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生物防治复习题.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76345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害虫生物防治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害虫生物防治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害虫生物防治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害虫生物防治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害虫生物防治是指人们研究、利用自然界有益的生物及其产物或经过改造的生物体将害虫的种群密度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之下的理论和实践的科学。2、寄生性天敌昆虫在昆虫中的一些种类,一个时期或终身附着在其他动物的体内或体外,并以摄食寄主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存。这种具有寄生习性的昆虫称为寄生性昆虫。3、捕食性天敌昆虫在昆虫中的一些种类,将抓到的昆虫咬死后取食的种类。4、单主寄生寄生昆虫限定在一种寄主上寄生的现象。5、寡主寄生寄生昆虫只能在少数近缘种类上寄生的现象。6、多主寄生寄生昆虫可在许多寄主上寄生。7、外寄生寄生昆虫的卵、幼虫和蛹都生活在寄主体外。8、内寄生寄主昆虫有一个或两、三个虫期生活在寄主体内,幼虫的生长发育时期是在体内生活的。9、寄主标记信息素寄主标记是雌蜂搜寻寄主时、产卵前、产卵时或产卵后遗留在寄主体内、体表或周围环境中的多种物理和化学信号,化学标记是一类昆虫产卵相关的信息化合物,称为寄主标记信息素10、阻育寄生(抑性寄生)寄生昆虫寄生后,其寄主的营养足够其完成发育用,天敌幼虫老熟后能化蛹,寄主死亡早,这种使其寄主死亡或阻止其寄主进一步发育的寄生称为阻育寄生。11、续育寄生(容性寄生) 寄生昆虫寄生比较活跃的幼龄或老熟幼虫,寄主幼虫被产卵寄生后能继续发育一段时间才会死亡,此时寄生昆虫多已完成发育。大部分内寄生属于续育寄生。12、原寄生初寄生或第一级寄生,直接以昆虫为寄主。13、重寄生一种寄生性昆虫寄生在另一种寄生昆虫上。14、害虫 害虫是指危害农、林、牧作物,危害木材、家具、食物及叮咬、吸食人类、动物血液、传染疾病的昆虫。15、NPV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的简写,是昆虫病毒的主要类群,寄主受害细胞内有多角体的包涵体为特征的病毒,病毒在感染昆虫的细胞核内发育。16、自然调节 在自然界,某个特定生物种群的数量在没有剧烈的环境条件变化时,其种群数量总是在某一平均水平上下波动的。如果没有人为的干扰,由于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综合作用,使种群数量变化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这一过程称为自然调节。17、昆虫的流行病?流行病是在广大地区内感染昆虫种群中大量个体的疾病(动物流行病称 Epizootic disease),种群中现患率急剧增加呈暴发状态。18、寄主标记 寄主标记是雌蜂搜寻寄主时、产卵前、产卵时或产卵后遗留在寄主体内、体表或周围环境中的多种物理和化学信号。19、毒血症(Toxemia) 细菌等微生物的毒素散布在昆虫血液里而产生的症状,在未待血腔中有细菌等大量繁殖之前昆虫即中毒死亡。20、旋转寻觅? (瓢虫、食蚜蝇和草蛉幼虫等)捕食性天敌在搜索猎物过程中,身体前端上举,头向两边摆动使虫体以很广的弧度(160220)接触猎物,称这种特征性的活动为旋转寻觅。21、天敌的助迁把天敌从一个生境人工迁移到另一个生境内,加强天敌的作用,降低害虫发生数量,即为天敌的助迁。22、微生物防治(Microbial control)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害虫称为微生物防治。