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一章.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64439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一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一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一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检索与利用图书馆教研室,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文献信息的基本知识;了解信息类型和信息源分布;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练使用本领域常用检索工具;掌握网络学术资源的检索方法;掌握获取全文的方法;学会分析、整理、正确使用信息的方法。,基本内容,信息资源概述信息检索概念信息检索技术与程序常用中文检索系统常用外文检索系统特种文献信息的检索文献信息的利用,第一章信息资源概述,第一节信息素质教育第二节信息资源的概念第三节信息资源的构成,第一节信息素质教育,一、信息素质及其内涵1.信息素质信息素质(InformationLiteracy,也称信息素养)是人们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找到、评价及有效地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信息素质能力较强的人知道如何学习,因为他们了解知识是怎样组织的,知道如何找到信息。他们能够终生学习,因为他们能够发现所有与自己职责相关的决策所需要的信息。,2、信息素质的内涵信息素质的内涵具体包括能意识到准确和完整的信息,这是决策的基础;了解信息需求及问题所在;制定信息检索策略;掌握信息检索技术;评价信息;根据实际用途组织信息;将新信息融会到现有知识结构中。,二、信息素质培养,1、信息意识(指人脑对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性质、地位、价值和功能的认识和反应)2、信息能力(指人们对信息获取、筛选、分析、加工、利用、创造及传递的能力)3、信息道德(指对待信息的态度、信念、行为义务、纪律和良心等),第二节信息资源的概念,一、信息1.信息的概念信息作为一个科学术语最早出现于通讯领域,20世纪中叶后被引入哲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情报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等领域。信息是事物属性的再现。信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由事物发出的、体现它存在和运动状态的信号、消息、指令和数据等所包含的内容。广义的信息可定义为“信息是事物属性的表征”。狭义的信息可定义为“信息是指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2.信息的属性(信息是事物属性的表征)1)客观性与普遍性2)多样性与综合性3)流动性与传递性4)相对性与有效性5)积累性与价值性6)中介性与共享性,3.信息的类型(1)按客体性质来划分,分为自然信息与社会信息。(2)按社会属性划分,分为政治信息、军事信息、经济信息、科技信息、管理信息和生活信息等。(3)按传递范围划分,分为公开信息、半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4)按加工程度划分,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和高次信息。(5)按价值观念划分,分为有价值信息和无价值信息。(6)按运动状态划分,分为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7)按依附的载体形式划分,分为文献信息、口头信息、电子信息等。,二、知识1.知识的概念在信息与文献术语(GB/T4894-2009)中定义知识(Knowledge)为:基于推理并经过证实的认识。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的本质则是认知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动态关系。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成果和结晶,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况和如实反映,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并通过人的大脑进行思维重新整合使信息系统化而构成的。因此,人类不仅要通过信息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且还要根据所获得的信息组成知识。由此可见,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客观事物-感性认识-知识,2.知识的属性主要有意识性、信息性、规律性、实践性、继承性、渗透性。3.知识可分为四大类(l)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这类知识通常被近似地称为信息。(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是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这类知识的生产往往是由专门的研究机构形成的。(3)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是指技艺或能力方面的知识,被称为技术诀窍或专有技术。许多企业的技术情报和商业秘密被归人这一类信息。(4)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是指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这在社会高度分工的经济时代中显得尤为重要,这类知识比任何其他种类的知识都更隐藏于企业内部。,三、文献1.文献的含义在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草案)(ISO/DIS5127)中对文献是这样定义的,即“为了把人类知识传播开来和继承下去,人们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将其记录下来,或写在纸上,或晒在蓝图上,或摄制在感光片上,或录到唱片上,或存储在磁盘上。这种附着在各种载体上的记录统称为文献”。(存储、传播)在信息与文献术语()中对文献是这样定义的,即“文献,在文献工作过程中作为一个单位的记录信息或实物对象”。这里文献工作指的是为了存储、分类检索、利用或传递而对记录信息所进行的连续和系统的汇编和处理。,2.文献的构成文献的四要素:知识信息、物质载体、符号系统、记录方式。构成文献的四个基本要素:(1)构成文献内核的知识信息。(2)负载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3)记录知识信息的符号系统。(4)记载知识信息的记录方式。其中:a.