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传播的过程与模式.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63745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模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模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模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模式,2,本章课外阅读书目,1.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2.,3,第一节传播过程,4,一定义、特征,5,过程:指事物运动的程序与状态。任何客观事物都可以表述为一个运动过程。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用“过程观”来审视传播活动,摆脱了人们最初将传播视为静止、封闭、孤立和微观的缺陷,而使人们对传播的认识走向动态、开放、联系和宏观。,6,特征: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在实质上则是传者和受者的意义活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序列性:表现为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结构性: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结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构特点。,7,结论:传播是由多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流动过程。人们对“传播过程”的认识经历了从单向、孤立、封闭到双向、多元、联系的过程,因而,相关研究也便经历了:“线形传播过程”“控制论传播过程”“系统论传播过程”三个阶段。,8,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1、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2、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3、讯息-即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5、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9,二传播过程模式,10,模式: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它是理论的简化形式(再现),而非解释理论。模式有文字、图表、数学等多种形式。传播学研究利用模式方法,意在表征传播的基本结构与过程,以及过程中诸要素间(效果、受众、媒介等)的关系。,11,传播模式的主要功能,1.构造功能:揭示各系统之间的次序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识。2.揭示功能:揭示尚未明了的问题,获取对未知关系某一认识。3.启发功能:启发探知新的未知的事实与方法,引导人们关注某一要素的核心环节。4.简化功能:使得传播研究者可以跳过一些要素,简化步骤,直接抓住问题的本质。5.预测功能:可以为估算各种不同的结果可能发生的概率提供基本依据,研究者可以据此建立假说,对事物的过程与结果进行预测。,12,线形传播过程,13,拉斯维尔模式(1948)拉氏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过高地估计了传播的效果;忽视了反馈对传播的重要影响。,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渠道媒介,对谁接受者,取得什效果效果,14,拉斯韦尔模式的意义,1、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过程。2、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框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15,拉斯韦尔模式的不足之处,1、直线性:即传播学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性传播过程。2、孤立性:即它丝毫不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16,香农韦弗模式(1949)讯息信号接收还原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间传受的信息往往有差别,这多是由于噪音的干扰;能够消除噪音的是讯息中的“冗余信息”,它有抗干扰的作用,同时不会影响讯息容量的增减。,信源,噪音,发射器,接收器,信宿,17,香农-韦弗模式的意义,为传播过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引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社会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形成对讯息的干扰,这对于社会传播过程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也为以文理解和的考察传播过程打下了基础。,18,香农-韦弗模式的缺陷,它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如果把这个模式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行不通的。,19,线形传播过程模式的缺陷:它是一种线性思维,没有考虑到反馈。机械地把传播者和受传者分隔开来,没有看到两者角色的互补性和互相转化性。把传播过程看成是一个孤立的过程,没有考虑到传播是一个系统,具有特定的社会背景。,20,控制论传播过程,21,1、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22,该模式与直线型模式的区别,1、这个模式里没有传者和受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2、其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释码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23,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的缺陷:,1、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2、它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24,2、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25,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的意义:,它是对其循环模式的修正,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它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接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26,施拉姆在该模式中首次提出“反馈”;传播学中的反馈就是受传者在接受信息后做出的各种反应。对于传者,它可以检验传播效果,并据此调整和规划传播行为;对于受众,它是受众意见、需要、态度的表达渠道,受众可据此更积极主动地介入传播过程。,27,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的缺陷,它依旧没有考虑大盘更为广泛的社会过程和社会背景对传播的影响。,28,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29,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的意义,它克服了单向直线的缺陷,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加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这一点加深了我们对噪音所起的作用。它的使用范围也比较普遍,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30,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的缺陷:,它仍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在这个模式中,唯一提到的一个外部影星因素是“噪音”,但是,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并不是以个简单的“噪音”概念所能够说明的。,31,系统论传播过程,32,1、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1959年,美国一对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夫妇赖利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系统模式(见教材P243),33,34,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的意义,这个模式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从这个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系统,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35,2、马莱兹克的大众传播过程系统模式,36,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37,1663年,德国学者马莱兹克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系统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他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者影响力的集结点。,38,马莱兹克系统模式的意义:它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它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者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它是一个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将大众传播过程细分为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社会过程;既指出了传播过程的社会制约性,也指出了其中的心理变量,较以往研究更为系统、全面,更具社会性。,39,传播模式小结,传播模式经历了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三个阶段。前两者都是对传播过程内部的微观认识,后者是对传播过程外部关系的宏观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三个方面:,40,1.线性模式把传播视为单向流动的过程,它揭示了传播的基本要素,但是却忽略了反馈和社会环境对传播的影响。2.控制论模式在线性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反馈的概念,把传播看成是一个循环、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但是,这类模式仍然忽略了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3.系统传播模式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传播放入一个宏观的社会背景中加以考察,并视之为整个社会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41,通过三种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到,传播学的发展是由微观视角向宏观视角发展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逐渐摆脱简单化的过程。在系统模式下,对传播的研究必须综合考虑微观的和宏观的各种要素,在一个复杂多元的视角下考察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传播系统的运行。,42,三“媒介环境”,43,如何理解“媒介环境”?,1.定义:指由各种媒介营造的一种社会情境,这种社会情境是由传者、受者及广告商等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大众传播日益发达,社会个体与群体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媒介环境,人们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感知世界,大众传媒用各种手段搭建起一种仿真环境,人们在这个仿真环境中生活。,44,2.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人类传播活动(媒介)处于一种运动的状态,是社会系统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综合传递的纽结点。3.研究传播活动所处的动态社会背景媒介环境/媒介生态成为传媒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4.媒介环境对受众人格存在着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电视暴力和电视色情方面。,45,5.媒介环境包括: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竞争环境6.媒介环境的研究内容:媒介的生态环境人的生态环境,46,本章结语,学完本章课程,你应当能够:掌握过程、传播过程和模式的概念;理解线性传播模式、控制论传播模式及系统论传播模式的优点及不足之处。,47,思考与练习,1.对传播过程应如何理解和分解?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和循环模式的区别是什么?3.从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谈谈大众传播过程的制约因素。,48,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1.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传播学的主要任务,如施拉姆所言,是研究传播的过程和效果。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以下要素构成的: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讯息,即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构成与影响传播过程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绝不仅是以上几种。即便是在上述五种要素中,不少要素还可以做进一步分解,这种分解一般是作为传播过程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在任何一种人类传播活动中,它们都是缺一不可。传播过程具有以下的特点: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在实质上则是传者和受者的意义活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序列性:表现为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结构性: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结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构特点。“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49,2.区别有:传播者与受传者不同。在线性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一方只能是传播者,另一方只能是受传者。而在循环模式里,则没有二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中。传播模式的重点不同。线性模式重点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首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有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5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而循环模式的重点则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释码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传播模式的方式不同。线性模式属于单向直线模式。这些直线模式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缺少反馈的环节,因而,线性模式没有解释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而循环模式则不同,它克服了线性模式的缺点,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循环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50,3.1963年,德国学者马莱兹克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系统模式。在此模式中,他吧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一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从他的系统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大众传播过程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同僚群体、社会环境及其所出的组织、媒介内容的公共性所产生的约束力、受众的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来自讯息本身以及媒介性质的压力或者约束力等。第二,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受传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作为群体一员的受传者(受众群体对个人的影响)、受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讯息内容的效果或影响、来自媒介的约束力等等。第三,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传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这种选择和加工也可以说是传者背后的许多因素起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受者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接触,这种选择当然也是基于受者本身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需求做出的。此外,制约媒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者对媒介的印象,而这种印象是基于平时的媒体接触经验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