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病理学问答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76351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畜病理学问答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家畜病理学问答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家畜病理学问答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学 问答题第一章 血液循环障碍1、渗出性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1)淤血和缺氧、感染和中毒、炎症和过敏反应:可损伤毛细血管壁。(2)维生素C缺乏:血管基底膜粘合质形成不足,影响毛细血管壁结构的完整性。(3)血液性质的改变:血小板或凝血因子不足。2、简述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结局。过程:在病因作用下心血管内膜出现损伤,内皮下的胶原纤维暴露。血小板在胶原纤维上黏附沉积形成血小板丘,小丘逐渐增大并混入少量的纤维蛋白和白细胞形成白色血栓,即血栓头部。血栓头部突入管腔内,使其后方血流变慢并出现漩涡,漩涡处形成新的血小板丘,反复出现血小板丘并增多,形成血小板梁,小梁间的血流逐渐变慢,局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第三因子的浓度逐渐增高,使纤维蛋白大量形成并在小梁之间构成网状结构,网罗大量红细胞和少量白细胞,于是形成红白相间的混合血栓,血栓的体部。混合血栓完全阻塞官腔,导致血流停止,其后部血管腔内血液迅速凝固,形成红色血栓,即血栓尾部。结局:1、软化、肉凭借和吸收;2、机化、再通;3.钙化3、试用槟榔肝的镜下病变解释其肉眼病变特征。慢性肝淤血时镜下病变表现为肝小叶中央静脉和窦状隙淤血,肝小叶周边的肝细胞因淤血性缺氧而发生脂肪样变性,以至肝脏切面形成暗红色淤血区和灰黄色脂变区相间的纹理,眼观像槟榔状花纹,故称槟榔肝。第四章 细胞组织损伤1、水泡变性的机理是什么?答:在传染病中毒缺氧的情况下,酶系统发生障碍,使三羧酸循环不能正常产生能量减少膜钠泵功能减弱细胞内钠离子浓度升高晶体渗透压升高大量水分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肿大、线粒体肿大颗粒变形。另外,酶系统功能障碍细胞内物质代谢障碍,中间产物(乳酸、蛋白胨、酮体)增多,胶体渗透压升高噬水性增强。2、什么是化生?列举出几种常见的化生类型?答:化生是已分化成熟的组织为了适应环境条件的改变或理化刺激,在形态和功能上完全转变成为另一种组织的过程。常见类型有:上皮细胞的化生,间叶组织的化生。3、简述坏死的类型及其结局坏死的类型有凝固性坏死(干酪样坏死、蜡样坏死)、液化性坏死、脂肪坏死、坏疽(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其结局有溶解吸收、腐离脱落以及机化、包裹形成和钙化。4、请各举一例:心、肺、肝、肠、脑、胰有坏死的疾病,分别说明其坏死属哪种类型?答:心:白肌病,属于凝固性坏死;肺:大叶性肺炎,坏疽;肝:肝硬化,凝固性坏死;肠:肠炎,坏疽;胰:胰腺炎,属于脂肪坏死;脑:脑炎,液化性坏死。5、试用虎斑心的镜下病变解释其肉眼病变特征。心脏在发生脂肪变性时,在心内外膜下和心肌切面可见灰黄色条纹或斑点,与正常暗红色心肌相同,呈虎皮状斑纹。第五章 适应与修复1、简述肉芽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及肉芽组织的功能答:形态结构:眼观,肉芽组织呈鲜红色颗粒状,表面湿润,易出血;镜检,肉芽组织中主要由大量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的毛细血管组成。 功能:抗感染,保护创伤;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物、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2、 简述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答:损伤组织的修复的速度和完善程度,受全身和局部因素的影响。全身性因素:(1)年龄:通常幼畜的组织再生过程较快而且完全,因而创伤愈合较好,而老龄家畜的再生能力则相对较弱。(2)营养:长期营养不良和蛋白质缺乏可导致机体肉芽组织增生和胶原纤维等合成被抑制,创伤愈合过程被迟滞或完全抑制。