23、致病性(病原性Pathogenicity)是从质的方面表示病原微生物对各种寄主产生疾病的能力,是作为病原的性质与状态。24、致病力(毒力Virulence)是从量的方面表示在控制条件下某种致病微生物对某种寄主致病的程度。二、简述题1、在当前的环境下,害虫生物防治重要意义在那里? (1)天敌是一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异地引移或人工大量防治、释放、生产、成本低; (2)天敌能长期控制害虫,如澳州瓢虫对广东吹绵蚧的防治。(3)天敌能广泛扩散,自动搜索隐蔽分散寄主或导致害虫疾病流行;(4)天敌对作物、益虫、人、畜基本无害。2、举例说明生物防治学科的开端? 1888年,美国昆虫学家Albert Koabele从澳大利亚引入澳洲瓢虫(Rodolia cardinalis), 成功地控制了严重为害加州果园的吹绵蚧(Icerya purchasi), 从此开创了生物防治科学的新纪元, 宣告这门新学科的诞生。经过100 多年的发展, 生物防治已成为具有较完整的基础理论体系和方法学的学科。3、生物防治的途径有那些?(1)保护利用本地天敌 1)直接保护天敌 2)应用农业技术增加天敌数量 3)增加天敌的食料 4)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2)输送和引进外地天敌(3)人工大量繁殖天敌 4、我国是开展害虫生物防治最早的国家,近代为什么发展缓慢? 略5、寄生性天敌昆虫与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区别?项目捕食性天敌昆虫寄生性天敌昆虫1完成个体发育所需的寄主数量多头寄主一头寄主2天敌昆虫幼虫和成虫的食物成虫、幼虫均营自由生活,取食相同食物不完全相同,一般幼虫营寄生生活,以寄主为食,成虫营自由生活,以花蜜等为食。3天敌昆虫与寄主体躯大小的关系比猎物大比寄主小4寄主受攻击时死亡的速度攻击猎物时,往往立即杀死寄主。攻击寄主后,不会立即杀死寄主,待成虫羽化或外出化蛹后,寄主才死去。6、寄生性膜翅目昆虫毒素的生态功能? 寄生性膜翅目昆虫的毒素在提高自身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如通过麻痹寄主提高产卵成功的概率、通过抑制寄主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提高后代幼虫的存活率、通过干扰寄主的生理活动改善后代的营养需求。7、天敌昆虫效应大小的条件是什么?(1)天敌与害虫的配合度好。配合越紧密越好,发生时期、取食虫态等均要配合; (2)天敌的生殖潜能好,增长速度快; (3)天敌的搜索能力强; (4)天敌的个体功能效应要好;捕食量大,平均寄生率高;(5)天敌食性的专化程度要高;(6)天敌的分布及适应性。8、次要害虫大量发生的原因? 次要害虫大量发生的原因是在施药前,次要害虫在天敌的作用下数量不多,并未引起经济上的重视。应用化学农药后,害虫的数量减少,天敌的数量也减少了,但次要害虫天敌比次要害虫的相对数量更为减少。由于次要害虫天敌的控制作用明显下降,形成了次要害虫数量发展的有利条件,次要害虫明显增加,形成次要害虫的大量发生问题。 9、天敌保护与助长的基本方法有那些? (1)减少天敌的自然死亡 (2)补充天敌的数量 (3)助迁和招引 (4)补充天敌的食料及寄主10、引起害虫天敌作用下降的原因? (1)气候条件对天敌的作用发生影响 (2)天敌在越冬期间往往大量死亡 (3)天敌对寄主的物候适应和过渡寄主等会影响天敌种群数量 (4)重寄生性天敌对其寄主(寄生性天敌)的数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5)成虫期的补充营养也是影响天敌种群数量的一个因素 11、举例说明捕食性天敌昆虫的主要种类?蜻蜓目、半翅目、脉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12、猎物昆虫的防御策略有那些?(1)骨胳或非骨胳障碍(2)化学防御(3)惊吓(4)逃避(5)袭击 13、天敌大量繁殖的基本方法(1)利用天敌的自然寄主或猎物繁殖天敌(2)利用替代寄主繁殖天敌(3)利用半合成人工饲料培养寄主(4)利用半合成人工饲料培养天敌14、采取那些措施能够保证人工繁殖赤眼蜂的质量?