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题库--呼吸.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85429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题库--呼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理题库--呼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理题库--呼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 呼吸单选题1.肺通气是指 A.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气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C.肺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D.外界O2入肺的过程 E.CO2出肺的过程2.关于肺扩散容量的描述错误的是: A.老年人低于青年人 B.分压差增大时增加 C.运动时增加D.肺泡膜面积缩小时减少 E.女性高于男性3.100ml血液所能携带氧的最大量取决于血液 A.氧分压 B.二氧化碳分压 C.PH值 D.2,3-DPG含量 E.血红蛋白浓度4.肺通气时非弹性阻力的主要成分是: A.气道阻力 B.惯性阻力 C.粘滞阻力 D.肺泡表面张力 E.肺回缩力5.HbO2含量主要决定于 A.PO2 B.PCO2 C.PH值 D.2,3-DPG含量 E.Hb浓度6.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刺激物是 A.脑脊液中CO2 B.血液中的CO2 C.脑脊液中HD.血液中的H E.脑脊液中PO2降低7.关于胸廓的弹性阻力,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是胸廓的弹性回位力 B.当胸廓处于自然位时,为零C.平静呼吸时肺弹性阻力大于胸廓的弹性阻力D.用力呼气时,胸廓弹性阻力下降E.当肺容积小于40%时,胸廓弹性阻力大于肺弹性阻力8.过度肺通气时引起头晕的原因是 A.动脉血中PCO2过低,而使脑血流量减少 B.动脉血中PCO2过低,而使脑血流量增加C.动脉血中PCO2过高,而使脑血流量增加 D.动脉血中PCO2过高,而使脑血流量减少E.动脉血中H浓度过低,而使脑血流量增加9.下列哪种情况可致动脉血PO2和PCO2降低 A.初到高原 B.贫血 C.主动过度换气 D.CO中毒 E.换气障碍10.关于气体扩散速率,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与温度呈反变 B.与气体分子量呈正变C.与扩散距离呈正变 D.与扩散面积呈正变 E.与气体溶解度呈反变11.评价肺通气功能,下列哪个指标较好? A.潮气量B.功能余气量C.肺活量D.补呼气量E.时间肺活量12.肺通气时非弹性阻力的主要成分是: A.气道阻力 B.惯性阻力 C.粘滞阻力 D.肺泡表面张力 E.肺回缩力13.若某人的最大通气量为70L/min,安静时肺通气量为6L/min,其通气贮量百分比为:A.100 B.50 C.120 D.91 E.3014.肺泡气PO2发生较大变化时,组织PO2只发生很小变化,这主要是因为: A.组织耗O2量可随肺泡气PO2变化而变化B.体内有较多的O2储备 C.Hb具有O2缓冲功能D.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 E.呼吸运动增强,摄O2增多15.下列哪种因素可使氧离曲线左移 A.CO2分压增高B.PH值降低C.温度升高D.2,3-二磷酸甘油酸降低E.氧分压降低16.实现肺通气的器官组织是 A.呼吸道B.肺泡C.胸廓D.呼吸道和肺泡E.呼吸道、肺泡和胸廓17.组织换气是指 A.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组织细胞和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 D.线粒体膜内外的气体交换E.红细胞内外的气体交换18.下列关于大脑皮质对呼吸运动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大脑皮质可控制随意呼吸B.大脑皮质可通过控制低位脑干呼吸神经元调节呼吸C.在建立与呼吸有关的条件反射的过程中,大脑皮质起重要作用D.在人类平时生活中,呼吸对环境的适应并不需要大脑皮质参与E.在大脑皮质中既有呼吸运动的兴奋又有抑制区19.在人工呼吸实验条件下,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可引起 A.心率加快 B.心输出量增加 C.冠状动脉收缩D.