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测评你是合格的家长吗?测试后有答案课件.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71042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你敢测评你是合格的家长吗?测试后有答案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你敢测评你是合格的家长吗?测试后有答案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你敢测评你是合格的家长吗?测试后有答案课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瑞智教育, 教子成功的桥梁!你是合格的家长吗?(请您在1分钟内回答完以下问题。是则“1”,否则“0”)1、当众批评孩子。()2、很少去表扬孩子()3、常以学习好地孩子为例来批评自己的孩子。()4、经常用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教育孩子。()5、总对孩子说自己的付出全是为了他(她)。()6、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和家教上。()7、常依自己的标准给孩子定目标。()8、把物质刺激当成激励孩子的重要方法。()9、对孩子的困惑不闻不问或不感兴趣。()10、对孩子的事什么都想知道。()11、不愿鼓励孩子或不会鼓励孩子。()12、经常斥责孩子的缺点。()13、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妻意见常常不统一。()14、常在孩子面前吵架。()15、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16、你的情绪跟着孩子的分数走。()17、认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就应该努力学习。()18、认为孩子能听懂你讲的道理,却故意不去做。()19、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对孩子有决定性影响。()20、孩子学习成绩与自己的文化水平有必然联系。()21、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认为是处处关心孩子。()22、相信各种速成班。()23、认为孩子学习必须有人看着是正常的。()24、教孩子要诚实,自己却在他人面前说谎。()25、认为一味的表扬孩子会导致孩子的骄傲。()26、限制孩子玩,自己却经常出去玩。()27、当孩子不听话时常打骂孩子。()28、常在孩子面前评说别人长短。()29、认为孩子的缺点必须用批评才能改正。()30、常说:“你怎么这么笨?”()31、常在生气时斥责孩子:“你啥也不是!”()32、你认为学习是痛苦的。()33、常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啥条件都答应你。”()34、认为孩子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他的聪明程度。()35、认为孩子将来的命运是他自己制造的。()36、认为人的性格是不可改变的。()37、认为成年人是不可改变的。()38、当孩子说一件得意事时你却警告他别骄傲。()39、认为自己该做的事都做了好坏全在孩子了。()40、认为孩子在学习上一点不着急自己却急得团团转。()以上问题: A.如果您有5项,您应该加强学习了。 B.如果您有10项,您必须警惕了。 C.如果您有20项,您必须改变,否则将毁了孩子的前程。在前面家长测试表中,有40种主打情况,我们对自己教育孩子的现实做一个系统的审视。1、当众批评孩子只要有一次这样的情况,就视为“有”。“人前教子,人后教妻”的古则,其实是不对的。人前不能教子,人后要被妻教。2、很少去表扬孩子只要你不是每天表扬孩子,就是很少表扬孩子。你可能说:我去年表扬五六次呢。这话的意思是:不是每天表扬孩子。否则为”不是”3、常以学习好地孩子为例,来批评自己的孩子以为这是激励,这是不对的。“你看张小二,学习多好!”我估计我给我们家乡带来的负面效应太大了。到现在为止,他们可能还拿我来教育他们家的孩子,给那些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极大的伤害。“看老董家的大儿子,人家怎么能好好学习呢?”你以为这是激励孩子,这是树立榜样。你要是想给孩子树立榜样,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达到?什么教树立榜样,拿别人家好的孩子和你的孩子比有太多的坏处!4、经常用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教育孩子“我年轻的时候,你爷爷奶奶不用说我,我就好好学习。吃苞米面粥,穿破衣都好好学。”这样的话是不是常挂在嘴边的?时过境迁,你的榜样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能打动孩子的。5、总对孩子说自己的付出全是为了他(她)如果单亲的母亲,丈夫去世或离婚,自己带孩子,越辛苦就越整天数落孩子:“我都是为了你。你妈一天起早贪黑,你看,这不都是为了你吗?”很多母亲对孩子抱怨辛苦,我这么努力,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6、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和家教上一旦好学校不行了,你也就灭了希望,或者家教不行再换。这涉及的是“教育孩子的根本点在哪里”的问题。7、常依自己的标准给孩子定目标你要让孩子实现的理想,到底是他的理想,还是你的理想?