(1)在当地采集防治该种害虫的优势蜂种做母蜂;(2)人工繁殖时要控制好寄主卵内的复寄生数;(3)做好寄主卵和种蜂羽化时间安排;(4)种蜂适当进行变温锻炼;(5)人工繁殖的赤眼蜂成虫应尽可能喂饲补充营养;(6)控制同一寄主繁蜂的代数,避免产生营养驯化。15、天敌移植的标准程序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一定移植地点为天敌的活动创造最适条件; (2)在一定释放中使用足够数量的天敌; (3)在每一地点连续进行这种释放; (4)建立针对目标害虫的地理区或生态区移植点。 16、我国天敌昆虫的引进成功事例? (1)引进孟氏阴唇瓢虫和澳洲瓢虫防治介壳虫 (2)引进日光蜂防治苹果绵蚜 (3)引进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 (4)引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园蚧17、生防作用物的风险评估的内容? (1)寄主专一性测定方法的可靠程度; (2)生防作用物对本地生物、生态环境的影响、风险及生态后效,特别是利用基因工程构建、改良的天敌; (3)有益生物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利益冲突; (4)寄主转换的可能性分析。 18、细菌杀虫剂的特点 (1)毒力高 菌剂毒力足以压倒害虫的抗病力,能够稳定地使害虫发病致死; (2)稳定性 菌剂不致因受自然环境影响、人工处理、悬浮剂、载体、贮藏、不同施药方式等而减低杀虫效力;(3)残效期长,并有在害虫种群中自然传播的能力; (4)作用迅速; (5)有选择性 对防治对象毒性强,而对植物、益虫等无毒; (6)可以大规模生产,经济安全。19、金龟子芽孢杆菌侵染昆虫发病后为什么叫乳状病?金龟子芽孢杆菌主要通过芽孢感染和传播,芽孢经口摄入。当幼虫吞食芽孢后,芽孢可以在肠道中萌发成杆状的营养细胞,营养细胞能够侵染中肠细胞,随后穿过肠壁进入体腔,并大量繁殖,使幼虫的血淋巴呈乳状,死亡幼虫呈乳白色,故又称为乳状病。20、苏云金杆菌的毒素的分类? 苏云金杆菌产生的毒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内毒素,即伴孢晶体内所含毒素;另一类是外毒素,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在菌体外的代谢产物。苏云金杆菌所产生的毒素主要是外毒素和内毒素。21、“ICP”指的是什么?丁体内毒素(-endotoxin) 指的是杀虫晶体蛋白,是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的缩写,又被称为伴孢晶体、晶体蛋白,是苏云金杆菌具有杀虫性能的主要毒素。22、转Bt基因作物的优点 (1)己发现的高水平的Bt抗性基因都是隐性基因,在植物体内可稳定地遗传与表达; (2)杀虫蛋白对昆虫的幼虫特别有效,可实现虫害的早期防治;(3)可实现植物的整株保护,尤其是化学药剂喷施不到的部位的防治(如钻心虫);(4)对人、畜及非靶标动物群休无害,不会破坏生态平衡。由于毒蛋白存留在植物组织中,不会污染环境;(5)抗性持久,不易被环境因素所破坏。23、白僵菌是如何引起昆虫血液细胞发生病变的?菌丝侵入体腔后,由于菌丝分泌的毒素抑制了血球对菌丝的防御作用。当菌丝侵入血细胞后,细胞核和细胞质被破坏,出现空泡,这时,吞噬细胞和死亡细胞增多,使体液失去固有的透明性而稍带浑浊。白僵菌菌丝生长大量吸收水分,致使体液比重增大,体液充满单胞的菌丝体和芽生孢子使血液的粘滞性变大,从而阻碍了血液循环。24、昆虫在田间发病后,如何识别是绿僵菌还是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引起的? 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的病虫表现是急躁爬行,血液中有多角体,体壁容易破裂;绿僵病虫血液中有芽生孢子或者是营养菌丝,且死后体壁不易破裂,行动缓慢。25、重组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优缺点? (一)优点 (1)对寄主有特异性。