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后4套题库试卷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69199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后4套题库试卷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医基础理论后4套题库试卷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医基础理论后4套题库试卷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3学年第 一 学期中医、针推专业本科2012年级 中医基础理论 期中考试试卷考生姓名 学 号 专业 年级班级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 闭卷 题 型一二三四五总 分得 分登分人复核人说明:本试卷共 8 页,卷面100分,占总成绩 %。得分阅卷人一选择题 1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陈无择 C、张介宾 D、朱震亨2自然界云、雾、雷、电产生的内在依据是( ) A、阴阳制约 B、阴阳交感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3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脾为( ) A、阴中之阴 B、阴中之阳C、阳中之阳 D、阴中之至阴4按五行相生规律,肺生( ) A、脾 B、肝C、心 D、肾5藏象学说研究的中心是( ) A、肝腑的生理功能 B、脏腑的病理变化C、脏腑组织器官的结构形态 D、脏腑的生理功能及6具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功能的气是( )A、营气 B、卫气C、宗气 D、元气7津液代谢过程尤以哪组内脏为主要( )A、心肝脾 B、肺肝肾 C、肺脾肾 D、脾肝肺8决定人体对某些疾病易感性的因素是( )A、体质 B、素质C、气质 D、性格9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腑的是( ) A、脑 B、胆C、筋 D、脉10五脏中以升为健的脏是( )A、心 B、肝C、脾 D、肺11“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 )A、肺通调水道 B、小肠泌别清浊C、小肠受盛化物 D、脾运化水液12手三阴经的走向是( )A、从头走手 B、从手走头C、从胸走手 D、从手走胸13金元时期被后人称为“攻邪派”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李东垣C、刘完素 D、张从正14肝火犯肺,属于( ) A、火克金 B、火乘金C、火侮金 D、木侮金15临床治疗血虚病证,一般应配伍使用( )A、补气药 B、行气药C、降气药 D、理气药16心其华在( )A、唇 B、爪C、面 D、发17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 ) A、心气 B、元气C、中气 D、脏腑经络之气18虚里”是古人诊察何气盛衰的部位( ) A、宗气 B、心气 C、营气 D、卫气19天癸的产生主要取决于( )A、肾中精气的充盈 B、冲任的调节C、脾气健运 D、肝主疏泄20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循行于内侧前缘的经脉是( )A、肾经 B、肝经C、胃经 D、脾经21在体质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先天因素 B、后天因素C、心理因素 D、环境因素22六淫中易伤人体阳气的邪是( )A、寒湿 B、寒风C、风湿 D、寒燥23循行上具“一源三歧”特点的经脉是( )A、冲、任、督 B、冲、任、带C、冲、任、肾 D、冲、督、带24下列何项不属气的固摄作用( )A、固摄血液 B、固摄尿液C、控制汗液 D、控制痰液25为中药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的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难经C、伤寒杂病论 D、黄帝内经26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是(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C、阴阳消长平衡 D、阴阳互根互用27泻南补北法是指( )A、泻肝补肺法 B、泻心健脾法C、泻心补肾法 D、疏肝健脾法28五脏中以升为健的脏是( )A、心 B、肝C、脾 D、肺29“筋之余”是( )A、爪 B、齿C、发 D、脉30根据情志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怒”的所胜是( ) A、悲 B、喜C、思 D、恐31联结心和肺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是( ) A、宗气 B、营气C、卫气 D、元气32参与津液代谢,下列何组脏器最重要( ) A、肺、脾、肾 B、心、肝、脾C、肝、脾、肺 D、心、肾、肝 “33夺血者无汗”旨在说明( ) A、精血同源 B、津血同源C、气为血帅 D、血为气母34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上接( )A、肝经 B、胆经C、大肠经 D、小肠经 35“气逆”常见何组脏器( )A、肺脾肾 B、肺胃肝C、肺胃肾 D、肝胃肾36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典籍是( )A、难经 B、内经C、伤寒论 D、神农本草经37言人身之阴阳,则肝为( ) A、阳中之阳 B、阴中之阳C、阴中之阴 D、阳中之阴38大怒导致咳血,属于( ) A、木克金 B、木乘金C、金克木 D、木侮金39下列何项属“子病犯母”( ) A、肺病及脾 B、肝病及心C、水不涵木 D、心病及脾40心脏病人,面见黑色是( )A、水克火 B、水侮火C、水乘火 D、火克水41容易感受外邪是气的哪个作用异常( ) A、推动 B、营养C、气化 D、防御42肺在志为( )A、惊 B、忧C、悲 D、思43“阴脉之海”是指( ) A、督脉 B、任脉C、冲脉 D、带脉44足少阳胆经所络的脏腑是( )A、肝 B、脾C、肾 D、心45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 )A、心病 B、脾病C、肾病 D、肝病得分阅卷人二双项选择题 1五行关系中,其次序相同的是( )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制化2下列哪些属于中医学“证”的范畴( )A、恶心呕吐 B、肝阳上亢 C、感冒 D、舌苔薄黄 