知识决定文献的内容,b.载体决定文献的形态,c.记录则是构成文献的手段。,3.文献的属性知识信息性、客观物质性、人工记录性、动态发展性。4.信息、知识、文献三者关系由信息、知识和文献三者的概念可知,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信息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形式和运动规律的表征。人脑对事物属性的感知形成信息,人们对信息集合加工、整理形成系统化表现形成人类社会实践的知识,知识被记录在载体上形成文献,文献被人类广泛传播、运用在理论和实践中又产生新的信息、知识和文献。信息是生产知识的原料,知识是被人类系统化后的信息,文献是存储、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四、信息资源大量的客观存在的人们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信息集合总称为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的一种。数字信息资源(Digitalinformationresource),狭义讲,亦可称为电子资源(Electronicresource),是指一切以数字形式生产和发行的信息资源,是数字化了的信息资源,即以数字的形式,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放在光盘、磁带等非印刷型介质上,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输,并通过相应的计算机和其他外部设备再现出来的一种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特点:(与传统信息资源对比),网络信息资源存在的问题:(1)内容丰富,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由于任何人、任何组织都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信息质量缺少控制,也掺杂了一些犯罪信息,鱼龙混杂,给用户造成了很大的困惑,由于信息的质量没有保障,因此权威性、学术性、可靠性差。(2)分散无序,缺乏组织。网络信息资源在不同的学科专业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差异很大,数量和质量的差别也很大,大量的信息分散、无序、缺乏知识组织,没有经过标引和加工,因此查找和使用颇为困难,很难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3)信息不稳定,资源经常发生丢失,没有长期保存的机构和机制。受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各种不定型因子的干扰和影响,网络信息资源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和无规律性,其内容、所在地址、链接关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每天都在更新,今天看到的Web页,也许第二天就已消失了,甚至儿个小时后就已更迭了。生产、更迭和消亡情况一般难以预料。,第三节信息资源构成,信息资源的构成可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来划分。一、按照信息的出版或加工形式划分信息出版类型一般是指记录有知识的文献出版类型。一般将出版物文献划分为图书、报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科技报告、学位论文、技术档案、产品资料、标准文献和政府出版物。图书大多是对已发表的成果、生产技术和经验或者基本知识领域系统的论述或概括,它往往以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研究报告及其他第一手资料为基本素材,经过作者的分析、归纳、组织而编写成的。特点:内容比较系统、全面、成熟、可靠,有一定新颖性;是综合、积累和传递科技知识的一种重要信息源。,1、图书,图书大多是对已发表的成果、生产技术和经验或者基本知识领域系统的论述或概括,它往往以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研究报告及其他第一手资料为基本素材,经过作者的分析、归纳、组织而编写成的。特点:内容比较系统、全面、成熟、可靠,有一定新颖性;是综合、积累和传递科技知识的一种重要信息源。图书的著录格式如下:【题名/责任者】非常规油气区带未开发储量评估指南/王永祥,李建忠译【ISBN号/定价】978-7-5021-9367-6/80.00元【出版项】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主题词/索书号】油气区一油气储量一资源评估一指南/P618.1/3【文摘题要】本书围绕资源区带未开发储量评估的各种复杂情况和评估难题,开展了一系列合理有效地评估实践,由此制定出资源区带未开发储量和油气藏评价的准则。,2、报刊,报刊:是一种以印刷形式或其他形式逐次刊行的,通常有数字或年月日顺序编号的,并打算无限期地连续出版下去的出版物。广义:报刊则包括一切定期刊行或不定期刊行的连续性出版物,如杂志、报纸、年度报告、年鉴、从书以及学会的会议录、学报和纪要等。特点:数量大、品种多、内容丰富多样;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较快;发行、流通广泛,连续性强,伴随着相应的学科领域发展而发展。期刊的著录格式如下:【刊名】东北石油大学学报【主办】东北石油大学【周期】双月【ISSN】2095一4107【CN】23一1582/TE【出版地】黑龙江省大庆市【邮发代号】14一90,3、会议文献,会议文献是指在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以及由此汇编成册内部交流或公开出版的文献。特点:传递信息比较及时,传递的信息针对性较强,它反映了某学科、专业的最新成果和发展现状及趋势,是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情报源。会议论文的著录格式如下:【篇名】试析美国新能源法案对能源安全的影响【作者】吕江【机构】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摘要】美国2007年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是美国关于能源安全的最新法案【会议录名称】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会议名称】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时间】2008-10【会议地点】中国湖北武汉【分类号D971.2;DD912.6【主办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4、专利文献,专利:是用法律来保护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制度。专利文献是专利制度的产物。一切与专利制度有关的各种专利文件统称为专利文献,包括发明说明书、专利说明书、专利局公报、专利文摘、专利分类与检索工具书,以及申请专利时提交的各种文件(如请求书、权利要求书、有关证书等)、与专利有关的法律文件和诉讼资料等。