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评价检测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61580 上传时间:2020-05-2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评价检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评价检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评价检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4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病了”是指()A.改革使国家四分五裂B.改革使执政党失去政权C.改革失误带来许多问题D.改革使国家名称发生变化【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赫鲁晓夫改革在政策上的连续失误和一些不切实际的提法,给苏联党和国家带来了许多问题。A、B、D与史实不符,故答案为C。,C,2.右边的照片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位著名领导人,他是()A.斯大林B.杜布切克C.卡达尔D.赫鲁晓夫【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中人物是卡达尔,匈牙利改革的领导者。,3.“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世界各国能否走同一种模式的发展道路取得成功呢?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作出了回答()A.按照列宁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上了强国之路B.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C.走东欧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成功演变D.走改革开放之路,进行冷战【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二战后,东欧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4.观察这两幅漫画,第二幅在天堂里的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惊呼:“Icantbelievemyeyes!”漫画反映的是()A十月革命发生了B世界大战爆发了C苏联解体了D东欧剧变了,【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第一幅漫画中图标的分解破碎,第二幅漫画中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惊呼可判断为苏联解体。,5.(2010宁德中考)1991年,强大一时的超级大国苏联结束了它辉煌而又悲壮的历程。下列与苏联解体直接相关的人物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1991年12月底,苏联正式解体,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叶利钦控制全局。,6.1992年,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写的国名应是()A.沙皇俄国B.俄罗斯C.苏维埃俄国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辨别能力。1991年底,苏联解体,独联体成立。莫斯科属于解体后的俄罗斯。因此他在寄信人地址中写的国名应是俄罗斯。,7.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上台改革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苏联“819”事件A.B.C.D.【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和排序能力。结合教材知识,时间是1953年,时间是1985年,时间是1959年,时间是1991年。,8.下列主题中,最符合20世纪5090年代初苏联、匈牙利等国历史的是()A.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C.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20世纪5090年代,苏联和包括匈牙利在内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改革大多失败或成效不大,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动荡,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发生剧变,1991年底,苏联解体,所以D项符合题意。,9.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相同外因是()A.苏联模式的僵化B.戈尔巴乔夫的影响C.东欧和苏联体制改革的弊端D.西方各国推行的“和平演变”政策【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分析所列选项,可以看出A、B两项是苏联解体的内因,C项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共同因素,也是内因。,10.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和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说明()社会主义仍有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局部倒退和反复,不会改变其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只有中国才适合走社会主义道路A.B.C.D.,【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以沉重打击,但这只是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挫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仍在进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说明社会主义仍有强大生命力。所以的理解是正确的。,11.二战后,亚非拉国家掀起了民族独立的浪潮。下列国家中最早独立的是()A.印度B.纳米比亚C.埃及D.古巴【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比较能力。,12.(2010河北中考)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不仅使非洲国家失去了经济资源,也使非洲国家失去了政治尊严,那就是民族的独立和平等。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找回“政治尊严”的是()A万隆会议的召开B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D纳米比亚独立,【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非洲国家找回“政治尊严”,即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其标志性事件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宣告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13.右图是古巴人民纪念建国50周年时拍摄的照片,请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张照片拍摄于()A.2006年B.2007年C.2008年D.2009年【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古巴建国是在1959年,2009年是古巴建国50周年。,14.为摆脱殖民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亚非拉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下面历史人物中不属于亚非拉独立运动领导人的是()A.罗斯福B.纳赛尔C.尼赫鲁D.卡斯特罗【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罗斯福是美国总统,推行“新政”,领导美国人民渡过经济危机。纳赛尔、尼赫鲁、卡斯特罗分别是埃及、印度、古巴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15.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哪个国家的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经过不懈的斗争,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的全部主权。,16.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其主要体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增多美国成为世界最富强的国家苏联解体非洲掀起民族独立的浪潮A.B.C.D.,【解析】选B。二战后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增多。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最富强的国家。