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物第1课疫情防控教学教案.

上传人:可乐 文档编号:12776785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生物第1课疫情防控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生物第1课疫情防控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生物第1课疫情防控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学第一节生物课疫情防控KA】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狼: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2. 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过程与方法】1. 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2. 收集信息并尝试整理信息、判断信息的正误。3. 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 不断发展的观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难点】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课前准备课件、现代类人猿生活录像等。新课前疫情防控活动:一、活动背景2020年,庚子岁首,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打破了春的热闹,山河沉寂,日月灰冷, 虽然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因为疫情终会过去,但是那些爱与温暖将永远定格在这个特 殊的冬季。学校复课在即,通过此次主题班会,旨在让学生对疫情防控工作有科学的认识, 提升学生疾病预防能力,普及防控知识,舒缓心理压力,最大限度的减轻、消除疫情危害。 并且在这一场关乎生命、关乎科学和责任的大课中.感悟更多,获得更多。、二、授课对象初中七年级年级学生三、学情分析在这场“疫战”中,学生会接收到海量的未经过滤的信息。这个时候需要一定引导, 才能让他们掌握更准确,更系统的安全防护知识,提高安全防护意识与能力,同时感受到 这场“疫战”背后的“爱国”“敬业”等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 生理想。四、教学目标1. 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科学防疫。2. 通过致敬最美逆行者,学习榜样,强化使命感、责任感。3. 通过主题班会为契机,让师生感受到逆行者的壮举,获得前进的力量,胸怀感恩, 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五、活动准备1. 教师:制作PPT,搜集案例,下裁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分组搜集资料,辅助学 生排练节目:2. 学生:认真排练,搜集资料,组建小组并进行组内分工,按照汇报形式认真准备各 项材料。六、班会流程(一)课程导入:“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在这个非常时期,我们很幸运的和大 家重聚在春花烂漫的课堂里。对比在这个冬夭亲身经历与疾病抗争的人们,我们是幸运的, 虽然春天姗姗来迟,但是没有一个冬夭不会过去,而我们学习的热情不变,初心不变。少 年强则国强。同学们,当下你们还是读书的年纪,面对新冠疫情,科学的方法和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一样重要,要学习科学防疫,保护好自己,这是对当下防疫工作最大的页献。(二)科学防护病毒,每个人都有贲任。1. 同学们分享自己家为了抗击新冠病毒做了哪些工作,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阐述这样 作的意义。引中为每个人都在这场抗疫中做出贡献.都是抗疫战场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2. 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新型冠状病毒是门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 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柱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 病。3. 如何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教师:现在仍然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千万不要放松警惕,依然要持续做好个人防 护,坚持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餐、不聚集。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可疑 症状,请戴好口罩,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三) 筑牢心理防线,正视和减轻负面情绪。1. 面对疫情老师和同学们一样要承认并接纳焦虑情绪,坦然面对疫情。可以这样告诉 自己:新冠疫情下,我们出现焦虑情绪是人类的本能.它可以帮助我们处于应激状态,从 而有效应对危险、做好防护、解决问题。2. 我们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和放松来缓解过高的焦虑。(1) 转移注意。感到焦虑时减少看疫情相关新闻的时间。试试阅读、听音乐、看笑 话能让你感到放松的事情。你会发现可做的事情太多,焦虑自然而然就降低了。(2) 正常作息,生活规律。保持一份平常心,维持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保持 生活的规律性和稳定性,该吃的时候吃、该睡的时候睡、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完成的事 情完成,做好这些事情,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生活保持正常节奏,更会让我们平静下来,感 受到心情的愉悦。(3) 适度运动,增强免疫。运动不仅能够增强免疫力,更是调控焦虑情绪的最佳方式。(4) 拨打热线,寻求支持。如果你尝试了以上的方法,发现通过自助还是很难帮助自己 缓解焦虑,请记住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四) 珍存初心,以实际行动致敬英雄。导入:2020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度,面对这样突然而袭的疫情,无数的人们不计报 酬,不论生死赶往一线,他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你认为了面对疫情除了勇气还应 该具备哪些?我们应该在这场金民战疫中学到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冬夭的主角,最关 逆行者们逆行者1.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风尘仆仆夜赴武汉研疫情。逆行者2,武汉医生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愿书刷爆朋友圈。逆行者3.河南省胸外医院一对医生夫妻,不顾危险,自愿前往武汉驰援家乡。逆行者4.“赵英明,平安回来!四川广元派往武汉的医疗队出发时,医疗队队员赵 英明的丈夫在现场带着哽咽大喊。班主任:同学们,你们心中最美的逆行者都有谁?哪些逆行者让你印象深刻?1. 交流最令你最感动的人和事。2. 赞一赞逆行的英雄们、不愿留下姓名的志愿者们、每一个在家抗疫的普通人等等。七、总结同学们,多难兴邦,面对这样一场突袭而来的疫情,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无惧风雨、不 畏艰险的英雄气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这些都是最宝贵的中国精 神。让我们每一个人要在灾难中成长,科学认知病毒,养成尊重科学、讲究卫生的态度和 习惯。最后,向英雄学习,从疫情是一次灾难,也是一次教育,教会我们热爱祖国,珍爱 生命,遵守规则,憧得爱与责任。现在我们开始我们的新课学习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利用“女蜗造人”的故事导入,学生思考,人类真的是女婚创造的吗?讲授新课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学生分析课本P3 “观察与思考”,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及学生收集的资料。通过对比 找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的异同点。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尝试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况。并发表自 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强调: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存在的不同之处是因为在长期的进化过 程中,为了适应环境,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形态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那么,森林古猿在 进化成人类和现代类人狼的过程中,环境是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呢? 二、从猿到人的进化1. 人猿相揖别的原因一环境的变化(地壳的运动导致)学生阅读课本,分析课本中的资料,小组之间互相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地壳的剧烈运 动,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促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2. 人类进化的证据一一化石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所生活的时期及进 化状况、进化的地位。小组讨论、分析交流: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 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等。想一想,为什么在这里会有这 么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呢?(可以说明人类的始祖在非洲。)分析古人类化石的图片。你们能发现什么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根据四肢 和骨盆的形态,想像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2)观察“露西”少女的头骨化石及复原 像,你们能想到些什么呢?这说明了什么?根据上述化石以及它们的遗物,清你们推测一下 古人类当时的生活状况?播放视频“露西的发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 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形 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3. 人类的进化过程指导学生观察“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清同学们指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哪些方面 是逐渐变化的?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半直立行走一直立行走。劳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 条件:不会使用工具一使用天然工具一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一制造和使用包括电 脑在内的各种复杂工具。4. 人与ri然和谐发展(法制教育渗透)小组讨论:明确人类是在与口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 态规律。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我国 为保护野生动物制定了什么相关法律?如果捕杀了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会这样?下面我们来 学习一下相关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 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第八条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 第三十一条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教师提示: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活环境,更不能非法猎捕和捕杀野生动 物,破坏其生存环境。我们人类应与野生动物友好相处.和谐发展。技能训练: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区分事实和观点,学会判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课堂小结学生枳极发言,谈谈ri己的收获和感想,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板书设计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二、从猿到人的进化1. 人猿相揖别的原因一环境的变化2. 人类进化的证据一一化石3. 人类的进化过程4.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