E、心脉痹阻3阴阳偏盛的治疗方法是(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泻阴补阳 D、阴病治阳 E、阳病治阴4在五行关系中,木气有余可以导致( )A、克土 B、乘土 C、生火 D、侮金 E、侮水5呼吸运动主要与哪两脏的关系密切(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6宗气主要由以下哪两项组成( )A、先天精气 B、清气 C、水谷精气 D、邪气 E、正气7互为表里的经脉是( )A、足少阴经 B、足太阴经 C、足厥阴经 D、足太阳经 E、手太阳经8整体观念的内涵包括(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C、人和社会关系密切 D、人和环境有密切的联系E、精气生神,神则统驭精与气9“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旨在说明阴阳的( )A、互根 B、消长 C、转化 D、互用 E、平衡10金水相生法常用于治疗哪两脏之阴虚( )A、心阴虚 B、肺阴虚 C、肝阴虚 D、肾阴虚 E、脾阴虚11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 )A、抑强 B、扶弱 C、补母 D、泻子 E、母子双补12属肝之体、窍的是( )A、筋 B、脉 C、口 D、舌 E、目13恐惧过度则易( )A、伤心 B、伤肾 C、气下 D、气上 E、气乱14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A、肺肾 B、脾胃 C、肝胆 D、心小肠 E、三焦15肾中所藏之精的两个来源是( )A、先天之精 B、水谷精微 C、清气 D、后天之精 E、宗气16能组成一对阴阳的是( )A、上 B、降 C、水 D、左 E、下17按相克规律确定的法则是( )A、培土制水法 B、培土生金法 C、滋水涵木法D、益火补土法 E、抑木扶土法18属肝之体、窍的是( )A、筋 B、脉 C、目D、舌 E、唇19属于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的是( )A、泻而不藏 B、藏而不泻 C、传化物 D、满而不实 E、实而不满2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说明哪两种物质的密切关系( )A、气 B、血 C、津 D、精 E、神21互为表里的经脉是( )A、足厥阴肝经 B、足太阴脾经 C、足少阴肾经D、手阳明大肠经 E、足少阳胆经22人一生中的两个转折期是( )A、幼年期 B、青春期 C、壮年期 D、衰老期 E、更年期2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治病求本 B、辨证求因 C、整体观念 D、辨证论治 E、唯物观24下列能组成一对阴阳的是( )A、上 B、降 C、水 D、下 E、左25同属于五行之“水”的是( )A、皮毛 B、爪甲 C、耳 D、舌 E、骨26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是( )A、培土制水法 B、培土生金法 C、滋水涵木法 D、佐金平木法 E、益火补土法27气的哪两功能的相互协作,调节了体内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分布和排泄(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营养作用28同源于水谷精微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正气29内经概括五脏的功能特点是( )A、实而不能满 B、满而不能实 C、藏而不泻 D、泻而不藏 E、传化物30司眼睑开合的经脉是( )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阳跷脉 E、阴跷脉得分阅卷人三填空题 1金元时期的医家李杲被后人称为 派。2按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水乘 。3脾的生理特性是 和 。4心开窍于 ;肾其华在 。5 为元神之府。6营卫二气虽来源相同,但营气性质 ,卫气性质 。7“亡血家不可汗”的理论依据是 。8按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交接在 。 9人体的正常体质大致可分为 、 阴阳平和质三种类型。 10编撰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的医家是_ _。11按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肝侮_ _。12脾在志为_ ;肾在液为_ 。13称为“华盖”之脏的是_ _。14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排出_和_来完成的。15元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是_。16最细小的络脉称为_。17湿性粘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_ _;二是 。18临床上治疗泄泻采用“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方法是 理论的应用。19偏阴质是指具有抑制、_ _、_等特点的体质类型。20金元四大家中属“补土派”的代表医家是 。21按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土侮 。22胃的生理特性是 和 。23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和 。24称为元神之府的是 。 25从精的生成来源而言,精有 和 之分。26经络,分为 和 两大类。27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 ,二是 。28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则为_ _和_ _。29脾在志为 ,在液为 。30称“清净之腑”的是_ _。31血具有_、_两大功能。32“阴脉之海”是指_ _。得分阅卷人四名词解释1阴阳互根2水火既济3心藏神4元气5乙癸同源6一源三歧7五行8神9心主血脉10罢极之本11精血同源 12气化13十五别络14阴阳15脾主运化16奇恒之腑17元气18十二经别19证20病机21肺主治节22津液 23宗气得分阅卷人五问答题1试述肝主藏血的生理意义。2气有哪些生理功能?试述之。3何谓肺主宣发?肺气的宣发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有哪些?试述之。5试述肾精的来源及生理功能。6试述气与血之间的相互关系。 7何谓肝藏血?其有何生理意义?8试述营气和卫气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