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练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58031 上传时间:2020-05-2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练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统计学练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统计学练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 论填空题、 威廉 配第 的 政治算术 一书的问世,标志着统计学的诞生。、统计一词包括 统计工作 、 统计资料 、 统计学 三个方面的含义。、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大量观察法 、 统计分组法 、 综合指标法 。、统计的职能有三种,即 信息 职能、 咨询 职能、 监督 职能。、社会经济统计是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 数量方面的方法论 科学。、统计工作过程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即 统计调查 、 统计整理 、 统计分析 。、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叫标志,有 品质 标志和 数量 标志之分。前者的具体表现是 文字 ,表明事物的 属性 特征;后者的具体表现是 数字 ,表明事物的 数量 特征。、统计总体具有 同质性 、大量性和差异性的三个特点。、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 的统称。、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两种。二、判断改错题(下列命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女性”是品质标志。()、变量值是由标志值汇总得来的。()、一般来说,以绝对数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标志的承担者是总体,指标的承担者是单位。()、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名称的差异。()、任何一个统计指标值,都是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表现。()、统计是在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社会经济现象质的方面。()、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一个统计总体只有一个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三、单项选择题、对某市分行所辖支行职工工资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则统计总体是(c)。、市分行 B、全部支行 、全体职工 D、全体职工的全部工资、进行金融系统职工普查,则总体单位是(d)。、全部金融机构 B、金融系统的全部职工 C、每个金融机构 D、金融系统的每个职工3、某银行的储蓄存款余额(c)。、一定是统计指标 B、一定是数量指标 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指标 、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指标4、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职称 B、工资 、年龄 、体重、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d)。、性别、职称、文化程度、体重、某记账员的记账差错率是(c)。、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统计学中的变量是指(c)。、数量标志 、统计指标、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的统称 、品质标质、数量标志和指标的统称8、一个统计总体(d)。、只能有一个标志 、只能有一个指标 、可以有多个标志 、可以有多个指标、某班60名学生统计课考试成绩依次是:81分、92分、65分、75分,这些分数值是(d)。、指标 、标志 、变量 、变量值10、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A、“男性”是品质标志 B、“文化程度”是品质标志C、“平均年龄”是数量标志 D、“性别比”是品质标志四、多项选择题1、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有( abce )。A、数量性 B、总体性 C、具体性 D、变异性 E、社会性2、随着统计研究的目的和总体范围的改变,( ABCD )。A、总体可能变成为总体单位 B、总体单位可能变为总体C、指标有可能成为数量标志 D、数量标志有可能成为指标E、总体和单位、指标和标志均不发生改变3、按照标志表现能否用数量来表示,标志可分为( AB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变量标志 D、文字标志 E、交替标志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形变量的有( ABC )。A、存款计划完成百分比 B、定期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重C、年末存款余额 D、支行数 E、职工人数5、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形变量的有( AB )。A、支行数 B、职工人数 C、年末存款余额D、定期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重 E、存款计划完成百分比第二章 统计调查一、填空题1、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担负着 提供基本统计资料 的任务。2、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 准确 、 及时 和 完整 。