(3)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创伤收缩、毛细血管形成、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的合成,从而影响肉芽组织形成,使创伤愈合过程发生障碍。局部性因素:(1)局部血液循环状况:局部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能保证组织再生所需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应,同时还可以促进坏死组织的吸收和有效控制局部感染。(2)组织损伤的程度:损伤范围小,组织破坏少,再生修复较好;而损伤范围较大,组织破坏严重,尤其是支架组织破坏时,再生不完全,由瘢痕修复。(3)局部感染和异物:可引起组织的坏死和胶原纤维的溶解,加重局部组织的损伤;局部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和创伤内的坏死物质、异物等还可使再生过程严重受阻。(4)局部组织的神经支配:创伤局部组织神经受损,可导致该组织愈合过程迟缓或不完全。(5)创伤局部的活动:创伤局部经常活动,容易引起继发性损伤,不利于局部愈合。3、简述机化对机体修复作用及不利影响机化是畜禽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修复性反应,在清除和限制各种病理产物的致病作用以及维持体内环境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体内常见的机化过程有炎症渗出物的机化、坏死组织的机化、血栓的机化和异物的机化。不利影响:肺脏的机化会导致呼吸功能严重受损甚至丧失。第六章 炎症1、阐述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和增生,这三种变化在不同时期炎症侧重点不同。一般早期炎症以变质、渗出为主,而后期以增生为主;变质属于损伤过程,而渗出和增生则属于抗损伤过程。急性炎症以渗出为主,慢性炎症以增生为主。2、炎症渗出液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1)可以稀释毒素 (2)渗出液里常常含有抗体,杀灭病原起积极作用 (3)渗出的纤维素可以交织成网,阻止病原和病理产物 (4)促进吞噬细胞吞噬渗出液过多压迫发炎组织影响功能3、简述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的病变及类型。1、纤维素性炎症是以渗出液含有大量纤维素为主要特征的渗出性炎症。根据发炎组织受损程度不同可分为浮膜性炎与固膜性炎。根据发生的部位又可分为浆膜的浮膜性炎、黏膜的浮膜性炎、肺脏的浮膜性炎;固膜性炎只发生于黏膜,根据炎症波及范围可分为局灶性和弥散性两种。2、化脓性炎症是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种的炎症。化脓性炎症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四种主要类型:脓性卡他(黏膜)、积脓(浆膜)、脓肿(组织内)、蜂窝织炎(皮下和肌间疏松结缔组织)4、简述炎症介质的来源及作用按来源可分为细胞源性炎症介质,血浆源性炎症介质作用:活化血管(血管扩张,增高通透性),对炎性细胞产生趋化作用,导致组织损伤、发热和疼痛、杀灭微生物。5、如何理解炎症生物学意义炎症是动物机体一种重要的保护和防御性反应。但是炎症本身可引起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损伤,剧烈的炎症甚至可危及动物的生命。第七、八章 水代谢和酸碱平衡障碍1、简述水肿的发病原因、机制及病理变化特点。发生机制、原因一、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组织液的生成大于回流1、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力压升高:动脉充血和静脉压增高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等3、组织胶体渗透压增高4、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5、淋巴液回流受阻:a、淋巴管阻塞;b、淋巴管痉挛;c、淋巴管泵失去功能二、机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钠、水潴留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a、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或滤过总面积减少:广泛的肾小球病变b、肾血流量减少:如失血、休克等c、有效滤过压下降2、近曲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a、肾内血流重新分布:如休克、心力衰竭等b、利钠激素(心房肽)分泌减少:当血容量或有效循环血量下降时,可引起利钠激素减少。