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与二战无关。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民族独立的浪潮。,17.在巴勒斯坦地区实行“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的决议是在()A.一战以后的国际联盟大会上通过的B.一战以后的华盛顿会议上通过的C.二战后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D.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通过的【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8.(2009衡阳中考)1948年5月,就在以色列宣告建国的第二天,埃及、伊拉克等国组成阿拉伯联军,宣布对以色列进行“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圣战”的旗号主要体现了()A.宗教信仰的不同B.大国势力的插手C.石油资源的争夺D.领土划分的纠纷【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中阿拉伯联军打着与以色列作战的旗号是“圣战”,可判断与宗教相关,答案选A。,19.(2010资阳中考)杨兵同学写了一封致巴以人民的公开信,信中有知识性错误的语句是()A巴以冲突既有当地人的利益之争,也有局外大国的利益之争B巴以冲突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之争,也有现实问题之争C坚决反对法西斯侵略,维护中东和平D对耶路撒冷的争夺增加了中东和平进程的难度【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冲突,巴以冲突的原因错综复杂,A、B、D三项的叙述都是正确的。C项错误,因为随着二战的结束,法西斯势力被彻底摧毁。,20.结合漫画说明,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A.印巴冲突B.巴以冲突C.伊朗核危机D.恐怖组织【解析】选B。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的关键词是“中东问题”,通过漫画可以得出与此相吻合的是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4分,共50分)21.2011年是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外交关系开启的55周年。某校九年级历史复习课上王老师要求学生找出下列关于二战后非洲独立浪潮叙述中的五处错误,如果你是王老师的学生,相信你能很快发现并予以纠正。(要求:不能改变非洲独立浪潮这一主题),二战后,非洲的独立浪潮首先兴起于南非。1952年,曼德拉领导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建立了埃及共和国。1956年,埃及宣布将巴拿马运河收归国有。在北非独立运动的影响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独立运动逐渐高涨。1950年,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随后,非洲国家纷纷独立。90年代前期,津巴布韦获得独立,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结束。,(1)错误_:,改正:_。(2)错误_:,改正:_。(3)错误_:,改正:_。(4)错误_:,改正:_。(5)错误_:,改正:_。,【解析】本题是一道基础识记运用题。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是从埃及开始的,埃及属于北非,而埃及的这次运动的领导人是纳赛尔,是他的领导使埃及赢得了独立。1956年,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取得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欧洲统治非洲500年的历史从此结束。,答案:(1)南非:北非。(2)曼德拉;纳赛尔。(3)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4)1950年;1960年。(5)津巴布韦;纳米比亚。,22.在社会主义探索中,很多国家进行了改革,由于种种原因,改革的结果差别很大,但中国的改革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举出苏联历史上的两次改革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比较突出的改革。(6分)(2)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导致了怎样的严重后果?(4分)(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过哪些失误?(2分)(4)我国应当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中吸取哪些教训?(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2)、(3)题依据教材回答。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应结合苏联和东欧改革失败的原因,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答案:(1)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匈牙利改革。(2)1991年苏联解体;从1989年下半年,东欧国家的执政党下台,社会制度随之发生变化。(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答出任意两点即可)。(4)改革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革要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放在首位等(言之有理即可)。,23.认真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图一中的人物是哪国人?该国独立后,他和他的继任者对所在国家作出了怎样的贡献?(5分)(2)图二中的人物是哪国人?在他的领导下,该国走上了什么道路?(2分)(3)围绕图三的主权问题,该国进行了怎样的斗争?结果如何?(5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第(1)题应结合印度的独立与振兴的相关史实归纳。第(2)题考查古巴革命的相关情况。第(3)题应结合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斗争的史实回答。答案:(1)印度。尼赫鲁及其后继者在印度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科技领域成就卓著。(2)古巴。社会主义道路。(3)巴拿马人民多次掀起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1977年,美、巴签订巴拿马运河条约。结果:1999年,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主权。,24.2010年5月31日,以色列军队袭击试图进入加沙的国际救援船,造成数十人伤亡,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中东问题再一次引起世人关注的目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我们和你们一样,是正常的人,是想建造房屋、种植树木、谈情说爱以及与你们一起生活的人。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个机会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华盛顿的讲话,材料二2010年5月25日,以色列空军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区进行多次袭击,造成约20人受伤。以方称此次袭击是对巴勒斯坦武装分子从加沙向以色列南部地区进行袭击的报复。,材料三,(1)材料一中的“血和泪”指的是什么?材料反映了拉宾的什么愿望?(4分)(2)材料二中冲突双方的极端势力往往用“以牙还牙,以暴对暴”的方法对抗,这样做会产生怎样的后果?(2分)(3)仔细观察图一,你认为中东问题的焦点是什么?图二中东和平条件反映出当前中东问题依然是错综复杂,和平道路曲折而漫长。请你说出阻碍中东和平的因素有哪些?你能为漫画中的“和平鸽”寻找出路吗?(8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以色列”“我们正给和平一个机会”以及巴以冲突,可以得出答案。第(2)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认识到冲突和战争给双方带来灾难即可。第(3)题的第一问可根据图一中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判断焦点是巴以冲突。第二问实际考查中东动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三问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中东地区的动乱和流血冲突;反映了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2)只能是给双方人民带来更大的灾难,只能是两败俱伤。(3)巴以冲突;大国介入,民族、领土和宗教争端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应该通过谈判,用和平方式解决中东问题,不能诉诸武力,此外也可以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