3、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可分为 全面调查 和 非全面调查 。4、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可分为 统计报表 和 专门调查 。5、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 连续调查 和 不连续调查 。6、统计调查研究中搜集资料的方法有 直接观察法 、 问卷法 、 采访法 和 报告法 。7、普查的两个特点是:第一, 全面性 ;第二, 一次性 。8、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这些单位的 单位数少,但标志 占 总体标志总量 的绝大比重。9、典型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 有意识地 选取典型单位,即 有代表性 的单位。10、抽样调查是在全部调查单位中按 随机原则 抽取样本单位。二、判断改错题(下列命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1、统计调查是否准确、及时、完整,影响统计工作质量的高低。()2、调查对象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3、调查单位是调查目的承担者。()4、填报单位与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5、一般来说,调查项目较多时宜使用一览表;调查项目少时宜使用单一表。()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C)A、制定调查方案 B、确定调查计划 C、搜集统计资料 D、组织调查工作2、统计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有(D)A、大量观察法、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 B、统计报表调查和专门调查C、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D、直接观察法、报告法和问卷调查法3、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可分为(B)。A、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C、统计报表调查和专门调查 D、普查和抽样调查4、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依据是(C)。A、调查对象是否包括总体全部单位 B、调查资料是否全面C、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 D、调查期限的长短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C)。A、调查单位数的多少 B、调查资料是否全面C、是否对总体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 D、调查期限的长短6、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首要问题是(C)。A、调查经费的落实 B、调查干部的培训C、调查任务、目的和调查对象的确定 D、调查期限的确定7、调查时间是指(A)。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点或时期 B、调查工作开始时间C、调查工作结束时间 D、调查资料提交时间8、对银行职工基本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B)。A、所有银行 B、所有银行职工 C、每个银行 D、每个银行职工9、对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C)。A、全部设备 B、每台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 D、全部工业企业10、统计报表按主管系统不同,分为(B)。A、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面统计报表 B、基本统计报表和业务部门统计报表C、基层报表和综合统计报表 D、定期报表和年报四、多项选择题1、普查是一种( ACE )。A、全面调查 B、统计报表调查 C、专门调查 D、连续性调查 E、不连续调查2、一览表( BD )。A、只登记一个调查单位的资料 B、容纳的调查项目较少 C、容纳的调查项目较多D、可登记若干个调查单位的资料 E、当填报单位和调查单位不一致时采用3、非全面调查包括( ABD )。A、重点调查 B、抽调调查 C、普查 D、典型调查 E、统计报表调查4、对某校大学生素质状况进行调查,则( AB )。A、调查对象是该校全体大学生 B、调查单位是该校每一个大学生 C、调查对象是该校每一个大学生 D、调查单位是该校全体大学生 E、调查对象是该校每一个班级5、统计报表调查的特点是( ABCD )。A、自上而下统一布置 B、自下而上逐级填报 C、按统一的表式和规定项目填报D、按统一规定的时间报送 E、在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第三章 统计整理一、填空题1、统计整理是否科学,关键在于 正确地选择整理指标 和 恰当的分组 。2、统计整理的六个步骤是 设计方案 、 资料审核 、 统计分组 、 统计汇总 、 编制统计表 和 资料积累 。3、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 4、统计分组就是要把总体内 性质不同 的单位分开,使 性质相同 的单位归在一个组内。5、分配数列有两个构成要素,它们是 各组的名称 和 各组包含的总体单位数 。6、组距数列中,非开口组组距等于 上限减下限 ,组中值等于 。7、组距数列中,开口组组中值等于 。8、常见的次数分布主要有 钟形 分布、 U形 分布、 J形 分布和 反J形 分布。9、统计资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统计表 、 统计图 和 统计报告 ,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 统计表 。10、统计表从内容上看,包括 主词 和 宾词 两部分。二、判断改错题(下列命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1、统计整理的目的是要获得反映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资料。