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检疫复习题肇庆学院生技用.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72690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植物检疫复习题肇庆学院生技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动植物检疫复习题肇庆学院生技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动植物检疫复习题肇庆学院生技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绪论名词解释1. 有害生物(Pest): 任何对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物型。2. 限定性有害生物(Regulated Pest): 指一种检疫性有害生物或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3. 检疫性有害生物(Quarantinepest): 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未发生或分布未广,且官方正在积极控制中的有潜在重大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4.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一种在供种植的植物中存在,危及这些植物的预期用途而产生无法接受的经济影响,因而在输入的缔约方领土内受到限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5. 疫区(Quarantine area): 指由官方划定的发现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存在与为害,并正由官方采取措施控制中的地区。6. 有害生物低度流行区: 主要根据特定有害生物发生为害程度来确定。主管当局确定的由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一部分、几个国家的全部或一部分组成的一个地区;在该地区特定有害生物发生率低并有有效的监测、控制或消灭措施。7. 受威胁的地区 指生态因素有利于有害生物定殖、有害生物在该地区的存在将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地区。8. 动物疫病(animal disease)是危害或可能危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9. 检疫性动物疫病(Quarantine animal disease):是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未广并正在进行官方控制的动物疫病10. 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Quarantine plant pest ):是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未广并正在进行官方控制的植物有害生物.11. 动植物检疫:一个国家或地区为防止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进入或传播而由官方采取的所有措施。1 什么是动植物检疫?请简述动植物检疫的主要目的。动植物检疫:一个国家或地区为防止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进入或传播而由官方采取的所有措施。(1)防止危险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及扩散。(2)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人体健康以及生态安全。(3)促进国际及国内经济贸易的发展。2 简述我国动植物检疫的实施范围。1)输入、输出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2)装载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装载容器、包装物。3)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4)过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3 简述当今动植物检疫基本类型及其代表国。 (1)环境优越型 这些国家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农业生产发达、经济实力强,国内有害生物控制措施得力,对进境植物检疫要求极高。 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2)发达国家大陆型 较长的边界线,疫情比较清楚,因此这些国家间相互的检疫措施较松,对来自其它地区的动、植物及其农产品的植物检疫要求十分严格。 美国、加拿大(3)经济共同体大陆型 欧盟(4)发展中国家大陆型 这些国家的农业生产技术不很发达,经济较差,对有害生物危害的控制受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这些国家往往采取进出口检疫都很严的植物检疫措施。 中国、泰国、印度、马来西亚(5)工商城市型 这些国家其农牧业贫乏,工业基础好,或属于旅游城市,对进出境的植物产品检疫的要求比较松,但对动物、动物产品及种子种苗实施较严格的检疫。新加坡4 阐述动植物检疫具有哪些基本属性。(1)法制性:动植物检疫是依法开展工作的,法制性是其与生俱来的基本属性之一。(2)预防性:动植物检疫的核心问题是预防本国或本地区以外的检疫性疫病和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防患于未然是动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之一。(3)国际性:国际合作与交流对动植物检疫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性成为动植物检疫的一个基本属性,特别是对于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其国际性更为突出。