骨骼肌和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E.肾上腺素分泌减少20.脑桥呼吸调整中枢的主要功能是: A.形成基本的呼吸节律 B.限制吸气相的时间 C.激活延髓长吸中枢D.作为脑牵张反射的中枢 E.接受迷走神经传入的信息21.正常人吸入纯O2时可致 A.氧饱和度显著增高 B.H氧容量显著增高C.动脉血PO2显著增高 D.呼吸显著增快 E.氧离曲线右移22.下列哪项可致血氧饱和度增大 A.PO2降低 B.血液PH增高 C.温度升高D.PCO2升高 E.红细胞内2,3-DPG增多23.100ml血液中的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称为 A.Hb的氧含量 B.Hb的氧容量 C.Hb的氧饱和度D.氧的利用系数 E.O2贮备24.CO中毒时,可携带氧的血红蛋白减少,但一般不引起呼吸加强,这是因为: A.颈动脉体血流量正常 B.动脉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正常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 D.动脉血氧张力正常 E.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发生适应25.检测肺换气效率较好的指标是: A.通气/血流比值 B.肺通气量 C.肺泡气Pco2动脉血Pco2D.肺泡气Po2动脉血Po2 E.肺活量26.关于氧离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呈S形 B.上段较平坦表明PO2变化对Hb氧饱和度影响不大C.中段较陡表明此时PO2稍降Hb02将明显减少D.下段平坦,代表O2贮备 E.P50增大表明曲线右移27.有关通气/血流比值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气/血流比值减少,意味着无效腔增大B.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意味着功能性动静脉短路C.安静时正常值约为1.0D.肺尖部的通气/血流比值可比肺底部更低E.肺底部的通气/血流比值可为低于全肺正常值28.当呼吸肌完全松驰时,肺容量等于 A.余气量 B.肺活量 C.补吸气量 D.功能余气量 E.深吸气量29.产生节律性呼吸的基本中枢在 A.脊髓B.延髓C.脑桥D.中脑E.下丘脑30.100ml血液中的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称为 A.Hb的氧含量B.Hb的氧容量C.Hb的氧饱和度D.氧的利用系数E.O2贮备31.在下列哪个平面横断脑干后仍能保持正常呼吸节律 A.脊髓与延髓之间B.延髓与脑桥之间C.脑桥中、下部之间D.脑桥中、上部之间E.脑桥与中脑之间32.胸廓的弹性回位力何时向外 A.开放时气胸时B.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C.平静呼吸末D.深呼气末E.深吸气末任选题1.一氧化碳中毒时,其后果是 A.血氧含量降低 B.血氧容量降低 C.血氧饱和度降低D.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 E.血红蛋白释放氧的能力下降2.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特点是A.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B.对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的(H变化敏感C.对CO2的敏感性比外周化学感受器高D.对脑脊液中O2的张力变化较敏感E.对体温的变化较敏感3.吸气时 A.胸内负压增大 B.肺内压不变 C.气道口径变小D.静脉回流量增加 E.淋巴回流量增加4.可使气道口径变小的因素 A.迷走神经兴奋 B.交感神经兴奋 C.组织胺 D.缓激肽 E.5羟色胺5.肺通气的非弹性阻力来自 A.肺泡表面张力 B.肺弹性纤维 C.胸廓的顺应性D.气流通过呼吸道的摩擦力 E.呼吸器官移位的惯性阻力6.可致血液中氧含量增加的因素有 A.血氧分压增高 B.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 C.血PH值增高D.红细胞2,3-DPG浓度增高 E.体温降低7.影响肺活量的因素有 A.性别 B.年龄 C.身材 D.体位 E.呼吸肌强弱8.下列指标中含有潮气量的是 A.肺活量 B.深吸气量 C.功能余气量 D.补呼气量 E.肺总容量9.吸气时 A.胸内负压增大 B.肺内压不变 C.气道口径变小D.静脉回流量增加 E.淋巴回流量增加10.下列哪些因素有助于组织获得更多的O2 A.组织氧分压降低 B.组织pH升高 C.组织二氧化碳分压升高D.红细胞2,3-DPG含量降低 E.组织温度升高11.可兴奋吸气切断机制是: A.延髓吸气神经兴奋 B.