()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正确确定组数。()3、统计分组是统计调查的继续、统计分析的前提。()4、编制变量分配数列是否采用同限分组,要依变量是否连续而定。()5、变量分配数列的各组频率之和必须等于1。()6、组距数列中总是以组中值作为各组内变量值的代表值。()7、直方图常用来描绘变量分配数列的累积次数分布。()8、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决定于社会经济现象本身的性质。()9、钟形分布就是正态分布。()10、统计表可分为平行分组表和复合分组表两种。()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A)。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B、正确选择分组方法 C、确定组距和组数 D、确定组限和组中值2、按品质标志分组,分组界限有时难以确定,是因为(C)。A、组数太多 B、组数太少 C、标志表现不够明确,组界限含混 D、标志表现无法用数字表示3、按数量标志分组,就是要(B)。A、区分各个组之间的数量差别 B、通过数量差别来区分各个组之间的性质差别C、区分组内各个单位之间的数量差别 D、区分组内各个单位之间的性质差别4、有一连续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450,邻组组中值为475,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C)。A、375 B、400 C、425 D、4505、对某银行职工先按性别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工资等级分组,则这样的分组属于(D)。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复杂分组 D、复合分组6、在组距数列中,用组中值代表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D)。A、各个组的次数相等 B、各个组的组距相等 C、组内变量值相等 D、组内变量值呈均匀分布7、对同限数列,若某个总体单位的标志值正好与组限相同,一般将之(B)。A、归入较小组 B、归入较大组 C、归入两个组 D、去掉8、对统计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复合分组后形成的统计表称为(C)。A、简单表 B、分组表 C、复合表 D、汇总表9、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取决于(A)。A、社会经济现象本身的性质 B、社会经济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C、统计研究的目的 D、组限、组距的确定10、在对称分布中,(A)是最常见、最重要且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一种分布。A、正态分布 B、J形颁 C、偏态颁 D、U形分布四、多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的内容是( ABCD )。A、统计分组 B、统计汇总 C、编制次数分配数列 D、编制统计表 E、绘制统计图2、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ACD )。A、划分现象的类型 B、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C、反映现象内部结构比例关系 D、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 E、编制次数分配数列3、变量分配数列的构成要素有( DE )。A、分组标志 B、变量值 C、组中值 D、分组形成的各个组 E、各组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次数)4、在变量分配数列中,( ABC )。A、各组次数之和=总体单位总数(总次数) B、频率=次数/总体单位总数C、各组频率之和=1 D、各组频率之和=100 E、各组频率之和=总体单位总数5、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的构成要素有( ACDE )。A、总标题 B、计量单位 C、横行标题 D、纵栏标题 E、数字资料五、计算题1、某班学生的统计学考试分数如下:67 79 64 58 93 87 54 49 69 71 84 90 68 84 87 75 77 46 88 79 51 77 66 85 89 63 84 46 72 72 84 75 95 92 78 69 82 58 63 82 47 78 85试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次数分配数列表,并分别计算不及格(60分以下)、中等(6075分)、良好(7689分)、优秀(90100)的人数比重。2、某银行职工工资资料如下:月工资额(元)人数(人)频率(%)向上累积频率(%)向下累积频率(%)500以下5008008001000100012001200150015002000200030003000以上1525401003020155合 计250试计算各组频率及累积频率,并绘制频率直方图和次数分布曲线图。第四章 综合指标一、填空题1、总量指标的数值随着 研究范围 的大小而增减,只有对 有限总体 才能计算总量指标。2、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有 有名数 和 无名数 两种。3、检查中长期计划执行情况时,如计划指标是按计划期末达到的计划水平下达,应采用 水平法 检查;如计划指标是按全期累计完成总数下达,则应采用 累计法 检查。4、平均指标反映总体分布的 集中趋势 ,它是总体单位某一标志值的 一般水平 。5、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 各组变量值 ,一个是 各组单位数 。6、根据变量分配数列的权数资料的形式不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有 和 两种形式。7、众数是总体中 出现次数最多 的那个变量值;中位数是把各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 中间位置 的那个数。8、标志变异指标用来衡量平均数 代表性 的大小,可以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 均衡性 或 以及 稳定程度 。9、标志变异指标数值大小与平均数 代表性 成 反比 关系。