(4)综合性:动植物检疫是一个综合管理体系,既表现在其管理对象的错综复杂,又表现在管理手段的有机综合(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5 动植物检疫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1.立法严密,执法严格 2.检疫范围不断扩大: 一切可能传带动物疫物和植物有害生物的载体也都列入检疫范围 3.政策及时调整 在农产品检疫方面,欧盟做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一方面,根据疫情发生分布,将一些检疫性有害生物列入名录进行检疫,确保符合既定的检疫要求; 另一方面,根据欧盟委员会的建议,欧盟理事会经常对名录进行修订补充。 4、检疫技术提高 检疫技术向着快速、准确、简便等趋势发展。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如分子生物学技术、网络技术。 5、强化检疫职能,促进贸易发展u 总体趋向是减少检疫等对贸易的限制。u 更加重视发挥检疫对经济的服务功能,确保安全 的前提下强调服务,通过加强检疫措施的协调性和科学化,以促进贸易的发展。 6、加强合作交流、构建快速反应机制p 加强国际间合作和国内交流。p 重视建立国内外疫情的调查和风险分析机制,建立快速的信息沟通和反应机制,建立早期监测和防控体系。第二章 动物检疫概述与动植物检疫程序名词解释1. 现场检验(临床检疫):检疫人员在现场环境中对应检物进行检查、抽样,初步确认是否符合相关检疫要求的法定程序。现场检查和抽样是主要内容。2. “风险分析”:是指危害因素确定、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的过程。3. 检疫审批:(Quarantine Permit):是指检验检疫机构根据货主或其代理人的申请,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批准从国外引进动植物、动植物产品或在中国国内运输过境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要求。4. 检疫申报也称报检:(Quarantine Declaration) 有关检疫物进出境或过境时由货主或代理人向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检疫的法律程序。5. 隔离检疫:将进出境或国内调运的有关动植物在检验机关指定的场所内,于隔离条件下进行饲养或种植,并在其生长期间进行检验、检测和处理的一项措施。6. 检疫处理:指检验检疫机构单方面采取的强制性措施,即对违章入境或经检疫不合格的进出境动物、动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采取的除害、扑杀、销毁、退回、截留、封存、不准入境、不准出境、不准过境等措施。7. 检疫许可(Quarantine Permit): 指在调入某些检疫物时,输入单位须向当地的检疫机关预先提出申请,检疫机关经过审查做出是否批准引进的法定程序。分为一般审批和特许审批(须事先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申请,办理特许检疫审批手续)。8. 实验室检测:借助实验室仪器设备对检疫物样品进行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检查、鉴定的法定程序。9. 检疫处理(Quarantine Treatment):指检疫机关根据检验、检测的结果以及有关规定,采用一定的方式对检疫物实施处理的法定程序。10. 检疫监管(Quarantine Supervision):检疫机关对进出境或调运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过程以及动物疫病、植物有害生物疫情实行监督管理的检疫程序。主要内容: 产地检疫、预检、隔离检疫和疫情监测11. 产地检疫(Produced-area Quarantine):是在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出境或调运前,输出方的植物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期间到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过程。产地检疫的优点:具有主动、简便、预防性强、可靠、简化手续、增进交流等优点12. 预检(Pre-clearance):是在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入境前,输入方的植物检疫人员在植物生长期间或加工包装时到产地或加工包装场所进行检验、检测过程。1. 动物检疫包括:进出境检疫和国内检疫。 2. 重要的国际性动物检疫法规:WTO(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制定的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动物卫生法典、陆生动物卫生法典3. 我国制定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是我国最重要的法律依据,检疫项目(进境、出境、过境检疫,运输工具、国际邮包、旅客检疫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4. 病原检验、血清学检验和病理学检验是动物检疫实验室检验的主要方法。5. 检疫审批的目的: 避免盲目进口,减少经济损失。 提出检疫要求,加强预防传入。 依据合同,有助于进行合理索赔6. 检疫处理总的原则是:保证动植物病虫害不传入或传出国境。尽量减少经济损失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能作除害灭病处理的,尽可能不进行销毁。无法进行除害处理或除害处理无效的,或法律有明确规定的,要坚决做扑杀、销毁或者退回处理,作出扑杀、销毁处理决定后,要尽快实施,以免病害进一步扩散。7. 检疫处理的方式1) 退回或者销毁2) 除害处理:除害处理是检疫处理的主体,常用的是物理除害(机械、温热、微波、或射线处理等)和化学处理(药物熏蒸、浸泡等)3) 限制使用4) 隔离检疫8. 除害处理技术:熏蒸处理,辐照处理,高温处理和低温处理。熏蒸: 植物检疫最常用的处理方法9. 检疫工作中常用的虫情监测手段是:诱捕检测10. 常用的病情监测手段则是:设立预测圃检测1. 依据国际标准,动物检疫风险分析包括哪些主要步骤?