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试题.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70466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分析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仪器分析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仪器分析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分光光度计的可见光波长范围时: ( B ) A.200nm400nm; B.400nm800nm; C.500nm1000nm; D.800nm1000nm2. 在直接电位法分析中,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与被测离子活度的关系为( D ) A.与其对数成正比; B.与其成正比; C.与其对数成反比; D.符合能斯特方程式。4.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把一些激发电位低、跃迁几率大的谱线称为( A )。A.共振线; B.灵敏线; C.最后线; D.次灵敏线5. 在分子吸收光谱中,把由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光谱称作( C )。A.紫外吸收光谱(UV) B.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C.红外光谱(IR) D.远红外光谱.6. 某物质能吸收红外光波,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图,那么其分子结构中必定(C)。A.含有不饱和键; B.含有共轭体系; C.发生偶极矩的净变化; D.具有对称性。7. 具有组成结构为: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的分析仪器是( C )光谱仪。A.原子发射光谱仪; B.原子吸收光谱仪 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D.红外光谱仪。8. 在电动势的测定中盐桥的主要作用是( A )A减小液体的接界电势 B增加液体的接界电势C减小液体的不对称电势 D增加液体的不对称电势9涉及色谱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因素的是( B )。A. 保留值; B. 分离度; C. 相对保留值; D. 峰面积10. 若在一个 1m 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 0.68,若要使它们完全分离,则柱长 (m) 至少应为 ( C )A.0.5; B.2 ; C.5; D.9。11. 分析线和内标线符合均称线对的元素应该是 ( D )A. 波长接近; B.挥发率相近; C. 激发温度相同; D.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相近。12. 气液色谱法,其分离原理是 ( B )A. 吸附平衡; B. 分配平衡; C. 离子交换平衡; D. 渗透平衡。13.下列方法中,那个不是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D )A峰面积测量 B峰高测量 C标准曲线法 D相对保留值测量14选择固定液的基本原则是:( A )A相似相溶 B待测组分分子量 C组分在两相的分配 D流动相分子量15. 气相色谱仪分离效率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何种部件:( B )A进样系统 B分离柱 C热导池 D检测系统18.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B A.原子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的跃迁; B.原子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的跃迁 C.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D.原子核的振动19. 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A A.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内外溶液中 H+ 浓度不同; C. 内外溶液的 H+ 活度系数不同;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20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D ) A.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B.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C.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D.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21. 库仑分析与一般滴定分析相比 D A. 需要标准物进行滴定剂的校准; B. 很难使用不稳定的滴定剂 C. 测量精度相近; D. 不需要制备标准溶液,不稳定试剂可以就地产生22 与法拉第电解定律有关的因素是D23 A. 温度和压力B. 电极材料和性质 C. 粒子扩散系数D.电子转移数23. 以下跃迁中哪种跃迁所需能量最大AA. *;B. *; C. n*;D. n*1、在光学分析法中,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C)。