c、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如心力衰竭等3、远曲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a、醛固酮分泌增多b、抗利尿激素增多水肿的病理变化特点:脏器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肿胀发亮,颜色苍白,弹性下降。凹陷性水肿:皮下水肿时,用手指按压后凹陷不能立即恢复。隐性水肿:发生在凹陷性水肿之前,水肿液与胶体网状物呈凝胶态结合,指压呈非凹陷性水肿。2、动物脱水类型及治疗1.低渗性脱水,治疗:葡萄糖:生理盐水=1:22.高渗性脱水,治疗:葡萄糖:生理盐水=2:13.等渗性脱水,治疗:葡萄糖:生理盐水=1:13、简述代谢酸中毒的病因及对机体的主要影响病因:1.体内固定酸增多a、酸性物质生成过多b、酸性物资摄入过多c、酸性物质排除障碍d、高钾血症2.碱性物质丧失过多a、碱性肠液丢失b、HCO3-随尿、血浆丢失影响:1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可使患病动物精神沉郁、感觉迟钝,嗜睡甚至昏迷。2. 对心血管系统可导致心肌收缩力降低、高钾血症、回心血量减少。3、影响骨骼系统,在幼年动物可引起生长迟缓和佝偻病,在成年动物可导致骨软化症。4、简述代谢碱中毒病因及对机体的重要影响原因:1、 体内碱性物质过多a、 碱性物质摄入过b、 体内碱性物质排除障碍2、 酸性物质丧失过多a、 酸性物质随胃液、尿液丢失b、 低钾血症c、 血氨升高d、 低氯性碱中毒影响:1、 严重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导致患畜兴奋,而且烦躁不安。2、 可引起兴奋性肌肉的兴奋性升高,表现为四肢抽搐。3、 导致低血钾。第十二章 肿瘤1、如何正确区别良恶性肿瘤? 答:鉴别要点良性恶性生长速度缓慢迅速核分裂象少或无较多核染色质较少,呈颗粒状较多,呈颗粒状细胞分化程度较好分化不浪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包膜形式常有包膜无薄膜转移无常发生对机体的影响常不显著显著术后复发不复发常常复发2、试述肿瘤的命名原则,并各举一例说明之。 答:(1)良性肿瘤的命名一般是在其生长部位和起源组织后边加瘤字,如子宫平滑肌瘤。也可结合形态特点命名,如皮肤乳头状瘤。(2)恶性肿瘤的命名。从上皮组织起源的恶性肿瘤,其命名是在肿瘤发生部位和起源组织后边加“癌”,如腺癌;从间叶组织起源的恶性肿瘤,其命名是在肿瘤的发生部位和起源组织后边加“肉瘤”,如骨肉瘤;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来源于幼稚组织或神经组织者称“母细胞瘤”;由多种成分组成或组织来源有争议者,在肿瘤名字前冠以“恶性”二字;个别肿瘤以人名命名,如马立克病;“白血病”等则为习惯沿用的名称。第十三章 心脏血管系统病理1、简述心肌炎类型及病理变化答:根据心肌炎的性质,可分为实质性心肌炎、间质性心肌炎和化脓性心肌炎。 实质性心肌炎,剖检病变:心肌呈灰白色煮肉状,质地松脆。心肌呈扩张状态,以右心明显。局灶性变质性心肌炎使心肌中出现灰黄色或灰白色斑状条纹,形似虎斑纹,故称“虎斑心”。 镜检病变:轻时,心肌纤维发生颗粒变性或脂肪变性;重时,心肌水泡变性或蜡样坏死,甚至崩解。 间质性心肌炎,剖检病变:与实质性心肌炎相似难以区别。 镜检病变:心肌纤维呈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间质中有明显的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浸润与增生。随着疾病的发展,心肌的变性和坏死呈局部灶性,可见心肌的断裂、崩解和溶解吸收。间质毛细血管充血、局部出血、心肌纤维间水肿、浆液渗出,伴有明显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增生。间质内的病灶常沿大血管分布,与正常心肌纤维检错存在。化脓性心肌炎病变:剖检病变:在心肌内有大小不等的化脓灶或脓肿。新形成的化脓灶,其周围充血、出血和水肿。陈旧性化脓灶的外围常有包囊形成。化脓灶的浓汁因细菌种类不同,而呈灰白色、灰绿色或灰黄色。心肌中的脓肿,如向心室破溃,则浓汁混入血液后散布全身,可引起脓毒败血症。较大心肌脓肿附近的心壁肌肉变薄,假肢心腔内压作用,往往向外扩张,形成局部性凸起。 镜检病变:初期血管栓塞部有化脓性渗出,心肌坏死溶解及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形成脓液;后期脓肿周围有较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第十四章 造血系统病理1、简述急性淋巴结炎病理变化答:剖检病变:发炎淋巴结肿大,血鲜红或紫红;切面隆起、潮红,湿润多汁。 