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移动通信技术试验总体情况.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63860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代移动通信技术试验总体情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代移动通信技术试验总体情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代移动通信技术试验总体情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试验总体情况介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2,主要内容,3G技术试验背景及总体安排3G技术试验第一阶段情况WCDMATD-SCDMAcdma20003G技术试验第二阶段计划,3,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试验原则,基本原则2001年初信息产业部确定了中国3G发展原则:“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信息产业部六个司局组成3G领导小组信息产业部决定先行进行3G技术试验,提出“积极、稳妥、科学、求实”的要求启动3G技术试验2001年6月22日,信息产业部成立3G技术试验专家组(3GTEG),负责实施3G技术试验专家组由来自国内运营、设备制造和科研、学院的专家组成,4,3G技术试验的目的,验证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功能、性能及其互联互通、兼容性、互操作性,了解和掌握系统和设备成熟度为制定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运营许可、技术选择、频率规划、业务和资费管理等提供技术依据推动和促进第三代移动通信整体产业技术进步和发展壮大为我国制定、验证和完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网络建设、网络规划和优化、网络过渡、业务开发等积累经验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运营模式和业务类型,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业务示范提供一个可靠的试验环境,5,3G技术试验总体安排,对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种技术试验;整个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MTNet进行WCDMA测试单系统的业务、功能和性能单个厂家终端的业务、功能和性能多厂家终端与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无线接口多厂家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Iu接口WCDMA与GSM之间的互操作测试:漫游、切换WCDMA系统主观评测TD-SCDMA(TSM)单系统测试2GHzcdma20001X测试第二阶段:在运营商网络和MTNet进行试验网络技术试验阶段重点对3G技术的网络性能进行全面测试对容量、覆盖和不同系统间干扰进行测试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2G和3G之间兼容性进行测试考虑进行R4阶段设备的测试工作,6,统一的试验环境和配置,7,WCDMA单系统测试阶段的配置,8,WCDMA网络技术试验的配置,9,切合实际的技术规范和试验进程,技术规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试验采用的技术版本;确定试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制定/修订全套的技术规范和测试规范总体技术规范和测试规范设备技术规范和测试规范接口技术规范和互操作测试规范系统及设备主观评测规范共制定规范40多册,对带动设备制造、仪表开发和业务运营等3G产业环节提供技术基础试验进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试验时间表;制定配套的规定,10,主要内容,3G技术试验背景及总体安排3G技术试验第一阶段情况WCDMATD-SCDMAcdma20003G技术试验第二阶段计划,11,WCDMA第一阶段第一次测试简介,10套系统参加测试国内2套:华为、中兴国外8套:阿尔卡特(+富士通)、爱立信、北电、诺基亚、西门子(+NEC)、朗讯、摩托罗拉(华为核心网)、UT斯达康;标准版本不统一含3GPPR992000年6月、9月、12月和2001年3月四个版本终端只是网络验证工具,不单独测试多数厂家使用测