A、原子光谱 B、分子光谱 C、可见分子光谱 D、红外光谱2、同一电子能级,振动态变化时所产生的光谱波长范围是(C)A、可见光区 B、紫外光区 C、红外光区 D、微波区3、下面四个电磁辐射区中,频率最小的是(C)A、X射线区 B、红外光区 C、无线电波区 D可见光区4、在分光光度法中,运用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的入射光为(B)A、白光 B、单色光 C、可见光 D、紫外光5、所谓的真空紫外区,其波长范围是(B)A、200-400nm B、10-200nm C、100-300nm D、400-800nm6、已知光速c=2.998x1010cm.s-1,波长为589.0nm的钠D线,其频率为(A)A、5.090x1014 Hz B、5.090X1015 Hz C、5.090X1016 Hz D、5.090x1017 Hz7、下列哪种跃迁产生拉曼散射光谱?(D)A、原子外层电子的跃迁 B、原子内层电子的跃迁C、分子外层电子的跃迁 D、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8、钠原子的第一共振线的波长为588.9nm和589.5nm,它们的激发能是(A)A、2.10ev B、0.21ev C、21.0ev D、0.021ev9、射频区的电磁辐射的能量相当于(B)A、核能级的跃迁 B、核自旋能级的跃迁C、内层电子的跃迁 D、电子自旋能级的跃迁10、下列分析方法中,属于非光谱法的是(D)A、原子吸收法 B、原子发射法 C、核磁共振法 D、折射法11、下列分析方法中,属于光谱法的是(A)A、化学发光法 B、X射线衍射法 C、干涉法 D、旋光法12、在光学分析法中,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C)A、原子光谱 B、分子光谱 C、可见分子光谱 D、红外光谱1、在原子发射光谱中谱线的强度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D)A、样品的组成 B、观测方向 C、光源的温度 D、元素及谱线的性质2、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自吸产生的原因?(D)A、原子间的碰撞B、光散射C、原子的热运动 D、同种元素的吸收3、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中,一旦ICP开始工作后,可以停止的是(B)A、外管气 B、中间管气 C、内管气 D、感应线圈中冷却水4、在原子发射分析中,如果采用摄谱法进行元素全分析时,一般采用下列那种元素作为标尺?(C)A、钠 B、镁 C、铁 D、钴5、发射光谱法基本定量公式I=acb,其中b值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C)A、式样组成 B、光源类型 C、谱线的自吸 D、感光板性质6、发射光谱法分析难挥发的元素时,适宜的光源是(B)A、火焰 B、直流电弧 C、交流电弧 D、火花7、原子光谱来源于(A)A、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 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C、原子核的转动 D、原子核的振动8、若S表示黑度、H表示曝光量、I表示光强、C表示含量,则光谱感光板的乳剂特性曲线是(B)A、S-H曲线 B、S-lgH曲线 C、I-lgC曲线 D、S-lgC曲线9、选用具有自吸的谱线进行原子发射常量进行分析时,其工作曲线会出现(B)A、直线下部向上弯曲 B、直线上部向下弯曲 C、直线下部向下弯曲 D、直线上部向上弯曲1、(6分)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某试样中的Pb2+浓度, 取5.00 mL未知Pb2+试液, 置于50 mL容量瓶中, 稀释至刻度, 测得吸光度为0.275. 另取5.00 mL未知液和2.00 mL 50.010-6 mol.L-1的Pb2+标准溶液, 也放入5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测得吸光度为0.650. 试问未知液中Pb2+浓度是多少?答:设未知液中铅离子浓度为Cx, 则: = = 0.275 (2分)同理: = 0.650 (2分) (2分)3. 原子发射光谱仪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5分)答:原子发射光谱分所用仪器装置通常包括光源、光谱仪和检测器三部分组成。光源作用是提供能源,使物质蒸发和激发。光谱仪作用是把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即起分解作用。检测器是进行光谱信号检测,常用检测方法有摄谱法和光电法。摄谱法是用感光板记录光谱信号,光电法是用光电管增管等电子元件检测光谱信号。1不产生电极反应(即非电活性)的物质不能用极谱滴定法进 行分析。 2达到极限扩散电流区域后,继续增加外电压,参与电极反应 的物质在电极表面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3原子吸收中灯电流小,灵敏度低,灯电流大,灵敏度高。 4甘汞电极的内参比液流失,应补加3mol/L的KCl溶液。 5直接电位法分析时与温度有关。1. 原子吸收光谱法可用于大部分非金属元素的测定。( F ) 2. 原子发射光谱中使用的光源有等离子体、电弧、高压火花等。( T ) 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样品池均一般采用玻璃比色皿。( F ) 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电子光谱,它和红外吸收光谱都属于分子光谱( T ) 5. 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F应在强酸性介质中进行。( F ) 6.