脑桥呼吸调整中枢兴奋C.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传入冲动D.肺牵张反射传入 E.长吸中枢兴奋12.运动之初肺通气量骤升主要与下列哪些项有关 A.条件反射 B.肌肉、关节的本体感受性传入冲动 C.动脉血H增多D.动脉血PO2降低 E.动脉血PCO2增高13.反应肺扩张难易程度的指标有 A.肺扩散容量 B.通气/血流比值 C.肺顺应性 D.气道阻力 E.比顺应性14.与肺换气有直接关系的是 A.呼吸道口径 B.气体分压差 C.气体分子的大小D.通气/血流比值 E.呼吸膜的面积和通透性15.气道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有A.与血液交换气体B.加温和湿润吸入气 C.过滤清洁吸入气D.被动免疫 E.调节气道阻力16.平静呼吸的特征有 A.呼吸运动均匀B.成人呼吸频率1218次/分C.吸气主要为膈肌和肋间外肌的运动D.呼气主要为腹壁肌的运动E.呼吸运动过程中肺内压不变17.关于气道阻力,正确的是A.主要发生于直径2mm以下的细支气管B.气流速度越快,阻力越大C.气流为湍流时,阻力增大D.气道口径越小,阻力越小E.一般吸气时阻力小于呼气时18.关于肺的顺应性,正确的是A.在20岁时比新生儿大B.肺气肿时增大C.随呼吸变化而变化D.肺用生理盐水灌注后顺应性降低 E.与弹性阻力成反变关系名词解释1.肺扩散容量:某气体在0.133KPa(1mmHg)分压差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气体的ml数,是反映呼吸气通过呼吸膜能力的一种指标,其大小与年龄、性别、体位、活动等有关2.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呼吸时成人约为500ml.3.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是指呼吸肌本体感受器(主要见于肋间肌的肌梭)传入冲动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呼吸肌的肌梭是本体感受器,当肌肉被拉长或梭外肌纤维虽不缩短,但梭内肌纤维收缩时,都可引起肌梭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到脊髓中枢,使运动神经元兴奋,引起梭外肌收缩,从而反射性使呼吸发生变化,该反射活动在呼吸运动中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4.肺表面活性物质:肺泡型上皮细胞产生的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物质,其主要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脂.5.Hb的氧容量:100ml的血液中Hb实际结合的O2量,主要受Hb浓度和PO2的影响.6.余气量: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中不能呼出的气量,正常成人约为10001500ml.填空题1.参与平静吸气的主要呼吸肌为_和_(肋间外肌,膈肌)2.血液中CO2的主要结合形式是_,但还有少量的结合形式是_.(碳酸氢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3.肺表面活性物质由_细胞分泌,其主要作用是_。(肺泡型上皮,降低肺泡表面张力,)4.呼吸的全过程包括_,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_三个环节.(外呼吸,内呼吸)5.可兴奋呼气切断机制的冲动除来自中枢吸气活动发生器外,还来自于_和_。(呼吸调整中枢,肺牵张感受器)6.肺牵张感受器位于_,其传入神经为_.(气管,支气管平滑肌,迷走神经)7.跨肺压是指_和_之差。(肺内压,胸内压)8.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_,支配呼吸肌的运动神经元位于_。(延髓;脊髓前角)9.缺O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_,轻度缺O2可通过刺激_而引起呼吸加强(抑制,外周化学感受器)10.人工呼吸的原理是造成_和_之间的压力差来推动肺通气。(肺内压;大气压)11._的弹性回缩力即可能是吸气的阻力,也可能是吸气的动力;而_的弹性回缩力总是吸气的阻力.(胸廓,肺)12.通气/血流比值是指_和_之间的比值。(每分肺泡通气量;每分肺血流量)13.平静呼气末_于肺中的气量称为_(存留,功能余气量)14.影响肺换气的主要生理因素是_,呼吸膜面积,呼吸膜厚度和_.(气体分压差,通气/血流比值)15.保证肺部进行适宜的气体交换,依赖于_泵和_泵的协调.(气,血)16.平静呼气末_于肺中的气量称为_。(存留,功能余气量)17.通气/血流比值增加意味着_,比值减少意味着_(肺泡无效腔增大,功能性动静短路)18.