仅对靶标害虫有效,对其他虫种和植物及非节肢动物无害。 (2)无残留问题。与化学杀虫剂无交叉抗性。如无选择压力抗性并不稳定,如无其他生物制剂或化学杀虫剂同用能增效或被增效,并降低害虫对病毒制剂抗性的发展。 (3)可在活体外或体内工业化生产,野生型和重组病毒都可适于农场工业生产。(二)缺点 (1)与野生株相比其感染所获的重组病毒产生较少多角体,杀虫速度又加快,有限制在自然环境中再循环的倾向,滞留性低。 (2)用于重组各种病毒技术的克隆系统不平衡,重组NPV近年仅用于少数害虫的防治。 (3)与野生株的缺点相同。26、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具有哪些优点?(1)宿主特异高,能杀灭害虫,而不影响害虫的天敌,因此,引起主要害虫的再猖獗与次要害虫上升等可能性较小;(2)不会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昆虫病毒是自然界本来存在的,特别是杆状病毒对河虾、牡蛎、蚌、蟹没有致病性,对两栖类、鱼类、鸟类及哺乳动物亦无任何中毒性、致病性或异常变态反应;(3)后效作用明显,不仅病虫本身就是病毒生产的“小工厂”,而且有些情况下,病毒还可经卵传染,杀灭次代害虫,这是任何化学农药所没有的特点;(4)昆虫病毒制剂生产容易、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于推广。27、昆虫病毒的作用机制昆虫病毒的作用机制:杆状病毒被昆虫幼虫取食后,多角体在昆虫肠道的碱性环境下溶解,有感染力的病毒粒子被释放出来。游离的病毒粒子通过围食膜的网眼吸附在中肠微绒毛上,脱掉套膜以核衣壳进入中肠细胞,病毒核酸在中肠细胞核中复制,但一般不形成多角体,只形成核衣壳。这些核衣壳获得囊膜后,从第一次受侵染的细胞中释放出来。释放出来的病毒粒子进入血腔,随昆虫血淋巴循环到达其他组织,开始第二次侵染。在病毒粒子第二次侵染的细胞核中,包含病毒粒子的多角体蛋白也在形成,开始时在病毒粒子表面附着无数多角体蛋白晶粒,以后蛋白晶粒不断积累,形成不定形的结晶小块,即“前多角体”。这些结晶小块不断增大,病毒粒子单个或成束地被包埋进去,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成熟多角体。多角体充满被侵染的细胞核,核异常膨大,最后破裂,细胞随之解体而释放出多角体。大量新复制的病毒粒子进入细胞之间的缝隙并向血腔(体腔) 中扩散,感染组织细胞。然后病毒的多角体又进行下一次侵染,如此循环往复。昆虫感染病毒后23d,血淋巴浑浊,在血球、气管基质和脂肪体等细胞中充满了多角体,导致细胞破裂,昆虫死亡。28、害虫感染病毒后的症状有哪些?昆虫幼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NPV) 后表现明显的症状为: 发病后往往体色变黄、发白,行动异常,逐渐失去食欲;最后体内组织液化,体壁脆弱易破,流出脓汁样的体液。有些野外昆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后,常向植物上部转移,爬至树顶,倒悬其上而死。29、如何理解病毒杀虫剂的后效作用?杀虫剂的后效作用表现:昆虫病毒制剂在大田一次施用,发病虫体内产生大量昆虫病毒或游离病毒粒子,随昆虫尸体附着在植物外表或落在土壤表层,在各种媒介的作用下又作为次代害虫的传染源。另外由于带昆虫病毒的雌性成虫产下的卵表面带病毒也常引起次代感染死亡。总之,昆虫病毒一旦进入害虫种群的生态体系中,它就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传播扩散,调节控制害虫的数量。因此,害虫的昆虫病毒杀虫剂不需要将害虫全部消灭,而是要把它控制在一个经济危害水平之下。即保留一定的种群数量,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中昆虫病毒,有效的降低农业害虫的药剂防治投入,从而缓解了害虫对杀虫剂抗性的产生。30、基因重组昆虫病毒的研究进展(1) 插入神经毒素、激素和酶基因1)插入神经毒素昆虫专性神经毒素(insectspecific neurotxin) 是一类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并有毒杀作用的蛋白类神经毒素,由蝎子、蜘蛛、螨虫等捕食性动物毒腺分泌的毒液纯化而来。