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在使用前需进行清洗,使其在去离子水中的响应小于370 mV。( T ) 7. 气液色谱实现混合组分分离的主要依据是不同组分在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F )ex是激发光谱上最大荧光强度时的波长 锐线光源是辐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荧光效率是物质发射荧光的光子数和所吸收的激发光子数的比值电位分析法是利用物质的电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的一大类分析方法空白电位是ISE误入纯水时,电极所具有的电位数值色谱法是以试样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溶解、吸附、分配、离子交换或其他亲和作用的 差异为依据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分离分析方法保留值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滞留情况死体积tM是不被固定相保留的组分的通过色谱柱所需要的流动相体积分配系数是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达到分配平衡时的质量比 一选择题1.下列四种波长的电磁辐射属于可见光区的是( )A.740nm B.250nm C.200nm D.900nm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A 保留值 B 峰面积 C 分离度 D 半峰宽3.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 )A H2 B He C Ar D N24.在下列方法中,组分的纵向扩散可忽略不计的是( )。A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气相色谱法 D 超临界色谱法5.某物质在某波长下的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A.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吸光能力很强B.该物质的浓度很大C.光通过该物质的溶液的光程长D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二判断题1.不产生电极反应(即非电活性)的物质不能用极谱滴定法进行分析。 2.达到极限扩散电流区域后,继续增加外电压,参与电极反应的物质在电极表面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3.原子吸收中灯电流小,灵敏度低,灯电流大,灵敏度高。 4.甘汞电极的内参比液流失,应补加3mol/L的KCl溶液。5. 直接电位法分析时与温度有关。 正确 1; 正确2; 正确3; 错误4; 错误5三名词解释1.锐线光源2.保留时间3.亲和色谱法4.Lambert Beer 定律 四简答题1.当下列参数改变时:(1)柱长缩短,(2)固定相改变,(3)流动相流速增加,(4)相比减少,是否会引起分配系数的改变?为什么?答:固定相改变会引起分配系数的改变,因为分配系数只于组分的性质及固定相与流动相的性质有关.所以(1)柱长缩短不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2)固定相改变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3)流动相流速增加不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4)相比减少不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五计算题1.某液相色谱柱的理论板数为400,分离某手性药物时两对映体的保留值分别为8.7min和9.5min,计算两者的分离度。(1.39)2.某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80nm,光线通过该化合物的1*10*(-5)mol/L浓度时,通过率为50%(2cm的吸收池),求该化合物在280nnm处的吸光系数。1、 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 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A、200400 nm B、400800 nm C、100200 nm D、150300 nm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 )A、 氙灯 B、火焰 C、交流电弧 D、空心阴极灯3、 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A、 将试样转化为基态原子 B、将试样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将试样转化为中性分子D、将试样转化为离子4、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英语缩写是( )A、 HPIC B、GLC C、HPLC D、GSC5、 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中氟离子的时候,要求PH在( )范围,对测定的结果影响最小。