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人事培训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卷.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74083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口人事培训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周口人事培训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周口人事培训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光伏产业的核心是(c) A、发展低碳技术 B、推进清洁生产 e、太阳能综合利用 D、降低能源消耗 2二氧化碳的生命期很长, 旦排放到大气中,其寿命可达(a) A、200年 B、100年 c、150年 D、250年 3关于科斯定理论述正确的是od A、有效率的资源利用方式与产权的初始配置状态有关 B、有效率的资源利用方式不能通过交易使供需双方都获得利益 c、排污权交易不是科斯定理在环境问题上的最典型应用 D、只要产权明确,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交易开始时将产权赋予哪方,市场均 衡的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4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d) A、政策支持 B、法律保障 e、节能减排经验 D、技术低 5世界森林总体上每年净吸收大约()二氧化碳,相当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的1/4。a A、15亿吨 B、16亿吨 c、17亿吨 D、18亿吨 6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是指b() A、产品营销模式 B、市场营销模式 c、绿色营销模式 D、持续营销模式 7 (d)作为对环境资源与环境功能的分配与再分配的公共机制,是解次全局与局部利益、公众整体与个体 利益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具体方式。 A、法律机制 B、道德建设 c、文化建设 D、行政管理机制 8对人娄的可持续发展危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指的是(d) A、恒温消费 B、经济消费 c、安全消费 D、环保消费 9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是(c) A、二氧化氯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氨10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总结为d A、“1+4”模式 B、“2+5”模式 C、“2+3”模式 D、“2+4”模式1 1如果没有温室气体,则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应是(b) A、+18 B、-18 C、-15 D、+1512通过对重要元素的工循环代谢分析,将在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是指d () A、替代技术 B、减量化技术 c、再利用技术 D、资源化技术13光伏产业迅速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系列问题不包括(d) A、技术落后 B、生产环节能耗高 c、污染重 D、高水平竞争14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次定到2020年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c) A、10%-20% B、20%-30% C、40%-50% D、70%-80%15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中的指标是(c) A、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B、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 c、金属再生利用率 D、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6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不包捂(d) A、经济结构偏重,煤炭消耗总量大 B、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c、技术、设备改造尚需逐步进行 D、具有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17碳金融不包括(d) A、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交易 B、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 c、银行的绿色信贷 D、低碳技术创新18低碳经济的目标是(d) A、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B、能源技术创新 c、制度创新 D、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9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财政政策不包括(d) A、财政直接投资政策 B、财政购买政策 c、财政补贴政策 D、财政税收政策20 (a )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21中国于(a)加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 A、1992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22以(a)为代表的新能源及其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制造业结构向高级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A、太阳能光伏发电 B、风能发电 c、水能发电 D、核能发电23 2004年7月28 30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召开了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经验交流 会,会议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归纳为a A、“1+3”模式 B、“2+5”模式 C、“2+3”模式 D、“2+4”模式24循坏经济发展是以(b)为先导的 A、先进的发展观念 B、先进的科学技术 c、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 D、完善的市场机制25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c) A、A模式 B、B模式 c、c模式 D、D模式26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路径不正确的是(c) A、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B、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c、仅发展经济 D、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27 n即人们实行低碳消费方式的经济成本可以承受d A、认知性 B、可行性 c、可操作性 D、可承受性28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b) A、低 B、高 c、无关 D、无法确定29臭氧()是种有臭味的气体,常温下为浅蓝色。