试终端模拟器部分使用“手机”,只能演示或测试简单话音业务,耗电大、简陋,12,第一阶段第二次测试-主要特点,采用统一标准版本:采用3GPPR992001年6月版为基础,增加到2002年3月的部分重要修改项(CR);与目前国际上多数试验和商用的版本比较一致多数厂家可以或经过努力后可以实现系统:在第一次测试项目的基础上,侧重增加无线网部分测试项:所有必选测试项目必须使用(试)商用手机配合系统测试商用/预商用手机:对终端业务和功能、射频和电池测试;手机测试与一个系统进行全面测试,与另一个系统互通测试进行2G/3G漫游测试,以及全系统性能测试,13,单系统测试阶段信令的监测点,14,终端设备测试内容,基本功能空闲模式、系统信息和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呼叫和会话管理基本业务及补充业务无线指标测试电池性能互通测试,15,WCDMA第一阶段第二次测试-2G/3G漫游,2G/3G漫游网络配置GSM/GPRS平台使用MTNet的西门子MSC和BSS(后增加诺基亚BSS)、诺基亚的2GGSN设备、华为的短消息中心,由此形成一整套2G公用系统所有12套WCDMA系统与这套2G公用系统,配合进行2G/3G自动漫游功能测试2G/3G漫游、切换测试情况所有漫游和切换仍然不够成熟。相对而言,漫游成功率较高,但是不同终端和系统间还存在兼容性问题,如个别厂家在漫游时不能同时提供安全性机制。系统间切换,特别是不同厂家的系统间切换很难实现,16,系统间测试配置,西门子提供,诺基亚提供,诺基亚、华为各一套,17,性能测试的目的,了解目前各厂家3G系统设备的成熟度和稳定性,作为初步判断设备商用水平的参考依据对3G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包括话务模型、测试仪表、测试方法等,18,性能测试方法端到端性能测试,19,性能测试方法核心网性能测试,UTRAN,V(G),MSC/VLR,HLR,UE,CSAMR12.2,业务量,产生器,UE,CSAMR12.2,UTRAN,SGSN,HLR,UE,PS384/64,业务量产生器,GGSN,Internet,Streaming,Server,(e.g.VOD),20,性能测试项目,本阶段试验性能测试的项目主要有三类,共七项:核心网性能测试CS域性能测试PS域性能测试端到端性能测试CS域呼叫测试PS域呼叫测试CS域和PS域混合呼叫测试CS域和PS域长时间呼叫保持测试移动性管理性能测试软切换,21,WCDMA(系统)第一阶段第二次测试总结,功能上比第一次测试有很大提高,性能有较大提高,大多数系统稳定性较好测试项通过率普遍较高,平均通过率达到了94.4%。个别厂家由于Iub接口不开放和不完善,造成的部分必选项未通过,少数厂家还有很少量的其他功能项不支持个别系统在测试期间出现设备损坏、性能测试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在配合系统测试时,大多数的手机软件还在不断升级,功能和稳定性有待完善和提高;少数表现良好手机和系统互操作存在一定问题;本次试验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无线(Uu)接口互操作,22,WCDMA(手机)第一阶段第二次测试总结,基本功能和业务都已具备,但成熟度与系统之间还存在差距外观和人机界面已达到或趋近商用水平部分手机一些关键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WCDMA/GSM系统间切换和漫游、PLMN选择、安全功能对电路域数据业务重视程度有差异,不同厂家间研发进度上有明显差距部分手机稳定性有待提高,个别手机较好电池性能有待提高,23,WCDMA系统互操作测试(IOT),Uu接口互操作测试由诺基亚、摩托罗拉、NEC、LG、爱立信5个厂家的双模手机,与参加本阶段技术试验的12套系统,进行手机与系统间的互操作测试与系统测试和单终端测试时相比,手机软件都进行了升级,多数手机的功能有较大完善,稳定性也大幅提高,前期没有通过的测试项基本都完成了。各方面改善迅速。测试项通过率普遍比较好,绝大多数组合已经满足基本功能的互通极少数的组合存在个别问题,表现在:不同品牌终端间视频电话互通仍需完善,底层信令已通,但视音频的协商还存在问题2G/3G漫游功能不够稳定部分组合在软切换、并发业务功能不够完善Iu接口互操作测试每个系统厂家至少与其他2个系统进行IOT测试,绑定IOT双方核心网子系统和无线网子系统交互进行测试结果良好,24,2GHzcdma2000试验情况,6月初部决定启动2.1GHzcdma20001X测试参与厂家9套系统:华为、中兴、北电、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三星、大连寰宇、首信(东信)3种手机:三星、LG、高通测试内容系统重点进行射频部分的测试手机进行完整的测试测试结果部分终端性能有待提高,25,TD-SCDMA试验概况,基于GSM/GPRS核心网的TD-SCDMA系统系统设备测试情况测试内容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测电路域的部分业务、无线接口和射频部分内容,2002年3月已完成第二步骤主要是分组域部分、移动性管理、A、Gb接口、智能天线等,2002年12月已完成演示智能天线对系统性能的改善显示基站接收机的多径情况智能天线的波束演示工具:基站计算得到的上行链路的波束情况及下行发送的波束情况显示BER和发射功率仿真8个用户以不同速率围绕基站运动,26,测试结论和意义,测试结论该系统可支持蜂窝移动通信的基本功能,能够支持电路和分组的业务,其中分组下行数据速率最高为148kb/s,并支持FTP,HTTP及PacketVideo等应用业务。