A、45 B、56 C、67 D、476、 常见的参比电极( )A、SHE B、甘汞电极 C、银-氯化银电极 D、以上三者都是7、 常用作外参比电极的是( )A、 A、SHE B、甘汞电极 C、银-氯化银电极 D、以上三者都可以8、 要使两个组分通过色谱柱后能够得到分离的先决条件( )A、 峰高不同 B、分配系数不同 C、半峰宽不同 D、峰面积不同9、 在分光光度法中,使用比色皿时,一下操作正确的是( )A、手拿比色皿的毛面 B、手拿比色皿的透光面C、待测液加到比色皿总体积的1/3 D、用滤纸擦去比色皿外壁的液体10、 在色谱分析中,要使两组分完全分离,分离度应为( )A、0.5 B、1.0 C、1.5 D、1.211、 衡量色谱柱柱效的指标是( )A、 分离度 B、分配系数 C、理论塔板数 D、保留指数12、 用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时候,要求混合物中每一个组分都要出峰的方法是( )A、 外标一点法 B、内标一点法 C、内标校正因子法 D、归一化法13、 制备一条标准曲线,通常要测定( )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A、3-4 B、4-5 C、5-7 D、越多越好14、 可见-紫外光谱是( )能级跃迁产生的。A、 核 B、振动 C、价电子 D、转动15、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说明( ) A. 该物质的浓度很大 B. 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C. 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强 D. 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的灵敏度低16、 符合Lamber-Beer定律的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波长位置() A. 向长波移动 B. 向短波移动 C. 不移动 D. 不移动,吸收峰值降低17、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用下述哪种方法消除?() A. 释放剂 B.保护剂 C.标准加入法 D.扣除背景。18、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来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A、保留值 B、峰面积 C、峰高 D、半峰宽19、 玻璃电极使用前,需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小时,其目的( )A、清除不对称电位 B、清除液接电位C、清洗电极 D、使不对称电位处于稳定20、 影响原子吸收线宽度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自然宽度 B、多普勒变宽 C、劳伦茨变宽 D、赫鲁兹马克变宽21、 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 )A、波长变长 B、波长变短 C、波长不变 D、谱带蓝移 22、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具有n、跃迁的化合物是( )A、 一氯甲烷 B、丙酮 C、1,3-丁二烯 D、甲醇23、 下列因素中,影响摩尔吸光系数大小的是( )A、 有色配合物的浓度 B、入射光强度 C、比色皿厚度 D、入射光波长24、 在光度分析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的读数范围是( )。A、0.2-0.7 B、0.2-2.0 C、0.2-1.0 D、1.0-2.025、 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 A)A、调整保留值之比 B、死时间之比 C、保留时间之比 D、保留体积之比26、 三种原子光谱(发射、吸收、荧光)分析法在应用方面的主要共同点是( )A、 精密度高,检出限低 B、用于测定无机元素 C、线性范围宽 D、多元素同时测定27、在紫外可见光度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吸收峰 ( )A、 消失 B、 精细结构更明显 C、 位移 D、 分裂28、荧光分析仪中所用的比色杯是用( )材料制成的。A、 玻璃 B、 盐片 C、 石英 D、有机玻璃29、能够发射荧光的物质必须同时具备哪些条件( )A、物质分子必须具有较强的紫外-可见吸收的特征结构B、物质必须具有较高的荧光效率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30、 荧光分析中,定量分析的基础是( )。A、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的相关性 B、荧光强度与液层厚度的相关性C、激发光波长与溶液浓度的相关性 D、激发光强度与液层厚度的相关性31、 分离度是指相邻两色谱峰( )。A、 保留值之比 B、两峰底宽之比C、保留值之差与两峰底宽平均值之比 D、两峰底宽平均值与保留值之差之比32、 色谱装置的三要素()A、 色谱柱、固定相、检测器 B、固定相、流动相、色谱柱C、色谱柱、检测器、流动相 D、流动相、检测器、固定相33、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的英文缩写是( )A、 TLSAB B、ITBAS C、TIBAS D、TISAB34、 在PH玻璃电极中,内参比电极为( )A、SHE B、甘汞电极 C、银-氯化银电极 D、以上三者都不是35、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原子化器的作用是使样品中的待测元素转变为激发态原子。B、石墨炉原子化法比火焰原子化法的原子化效率高。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没有单色器。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吸收池在原子化器里。