通气/血流比值0.84,意味着流经肺部的_血全部变成_.(静脉,动脉血)19.当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肺弹性阻力_,肺顺应性_(增大,降低)20.肺扩张时可反射性引起吸气_,使呼吸频率_。(抑制;增加)21.外呼吸包括_和_两部分。(肺通气;肺换气)22.肺弹性阻力包括_和_两部分(肺泡表面张力,肺弹性纤维回缩力)23.PO2降低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是通过_细胞膜_通道的开放,PCO2升高是通过激活了细胞_,最终均使Ca2+i升高.(K+,Na+-H+交换机制)24.动脉血流经组织毛细胞管时,_沿分压差由血液向组织细胞扩散;_则由组织细胞向血液扩散。(O2CO2)25.外呼吸是指外界空气与_在_进行的气体交换。(血液;肺泡毛细血管)26.一般来说,生理无效腔包括_和_两部分。(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27.氧离曲线呈_形,CO2解离曲线几乎呈_.(S,线性)28.存在于胸膜腔内的少量浆液的主要作用_是和_。(润滑,使两层胸膜紧贴在一起)简答题1.何谓呼吸,简述呼吸的全过程及生理意义。呼吸是指气体与外界环境间的O2和CO2的交换过程。其全过程包括(2分)1)外呼吸,由肺通气和肺换气构程(1分)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1分)3)内呼吸意义: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功能活动,为机体的生命特征(1分)2.在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压和胸内压是如何变化的?平静吸气初期,胸腔容积增大,胸内负压增加,肺容积增大,肺内压下降,低于大气压,气体顺压差入肺,肺内压随之升高,吸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胸内压为负值。(3分)反之,呼气初,胸内分压减小,肺容积缩小,肺内压升高,高于大气压气体出肺。肺内压随之下降,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胸内压仍为负值。(3分)3.各种不同浓度的CO2对呼吸有何作用?(4分)当吸入气中CO2含量增加1时,这时肺通气量和增加。(1分)吸入气中CO2增加到4时,肺通气量可增加1倍,这时肺泡气和动脉血PCO2还可接近正常水平.(2分)当吸入气中CO2含量超过7时,肺通气量不能相应增加。致使体内CO2堆积,抑制呼吸中枢,发生呼吸困难,头痛,头晕等CO2麻痹症。(2分)4.在一定呼吸频率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与浅而快的呼吸相比,哪种更为有效,为什么?深而慢的呼吸更为有效。(1分)因为反映肺通气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肺泡通气量,而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2分)深而慢的呼吸例如潮气量加倍,呼吸频率减半,此时的肺泡通气量大于潮气量减半.呼吸频率加快的浅快呼吸。(1分)而肺泡通气量下降将导致气体更新率降低与通气血流比值减小,因此深而慢的呼吸更为有效。(1分)5.吸入含5CO2的空气后,呼吸运动有何变化?简述其机制。呼吸变深变快。(1分)吸5CO2使血PCO2增大,CO2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与H2O合成H2CO3,进而离解出H+以兴奋中枢化学感受器。(2分)CO2也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1分)但以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途径为主。(1分)6.简述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因素及效应。1)气体分压差,2)温度,3)气体溶解度,4)呼吸膜面积,上述四个因素与气体扩散速率成正比。(2分)5)呼吸膜的厚度,呼吸膜越厚,扩散速率越小。(1分)6)气体分子量,扩散速率与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1分)7)通气血流比值,比值为0.84时,气体交换效率最佳。(1分)7.何谓肺的顺应性?它与肺弹性阻力,表面活性物质的关系如何?肺的顺应性指在外力作用下肺的和扩张性。通常用单位压力引起的容积变化来表示。正常人,肺的顺应性为2.0LKPa。(2分)当肺弹性阻力增大时,肺顺应性减小,即与肺弹性阻力成反比。(2分)表面活性物质是降低肺表面张力的,使肺弹性阻力下降,因此,肺顺应性随表面活性物质的增多,顺应性增大,反之亦然。