危害因素确定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2. 什么是进出境动物检疫?进出境动物检疫程序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进出境动物检疫主要负责与境外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动物之间的动物检疫事宜,包括进境检疫、出境检疫、过境检疫、携带、有机物检疫、运输工具检疫等。动物检疫审批包括动物检疫审批、特许审批、过境动物检疫审批。检疫审批机关: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管理全国的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工作。动物审批条件:国家爱或者地区无重大动植物疫情符合中国有关动植物检疫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符合中国与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签订的有关双边检疫协定。检疫审批程序:申请、审核批准等步骤。进境动物检疫进境动物检疫程序:进境动物检疫许可证的申请 境外产地检疫报检进境现场检疫隔离检疫实验室检验检疫结果的判定和出证检疫处理资料的搜集与保存出境动物检疫程序包括:注册登记、检疫监督管理、报检、隔离检疫和抽样检验、运输监管、离境口岸检验检疫过境检疫过境动物必须是经输出国(地区)检验检疫合格的,并有输出国(地区)官方机构出具的动物检疫证书。检验结果判定和出证进出境动物检疫结果的判定主要是酯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判定。检疫处理是指检验检疫机构单方面采取的强制性措施,即对违章出入境或经检验不合格的进出境动物和其它检疫物采取的除害、扑杀、销毁、退回、及诶u、封存、不准入境、不准出境、不准过境等措施。3. 动植物检疫基本程序 检疫许可 (检疫审批) 检疫申报(报检) 现场检疫(现场抽查和取样) 实验室检验 检疫处理和出证 检疫监管4. 现场检验的主要方法 X光机检查: 检疫犬检查:主要用于旅客携带物的现场检查。 肉眼检查:主要用于现场快速初检。该方法检验范围广,视野宽,速度快,易发现隐患。 过筛检验:病害主要针对粮谷、种子、油料或干果中混杂着病粒、菌瘿、菌核、杂草种子等。 第三章 动植物检疫风险分析1. 有害生物的传播:自然传入、有意引入、随人类活动无意传入2. 外来生物的入侵一般分为传入、定居与种群建立、潜伏、传播/扩散、成灾几个阶段。3. 遗传特性是影响定殖与建立种群的一个重要因素。4. 动植物检疫的国际标准: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SPS协议)-WTO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FAO动物检疫风险分析国际标准-OIE1. 什么是PRA?为什么要进行PRA?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 , PRA): 评价生物学或其它科学或经济学的证据以确定是否应限制某种有害生物及对其采取的任何植物检疫措施的过程。PRA的作用: 随着新的世界贸易体制的运作,进行可保持检疫的正当技术壁垒作用,充分发挥检疫的保护功能。 是检疫决策的重要支持工具之一。 能强化植物检疫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增加本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准入机会。 开展工作是遵守协议及其透明度原则的具体体现。 2. 简述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基本过程。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起点:即评估目标的筛选。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经过传入、定居和扩散危险性分析,最后确定有害生物的危险性。有害生物风险管理:通过评价不同检疫措施的效果,制定减少或降低有害生物危险性的措施,为检疫决策服务。3. 你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何看法?第四章 动物检疫技术1. 菌落:单个细菌在培养基上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2. 最小致死量(MLD):经规定的途径,以不同的剂量接种实验动物,在一定时间内能致全组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该指标在接近100%死亡时对剂量变化较不敏感。3. LD50:经规定的途径,以不同的剂量接种实验动物,在一定时间内能致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病毒量。1. 检测病毒性动物疫病病原体的常用技术有:血清学技术、PCR、病毒分离鉴定2. 根据培养细菌的目的和培养物的特性培养方法分为:一般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厌氧培养法(厌氧罐法、气袋法及厌氧箱)。3. 细菌遗传物质的检测:基因探针技术和PCR技术(特异引物:细菌: 16S rRNA基因序列;真菌:rDNA-ITS序列)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把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反应有机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自动化,可检测大量样品。原理:通过化学的方法将酶标记在抗体或抗原上,然后将它与相应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形成酶标记的免疫复合物。结合在免疫复合物上的酶,在遇到相应的底物时,就催化无色的底物生成有色的产物。这样就可根据颜色的深浅和有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1、检疫用病料的采集及运送注意事项有哪些?病原菌、病料的采集及运送是否得当是否能分离到病原体的关键。 在采取病料前须初步诊断被检动物可能患有何种疫病。 采取病料所用器械都应事先消毒,确保无毒,采样时应无菌操作。 