10、是非标志的平均数称为 成数 ,标准差等于 ,在 p=0.5 时达到最大,最大值是 0.5 。二、单项选择题1、甲:1996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6964.64万人;乙:1996年广东省人口出生人数124.80万人,则(B)。A、甲是时期指标,乙是时期指标 B、甲是时点指标,乙是时期指标C、甲是时期指标,乙是时点指标 D、甲是时点指标,乙是时点指标2、某企业1999年计划规定某种产品单位成本降低8%,实际降低5%,则该企业本年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A)。A、103.26% B、3.26% C、62.5% D、97.22%3、甲:人口密度是平均指标;乙:人口密度是强度相对指标。正确结论是(B)。A、甲对 B、乙对 C、甲与乙都对 D、甲与乙都不对4、贷款发放额与贷款余额两指标,(C)。A、均为时期指标 B、均为时点指标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5、计算平均指标的前提条件是总体单位的(C)。A、大量性 B、具体性 C、同质性 D、数量性6、甲企业职工平均工资高于乙企业,而两企业职工工资的标准差又正好相等,那么(B)。A、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一样大 B、甲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代表性大C、乙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代表性大 D、无法评价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代表性大小7、简单算术平均数可以看做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例,是因为(D)。A、变量值项数少 B、无须加权计算C、各变量值权数都不相等 D、各变量值权数都相等,且都为1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C)。A、仅受变量值大小影响 B、仅受各组次数影响C、受变量值及次数两者共同影响 D、不受变量值及次数影响9、某储蓄所9月末的储蓄存款余额是8月末的105%,这个指标是(B)。A、比较相对指标 B、动态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0、某保险公司有职工250名,把他们每人的工资加总后再除以250,这是(D)。A、对250个标志求平均 B、对250个变量求平均C、对250个指标求平均 D、对250个标志值求平均三、多项选择题1、相对指标中,属于同类现象对比的是( ABCD )。A、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 E、强度相对指标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C )。A、产品产量 B、年末职工人数 C、销售收入D、资金利润率 E、人均国内生总值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CE )。A、年末职工人数 B、年内新增职工人数 C、货币供应量D、固定资产投资额 E、固定资产余额4、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DE )。A、资产负债率 B、平均年龄 C、产品合格率D、资金利润率 E、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下列指标中,可用于测定总体标志变动度的是( ABCDE )。A、方差 B、全距 C、平均差 D、标准差 E、标准差系数四、判断改错题(下列命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1、时期指标的数值表明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变化的总量,其大小与现象在这段时期以外的变化情况无关。()2、时点指标的数值表时现象在某一时点达到的水平,其大小与现象在这一时点前的变化情况有关。()3、由于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会发生转化,因此指标与数量标志也可能会发生转化。()4、所有相对指标的分子与分母不能互换。()5、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数的区别在于:分母是否总体单位总量,而且分子总量是由分母所界定的总体单位的某一标志值加总而得。()6、平均指标的数值大,其作为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一般水平的代表性也大。()7、平均差、标准差都是衡量变量值与其平均值的平均偏离程度的统计指标。()8、计算组距数列的平均数,一般要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变量值,然后再与各组次数加权平均。()9、几何平均数实质上只是算术平均数的一种变形。()10、标志变异指标是一种独立的综合指标形式。()五、计算题1、某保险公司本年保费收入比上年增长35%,计划完成程度为110%。试问计划规定本年保费收入比上年增长多少?2、某保险公司下设三个分公司,其保费收入计划和实际资料如下:公司1999年计划1999年实际计划完成程度%1998年实际完成保费收入1999年比1998年增长%保费收入比重%保费收入比重%甲乙丙12001000180030254512241026171030.9125.9143.18102.0102.695.01100900164011.27144.27合计400010039601009936408.79要求:(1)填齐表中所缺数字; (2)若丙公司也完成计划,则全公司保费收入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为多少?101.25%全公司保费收入将比计划多多少?503、设有两笔贷款,其贷款本金相同,年贷款利率分别为6%和8%,则这两笔贷款的年平均贷款利率是多少?若贷款利息额相同,年贷款利率也分别为6%和8%,则这两笔贷款的年平均贷款利率又为多少?4、某商业银行有以下资料:按职称分组月平均收入(元)职工人数(人)助理经济师经济师高级经济师120015001800150250100合 计500试计算该行全部职工的月平均收入。