(1分)8.当肺泡气氧分压降至60mmHg时,机体是否会发生明显的低氧血症?为什么?否(1分)当PO2处于60100mmHg时,氧离曲线较平坦,Po2的变化对Hb氧饱和度影响不大,只要PO2不低于60mmHg,Hb氧饱和度仍能保持在90以上,血液仍可携带足够的O2,不致发生明显的低氧血症。(4分)9.试分析成人肺为什么始终处于扩张状态。胎儿一旦降生,吸气肌的有力收缩使胸廓突然展开,肺随之扩张,肺内便充入空气。由于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被少量浆液粘在一起,因此肺与胸廓是偶联在一起的。(2分)出生后,胸廓的生长比肺快,使肺总是处于被扩张状态,因此成人肺始终处于被扩张状态。(3分)10.中枢化学感受器与外周化学感受器有何特点,各起什么作用?外周化学感受器是指经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其血液供应极为丰富,能比较及时和直接感受到动脉血中CO2,O2及【H+】变化。当PO2降低,PCO2升高,PH值降低时,对其是兴奋刺激(2分)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或【H+】浓度变化比较敏感,尤其对H+浓度变化更敏感,但中枢化学感受器对缺氧刺激不敏感,甚至缺氧可能造成呼吸中枢的抑制。(2分)所以外周化学感受器主要感受血中缺氧及【H+】浓度变化,因为【H+】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而中枢化学感受器主要感受血中CO2分压升高。(1分)11.给家兔静脉注射3乳酸2ml,呼吸运动有何变化?简述其机制。呼吸加快加深。(2分)静脉注射乳酸,血液中H+浓度增加,(1分)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兴奋呼吸。(1分)由于H+通过血脑屏障的速度慢,血液中H+对中枢化学感受器影响较小。(1分)论述题1.过度肺通气后呼吸运动有何变化?为什么?减弱或暂停(3分)。CO2是调节呼吸的最重要的生理性体液因子,(1分)一定水平的PCO2对维持呼吸和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是必要的(2分)过度通气后由于CO2大量排出(1分)动脉血PCO2降低(2分),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减弱而发生呼吸减弱或降低(1分)2.简述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引起胸廓扩大或缩小,胸内分压随之增大或减小,肺也随之扩大或缩小,导致肺内压低于或高于大气压,产生吸气后呼气。(3分)故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2分)肺通气的阻力包括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1分)前者包括肺与胸廓的弹性阻力,其中肺的弹性阻力又包括肺弹性组织的回缩力和肺泡表面张力。(3分)后者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粘滞阻力。平静呼吸时肺通气的阻力中70为弹性阻力(1分)3.试述二氧化碳在血中的运输形式和过程CO2的运输形式有:物理溶解(5)(1分化学结合(占95)(1分)化学结合又分二种一是碳酸氢盐形式(占88)(1分),在组织,扩散进入血液中的CO2进入红细胞,在碳酸苷酶催化下与H2O结合成H2CO3并很快解离成HHCO3,HCO3随浓度差扩散入血浆,与血浆中Na结合成NaHCO3,红细胞的HCO3亦与K结合成KHCO3,在肺部PCO2比静脉血低血浆中CO2逸出上述反应向相反方向进行。(5分)另一种以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占7)运输(1分)反应如下HbNH2O2+H+CO2在肺)HbNHCOOH+O2(2分)4.为什么在气体交换不足时,往往缺O2显著,而CO2潴留却不明显?CO2扩散速率92320.592320.5O2扩散速率201(5分)在肺,O2分压差约为8.6KPa,CO2分压差约为0.8KPa,在组织O2分压差约为9.3KPa,CO2分压差约1.3KPa,仅从分压的角度看,O2扩散速度比CO2快,但将气体扩散率等综合因素考虑,CO2的扩散速度约为O2的2倍,因此气体交换不足时,往往缺O2显著,而CO2潴留却不明显(5分)答案CEEAA CDAAD EADCD EBDDB CBADD DEDBB ED 1.ACDE 2.ABC 3.ADE 4.ACDE 5.DE 6.ACE 7.ABCDE 8.ABE 9.ADE 10.ACE 11.ABD 12.AB 13.CE 14.BCDE 15.BCE 16.ABC 17.BCE 18.AB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