是他想学钢琴,还是你认为他想学钢琴?这话有严格界限。认为孩子有绘画才能,还是孩子真的想学绘画?孩子应该好好学习,是他想好好学习,还是你认为他应该好好学习?8、把物质刺激当成激励孩子的重要方法很多家长,一看到给孩子10元钱,孩子就活蹦乱跳的,挺听话,这招挺好用。于是,当成百试不厌的看家本事了。9、对孩子的困惑不闻不问或不感兴趣孩子到了五六岁,就有了无穷无尽的问题:“小孩子,你不懂,以后你就明白了。”“大人的事你不要问。”如果是这样,你就等于把孩子的求知欲一下子给埋掉了。后来你就问他:“你怎么不好好学习呢?”其实,是在这个时候,父母亲手毁了孩子,父母还在抱怨。10、对孩子的事什么都想知道如果是一个女孩,就怕她早恋,怕这个怕那个。孩子所有的事都想知道。我是你爸爸,我是你妈妈,你所有的事就应该告诉我。我不知道这个观念从哪来的!是我们的祖先告诉我们这样,还是从哪儿学来的?大部分家长会这样说:你给我说实话,你不说实话不行。”什么是“实话”?在家长这里,孩子自己有秘密是不应该的。认为我是你妈你爸,就应该和我说。结果,你的这种强迫就会使孩子认为,我不想说的不合你说,最后,我和你撒谎。撒谎时你逼出来的。11、不愿鼓励孩子或不会鼓励孩这是两种,90%的家长是不会鼓励,不知道什么是鼓励.不懂确认、表扬、鼓励,你只知道把孩子生下来,供他吃穿用。12、经常斥责孩子的缺点把孩子的缺点当成你斥责的主要对象,一旦孩子有了缺点,就在态度上、行为上有明显的表现,并出现言语斥责。这种做法将直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13、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妻意见常常不统一丈夫和妻子在教育孩子中,有明显的不一致。妻子告诉孩子多吃糖对牙齿不好,丈夫却弄了一大包糖果作为对孩子的奖赏。在教育孩子中,这种分歧常常出现。14、常在孩子面前吵架这是最不可取的一种生活。没有顾及孩子的内心体验,在孩子的内心,生活中的两个亲人是不应该这样的。父母的这种激愤的做法,也为孩子的情绪做了“表率”。15、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这将直接影响孩子对生活的管理。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就容易养成积极的生活心态、良好的行为习惯。16、你的情绪跟着孩子的分数走孩子的分数,已经成了你情绪的温度表、引爆器。如果孩子考了50分,你这就快爆炸了。这好比是某杂志上登过这样的一幅漫画: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回来了。在一个钓鱼竿上钓着自己的成绩单。爸爸坐在办公桌旁,成绩单就钓在他爸面前。如果在桌子上放上两盒速效救心丸,就更贴切了。孩子的分数为什么对你那么重要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他的错还是你的错?你把什么看得这么重要?实际上,是你对他的成绩单的极端关注,无情的抹杀了孩子追求知识的信心。他觉得学习知识太痛苦了。这么难做,后面随时有一个“老虎”在追我。一旦做错,一棒子就下来了。一个人在这种惊恐的状态下,他没有学习好的可能性。这个世界上天才不是这么培养出来的。学习好的人没有一个是父母成天在后面看着的,你的分数都要把妈的心脏弄坏了。七八岁的孩子承担着母亲心脏病的这么大的一个压力,还能学好吗?承担整个家庭的重担,能把孩子压趴下了。17、认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就应该努力学习物质需求的满足与孩子努力学习没有必然联系。孩子的学习是凭着情感的去驱动,付诸行为,得到了快乐的强化,才形成一种良性的习惯。 18、认为孩子能听懂你讲的道理,却故意不去做 认为父母让她做,孩子不去做,这是逆反心理,是孩子故意对这干。你要知道一个孩子有逆反心理,说明他还有救、还有希望,这个病还能开刀、能治。逆反心理的本质是在进行斗争。如果孩子没有逆反心理,你说什么是什么,那就没救了,“癌症”晚期了。你已经把孩子无情地弄成了“横路敬二”。如果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你战斗,他的自尊还有。只是自尊变态了。他不分你对错,就和你对抗。维护自尊,这个人还有救。你需要的是告诉他:“我尊重你!”就可以了。然后,他就会放弃武装。逆反心理就是盾牌。你不打他了,他还拿盾牌干什么!因为你伤了他的自尊,他就不听你说什么,就和你战斗。说明这孩子还可以。如果不逆反了,麻烦就大了,孩子已经没自尊了。没皮没脸,你爱怎么说,怎么说。随便你说什么都行,阴一套阳一套。你说我就顺着你说,你一走我就玩,你回来我再来。那孩子就没戏了,基本的苗没栽住。19、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对孩子有决定性影响我们理智上认为,我也没让他学坏呀,我没让他撒谎呀?孩子是通过什么学习的?成年人的学习是通过理智的或者叫知性或者叫道理。知性、道理通过大脑反应,从理解到掌握,这是成人世界的学习模式。孩子则不是这样学习的,孩子是完全通过模仿,模仿行为和感觉。感觉是自动传递的。孩子的语言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他根本不是通过语言,而是直接通过行为、感觉、声音、这些立体化的把记录下来的。我们通常告诉孩子:“你不要撒谎!做小孩一定要诚实,不要撒谎。”“叮.”电话来了。你爸在家吗?”告诉他,说我不在家。”这边不许撒谎,绝对不许。“可你的行为却又否定了你的说教。我们通常告诉孩子:“不许说别人的坏话!”做孩子怎么能说别人坏话呢?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今天,你看我们单位领导,真他妈缺德!见谁给他拍马屁,他就给他这个机会,就不给我。”告诉孩子:“这个世界要有爱心,人必须要有爱心。没有爱心怎么能行呢?宝宝要有爱心。”