36、 下列各种类型的电子跃迁,所需能量最大者是( )A、 n B、 C、 D、37、 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A、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B、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C、体积要小,浓度要底 D、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38、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决定于( )A、 分子的振动、转到能级的跃迁 B、分子的电子结构C、原子的电子结构 D、原子的外层电子间能级的跃迁39、 石墨炉原子化法的升温程序为()A、干燥、灰化、原子化及净化 B、灰化、干燥、原子化及净化C、干燥、原子化、灰化及净化 D、干燥、净化、灰化及原子化40、 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用作键合相基体的物质是( )A、 分子筛 B、硅胶 C、氧化铝 D、活性炭2、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空间排阻色谱法是以凝胶作为固定相,利用不同组分分子体积大小的差异而进行分离的色谱法,因此大的分子体积大后分离出来,小的分子体积小先分离出来。()2.分配系数K和容量因子k均由组分及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决定,并随柱温、柱压变化而变化,都随两相体积变化而变化。()3.甘汞电极常作为离子选择电极的内参比电极,而银-氯化银电极常作为离子选择电极的外参比电极。()4.离子选择电极的响应时间是指从离子选择电极和参比电极一起接触试液的瞬间算起,到电极电位固定为一恒定值所经过的时间。()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所测定的原子吸收光谱是一条严格的几何线,即线状光谱。()6.荧光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有关。()7.OH能减少分子的电子共轭程度,使荧光减弱甚至熄灭,F可以增强分子电子共轭程度,使荧光效率提高,导致荧光增强。()8.紫外光无颜色,呈现无色的物质可能是吸收了紫外光。()9.利用UV-VIS定量分析的标准曲线法时,标准曲线过原点且可以任意延伸。()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色谱法、分子发光分析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均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3、 名词解释1、UVVIS :研究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分子吸收光谱,从而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方法。2、入em :最大发射波长,即在固定的激发波长下,发射光谱中最大荧光强度所对应的发射波长。3、共振吸收线 :原子由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时,所吸收的一定波长的辐射线。4、响应时间 :指在恒定温度时,离子选择电极在能斯特响应范围内待测离子活度变化10倍。5、分配系数 :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与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四、讨论题高效液相色谱有哪几种定量方法,其中哪种是比较精确的定量方法,并简述之。 答: 高效液相色谱的定量方法与气相色谱定量方法类似,主要有归一化法、外标法和内标法。其中内标法是比较精确的定量方法。它是将已知量的内标物加到已知量的试样中,在进行色谱测定后,待测组分峰面积和内标物峰面积之比等于待测组分的质量与内标物质量之比,求出待测组分的质量,进而求出待测组分的含量。5、 计算题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某一含F-的试样溶液50.0ml,测得其电位为86.5mv,加入5.0010-2mol/L氟标准溶液0.5mL后测得其电位为68.0mv。已知该电极的实际斜率为59.0mv/pF,试求试样溶液中F-的含量为多少?(mol/L) 解:设水样中F-浓度为F- 根据氟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与膜外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式,得到: -得:解得: 1、 选择1、在空心阴极灯中,影响谱线变宽的因素主要是( d ) A. 自然变宽 B. 自吸变宽 C. 劳伦兹变宽 D. 多谱勒变宽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常在试液中加入KCl,是作为( a ) A. 消电离剂 B. 释放剂 C. 缓冲剂 D. 保护剂 3. 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bd ) A. 分子吸收 B. 背景吸收 C. 光散射 D. 基体效应 4、测定大气中的微量有机化合物(M大于400)首选的仪器分析方法是( a ) A、GC B、ISE C、AAS D、UV 5、测定试样中的微量金属元素首选的仪器分析方法是( c ) A、GC B、ISE C、AAS D、UV 6、直接测定鱼肝油中的维生素A首选的仪器分析方法是( d ) A、GC B、ISE C、AAS D、UV 7、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属于( a )电极。 A、晶体膜 B、硬质 C、气敏 D、活动载体 8、近紫外区的波长是( b )。 A、5140pm B、200400nm C、2.550um D、0.1100mm9、荧光分析仪器中,两个单色器的夹角是(c )度。 A、30 B、60 C、90 D、180 10、( a )先生采用锐线光源测量谱线峰值吸收的办法,一举解决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中所产生的困难。 