5、某工业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生产值计划完成程度的次数分配资料如下: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分组(%)各组企业数占企业总数比重(%)实际产值95-100100-105105-110110-1151256248800890034001900合 计10015000试计算该公司企业产值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6、某银行有以下资料:贷款企业按贷款额分组(百万元)贷款合计(百万元)2-55-1010-1570375375合 计820试计算该银行贷款企业的平均贷款额。7、设有关资料如下: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企业数(个)100以下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以上6163720147合 计100试计算众数和中位数。8、设有15位学生统计学考试分数:78,69,91,56,85,87,65,55,82,73,68,88,90,74,81。试计算平均分数及标准差。9、调查250名教师的工资收入,得资料如下:按工资收入分组(元)人 数500以下500-600600-800800-10001000-15001500-20002000以上10253045705515合 计250计算这250名教师工资收入的平均数和标准差。10、已知一组标志值,其平均数为88,各标志值平方的平均数为8800。试计算这组标志值的标准差。第五章 时间数列一、填空题1、时间数列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一个是现象所属的 时间 ;另一个是各时间上的 统计指标数值 。2、时间数列分为 绝对数 时间数列、 相对数 时间数列和 平均数 时间数列。 3、时间数列中各时间上的指标数值称为 发展水平 ,而各时间上指标数值的一般水平称为 平均发展速度 ,也叫 序时平均数 或 动态平均数 。4、计算时期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公式是 ;而计算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其中首尾折半法适于 不连续间隔相等的时点 数列。5、增减1%的绝对值是把 速度 和 水平 结合起来的一个统计分析指标,它是 前期水平 的1%。6、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 定基发展速度 。7、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数量关系是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主要方法有 水平法 和 。9、测定长期趋势的常用方法有 时期扩大法 、 、 和 。10、用最小平方法求趋势直线,求解方程组可得两个待定参数,其中a= ;b= 。二、单项选择题1、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B)。A、变量值及其次数 B、时间和指标数值 C、时间和次数 D、时间和标志值2、时间数列中,不同时间上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A)。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3、由历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时间数列属于(C)。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4、某市支行1999年6月1日在册职工人数为319人,6月日调出19人,6月21日录用15人。则该市支行6月份平均在册职工人数为(A)人。A、308 B、310 C、315 D、3175、某市支行的贷款余额1996年比1995年增长5%,1997年比1996年增长8%,1999年比1997年增长10%,则四年来共增长(C)。A、11.34% B、23% C、24.74% D、40%6、某产品产量1999年比1990年增长了155%,那么19901999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A)。A、 B、 C、 D、 7、某现象前期水平为1200万吨,本期水平为1500万吨,则增长1%的绝对值为(C)。A、3万吨 B、15万吨 C、12万吨 D、23万吨8、几何法平均发展速度等于(B)。A、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的n次方根 B、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n次方根C、逐期增长量的n次方根 D、累计增长量的n次方根9、用方程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目的在于考察(C)。A、最末水平 B、最初水平 C、各期发展水平的总和 D、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总和10、增长1%的绝对值等于(A)。A、前期水平/100 B、100/前期水平 C、前期水平/环比增长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前期水平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数列中( AE )属于时期数列。A、历年的工业总产值数列 B、历年人口数数列 C、各月现金库存数列D、各月存款余额数列 E、历年贷款总额数列2、用公式a=求平均发展水平,适合于( AB )。A、时期数列 B、连续时点数列 C、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D、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 E、相对数数列及平均数数列3、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有( AB )。A、 B、 C、 D、 E、4、下列等式中( ABE )是正确的。A、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B、平均发展速度-1=平均增长速度 C、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D、平均发展速度+1=平均增长速度 E、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定基发展速度5、测定季节变动的方法有( BE )。