又告诉你:人和人太险恶,谁谁谁被骗了!被抢了.长春曾有个犯罪团伙,杀害那么多人。”这边有爱心,那边充满痛苦。孩子得成熟到什么程度才知道有爱心呢?孩子感觉必须拿起盾牌,全身心战斗,这么痛苦的世界,这么充满仇恨和争斗的世界,有爱心,我不等于羔羊放在肉板上让人剁吗?我们想一下,是不是你把这个东西传给他的?最后你说:“你怎么这么没有爱心呢?”实际上,孩子是通过行为和感觉学习的,根本不是通过你的语言,他听不懂你说的那些道理,他是通过你的行为和你的感觉。20、孩子学习成绩与自己的文化水平有必然联系如果你念书念到了初中,你的孩子要是和你的文化水平有必然联系的话,你就是孩子的上限,孩子的最高水平也就是初中。如果有必然联系的话,我的家族应该是这样:我妈初中毕业,我们家最高应是初中毕业。我们家长总说:“你看,孩子的课程我都教不会,都不懂。现在小学可难了。初中课程太难了,咱也学不会呀!”其实,也没人说让你学会呀,你凭啥学呀?那是孩子和学校的事情。我们的家长认为:学习不行就得我教。谁说让你教呢?你只要把他变成一个有责任心和追求上进的人,他自己就会学。我当初就没指望我爸、我妈教我什么。没人教,但必须鼓励孩子自己学。孩子的学习好坏与父母本人的文化水平、文化知识的学历程度没有必然联系,与家长的知识量没有联系,与钱没有联系,但是与你的教育方法是直接相连的。21、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认为是处处关心孩子从吃喝穿衣,到孩子的学习,父母极尽能力地去溺爱孩子。这种无节制、无原则的爱,本身并不是爱的真谛。22、相信各种速成班每到休息日,最忙碌的是把孩子送进课外班,并寄希望那些速成班。期中考试考得不好,立即把孩子送到相关的速成班。这种做法是太多的家长的常规做法,太希望孩子有一日千里的进步,这是违背学习的规律的。现在的父母非常注意为孩子“架轻轨”,甚至盲目地让孩子进各种辅导班,越速成越好。有些家长甚至通过这些来树立自己的威信,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孩子的成长最主要的是在于他(她)自身,作为父母,应大胆地让孩子去实践、去闯。尊重孩子天然的个性,家长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上去,往往会适得其反。23、认为孩子学习必须有人看着是正常的这是没有调动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本质的原因是:孩子的被动学习来自你的不信任。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是领悟不到、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这应该在于学习兴趣的激发。一方面,容易养成孩子的惰性;另一方面,孩子没有相关的信任和情感和激励,是断然不会主动去学的。要是让孩子去吃麦当劳、肯德基是不需要这么看护的。24、教孩子要诚实,自己却在他人面前说谎我们教孩子要诚实,自己却在他人面前撒谎。有太多的类似行为发生在我们生活中,可悲的是我们并不能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存在。这就要给与孩子足够的重视和尊重,才能意识到孩子的存在。你的行为就是他未来的行为,你的态度就是他未来的态度。25、认为一味地表扬孩子会导致孩子骄傲表扬是孩子生命中的阳光,有了表扬,才能催化出孩子更多的亮点。所以,还得让孩子适当地灿烂,这样才能扩大他的优点,从而形成更大的人性的光芒。26、限制孩子玩,自己却经常出去玩搓麻将,打扑克,家长是经常把孩子锁在小屋内:“看书,不许看电视!不许”以为这是一种万全之策。这实在是一种大谬误。你的行为只会激起孩子对你所做游戏的羡慕和好奇,从而引发他更强烈的欲望。27、当孩子不听话时常打骂孩子我们总以听不听话来衡量孩子的好坏,并在不符合你的这个标准时对孩子施以打骂。这两者一是损伤孩子的肉体,一是挫伤孩子的自尊。到头来,你培养了孩子的自卑、恐惧。在孩子的印象中,支配与奴役就是武力之差。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会有强烈的承袭意识。28、常在孩子面前评说别人长短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很容易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是向家长学习的。父母的一切行为都会像录像一样录在孩子的头脑中,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显现出来。父母亲遇事欠缺理智,感情用事,脾气暴躁,孩子不分好坏地吸收父母的人生弱点,在行为中,养成习惯。29、认为孩子的缺点必须用批评才能改正批评不是改正孩子缺点的法宝。不正确的批评适得其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没有了自信心、没有了热情,也会不自觉地失去责任感。所以,家长在对待孩子的缺点时,轻易地表现怒气、乱用批评是非常不可取的。30、常说:“你怎么这么笨?”孩子没有自信就是在我们家长的这种肯定的评价中失去的。我们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有可能成为孩子一生的羁绊,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评价,有可能成为他多年揭不去的错误“标签”。31、常在生气时斥责孩子:“你啥也不是!”这条和上一条一样,家长往往是一时气起,不顾一切了,实则是对孩子自我价值的一个否定。当一个孩子真的承认了父母的这一判断时,这实际上是给了孩子一个真实的心理暗示。孩子一旦不思进取,根源在于此。32、你认为学习是痛苦的父母与孩子之间,血亲缘关系式天然而密切的,“血浓于水”。