目前认为有应用前景的是导入蝎毒素基因、螨神经毒素基因和蜂毒素基因。这类毒素可迅速将昆虫麻痹,使之停止取食和为害作物,而昆虫病毒可以继续增殖,杀死寄主。将昆虫毒素基因插入杆状病毒后的病毒杀虫效力可比野生型杆状病毒高30 %40 %。Stewart (1991) 将蝎子毒素AalT基因重组于AcMNPV 中,得到完整的重组昆虫病毒。经粉纹夜蛾( Trichoplusia ni) 幼虫生物测定,重组病毒感染存活50 %时间为85h,而野生型病毒感染组则为113h ;感染重组昆虫病毒的害虫对甘蓝叶片的损害减少50 %。姚斌等(1995) 利用蝎子神经毒素基因构建了重组核型多角体病毒,得到的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TnNPV) 对粉纹夜蛾幼虫的ST50 比野生型TnNPV 缩短50 %左右,该重组昆虫病毒是我国构建成功的第一株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基因工程杀虫病毒。2)苏芸金杆菌- 内毒素的表达苏云金杆菌-内毒素即伴孢晶体毒素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生物杀虫剂, 在孢子形成期产生,可导致中肠细胞崩解, 幼虫停止取食并较快死亡。Martens 等将全长的cryIA(b) 基因插入到AcMNPV 的多角体蛋白基因编码区,虽然在感染细胞内表达并产生大量晶体, 但重组病毒杀虫效果并没有改进。这可能是因为昆虫在感染细胞内产生全长基因编码的原毒素,而细胞内不具备昆虫中肠的碱性环境和特异蛋白酶,从而不能被降解为有活性的毒素片段。并且-内毒素要有效地起作用,必须与昆虫中肠的微绒毛膜结合, 因此在使用Bt 毒素构建重组病毒时,必须同时考虑使病毒具有将中肠细胞内产生的晶体毒蛋白转运回微绒毛细胞膜上的能力。3) 插入外源激素和酶基因昆虫的生理代谢受激素和酶的调控,把某些激素和酶的基因插入到昆虫病毒基因组中并表达,使之处于一个高水平,就可破坏虫体的正常代谢和调节功能, 加速昆虫死亡。目前已有利尿激素(DH)、促前胸腺激素( PTTH) 和保幼激素酯酶(JHE) 基因被重组到杆状病毒中表达。Maeda (1990) 根据烟草夜蛾( Manduca sexta) 幼虫的利尿激素氨基酸序列合成了利尿激素基因。并将此基因重组到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BmNPV ) 中, 经注射感染家蚕幼虫后,由于过量的利尿激素扰乱了蚕体水分平衡,从而导致家蚕因缺水而提早死亡,致死时间缩短约20 %。Hammock 等(1990) 将烟草夜蛾(Hellothis viruscens) 的JHE 基因重组到AcMNPV 基因组ocu 基因启动子下游,用这种重组昆虫病毒感染一龄粉纹夜蛾幼虫,该幼虫取食和生长显著降低,但对末龄幼虫并没有显著影响。(2)异源重组昆虫病毒杆状病毒杀虫范围狭窄,一般只能感染一种或几种害虫。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扩大杆状病毒杀虫范围是通过异源杆状病毒之间的重组实现的。例如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lNPV) 粒子、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SeNPV) DNA 的BamHI 酶切片段,以及SeNPV病毒粒子与SlNPVDNA 的BamHI 酶切片段,分别进行共转染,获得了各自扩大寄主范围的重组病毒。(3)修饰昆虫病毒本身基因OReilly 等(1991) 发现AcMNPV 的基因组含有一个保守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转移酶( Ecdysterold UDP glucosaltrangerase,EGT) 基因。此基因是一个早期非必需基因,其编码的UDP -glucosyl 转移酶要催化UDP-葡萄糖的糖基转移到昆虫蜕皮激素中,从而使该激素失活,可阻碍被感染昆虫蜕皮和化蛹, 有利于昆虫病毒自身的增殖。