A、半数平均法 B、按月(季)平均法 C、最小平方法 D、移动平均法 E、趋势剔除法四、判断改错题(下列命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1、将总体系列不同的综合指标排列起来,就构成时间数列。()2、只有时期数列中的各项指标值才能称为发展水平。()3、a=这一公式只适用于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4、连续时点数列求序时平均数的公式与时期数列相同。()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6、几何法(水平法)平均发展速度的大小,与中间各期水平的大小无关。()7、方程法(累计法)平均发展速度的大小,取决于各期发展水平总和的大小。()8、由相对数时间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必须先计算构成相对数时间数列的分子数列和分母数列的平均发展水平,再将两者对比求得。()9、季节比率是若干年同月(季)平均数与若干年总月(季)平均数之比。()10、半数平均法的数学根据是=最小值。()五、计算题1、某县支行1999年储蓄存款余额资料如下:日 期1月1日 4月1日 7月1日 10月1日 12月31日存款余额(万元) 826 957 995 1030 1150计算该县支行1999年平均储蓄存款余额。992.52、某银行1999年上半年的现金库存量资料如下:日 期1月1日 2月28日 3月31日 6月30日 现金库存量(万元) 125 112 109 147试计算上半年月平均现金库存量。121.913、某市支行1999年的贷款周转次数资料如下:季 度一二三四贷款累计收回数(亿元)季平均贷款余额(亿元)贷款周转次数(次)8.052.303.56.052.422.57.142.552.88.322.603.2计算该市支行1999年季平均贷款周转次数和全年贷款周转次数。(贷款周转次数=贷款累计收回数/平均贷款余额)2.99,124、某商业公司1999年下半年商品流转统计资料如下:单位:万元日 期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月末库存额36590350110350904801504005049019054090要求计算:第三、第四季度和下半年的商品流转次数和天数。(商品流转次数=计算期商品销售额/同期平均商品库存额,商品流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商品流转次数)3.68, 3.97, 3.835、某银行的“九五”计划规定2000年末存款余额应比1995年增长1倍,则每年应平均递增百分之几才能达到计划水平?当计划执行到1998年年末时,存款余额比1995年增长了55%,则后两年平均每年应递增百分之几才能实现“九五”计划规定的目标?14.88%, 13.6%6、某保险公司1999年赔款额比1994年减少80%,实际减少1600万元。问该保险公司1999年赔款每减少1%的绝对值是多少万元?1999年赔款多少万元?7、某银行某年农村现金收入项目中的税款收入资料如下:月份税款收入(万元)月份税款收入(万元)1846797023718705353097264592109695593119256532121029要求:分别用时距扩大法(扩为季度)、移动平均法(四项)编制新的时间数列。8、资料同第7题。要求:分别用半数平均法、最小平方法配置直线趋势方程,并比较两种结果。9、设某地19941999年各年更新改造投资额见下表:单位:万元年 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更新改造投资额83010231461219629193299试用水平法求19951999年该地更新改造投资额的年平均发展速度。10、资料同第9题。试用累计法求19951999年该地更新改造投资额的年平均发展速度。11、某种品牌空调的销售量资料如下:(单元:百台)月份123456789101112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821101237265816270843840452028455793454561113158096949014816185134144(1)试计算季节比率,并预测今年(第三年)10月份和11月份的销售量(假定今年4月份的销售量为5000台)。(2)用移动平均法计算剔除趋势影响的季节比率。第六章 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统计指数有 广义 和 狭义 两种涵义。统计指数按指数研究对象不同可分为 个体指数 、 总指数 和 平均指标指数 。2、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 综合指数 和 平均指标指数 两种,后者又可进一步分为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和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3、综合指数按所说明总体性质不同,分为 数量指标指数 和 质量指标指数 。4、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计算过程中主要起 中间媒介 作用。 5、一般说来,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用 质量指标 作为同度量因素;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用 数量指标 作为同度量因素。6、平均指数是 个体指数 的加权平均数,其作用与 综合指数 相同。7、在分组条件下,平均指标的变动要受到 各组水平 和 各组总体单位在总体单位总数中所占比重 变动的影响。8、平均指标指数,是两个不同时期的 平均水平 进行动态对比而形成的指数。它反映 总体平均平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9、平均指标指数又称为 可变构成指数 ,它可以分解为 固定构成指数 和 结构影响指数 。10、统计学中把有着一定经济联系的、在数量上 保持一定对等关系的指数群称为 指数体系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是根据(C)划分的。A、编制方法不同 B、指数性质不同 C、研究对象不同 D、同度量因素不同2、区分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根据是(B)。A、编制方法不同 B、指数性质不同 C、研究对象不同 D、表现形式不同3、综合指数是:甲、个体指数,乙、总指数;它是用来反映:丙、复杂总体中个别要素的动态相对数,丁、复杂总体综合变动的相对数。