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含提纲简答、论述题.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58406 上传时间:2020-05-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含提纲简答、论述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含提纲简答、论述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含提纲简答、论述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整理大全绪论1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2)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为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3)无产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创立马克思主义的。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答:(1)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2)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 (3)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答:(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在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公然申明自己的阶级性,申明自己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客观规律 。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5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答:(1)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还是当作行动的指南,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后继者都坚决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做法,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是研究的方法。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3)我国目前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有许多艰巨的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在中国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行动的指南,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6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答:(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从而形成了一部内容丰富并持续向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2)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又通过总结实践经验、理论研究和与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论战,不断把自己的理论推向前进。 (3)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4)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7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答:(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要求。(3)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不断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4)富于创造性,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出新理论,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8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答:(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3)实现共同理想必须以坚持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9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答:(1)理论联系实际之所以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首先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它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次,这是由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2)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我国今天面临的最大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3)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10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答:(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实践的产物,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今后还将在实践中继续获得新的发展。(3)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必须以已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一脉相承。(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有毅力,要勇于探索,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第一章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答:(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 (2)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二者关系问题上的错误。答:(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忽视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3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答:(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 (2)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4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答:(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也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5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1)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或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它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2)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第二,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6简述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答:(1)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2)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客观性,实践是客体的感性物质活动;第二,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3)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活动;第三,科学实验,是从事物质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7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因为:(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2)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3) 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以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8简述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答:(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9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答:(1)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2)认识事物联系的复杂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第二,必须抓住物质中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10简述新事物为什么必然战胜旧事物。答:(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东西,又吸收、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且添加了一些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中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他们的拥护和支持。11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答:(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动力就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12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答:(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13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或称共性和个性)是互相区别的,共性只是包含了个别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一般比个别更普遍、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4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答:(1)矛盾双方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主要方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看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首先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视支流。(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是主流。同时,我们必须承认在前进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那是主流。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发展大好形势。15简述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 答:(1)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作关节点或临界点。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发生变化,事物的质保持不变,量变突破关节点,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 (2)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界限,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时,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过度的范围。16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答:(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为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开拓道路;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2)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裹足不前。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17试述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答:(1)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的本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现象也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2)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现象不同于本质,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其次,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决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18简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1)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3)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4)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19试述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答:(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是确定的,但在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二者的区别又是不确定的。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原因,反过来也是一样。第三,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结果又反过来作用于原因并引起原因的变化。 (2)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有助于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有效地指导今后的行动。20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答:(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其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在科学研究中,要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性背后隐藏的必然性。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注意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去推动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做到有备无患,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21试述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答:(1)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可能性是目前尚不存在的,它还不是现实性;现实性则是已经存在的,它不再是可能性。不要把二者相等同。(2)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现实性不能离开可能性,它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的;可能性也不能离开现实性,它的内在根据存在于现实之中。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客观世界的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中实现的。(3)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其次,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实现,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22试述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答:(1) 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两个不同的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同时,内容与形式又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有一定的内容。内容和形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某一种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能成为内容,反过来也是一样。(2) 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内容发生了变化,形式或迟或早总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二,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形式和内容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循环的矛盾运动。(3)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化的决定。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内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4)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我们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创造新形式或利用旧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首先要重视内容,反对忽略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要反对抹煞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2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答:(1)辩证唯物主义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而不是单纯外力作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成果。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批判的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既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外国文化,既不要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排斥,而应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其有益的合理的内容,抵制其腐朽的、没落的东西。 24试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到否定之否定阶段,克服了前两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保留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使事物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因而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一方面,否定之否定规律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表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另一方面,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由于某些偶然原因的出现,事物的发展还可能有暂时的倒退。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或直线论。 (4)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丈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 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充满必胜的信心,不要因暂时的挫折而动摇。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准备克服各种困难,在曲折的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25简述意识的本质。 