镜检病变:充血,水肿,淋巴窦里有大量液体、纤维素和白细胞渗出,淋巴结内网状细胞大量增生,并可以脱落,蓄积在淋巴窦里。炎症后期淋巴组织增生,淋巴小结生发中心扩大,并有较多细胞分裂象,淋巴小结周围、副皮质区和髓索细胞增生、密集。2、简述急性脾炎病理变化答:剖检病变:脾脏高度肿大,质度柔软,边缘隆起,切面被膜外翻,切面流出大量酱油色血液,白髓形象不明显。 镜检病变:红髓充血,脾实质细胞因弥散性坏死、崩解而明显减少;白髓体积缩小,白髓中有出血现象。在脾组织中有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原有的结构形象发生改变。第十五章 呼吸系统病理1、试述大叶性肺炎的各期的基本病理变化1、充血水肿期:眼观:体积肿大,潮红,质度开始变实,切面断流出带泡沫的液体,如果切一小块放水呈半沉状态。镜检: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肺泡里有大量浆液渗出,其中含有少量白细胞和脱落肺泡壁上皮细胞。2、红色肝变期:眼观:体积显著膨大,肺叶转为红色,硬实,肺间质明显增宽,充满半透明胶样渗出物。切块放水完全下沉。镜检: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肺泡腔渗出大量纤维素,含有少量白细胞,多量红细胞。3、灰色肝变期:眼观:表面干燥,质地如肝,病变部的肺叶由暗红色转变为灰红色,最后转变为灰白色。镜检:肺泡壁充血不明显,肺泡腔内仍然有大量纤维素和白细胞,毛细血管被血栓堵塞,许多管腔内充有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4、溶解消散期:眼观:病变区呈灰黄色,质地变软,切面湿润,呈半透明状,按压式可流出浑浊脓样液体。镜检:肺泡腔内的纤维素性渗出物溶解,肺泡壁毛细血管恢复正常。2、试述小叶性肺炎光学显微镜下的主要病理变化。 答:早期有浆液性肺炎特点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腔里大量粉红染浆液渗出,其中少量白细胞,脱落肺泡壁上皮细胞。随后出现卡他性肺炎特点,即支气管,细支气管分泌黏液增多肺泡壁上皮细胞脱落明显。若化脓菌感染会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以及局部组织的坏死或化脓。若腐败菌感染可引起坏疽性肺炎,局部肺组织坏死,并大量腐败,液化,产生气体,炎症迅速扩大。第十六章 消化系统病理1、简述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剖检病变:肝脏肿大,表面呈红色与黄色相间的斑驳色彩,见散在灰黄活泼灰白坏死灶。镜检病变:中央静脉扩张,小叶内见出血和坏死灶,肝窦充血,肝细胞广泛水泡变性和气球样变,淋巴细胞侵润。小叶间组织和汇管区内小胆管和卵圆形细胞增殖。2、简述出血性肠炎的基本病理变化剖检病变:病变呈局限性或弥散性,肠壁水肿增厚,黏膜层暗红色,有许多黑红色血点或出血斑,黏膜下层水肿呈胶冻状。肠内容物被血污染,呈棕黑色或鲜红色。镜检病变:肠粘膜上皮、腺上皮大量变性、坏死、脱落,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有明显的充血、出血、水肿和炎性细胞侵润。 第十七章 泌尿系统病理1、简述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变1、急性肾小球性肾炎眼观:肾脏体积肿大,质地柔软,充血,表面与切面光滑潮红“大红肾”,被摸易剥离,肾小球形象明显,有的有出血点。镜检:变质性变化: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渗出性变化:肾球囊内渗出物有浆液性,纤维素性,白细胞和一定量个红细胞。增生性变化,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质系膜细胞增生,炎性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官腔变窄,原来充血可以发展为贫血。2、亚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剖检病变:肾脏肿大,质软,色苍白,有“大白肾”之称。表面光滑,可散布有多量出血点。切面膨隆,皮质区增宽,苍白浑浊,与髓质分解明显。镜下:突出的变化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肾小囊的上皮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主时毛细血管数目增多为特征。3、慢性肾小球肾炎(1)慢性膜性肾小球肾炎剖检病变:肾脏通常体积增大,色苍白。晚期,肾脏发生缩小和纤维化。