解剖前检查,在排除炭疽后方能剖检取样; 采取病料时间要早; 采取的病料要根据所得的疫病选取相应的脏器,在无法估计出何种疫病,尽可能全面取样; 2、简述细菌、病毒、病理组织学检验材料的保存方法?病料的保存:病料采取后,若不能立即检验或者需送有关部门检验,应加入适当的保存剂保存.使病料尽量保持新鲜l 细菌检验材料的保存: 保存于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或30%甘油缓冲盐水溶液中,容器加塞封固。l 病毒检验材料的保存:保存于50%甘油缓冲盐水溶液或鸡蛋生理盐水中l 病理组织学的保存:10%福尔马林溶液或95%酒精中固定,固定液的用量应为送检病料的10倍以上l 病毒检验材料的保存:l 病理组织学检验材料的保存:3、简述目前病毒培养常用的方法? 动物接种法:最原始的病毒分离方法,目前多被组织培养所代替。在无法用鸡胚培养法和组织细胞培养法的情况下仍用动物培养法。 鸡胚培养法:鸡胚是正在 发 育中的机体,多种动物病毒能在鸡胚中增殖和传代, 病毒易 于增殖。容易采集和处理,而且来源充足, 操作 简便易行。常用接种方法有绒毛尿囊膜、尿囊腔、卵黄囊和羊膜腔等四 种接种方法, 组织细胞培养法:是指将机体(包括人和动物)组织或细胞,在体外模拟机体内生理条件,使之生存或分裂繁殖。第五章 检疫性动物疫病1. 动物疫病的种类:按病原分类:传染病、寄生虫病 按宿主分类:人畜共患病、各种属疫病 按疫病的危害程度分类:一类动物疫病、二类动物疫病1. 什么是进境一类和二类检疫性动物疫病?一类动物疫病:是指对人和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性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的疾病。二类动物疫病:是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的疾病2. 我国对于检疫性动物疫病是怎样划分的?各类疫病是怎样定义的?动物疫病的种类:按病原分类:传染病(包括病毒病、细菌、支原体病、衣原体病、螺旋体病、放线菌病、立克次氏体病和霉菌病)、寄生虫病(包括原虫病、线虫病、吸虫病、绦虫病以及由一些昆虫引起的疾病等) 按宿主分类:人畜共患病(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即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相互关系的人和脊椎动物的疾病)、各种属疫病(猪疫病、反刍动物(牛、羊等)疫病、马属动物(马、骡、驴等)疫病、小动物(犬、猫、兔等)疫病、家禽(鸡、鸭、鹅等)疫病、野生动物疫病、水生动物疫病) 按疫病的危害程度分类:一类动物疫病(是指对人和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性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的疾病)、二类动物疫病(是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的疾病)第六章 肉品检验检疫技术1. 僵直及成熟是宰后肉在自身组织酶的作用下必然发生的自然变化.2. 自溶现象标志着肉腐败的开始,腐败后的肉则失去其营养价值3. 发粘是表明肉腐败的主要标志4. 屠宰检疫包括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5. 宰后检验的基本方法:以感官检疫为主,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疫6. 动物宰后检疫一般程序是:头部检疫内脏检疫肉尸检疫1. 宰前检疫的方法及技术要领(1) 群体检查:将同一地区、同批或同圈作为一组进行检查,检查时摸、检四大技术要领。(静态的观察 动态的观察 饮食状态观察)(2) 个体检查:在群体检查中被剔除的病畜禽和可疑病畜禽,集中进行详细临床检查,检验方法可以概括为看、听、摸、测等4大要领。看 主要是观察畜禽的精神、被毛和皮肤、运 步姿态、呼吸动作、可视黏膜、排泄物等是否正常。 听 主要是听畜禽的叫声、呼吸音、心音、胃 肠音等是否正常。 摸 主要是触摸耳和角根大概判定其体温的高低; 摸体表皮肤注意胸前、颌下、腹下、四肢、阴鞘及会阴 部等处有无肿胀、疹块或结节;摸体表淋巴结主要是检 查淋巴结的大小、形状、硬度、温度、敏感性及活动性; 摸胸廓和腹部触摸时注意有无敏感或压痛。 检 重点是检测体温。对可疑有人畜共患病的病 畜还需要根据病畜临床症状,有针对性地进行血、尿常 规检查,以及必要的病理组织学和病原学等实验室检查。第七章 植物检验检疫技术1. 植物病害实验室检测(检疫性病害)的常用方法:相对密度检验、染色检验、直接镜检、洗涤检验、分离培养和接种检验法、血清学检验法、生理生化测定、噬菌体检验法(噬菌体是细菌的病毒)、保湿培养检测(主要用于种传真菌病害的检验)2. 吸水纸检验法已列为国际种子检验协会规定的种子健康检验的常规方法之一3. 线虫的分离:改良贝尔曼漏斗法、过筛检验法、漂浮分离法、直接剖离4. 植物检验检疫新技术:核酸杂交技术、核酸分析鉴定技术(RFLP技术(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基因芯片技术1. 从进境植物病害检出率来看,口岸检验检疫病原物的检出率很低,为什么低?1) 植物病害隐蔽性强,缺乏明显症状或无症状。2) 缺少快速检测方法,特别是适合口岸检疫的快速检测方法。3) 现在口岸上物流要求快捷畅通,国家也强调“大通关”政策,而植物病害的快速检验方法不多。4) 植物检疫要求较高的检测设备与方法第九章 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1. 小麦矮腥黑穗病 (Wheat dwarf bunt):是麦类黑穗病中危害最大、防治最难的一种病害1. 试举例说明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的基本类别(每一类型2-3种)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基本类别:检疫性植物病原物:真菌、细菌、病毒、线虫 检疫性害虫:昆虫、蛹类和软体动物(实蝇、甲虫、蛾类) 检疫性杂草:寄生型(菟丝子属、列当)、竞争型(豚草假高粱)、有毒型害草(毒麦)2. 简述大豆疫霉的检疫方法1) 洗涤检验: 大豆疫霉病的卵孢子也可以产生在豆粒的表皮,卵孢子在种子上的数量往往很多,且肉眼也能见到一层白色霉层在豆粒表皮上。2) 直接观察: 将豆粒放在10%KOH或自来水中浸泡一夜,取出后剩下种皮,在解剖镜下制片,然后在显微镜下检查,即可见到大豆疫霉卵孢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