通过egt 缺失突变可提高AcMNPV 杀虫力,egt 缺失的AcMNPV 比野生型AcMNPV 的半致死时间(ST50) 减少了27.5h , 受感染幼虫取食量也减少了30 %40 %。31、昆虫病原线虫制剂作用特点(1)主动搜寻并迅速灭杀寄主昆虫;(2)寄主范围广泛,对土栖性、水栖性和钻蛀性害虫效果好;(3)对非目标生物和环境安全无毒;(4)线虫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达数月,对害虫无抗药性;(5)可与大部分农药和其它生物制剂混用。32、如何理解昆虫病原微生物的速效性短期防治?(1)有较高的选择性,对脊椎动物一般无害;(2)害虫对微生物制剂的抗性发展较慢;(3)病原能在寄主内繁殖,可以通过寄主传递和扩散;(4)病原体对害虫种群的影响比单纯害虫死亡率所表现的效果更好。33、天敌昆虫引进后的应用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情况(1)是适应了新的引进地的生态环境,建立了稳定的种群,并对目标害虫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2)是释放后经过较长时间对新环境的适应仍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原因可能是:原产地与引入地的地理纬度不相符合,还有些种类的天敌昆虫对害虫的不同发育阶段有严格的选择性,在新的引入地这种选择性未能很好地得到满足。这一类的天敌昆虫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找出原因并加以人为辅助,仍能成为引入地的优良天敌昆虫种群,发挥长期的控害作用。(3)属于不成功的引进种类34、昆虫感染病原微生物后有哪些综合病征表现?1、行动和反应异常2、消化障碍3、发育障碍4、生殖障碍5、体色变化6、因病致死后的改变7、染病和因病致死的虫体中有病原存在35、害虫化学防治害虫的弊端(1)引起害虫的抗药性(2)杀伤天敌、破坏自然平衡、引起害虫的再猖獗或次要害虫的大发生(3)农药的残留,污染环境3R:残毒residue,抗性resistance,再猖獗resurgence 36、天敌引种的意义和作用(1)意义: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由国外引进天敌,丰富本国的天敌物种资源。(2)作用:建立种群,持久地控制外来种的蔓延为害,维持新的生态平衡,助增本地天敌群体功效。37、生物防治在理论上具有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生物防治以生物间相互关系的规律为原则作指导,即生态学原则,不干扰或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 (2)不要求彻底消灭害虫,只要求将害虫数量控制在EIL之下,容忍部分害虫存在。38、如何理解昆虫病原微生物的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1)水平传播:病原侵入途径可引起同种群个体间的相互感染,称为病原的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2)垂直传播:某些慢性或潜伏性感染的成虫能通过卵的表面(Transovum)或经卵巢内(Transovarium)将病原传给次代,称为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39、如何理解病原在昆虫流行病中的作用? (1)病原的致病性 (2)病原的致病力 (3)病原的生存能力 (4)病原的扩散能力40、昆虫病原线虫引起害虫死亡的原因?(1)线虫进入体内后释放肠腔中携带的与线虫共生的细菌导致败血症;(2)线虫以及共生菌分泌的毒素(毒性因子)导致昆虫很快死亡。41、从昆虫活虫体内获得病原微生物的主要途径? (1)收集田间健虫在室内接种感染; (2)饲育昆虫室内感染; (3)田间收集病虫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