A、Walsh B、Doppler C、Lorentz D、Holtsmark 11、紫外光谱中,能量最小的跃迁是( d )。 A、* B、n* C、* D、n * 12、在某色谱柱上,组分A的峰宽为秒,保留时间为3.5分钟。由其计算所得的理论塔板数为( b )。 A、1176 B、784 C、407 D、271 13、为了提高pH玻璃电极对H 响应的灵敏性,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在( c )浸泡24小时以上。 A 稀酸中 B 稀碱中 C 纯水中 D 标准缓冲液中 14、pH玻璃电极的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b )的结果 A 电子的交换与转移B离子的交换与扩散 C 玻璃膜的吸附作用 D玻璃膜的不导电作用15、用pH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电池,当标准液的pH4.0时,测得电池电动势为0.14V,于同样的电池中放入未知pH值的溶液,测得电动势为0.02V,则未知液的pH值为( b ) A 7.6 B 6.7 C 5.3 D 3.516、当下列参数改变时,不会引起分配比k变化的是( b )。 A 柱长 B 固定相量 C 柱温 D 相比 17、有机化合物吸收光能后,可能产生四种类型的电子跃迁。 * n* *n* ,这些电子跃迁所需能量的大小顺序为( b )。 A B C D 18、在空气C2H2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最常用燃助比为( c )。 A 4:1 B 6:1 C 1:4 D 1:6 19、某物质经激发光照射后发出荧光,荧光比激发光( a )。 A 波长长 B 波长短 C 能量高 D 频率高 20、pH玻璃电极的电极种类是( d )电极。 A 晶体膜 B 敏化 C 流动载体 D 刚性基质 21、一支主要响应A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当有B 离子存在时,选择性系数KAB的值应该以( b )为好。 A KAB1 B KABex;B.emex;C.emex;D.不确定34、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F时往往许须在溶液中加入柠檬酸盐缓冲溶液,其作用主要有(D)A.控制离子强度; B.消除Al3,Fe3的干扰;C.控制溶液的pH值;D.都有35、铁氰化钾氧化还原峰峰电流ip与铁氰化钾浓度c及电势扫描速度v之间的关系分别为(B)。A.ip与c和v均成正比; B.ip与c和v1/2成正比;C.ip与c1/2和v成正比; D.ip与c1/2和v1/2成正比36、在气相色谱法中,用非极性固定相SE-30分离己烷、环己烷和甲苯混合物时,它们的流出顺序为(C)A.环己烷、己烷、甲苯;B.甲苯、环己烷、己烷;C.己烷、环己烷、甲苯;D.己烷、甲苯、环己烷37、用反相色谱法分离芳香烃时,若增加流动相的极性,则组分的保留时间将(A)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38、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C )A、分子的振动 B、分子的转动 C、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 D、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39、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A )A、变大 B、变小 C、逐渐变小 D、不变化40、荧光分析法和磷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灵敏度(A)A、高 B、低 C、相当 D、不一定谁高谁低二、判断题:1.单色器中色散元件主要有棱镜和光栅两大类( t ) 2、选择盛放样品溶液和参比溶液的比色皿时只需考虑厚度( f )3、能够吸收紫外可见光,产生*或n* 跃迁的基团为发色团( t )4、随着共轭体系的增加,吸收峰红移,但吸收强度不变( f )5、在原子吸收分析中,若采用火焰原子化方法,火焰温度越高,测定灵敏度就越高( f ) 6、背景吸收和基体效应都与试样的基体有关( t ) 7、空心阴极灯是一种锐线光源( t ) 8、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光谱,主要是待测元素的纯金属或合金的光谱,光强度随着灯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f ) 9、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当吸收为1%时,其吸光度为0.0044( t 10.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采用火焰原子化法,火焰温度愈高,则灵敏度愈高。 ( f )三、简述题:1、何谓TISAB溶液?它有哪些作用? 答:在测定溶液中加入大量的、对测定离子不干扰的惰性电解质及适量的pH缓冲剂和一定的掩蔽剂,构成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ISAB)。 其作用有:恒定离子强度、控制溶液pH、消除干扰离子影响、稳定液接电位五、计算题:1、 当下述电池中的溶液是pNa为4.00的标准溶液时,测得其电动势为0.296伏: ()钠电极Na (ax)甘汞电极() 当标准溶液由未知液代替时,测得其电动势为0.2368伏。求未知液的pNa值。(提示:2.303RT/F0.0592) 解:E2- E1=0.0592pNa+0.0592lg(10-4 ) 0.2368-0.296=0.0592 pNa 0.05924 pNa=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