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62897 上传时间:2020-05-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与世说新语,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世说新语,刘义庆撰,古代笔记小说集。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述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篇幅短小,语言简练,辞意隽(jun)永。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世说新语卷六残卷,此为唐代遗本,本件相当于世说新语中的“豪爽”门,现藏于日本。,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一、字音,尊君在不()歆()辄()难之宁可以急相弃邪()王欲舍()所携()人遂()携拯()如初,fu,xnzh,y,shxi,suzhng,世说新语两则,期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嬉戏,“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舍弃,问题研究:,1、“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敝人卑职陛下令尊寡人足下令郎老朽麾下,敬词有谦词有,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拉,回头看,全文翻译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外出,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朋友仍然不来,陈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他走后朋友才来。他的儿子陈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大门外玩耍。朋友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长时间不见您来,已经走了。”这位朋友便发火骂道:“真不是人!和别人约好一快儿走,却扔下别人,自己走了。”元方便说道:“您和家父约定中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来,这是不守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想跟陈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家的大门。,考考你:,补出课文中的省略部分。,例如:期日中,过中(友)不至,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友,于,元方,家君,君,家君,人,君,君,梳理故事情节,开端:期行不至,太丘舍去。发展:客问元方,怒骂太丘。高潮:元方驳客,无信无礼。结局:客惭下车,元方不顾。,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告诉人们诚信是立世之本,要人们做一个守信的人。也赞扬元方的聪敏。,世说新语两则,2、“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4、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勇敢、明理(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5、审美评价年纪虽小却明白事理,落落大方,但没有给别人改过的机会。(2)客人不守信用,为人不讲礼貌,但知错善改。,(1)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地比喻,凝练生动的语言,点出了人物与环境的特点,使之跃然纸上。,小结,乘船,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优劣。,全文翻译乘船,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呢?”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了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那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如将乘船一文分为四个层次,你准备怎样分?,第一层:(开头到“何为不可”)写二人对别人搭船一事各持己见。(故事开端,起因:乘船避难,有人依附。)第二层:(“后贼追至”到“弃邪”)写王郎欲毁约,华歆坚守诺言。(故事发展:贼人追至,欲舍所携)第三层(遂携拯如初)(故事高潮:不离不弃,遵守诺言。)第四层(末一句)写世人以此事评定二人品行。(结局:世人评价。),2、这则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诚信是立身之本,一个人要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言。,3、审美评价,对要求乘船的人,华歆感到为难,王朗同意。作乱的人追上来,王朗想抛弃,华歆拯救。说明华歆的品行高于王朗,说明了一个人要做到诚信于人。,诚信是砍倒父亲最心爱的樱桃树仍敢于承认的勇气诚信是十指被插入竹签后仍不出卖同志的信念诚信是春天播下的种子秋天里结出丰硕的果实诚信是推倒了墙变成桥,是人与人之间真切的情感纽带诚信是祖国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是我们担起历史的重任时对祖国母亲自信的一笑。,诚信是什麽?,综合练习第一部分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华歆()辄()携()拯()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过中不至(过:)去后乃至(乃:去:)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元方入门不顾(顾:),xn,zh,xi,zhng,超过,才离开,丢下,抛弃,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回头看,歆辄难之(辄:)幸尚宽,何为不可(幸:)王欲舍所携人(舍:)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所以:)既已纳其自托(托:),当即,幸而,恰巧,扔掉,抛弃,的原因,请托,请求,看谁的记忆力好:,世说新语是()(朝代)的()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南朝宋,刘义庆,志人小说,直叙其事,第一回合,世说新语两则,翻译-大挑战,第二回合,世说新语两则,4、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与别人约好了一起走,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世说新语两则,6、君与家君期日中。过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您和我父亲约好了正午时候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7、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