镜检病变: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甚至坏死。(2)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剖检病变:早期肾外形无明显改变,晚期肾脏缩小,表面呈系颗粒状。镜检病变:见肾小球肥大,呈分叶状。肾小球间质内系膜增生,系膜区宽。(3)慢性硬化肾小球肾炎剖检病变:两侧肾脏均缩小,苍白,质地变硬,表面呈弥散性颗粒状,被膜粘连不易剥离。切面,纹理不清皮质变薄,皮质、髓质间界限不清,有时有微小囊肿。镜检病变: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明显增厚,官腔狭小、闭塞。肾小球可发生纤维化和玻璃化扬鞭,称为均质红染色无结构的团块,也可进一步缩小甚至消失。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并有淋巴细胞浸润。2、如何根据病变区别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受阻的排尿管腔内充满尿液、脓液,有时尚见黏膜溃疡或形成疤痕组织。切面上见肾盂高度扩张,被膜有纤维性或纤维素化脓性渗出物,肾盂内充满脓性粘液。急性肾小球性肾炎肾脏体积肿大,表面与切面光滑潮红“大红肾”,肾切面上肾小球形象明显,呈细小红色圆球状。 第十八章 神经系统病理1、简述非化脓性脑炎光学显微镜下的病理变化。(1)血管反应:血管外膜和血管周隙内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聚集,构成“管套”,血管本身充血。(2)胶质细胞增生:只要实质受损,就会发生神经胶质增生。增生可以是局灶性或弥散性。(3)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有时出现软化灶,中心性染色质溶解,可扩散到整个细胞,细胞肿胀苍白,胞核消失,而轴索完好。第二十二章 传染病病理1 简述禽流感的主要病理变化。答:禽流感病毒不同毒株的致病力不同,病禽生前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有明显差异。鸡或火鸡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后出现厌食、沉郁、窦炎、呼吸障碍,产蛋率及产蛋品质下降,排出黄绿色稀粪。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潜伏期短,发病后体温可迅速升高达43.3度。病鸡表现为颈部水肿、发绀、失明、惊厥、瘫痪、病死率达100%2简述鸡新城疫病理变化。答:由于NDV的毒力、禽个体敏感性和免疫状况不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有差异,表现为全身败血症,以呼吸道和消化道最为严重。速发嗜内脏型新城疫主要表现败血症胃肠道卡他性炎或出血-坏死性炎,后期的非化脓性脑炎等病理变化,以全身泛发性出血、腺胃乳头出血和肠道的局灶性坏死性炎最具特征。速发嗜脑型新城疫呈现肺炎,脑炎级脑膜炎的变化,而消化道及其他系统变化不明显。剖检可见以各处粘膜和浆膜出血,特别是腺胃乳头和贲鸡新城疫门部出血。心包、气管、喉头、肠和肠系膜充血或出血。直肠和泄殖腔粘膜出血。卵巢坏死、出血,卵泡破裂性腹膜炎等。消化道淋巴滤泡的肿大出血和溃疡是ND的一个突出特征。 消化道出血病变主要分布于:腺胃前部食道移行部;腺胃后部肌胃移行部;12指肠起始部;12指肠后段向前23cm处;小肠游离部前半部第一段下1/3处;小肠游离部前半部第二段上1/3处;梅尼厄氏憩室(卵黄蒂)附近处;小肠游离部后半部第一段中间部分;回肠中部(两盲肠夹合部);盲肠扁桃体,在左右回盲口各一处,枣核样隆起,出血( 而不是充血),坏死。 非典型新城疫剖检可见气管轻度充血,有少量粘液。鼻腔有卡他性渗出物。气囊混浊。少见腺胃乳头出血等典型病变3试述猪瘟主要病理变化。答:急性型全身皮肤、浆膜、粘膜和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全身淋巴结肿胀,多汁、充血、出血、外表呈现紫黑色,切面如大理石状,肾脏色淡,皮质有针尖至小米状的出血点,脾脏有梗寒,以边缘多见,呈色黑小紫块,喉头粘膜及扁桃体出血。膀胱粘膜有散在的出血点。胃、肠粘膜呈卡他性炎症。大肠的回盲瓣处形成纽扣状溃疡。 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肠炎,全身性出血变化不明显,由于钙磷代谢的扰乱, 断奶病猪可见肋骨末端和软骨组织变界处,因骨化障碍而形成的黄色骨化线。4试述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主要病变。答:剖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死猪,主要眼观病变是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并伴有细胞浸润和卡他性肺炎区,肺水肿,在腹膜以及肾周围脂肪、肠系膜淋巴结、皮下脂肪和肌肉等处发生水肿。