(D)A、甲与丙 B、甲与丁 C、乙与丙 D、乙与丁4、编制综合指数时,甲、要使用同度量因素,乙、不必使用同度量因素;商品价格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丙、商品销售量,丁、商品价格。(A)A、甲与丙 B、甲与丁 C、乙与丙 D、乙与丁5、在成本总指数中被固定的因素是:甲、质量指标,乙、数量指标;固定因素的时期是:丙、基期;丁、报告期。(D)A、甲与丙 B、甲与丁 C、乙与丙 D、乙与丁6、在销售量总指数中被固定的因素是:甲、数量指标,乙、质量指标;权数的所属时期是:丙、基期,丁、报告期。(C)A、甲与丙 B、甲与丁 C、乙与丙 D、乙与丁7、试指出下列指数中的价格总指数。(C)A、 B、 C、 D、8、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的权数是综合指数的:甲、分子,乙、分母;一般用于编制:丙、数量指标指数,丁、质量指标指数。(C)A、甲与丙 B、甲与丁 C、乙与丙 D、乙与丁9、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C)。A、都固定在基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C、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无法判定他们的的固定时期10、为了反映各组职工工资水平的变动对总平均工资变动的影响,应计算平均工资(B)。A、可变构成指数 B、固定构成指数 C、结构影响指数 D、综合指数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D )。A、商品销售量指数 B、商品价格指数 C、商品销售额指数D、职工人数指数 E、工业总产值指数2、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ACE )。A、劳动生产率指数 B、工业总产值指数 C、某种商品销售价格指数D、某种商品销售量指数 E、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总指数3、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 AD )。A、综合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 C、质量指标指数D、平均数指数 E、平均指标指数4、平均数指数( ABDE )。A、是综合指数的变形 B、是总指数的一种计算形式 C、反映现象平均水平的变动D、是对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 E、可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5、平均指标指数体系中的各指数是( ABC )。A、可变构成指数 B、固定构成指数 C、结构影响指数D、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E、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四、判断改错题(下列命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1、统计指数有广义与狭义两种。()2、同度量现象是指可以直接相加的同类现象。()3、个体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划分,是依据指数的不同计算形式。()4、单位成本总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5、产品产量总指数是质量指标指数。()6、公式表示质量指标综合指数。()7、公式也表示质量指标综合指数。()8、一般来说,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的特定权数是基期资料(p0q0);而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特定权数是报告期资料(p1q1)。()9、指数体系中的指数不仅要有经济意义上的联系,还需有数量上的等量关系。()10、在指数体系中现象总变动指数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不相等。()五、计算题1、某商店商品的单价及销售量资料如下:商品名称计量单位商品单价(元)销售量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乙丙件箱千克18428.4205081100600240012004802600试计算:(1)销售量个体指数;(2)价格个体指数;(3)销售量总指数;(4)价格总指数。2、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商品名称计量单位总产值(万元)产量个体指数(%)基 数报告期甲乙件千克1283214448115150试计算两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总产值。3、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的资料如下:产品计量单位总成本(万元)单位成本个体指数(%)去年今年甲乙吨箱96079810568558095合计17581911试计算该企业两种产品的成本总指数及由于单位成本降低而节约的总成本额。4、已知三种商品的有关资料如下:商品名称计量单位商品销售额(万元)1999年价格比1998年升降(%)1999年1998年甲乙丙米合只4014010441449.8+10-4-2试计算:(1)三种商品的物价总指数及由于物价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值;(2)三种商品的销售量总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值。5、设贷款总额今年比去年增加10%,利息总额今年比去年增加12%,问贷款利率今年比去年提高了百分之几?6、设今年用同样多的人民币购买某类商品的数量比去年减少10%,问该类商品的价格今年比去年上涨了百分之几?7、某商业银行资料如下:去年今年月平均工资(元/人)职工人数(人)月工资总额(万元)560100056620120074.4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该银行职工的月工资总额变动及其因素影响。8、某银行有以下贷款资料:按贷款期限分组利率(%)贷款额(万元)去年今年去年今年半年一年586102000600050005000合计800010000试计算该银行的平均利率固定构成指数及由于贷款平均利率提高而增加的利息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