c A、01 B、02 c、03 D、04 30 ( a)年美国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31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也在变暖,以西北、华北、东北变暖最明显,其中()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b A、西北 B、华北 c、东北 D、西南32以美国杜邦公司为典范的是(a) A、小循环 B、中循环 c、大循环 D、超大循环33 ( d就是在道德价值和安全可靠等方面的社会接受程度 A、认知性 B、可行性 c、可操作牲 D、可承受性34臭氧层厚度减少(d),可使大豆减产202506 A、22% B、23% C、24% D、25%35协调人口、环境、资源的原则不包括(d) A、生态平衡原则 B、自我调控原则 c、整体效应原则 D、极力利用资源36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指的是a() A、恒温消费 B、经济消费 c、安全消费 D、环保消费37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固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b)的影响两大娄 A、自然选择 B、人类话动 c、环境变化 D、生物迁移38企业内部循环指(a) A、小循环 B、中循环 c、大循环 D、超大循环39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体系的对象不包括d() A、区域产业 B、城市基础设旌 c、人居环境 D、社会生产40全世界大约有(a)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 A、0 B、0 c、1 D、1 41低碳经济的实质是a()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机制 B、技术创新 c、制度创新 D、发展观的根本转变42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为(a) A、A模式 B、B模式 c、c模式 D、D模式43延长原料或产品使用周期,通过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是指c() A、替代技术 B、减量化技术 c、再利用技术 D、资源化技术44离差值增犬,表明候变化敏感性也(a)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未知45下列关于低碳模式论述不正确的是(d) A、碳模式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按定系统规则、秩序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B、低碳模式是由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生态等于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 c、低碳模式是“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体 D、在低碳模式内部,不存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吸收、反馈、协同、耦合等系统运46刘贵富提出的循环经济模式为b() A、“1+3”模式 B、“1+5”模式 c、“2+3”模式 D、“2+4”模式47解次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是(a) A、发展循环经济 B、发展区域经济 c、降低环境污染 D、转变经济增长方式48 (b是指利用太阳能加热工作介质,产生过热蒸汽或高温高压空气,驱动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 电。 A、太阳能光发电 B、太阳能热发电 c、光伏发电 D、风能发电49低碳模式的特征不包括(c) A、低能耗 B、低污染 c、低效率 D、低排放50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五个层次”,不包括d() A、恒温消费 B、经济消费 c、安全消费 D、环保消费 卫盆 1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abcd) A,产业技术落后 B、低水平竞争 c、“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 D、优化能源结构的效应不明显 2严刚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分为三层(abc) A、目标层 B、要素层 c、指标层 D、进度层 3环境法的经济发展功能有(abc) A、生产力发展功能 B、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和调整功能 c、经济发展的非理性的环境不良后果的控制功能 D、提供了中国经济的理性发展方向 4气候变化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abcd) A、海平面上升 B、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c、加剧泱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D、影响人类健康 5企业层面实现低碳的现实路径有(abc) A、培养低碳责任 B、技术创新 c、构建文化向度 D、社会监督 6“5+1”模式的5包括(abc) A、小循环 B、中循环 c、大循环 D、再生资源产业 7社会层面实现低碳的现实路径有(abcd) A、社会媒体监督 B、低碳政策支持 c、法律保障 D、经济引导 8气象要素有abc() A、温度 B、降水 c、风 D、雷雨 9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有bcd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 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 c、强调中国在全球化之下的分工以及对全球所做的贡献 D、政治和外交层面的积极参与和合作10低碳经济要求正确看待人的消费行为所包台的“三重关系”,包括(abd) A、人与自然 B、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c、消费与生产 D、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 卫盆 1城市发展模式还应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 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 正确 错误 2我国也己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 正确 错误 3 2010年4月,UNDP人娄发展报告提出中国走向低碳Z路的揽子政策选择,建议渐进实施碳税制度 正确 错误 4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力是指市场机制 正确 错误 5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归于不同的领域。 正确 错误 6“可持续消费”,转向消费新能源,鼓励开发新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拓展新的消费领域 正确 错误 7任何种理念只要能够持Z.u恒,必定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理念成型Z初也不需要政府制定 些合理的强制手段 正确 错误 8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 过了京都议定书 正确 错误 9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占比直居于较高水平。 正确 错误10赤潮是由于浮游生物异常繁殖使海水变色的现象。 正确 错误11加强对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立法和执法是真正实现低碳消费的保证 正确 错误12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升发属于零碳技术 正确 错误13 1982年4月,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中对海洋环境保护作了全面系 统的规定。 正确 错误14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初始环节。 正确 错误15“低碳”概念由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 正确 错误16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力是指政府行为 正确 错误17未来的发展观应是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高速增长为主旨,并以其作为衡量其它切方面发展的 出发点和评价标准 正确 错误18发展太阳能行业与低碳经济无关 正确 错误19全国减少100的塑料袋,可节约生产塑料袋能耗约1 2万吨标准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 正确 错误20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正确 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