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鼻黏膜上皮细胞变性,纤毛上皮消失,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肺泡壁增厚,膈有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母猪可见脑内灶性血管炎,脑髓质可见单核淋巴细胞性血管套,动脉周围淋巴鞘的淋巴细胞减少,细胞核破裂和空泡化5试述鸡马立克病的主要病理变化。答:病鸡最常见的病变表现在 外周神经,腹腔神经丛、坐骨神经丛、臂神经丛和内脏大神经,这些地方是主要的受侵害部位。受害神经增粗,呈黄白色或灰白色,横纹消失,有时呈水肿样外观 。病变往往只侵害单侧神经,诊断时多与另一侧神经比较。 内脏器官中以卵巢的受害最为常见,其次为肾、脾、肝 、 心 、 肺 、 胰 、 肠系膜 、 腺胃 、肠道和 肌肉 等。在上述组织中长出 大小不等的肿瘤块,呈灰白色,质地坚硬而致密 。有时 肿瘤组织在受害器官中呈弥漫性增生,整个器官变得很大 。皮肤病变多是炎症性的, 但也有肿瘤性的,病变位于受害羽囊的周围,除羽囊周围滤泡有单核细胞的大量积聚外,在真皮的血管周围常有增生细胞、少量浆细胞和组织细胞的团块聚集 。胸腺有时严重萎缩,累及皮质和髓质,有的胸腺亦有淋巴样细胞增生区,在变性病变细胞中有时可见到考德里氏(Cowdry)A型核内包涵体6试述住的口蹄疫病理变化7、试述猪瘟主要病变第二十五章 寄生虫病病理1 猪弓形虫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什么?答:全身淋巴结肿大,有小点坏死灶。肺高度水肿,小叶间质增宽,其内充满半透明胶冻样渗出物;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粘液和泡沫,有的并发肺炎;脾脏肿大,棕红色;肝脏呈灰红色,散在有小点坏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在剖检时取肝、脾、肺和淋巴结等作成抹片,用姬氏或瑞氏液染色,于油镜下可见月牙形或梭形的虫体,核为红色,细胞质为蓝色即为弓形虫。剖检病变的主要特征为:急性病例出现全身性病变,淋巴结、肝、肺和心脏等器官肿大,并有许多出血点和坏死灶。肠道重度充血,肠黏膜上常可见到扁豆大小的坏死灶。肠腔和腹腔内有多量渗出液。病理组织学变化为网状内皮细胞和血管结缔组织细胞坏死,有时有肿胀细胞的浸润;弓形虫的速殖子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急性病变主要见于仔猪。慢性病例可见有各脏器的水肿,并有散在的坏死灶;病理组织学变化为明显的网状内皮细胞的增生,淋巴结、肾、肝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更为显著,但不易见到虫体。慢性病变常见于年龄大的猪只。隐性感染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组织)内见有包囊,有时可见有神经胶质增生性和肉芽肿性脑炎。2 鸡球虫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什么?答:病鸡消瘦,鸡冠与粘膜苍白,内脏变化主要发生在肠管,病变部位和程度与球虫的种别有关。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侵害盲肠,两支盲肠显著肿大,可为正常的35倍,肠腔中充满凝固的或新鲜的暗红色血液,盲肠上皮变厚,有严重的糜烂。毒害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中段,使肠壁扩张、增厚,有严重的坏死。在裂殖体繁殖的部位,有明显的淡白色斑点,粘膜上有许多小出血点。肠管中有凝固的血液或有葫萝卜色胶冻状的内容物。巨型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中段,可使肠管扩张,肠壁增厚;内容物粘稠,呈淡灰色、淡褐色或淡红色。 堆型艾美耳球虫多在上皮表层发育,并且同一发育阶段的虫体常聚集在一起,在被损害的肠段出现大量淡白色斑点。 哈氏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前段,肠壁上出现大头针头大小的出血点,粘膜有严重的出血。 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则肠管粗大,肠粘膜上有大量的出血点,肠管中有大量的带有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的紫黑色血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