狭义:专利文献一般指专利局颁布出版的各种发明说明书或专利说明书及其所派生的各种二次文献。特点:数量巨大,覆盖面广;格式统一、措词严谨;描述对象具体、单一;技术内容新颖、可靠;文件类型多,重复量大,是重要的技术经济信息源。,专利说明书的著录格式如下:【专利名称】一种高效控压缓水锥水平井完井技术【申请号】CN200910109251.2申请日2009-07-27【公开号】CN101655007公开日2010-02-24【申请人】熊友明;唐海雄;张俊斌;姜柯【地址】610500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西南石油大学【发明人】熊友明;唐海雄;张俊斌;姜柯;张林【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代理人】王永文【主权项】一种高效控压缓水锥水平井完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页数】10【主分类号】E21B43/32【专利分类号】E21B43/32;E21B7/04,5、标准文献,标准文献是以文件形式出现的标准化工作成果。经过公认的权威当局批准的标准化工作成果,可以采用文件形式或规定基本单位(物理常数)这两种形式固化下来。标准化是为了有关各方的利益,特别是为了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并适当考虑到使用条件和安全要求,在有关各方的协作下,进行有步骤的特定活动所制订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程。标准文献的特点:制订、审批有一定的程序;适用范围非常明确专一;编排格式、叙述方法严谨统一,措词准确;技术上具有较充分的可靠性和现实性;对有关各方有约束性,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某种法律效力;有一定的有效时间,需要随着技术发展而不断修订、补充或废除。,中国国家标准的著录格式如下:【中文标准名称】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标准号】GB15599-2009【标准状态】现行【国别】中国【发布日期】2000-12-25【实施或试行日期】2009一12-O1【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起草人】刘全祯;刘宝全;孙立富;胡海燕;高鑫;张婷婷;李义鹏;王婷【标准技术委员会】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3)【中国标准分类号】E09【总页数】12,6、科技报告,科技报告是研究或设计单位向提供经费的上级部门提供的关于某项研究或设计任务完成情况及财务消耗情况的总结报告。科技报告的特点:从形式上看,科技报告的出版形式比较特殊,每份报告自成一册,篇幅长短不等,有连续编号,装订简单,出版发行不规则。从内容上看,科技报告的内容比较新颖、详尽、专深。,7、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培养的学生为获得某种学位而撰写的科技论文,一般有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学位论文中除了少数可能发表在期刊或其他出版物上以外,多数是不出版的。每篇学位论文都有一复本收藏在授予学位的学校的图书馆里,可供查阅。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如下:【篇名】低维V205材料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作者】苏庆【导师】王印月;刘雪芹【作者基本信息】兰州大学,凝聚态物理,2009,博士【关键词】磁控反应溅射;-V205薄膜;热蒸发气相化学沉积;V205纳米线;水热法;VO-X纳米管;循环伏安法【分类号】TB383.1,8、政府出版物,政府出版物:是各国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所发表的文件。它的内容广泛,概括起来可分为行政性文件和科技文献两大类。行政文件包括国会记录、司法资料、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决议、指示以及调查统计资料等。科技文献包括各部门的研究报告、技术政策文件等。,9、技术档案,技术档案是指在生产建设中和科技部门的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有一定的工程对象的技术文件的总称。其内容包括任务书、协议书、技术经济指标和审批文件、研究计划、方案、大纲和技术措施、有关的技术调查材料(原始记录、分析报告)、设计计算、试验项目、方案、数据和报告、设计图纸、工艺卡片以及应人档文件。,10、产品资料,产品资料是指国内外各厂商为推销产品而印发的商业宣传品,包括产品样本、产品目录、产品说明书、厂商介绍、厂刊或外贸刊物、技术座谈资料等。,二、按信息加工层次划分按加工程度可将信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1、一次文献:(PrimaryDocument)以作者本人的生产与科研工作成果为依据而撰写的、并已公开发行进入社会流通使用的原始文献。如阅读性图书、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技术标准及部分学位论文等。特点:具有学术上的新观点、新发明、新技术、新成果,提供了新的知识信息,是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有直接参考、借鉴和使用的价值,是人们检索和利用的主要目标。,2、二次文献(SecondaryDocument)二次文献即将大量的、分散的、无序的一次文献收集起来,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整理、浓缩和加工,使之系统化而形成各种目录、索引和文摘。即编制成具有多种检索途径的检索工具。二次文献仅是对一次文献进行系统化的压缩,无新的知识产生,具有汇集性、检索性的特点。它的重要性在于提供了检索一次文献的线索。因此,二次文献又称为检索性文献。,3、三次文献三次文献即根据一定的目的和需求,在大量利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提炼、重组而再生的信息资源。如词典、手册、百科全书、年鉴、各种教科书及综述等。三次文献具有综合性高、针对性强、系统性好、知识信息面广的特点。三次文献又称为参考性文献,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可直接参考、借鉴和利用。三次文献源于一次文献,又高于一次文献,是一种再创性文献。,4、一、二、三次文献之间的关系从文献的角度看,一次文献是人们检索与利用的主要对象,二次文献是文献信息的检索工具,三次文献是人们考查数据、事实信息的主要信息源。,三、按信息的表现形式划分1、文献型信息源存储语言文字形式信息的各种载体的集合。2、非文献型信息源数值型信息源声像型信息源多媒体信息源实物及口头信息源,四、按信息内容的保密程度划分有公开信息源、半公开信息源和非公开信息源。五、按信息内容的应用范围划分分为科技信息源、经济信息源、管理信息源及生活信息源。六、按信息传输形式划分(1)网络信息源:各种网络上的信息集合。(2)非网络信息源:不用通信设施就能获得的信息集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