发生,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a、心理过程都包括那些?b、什么是个性?它又包括那些内容?,个性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3、学前儿童心理过程和个性发展,第二节心理现象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活动是人脑和神经系统共同活动的产物。1、脑的结构: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最发达是大脑大脑皮层分四个部分:额叶,顶叶颞叶,枕叶,2,脑的机能1)大脑的主要机能是接受,分析,综合,贮藏各种信息。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不对称的,各自管理身体方位相反的部位额叶计划组织协调顶叶与运动觉有关颞叶与听觉有关枕叶与视觉有关,左右大脑的分工,左脑:言语功能、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占优势右脑:空间知觉、形象思维、音乐、情绪的表达和识别占优势,2)大脑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按起源分两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如:吮吸条件反射式是后天形成的易变的反射,如:上课铃条件反射的信号有两类:具体信号,如听到的声音抽象信号,如语言,符号。谈梅生津,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反映客观事物时都有一个内部加工过程。受个人态度和经验的影响。4,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人被什么样的环境,参与什么样的社会实践很大程度上决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突出地以“WWW”来表示,即what(是什么),揭示或描述心理发展过程的共同特征与模式;when(什么时间),这些特征与模式发展变化的时间表;why(什么原因),对这些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解释,分析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发展的内在机制。,三、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一、描述性研究1、观察法:观察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仪器,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一)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长期观察定期观察(二)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全面观察重点观察优点:现场观察,资料更客观、全面、准确缺点:观察质量的高低决定于观察者本人的专业水平,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2、访谈法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儿童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搜集有关心理特征资料的方法。访谈法在儿童心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根据访谈内容和过程是否有统一要求和结构:结构访谈、非结构访谈根据是否借助一定的中介物: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优点:较针对性地收集证据,情境自然缺点:访谈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受到访谈者自身条件的限制,费时多,对访谈结果进行量化的难度也较大,3、问卷法是研究者用同一设计的问卷来搜集儿童心理和行为资料的方法问题是问卷的核心。优点:更具目的性,内容更加完整,设计更加严密,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在短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资料,所得数据也便于定量分析。缺点:问卷设计最关键。如果不当,会达不到预期效果,对被试有书面语能力的要求。,4、测验法测验法:通过测验量表来测查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方法。编制测验量表需要经过编制测验题目、预测、项目分析、合成测验、取得信度和效度资料,建立常模等标准化过程。应用经过标准化测验量表进行测量,将其得分与常模分数进行比较,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儿童在某方面的发展水平。如中国比内测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瑞文测验,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量表。优点:测验量表的编制严谨,结果处理方便,由于一些常模的存在,可以直接进行对比研究。缺点:受被试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能力的限制,不能用于测差低幼儿童。,5、产品分析法6、个案法,二、实验性研究实验法实验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操纵和控制某些实验变量,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方法。(一)实验室实验:是在专门的实验室内,利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所进行的研究,关于儿童的各种认知能力,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多用实验室方法进行。如对婴儿颜色知觉的研究被试:3、4个月的婴儿过程:对480毫微米蓝波形成习惯化;呈现450毫微米蓝色510毫微米绿色结果:婴儿对绿色表现出去习惯化,但对蓝波没有。结论:婴儿和成人一样,是按颜色的不同类别做出反应的。,优点:能够严格地控制和操纵变量,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客观、准确,利于定量分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局限: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脱节,使儿童的表现易带上非自然性色彩。,(二)自然实验:是在现实的真实环境中,对儿童心理发展状况所进行的研究。现场实验的整体实验情景是自然的,但又对某些因素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的控制。优点:保证了研究具有较高的内部和外部效度。局限:由于这种研究在环境上的开放性,因而很难对有些无关变量进行很理想的控制,样本的代表性也不易控制。在具体的研究中,究竟采用实验室实验还是采用现场实验,要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来决定:对那些不易受场景影响,又需要对其过程进行严密控制的心理过程,用实验室实验的方式比较好;对于儿童的某些社会行为的研究应用现场实验法更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