父母的喜怒哀乐愁对孩子都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参与欢乐;家长烦躁不安郁郁寡欢时,孩子也会闷闷不乐,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父母遇事惊恐不安、手足无措,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就强;家长处变不惊、从容冷静,孩子也会如此。痛苦的体验、快乐的体验都会很快传入孩子的体验中,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33、常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啥条件都答应你。这是我们后文所说的有条件的爱。在“爱的交易”中,孩子是懂得讨价还价的。孩子的自私、骄纵、无责任都是从这个温床中滋生的。34、认为孩子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他的聪明程度天才是教育出来的,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你的教育方法。父母的教育是不是给孩子以一种学习的动力,是不是让孩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才是孩子学习好坏的关键。35、认为孩子将来的命运是他自己制造的父母在孩子心中具有绝对的权利和威力。孩子在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时,把绝对的信任留给了父母。所以,孩子的事情孩子自己来做,这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其实,孩子的生活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性,父母对子女有较大的影响力。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利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进行引导,才是走向孩子成功未来的基石。小朋友们做游戏时,经常会争执起来。这时,往往有说服力的结论是:“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父母教育决定了孩子如何接受幼儿园、学校及社会的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走向未来的金钥匙,它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36、认为人的性格是不可改变的人是环境的产物,我们的性格也是环境的产物。孩子在一个谦和的环境中,他自然就学会了礼貌。性格不是不可改变的,是我们的心性这么认为,实际为自己的拙劣找了个堂而皇之的借口。37、认为成年人是不可改变的要想孩子有个好的学习态度,父母要先带头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太多的成年人以为自己是不可改变的,在今天一个“学习型”的社会,这是一个大错。父母与孩子在新知识面前几乎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成年人是可以改变的,因为他们也要犯错误。父母“爱学”,“乐学”,“善学”,想改变,才能成为合格的家长。“只要孩子好好学习,不要自己天天向上”的父母,是不受孩子欢迎的父母。38、当孩子说一件得意事时你却警告他别骄傲只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是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当孩子因为自己的成就高兴时,父母的一个眼神都可以给他做下去的勇气。孩子在得意时,太多家长是泼上一盆冷水:“别骄傲,有什么可炫耀的!”与孩子的沟通分享是给孩子最美的“心灵鸡汤”。39、认为自己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好坏全在孩子了你了解孩子各阶段的生理心理状况吗?了解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吗?给孩子做了许多,我们发现我们并不了解孩子,孩子最渴望的是有人走近他的心灵。父母必须认识自我,激发孩子的潜力,其实孩子的好坏全在父母。40、认为孩子在学习上一点不着急,自己却急得团团转孩子的学习室他自己的事,这是你要告诉孩子的基本事实。孩子要走向社会,面临各种关系,父母一味地干涉、代劳,这是不可取的。父母在孩子生命中应扮演双重角色: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他的人生向导。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应宽则宽,应严则严,给孩子自己做事和承担责任的机会。我们比照一下自己,看你有多少条。如果都有,20条以上,你孩子却力争上游,绝对出色,那见了鬼了。那个孩子就不是人,不是按人的方式培养起来的,而是按魔鬼的方式培养起来的。40条都有的话,你的孩子基本上会变得玩世不恭、不上进。到了青少年的时期,你的孩子一定会流浪街头,找一群哥们儿斗殴、打架。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人生活无着落,就得去打工。所以,这个家长测试表就是一个警钟,也是一个参照系。你看你自己有哪些,自己现在有哪些?有的没做家长的会容易犯。这是你下一步学习博瑞智家长培训课程的一个基本比照。注:本套家长测试摘选自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董进宇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