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含答案历史唯物主义部分.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59728 上传时间:2020-05-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含答案历史唯物主义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含答案历史唯物主义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含答案历史唯物主义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画框者为答案)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单项选择题1 劳动是 A 社会存在和地理环境的统一 B 物质和意识的统一 C 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 D 理论和实线的统一2.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B 决定社会的性质的结构 C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D 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3.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A 通过生产力状况表现出来 B 通过社会心理表现出来 C 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D 通过社会革命表现出来4.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 它是社会革命的原因 B 它决定社会的性质 C 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D 它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5.生产方式是指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6人猿相揖别的标志是 A直立行走 B.手脚分工 C抽象思维 D.制造工具7 我国实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率的政策,目的在于 A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B要大力减少人口 C限制消费者人数的增加 D使人口再生产同社会生产保持适当的比例8 决定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的因素是 A物质生产力 B.精神生产 C国家的人口政策 D.政治制度9 整个社会面貌的决定因素是 A政治制度 B.精神文明 C人口素质 D.生产方式10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A劳动发展史 B、阶级斗争史 C政治思想史 D、生产关系11.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 C.民族关系 D.政治思想关系多项选择题1 由于我国人口增长太快,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包括 A 劳动力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 B 人口增加与消费品增长之间矛盾更加尖锐 C 人口增加与全民族素质提高之间矛盾更加尖锐 D 加重了国家、集体和家庭的负担 E 延缓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2.下列哪些属于天然的劳动对象 A.原始森林 B.深埋于地下的矿产 C.未开垦的土地 D.汽油 E.焦炭3.人类劳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表现在 A 动物的活动是有规律的,人的活动是无规律的 B 动物只能利用天然的条件,人则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 C 动物只能消极地适应环境,人则可以改造自然 D 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人类劳动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E 动物没有社会性,人则具有社会性4.人类当今面临的环境向题,主要有 A.环境污染 B.水源危机 C.森林毁灭 D.物种减少 E.臭氧层变薄5.当代日益严重的环境向题使我们认识到A.不能过分强调人类对自然的索取 B.只有维护生态平衡,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C.用科学、道德、审美辨证统一的标准对待自然 D.回到原始状态 E.要反对盲目乐观和悲观消极的态度6 社会存在的具体内容包括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 D.社会形态 E.上层建筑7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主要表现在 A 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 B 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 C 它为人类提供生产建设资源 D 它决定社会的性质 E 它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源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 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B它影响劳动生产部门的分布 C 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 D 它在某些方面制约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它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来制约社会发展9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是因为 A.它不决定社会性质 B.它不决定社会制度更替 C.它的作用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才能体现 D.它对社会的作用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E.它对社会不起作用10 人口生产的特点包括 A 周期性长 B.通过婚姻、家庭关系进行 C 其目的于生育后代 D.具有较强的惯性 E.只服从于自然规律11.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A 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B 它是社会革命的原因 C.它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D.它决定社会形态的发展 E.它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12.人口因素之所以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因为 A.它本身受社会物质生产状况的制约 B.它不决定社会的性质 C.它不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D.它不是社会革命的原因 E.它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13.社会之所以必须有计划地对人口衽调节和控制,是因为 A.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B.适度的最优的人口状况,能加速社会发展 C.人口的数量和发展的速度不能自发地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D.适量的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E.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是社会革命能否胜利的根本原因14.我国人口问题突出表现为 A.人口数量多 B.在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 C.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D.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E.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失业人口增多15.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表现在 A.它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 B.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 C.它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它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E.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社会基本结构与社会形态的更替单项选择题1.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物与物的关系 D.人与自然的关系2.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对象 B.劳动者 C.劳动资料 D.科学技术3.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 A. 它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 B. 它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要素 C. 它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 D. 它能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4.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或方面的相互联系 B.产品的分配方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5.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 A.人们为解决纠纷而制定契约的产物 B. 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D. 剥削者欺骗被剥削者的产物6.国家的实质是 A. 调和阶级矛盾的机关 B. 全体居民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机关 C. 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 D. 凌驾于各阶级之上的独立力量7.国家政权的最主要成分是 A.军队 B.警察 C.法庭 D.监狱8.