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64434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讲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主要内容,1.1人类正步入信息时代1.2人类学习方式及其演变1.3信息素养和当代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1.1人类正步入信息时代,一、步入信息时代的两大技术杠杆及其文化内涵二、当代信息技术在文化教育三大基石中引发的革命三、教育信息化,一、步入信息时代的两大技术杠杆,步入信息时代的两大技术杠杆多媒体和Internet(信息高速高速公路)多媒体计算机较以往计算机的两个显著特点第一:使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迅速拓展;第二:使计算机更加人性化,变得简单易学,便于普及。,我国互联网网络发展迅猛2010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络迅猛发展带来的问题:社会问题法律道德伦理.,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连为一体,这是人类智慧的联网。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已成为信息时代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成为使人类走出工业文明、印刷时代,步入信息时代的两个最重要的技术杠杆。而掌握、驾驭多媒体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则成为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能否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这正是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这两个概念的社会文化内涵。,二、当代信息技术在文化教育三大基石中引发的革命,(一)阅读方式的变革1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2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3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二)写作方式的变革1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2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3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4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wiki),(三)计算方式的变革1借助各类信息技术的统计与高效运算已成为当代最基本的计算能力。2文字的数字化使计算机从语言上升为文化,使读、写、算融为一体,并要求编程和数据库管理的能力越来越普及。3图像、声音、影视的数字化使人类进入了“虚拟现实”中的计算机仿真世界,并使数字化成为人类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重要文化方式、生存方式、教育模式!运用信息技术建模、仿真与预测的能力将会越来越重要。,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文化教育变革的急剧与深刻。传统教育注重文化的传承,现代与未来教育在文化传承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人的创新性,由此实现对文化的不断超越。文化的超越有量变也有质变,每当文化的根基发生实质性变化时,文化的质变显然是不可避免的了。,三、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造,从而大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教育信息化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包括了从宏观教育规划、战略、管理信息化,到微观学习环境、学习模式、评价模式的信息化等教育系统的所有环节。,1.2人类学习方式及其演变,一、什么是学习方式二、人类学习方式演变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一、什么是学习方式,学习:(一般意义)文化知识的学习学习:(哲学、人类学层面),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方式学习者在学习知识和技能时所采取的途径、形式、程序和手段(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学习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学习方式揭示了不同时代学习内容与形式的特点,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人类学习活动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学习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对应关系:,学习,生产,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关系,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学习关系包括:教师与学习伙伴;校园文化;学习的物质条件和资源;各种学习环境:与学习相关的政策和体制等。,二、人类学习方式演变发展的三个里程碑,1.第一个里程碑文字的产生引发教育模式的质变:使书面语言加入到以往只能借助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进行的文化教育活动中,超越了人类文化传播的时空障碍,扩展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提高了学生抽象思维和学习能力,并成为学校诞生的关键性因素,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独立出来。,2.第二个里程碑印刷术的产生引发教育模式质变:突破了文字书写速度慢、效率低等不可逾越的障碍,使印刷体的书籍、课本成为文化的主要载体,由此大大加速了文化的传播和近、现代教育的普及。,3.第三个里程碑当代信息技术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人类学习方式正在从印刷时代跨入信息时代。人类的智慧将会创造出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一套全新、高效的学习模式,从而大大提高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学习与创造能力。,1.3信息素养和当代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一、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及其意义二、信息素养与ICT技能三、正确认识和对待当代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一、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及其意义,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acy),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的定义: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7年,信息专家PatrieiaBreivik的定义: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的价值,选择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定义: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综合定义:信息素养包括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并将这些能力用于信息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综合能力。,信息素养内在结构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有信息素养的人是指那些不仅懂如何学习、而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的人。信息素养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21世纪,受教育者不再是一个只会吸纳大量事实信息的人,而是一个指导如何检索、评价和应用信息的人”。,二、信息素养与ICT技能,ICT(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由英文IT和CT组合而成,译作“信息与交流技术”。,ICT技能包括:信息检索技能;信息评价技能;信息管理技能;信息加工技能;信息表达技能;信息交流技能。,三、正确认识和对待当代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