答:意识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人类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26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答: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其主要表现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3)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实现意识能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27简述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答:(1)规律就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客观性。规律是运动着的物质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普遍性。规律是在较大范围和领域内存在并起作用。28简述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答:(1)在社会领域,虽然人们的自觉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但人们的自觉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冲突,形成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2)支配人们的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3)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9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答:(1)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客现规律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更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第二章1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答:(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为什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答:(1)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2)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3)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3简述认识主体的含义及其性质和特点。答:(1)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2)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第一,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即自然性);第二,认识主体具有社会历史性;第三,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4简述认识客体的含义、构成及其性质答:(1)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构成认识客体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3)认识客体的性质:第一,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第二,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5.简述认识的本质及其理论意义。 答:(1)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揭示。 (2)认识的本质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 不可知论从根本上区别开来,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划清了界限。6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答:(1)唯物论的反映论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论的认识论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2)唯物主义从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为人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 (3)唯心主义从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原则出发,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主张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认为人的认识与外部世界没有联系。7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和根本区别。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在认识如何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着原则的区别。 第一,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是直观被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揭示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第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的观点,把认识看成是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过程,并且是一次完成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第三,由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因而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和辩证法的观点,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因此,认识的过程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也是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标志。8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各自的特点。答:(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却是表面的、不深刻的。(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它比感性认识深刻。9说明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答:(1)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即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透过现象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2)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这就要求人们在实践中把调查和研究结合起来。10说明为什么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答:(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为: (2)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3)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11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二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之间的具体的、个别的反映,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12简述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答:(1)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2)认识从客体方面来看:第一,客观事物本身是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统一体;第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第三,人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3)从认识主体方面来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13简要说明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答:(1)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时代的人的每一次具体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 (2)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 (3)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世代更替中才能得到解决。14简述真理和谬误的含义及其关系。答:(1)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谬误。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运动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2)真理和谬误的对立表现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真理和谬误是相互排斥的,是真理就不能是谬误,是谬误就不能是真理,二者不能混淆;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否定的,否定了真理必然导致谬误,否定了谬误才可能达到真理。 (3)真理和谬误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5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答:(1)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16简述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答:(1)任何真理总是包含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2)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17简述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答:(1)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受条件制约的,需要进一步扩展。 (2)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认识有待于深化。18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答:(1)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的一个环节。(2)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因为它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19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何现实意义?答:(1)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是否与认识对象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以检验。 (2)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并把这种实现出来的东西同原来的思想、理论相对照,从而判断其是否正确。(3)坚持实践标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旧的思想观念和旧的习惯的束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二,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人实际,在实践中汲取营养,敢想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20简述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答:(1)真理与价值是对立统一的; (2)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二者的区别;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价值是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3)真理与价值又是统一的、不可分的;表现在: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成功地改造世界,来满足人的需要,这是真理的价值属性;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的指导下形成的。 (4)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功能上。真理价值的功能: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21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答:(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第二,“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精髓。 第三,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反对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样,都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2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答:(1)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的领导路线和工作路线。(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表明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第三章1简述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1)地理环境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第一,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第二,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2)地理环境虽然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2简述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1)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2)人口因素虽然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它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物质生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3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1)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第一,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第二,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4生产关系的内容及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答:(1)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第三,产品的分配方式。(2)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第一,它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第二,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三,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第四,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5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答:(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第二,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6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答:(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非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7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答:(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是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范畴,它们包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要想达到预想的目的,就要使社会意识符合社会存在,否则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8简述生产力的含义及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答: (1)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2)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第一,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第二,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第三,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第四,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9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把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即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他要素中去时,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2)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其表现是:科学不仅作为生产和技术的结果,跟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后面总结、概括实践经验,而且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引导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3)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重大杠杆。首先,由科学技术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10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11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答:(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它确立、巩固和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妄图使它免予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12简述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答:(1)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2)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的有意识行动的产物,它随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而变化。(3)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例如,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建立起来以后,就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人们的头脑。13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答:(1)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2)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如果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不同地区、不同经济部门发展又不平衡,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就应该在此基础上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应该一开始就急于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导地位。 (3)实践证明,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因而是正确的。14试述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答:(1)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2)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3)根据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