从高低不同层次,社会意识可分为 A.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B.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C. 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D.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9.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是 A.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 社会意识具有客观性 C. 社会意识具有抽象性 D. 社会意识具有普遍性10.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A.社会的发展史和自然界的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 C.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一样有其客观规律性 D.社会发展史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11.无数个人愿望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历史发展的“合力”,这是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唯意志论 D.宿命论多项选择题1.生产力是 A.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实际程度和能力 B.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C.包括人口因素在内的物质生活条件 D.人与自然的关系 E.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2.在生产关系构成中,所有制形式之所以起决定作用,是因为它决定着 A. 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B. 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地位 C. 生产关系的多样的形式 D. 产品的分配关系 E. 生产力发展水平3.社会意识 A. 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 由社会存在所决定 C. 具有相对独立性 D. 在阶级社会里,某些形式具有阶级性 E. 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而立即改变4.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差别在于 A. 社会心理是高水平的,社会意识形式是低水平的 B. 社会心理是复杂的,社会意识形式是简单的 C. 社会心理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 社会意识具有系统化和抽象化的特征 D. 社会心理无阶级性,社会意识形式有阶级性 E. 社会心理表现为情感,习惯等,社会意识形式表现为理论体系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A.它同社会存在变化的非完全同步性 B.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它有历史继承性 D.它的各存在形式之间相互影响 E.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6.下列精神产品哪些属于无产阶级的社会意识形式 A唯物史观 B.剩余价值学说 C.共产主义道德 D.社会契约论 E.国有化铁路7.下列哪些说法是指人们的社会心理 A.人们觉得大办婚事很体面 B.人的自卑和自大情绪 C.一个民族不甘忍受欺侮的反抗精神 D.共产主义道德 E.管理心理学8.社会形态的发展 A.是统一和多样的 B.是具体和历史的 C.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D.是客观的有规律的 E.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的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单项选择题1.社会基本矛盾是 A.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 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 社会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2.在社会生产中,工具的精细程度、机器的精密程度,生产社会化的规模、范围、程度等表明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社会发展的过程 C.生产关系的性质 D.生产率的高低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 A.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后才能产生 B.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有根源于经济基础 C.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变化是同步的 D. 一切经济成分都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4. 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只能是 A. 社会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 B.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C. 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的生产关系 D. 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6.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即 A. 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 B. 国家政权及其设施 C.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D. 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7.在上层建筑各因素中,居主导地位的是 A.政治 B.法律 C.道德 D.宗教8.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 共产主义道德和理想 B.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 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D. 社会主义的法律观点9.最早提出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家 C.资产阶级思想家 D.德国古典哲学家10.阶级的实质是 A.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B.由于社会地位和分工不同而产生的集团 C.一个集团统治另一个集团 D.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11.阶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 A.政治范畴 B.思想范畴 C.经济范畴 D.伦理范畴12.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表现在它是 A.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3.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在于 A.革命是质变,改革是量变 B.改革是质变,革命是量变 C.它们都是质变 D.它们都是量变14.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A.是对抗性的 B.是非对抗性的 C.是不相适合的 D.绝对适合的15.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 A.唯物史观 B.唯心史观 C.机械决定论 D.非决定论16. 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条件是A.人们的生活水平 B.生产力状况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头脑中的传统17.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他们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B.他们是历史规律的创造者C.他们是历史发展的决定者 D.他们是历史条件的超越者18. 承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是A.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B.唯意志论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宿命论的观点19. 杰出人物的产生是由于A.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B.主观愿望和客观规律的统一 C.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的统一 D.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统一20. 任何英雄人物都有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是A.机械决定论 B.历史循环论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21.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这是坚信A.群众自己解放自己B.群众运动都是合理的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群众意见总是正确的22. 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原则是A.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 B.为实践服务C.为现实服务 D.为政治和经济服务23. 科学在本质上是A.各种知识的总汇 B.具有阶级性的C.属于意识形态 D.知识的理论体系24、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社会制约条件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政治制度的性质 D.军事和战争因素多项选择题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是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 A. 它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 B. 