初步验证了智能天线的作用及对系统性能的改善;终端设备目前仍然为测试终端,在一些业务和功能上尚与系统端存在差距;该系统目前尚有个别功能不具备,如非对称业务、多时隙捆绑、支持384Kb/s业务,需要在后续版本中逐步完善;测试意义测试结果增强了各界对TD-SCDMA的信心为国家启动TD-SCDMA的产业化项目和制定TD-SCDMA发展策略,提供了技术依据;推动了TD-SCDMA的研发进程。,27,TD-SCDMA目前研发进展情况,TD-SCDMA技术本身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国内在2G和3G产业方面的经验为发展TD-SCDMA产业奠定了基础我国频率规划出台,TD-SCDMA产业联盟不断壮大,为TD-SCDMA创造了发展条件TD-SCDMA产业联盟已发展到14家开始形成系统、终端芯片和终端,测试仪表等TD-SCDMA的产业链,28,主要内容,3G技术试验背景及总体安排3G技术试验第一阶段情况WCDMATD-SCDMAcdma20003G技术试验第二阶段计划,29,网络技术试验的目的,进一步验证3G系统和终端的技术性能和成熟度网络技术试验是加快3G设备成熟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为3G业务运营做好准备全面了解3G系统产业化状况,为我国制定3G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提供技术依据在实际网络环境中充分验证3G技术标准,为我国尽快制定和发布完整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创造条件,30,信息产业部统一领导,统筹安排在2GHz频段建设三种技术试验网,进行全面测试参与第一阶段MTNet测试的国内通信运营企业、通过第一阶段MTNet测试的系统设备制造企业、所有国内外3G终端企业自愿参加网络技术试验的性质为技术试验,不与现网互联与运营许可、商用试验无关,3GTEG第二阶段-网络技术试验阶段,31,地点和规模,地点WCDMA、cdma2000网络技术试验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进行TDSCDMA网络技术试验在北京、上海、成都或重庆进行系统基本配置要求每个厂商每种技术可以提供1套系统,包括:1套核心网设备、2套基站控制器及5-10台套基站总体计划2004年3月启动测试工作2004年9月完成测试和总结工作,32,试验网组网方案-无线网络组织,系统及全网性能测试每种技术的无线覆盖区域应考虑不同的传播环境条件本地网内,单厂家无线覆盖区域应面向一个确定的区域,不同厂家之间的无线覆盖有所重叠,以保证形成一定的连续覆盖区域无线干扰测试在北京,三种技术覆盖区域应有彼此重叠区域3G与2G干扰测试,应考虑WCDMA与GSM900/1800;cdma20001X与800MHzcdma基站共站,33,试验网组网方案,话路网网络结构,34,总体测试内容,网络性能测试WCDMA、EV-DO,TD-SCDMA无线组网性能测试单系统网络性能测试本地网络测试移动业务与应用测试基本业务和高层业务集中在IOT和API无线干扰测试3G技术之间TD-SCDMA之间2G与3G,PHS与3G技术,业务支撑系统计费网管设备及接口互操作测试SIM-MEUu,Iur单系统内和IOT新技术测试WCDMAR4等,35,测试环境,外场环境的测试网络性能业务支撑系统无线干扰终端业务路测移动业务与应用,MTNet环境的测试互操作测试SIM-ME系统间切换和漫游等新技术测试系统与终端测试新终端业务与功能测试系统增强性测试,36,移动业务与应用组网,终端业务能力测试业务平台测试终端与平台的兼容性承载网络的业务性能测试,37,移动业务与应用(2),WCDMA/TD-SCDMAWAPLCSMMSJava流媒体(O)短消息,38,移动业务与应用(3),Cdma2000WAPMMSJavaBrewGPSone短消息,39,我院在3G方面进行的工作,成功组织3G侯选技术的提交和评估工作,使TD-SCDMA成为国际标准牵头完成全套3G技术规范的制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成功组织和实施了3G技术试验组织完成3G知识产权(IPR)评估工作开展3G许可证发放等相关政策的研究3G业务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建设国际一流的检测试验室,在终端、系统和移动业务和应用等方面不断积累,推进3G产业链的协调发展,40,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