它贯穿于每一社会形态的始终 C. 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 D. 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E. 它决定社会的面貌和发展趋势2.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阻碍作用表现在 A. 它会使生产力的发展遭到显著的破坏 B. 它会使生产力陷入完全停止状态 C. 它会消灭生产力中的积极因素 D. 它能把可能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E. 它使生产力的发展不能达到可能有的规模和速度3.下列哪些现象属于我国的经济基础 A.社会主义国有化铁路 B.社会主义商品交换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D.社会主义的劳动生产者 E.社会主义按劳动分配制度4.政治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意识形态 B.社会政治思想 C.社会法律思想 D.政治法律制度 E.政治法律机构和设施5.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发展特点是 A. 二者既相适应又存在矛盾 B.二者在相互矛盾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 在它们的推动下社会主义经济不断高速发展 D. 经济体制的改革必须适应上层建筑的要求 E. 社会主义的矛盾会发展为对抗性的6.在上层建筑中 A. 政治最直接地反映经济基础 B.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 国家政权是核心的部分 D. 思想既反映经济,又反映政治,并通过政治来反作用于经济 E. 政治和思想都根源于经济基础7.下列属于上层建筑的制度、设施和意识形式有 A.审判庭 B. C.医院 D.按劳分配制 E.8.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 A. 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 它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和一切社会形态内部发生量变的动力 C.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 它是解决阶级社会中的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 E. 它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9.既承认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又承认英雄人物对历史的重大影响作用的观点是 A.坚持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B.说明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作用是等同的 C.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 D.把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调和起来 E.说明对群众作用的肯定内在包含对个人作用的肯定10.党的群众路线是 A.从群众中总结出来的路线 B.满足群众的一切利益和要求 C.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D.根据群众利益所制定出来的方针、政策 E.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指 A.它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中 B.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主导或超前作用 C.它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D.它是生产力构成的独立要素 E.它是生产力构成实体性要素12.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包括 A.社会基本矛盾 B.在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斗争 C.社会革命和改革 D.科学技术的发展 E.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13.旧的社会历史观的根本缺陷是看不到 A.人们活动的物质动因 B.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C.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D.人们的社会活动背后的思想动机 E.人民群众的作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单项选择题1. 社会进步是指 A. 社会成员物质生活的改善 B. 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C. 阶级的消灭 D. 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2. 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A. 基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 C. 社会财富积累的多少 D. 社会成员能否团结一致3. 社会进步的动力在于 A.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的矛盾 B.物质文明的进步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先进和落后思想的矛盾4.人的本质 A. 是自私自利的 B. 在于人有思想会劳动 C. 在于人有同情心 D. 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的自我价值是指 A.不断奉献B.不断索取C.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6.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自由是人们 A.摆脱了客观规律的限制 B.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C.可以制造和消灭规律 D.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7.人类解放就是指 A.实现绝对自由 B.摆脱客观规律的支配 C.不受任何束缚 D.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8.唯物史观认为,人的自由是 A.超阶级性的 B.绝对的无条件的 C.头脑中想象的 D.相对的有条件的9.制约人的解放程度最主要的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程度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道德进步程度 D. 国家政权的性质多项选择题1. 社会进步 A. 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成正比例关系 B. 是指社会的前进和发展 C. 表现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中 D. 根本动力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E. 是通过新旧社会的更替来实现2.社会进步 A.表现为前进有曲折性 B.有时会出现暂时的停顿或倒退 C总是曲折的或一帆风顺的 D具有复杂性 E.通过社会形态的新旧更替来实现3.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包括 A.生产力发展水平B.生产关系的性质C.政治制度的性质 D.信息化水准 E.人的理性和正义感4.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主要特点是 A.主张具体的人性 B.主张抽象人性 C.脱离人的社会关系考察人 D.联系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考察人 E.重视人权问题5.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 A.提出天赋人权论 B.提出人性善恶论 C.主张抽象的人性 D.认为人性就是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 E.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人的本质 A.在于人有理性思维 B.在于人能创造会劳动 C.在于人有道德和理想 D.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E.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唯物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说明了 A.人的本质不是天赋的 B.不存在永恒的人性 C.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D.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 E.存在着普遍的共同的人的本质8.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在于 A. 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前提 B. 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C. 自我价值总是服从社会价值 D. 二者总是一致的,不会有矛盾 E. 二者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9.共产主义的科学含义是指 A. 共产主义理论或思想体系及其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 B. 它是先进思想家所提出的尚未经过实践检验的关于遥远未来的设想 C. 它是由科学理论所揭示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 D. 它是被压迫者合乎理性和正义的热情追求 E. 它是人们向往已久的大同世界10.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表现为 A. 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 B. 人的解放程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C. 人的解放不受社会进步程度的约束 D. 人的解放不影响社会进步的性质和水平 E. 人的解放程度可以超越社会进步状况11人的全面发展A.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实现B.指人的发展的最理想的境界C.指个人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D.指个人需要得到全面的丰富和满足E.指人的本质得到真正的实现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