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结构和演替》PPT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57769 上传时间:2020-05-2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2.4群落的结构和演替,1群落的结构特征()2群落的演替()3实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的概念,即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比如一个鱼塘里的所有鱼,以及水里的浮游植物、浮游生物,等等,这些全体构成一个群落。,个体,种群,生物群落,同种,不同,个体特征,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增长规律,种间关系,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生态位,物种组成,范围与边界,群落的特征,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中物种的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变化规律:物种丰富度从两极到赤道逐渐增大,而山上则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2种间关系的比较,寄生和共生都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主要区别看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寄生)还是对双方都有利(共生)。,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b.从变化趋势看,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名师点拨:1、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和寄生等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捕食对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从种群角度分析都是有利的。,2、大鱼吃小鱼()均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繁衍。,同种鱼种内斗争不同种鱼捕食,3、捕食是一种弱肉强食现象,广义捕食主要指大型肉食动物捕食小型动物的食肉行为以及草食动物的食草行为。而寄生是弱者依附于强者的现象,寄生生物(寄生者)主要从宿主(被寄生者)的体表或体内吸取营养,寄生生物一般能给宿主造成慢性伤害,但不能立即杀死宿主。,4、种内斗争为种内关系,竞争(不同种生物争夺同种食物或生活空间的现象)为种间关系,种间斗争包含竞争,而生存斗争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之一。很明显,生存斗争内容更丰富,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A代表生存斗争、B代表种内斗争、C代表种间斗争、D代表竞争。,二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比较,提醒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调节。,提醒:常见垂直结构典型图例(陆地和水域),提醒山上植被垂直分布主要因素温度;东西植被分布主要因素水分。,2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原因:群落结构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典例引领,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答案D,解析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但这种差异不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故不属于群落的演替,A项错误;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不同群落物种组成的不同,某一区域中植物类群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B项错误;蝶类的生存离不开绿色植物,且与生存地的气候条件有关,表中显示不同海拔区域内的植被类型不同,蝶类的种数也不同,故蝶类的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也与不同植被类型地区的气候特征有关,故C项错误、D项正确。,排雷任何群落都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如草原群落也有垂直结构。玉米或竹子高矮不齐不叫分层现象,分层特指群落的结构而不是种群的结构。,考点2、群落的演替,1.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2.演替的原因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群落内部环境变化;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人类的活动。,3演替类型初生演替过程a旱生演替:裸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b水生演替: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草本植物灌丛、疏林植物乔木特点:演替缓慢。次生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乔木特点:演替快速。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4群落演替的结果,特别提醒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森林中仍会有灌木、草本、苔藓等。,5、群落演替的三个阶段(了解)(1)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2)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斗争或种间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3)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行协同进化,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特别提醒:植物的入侵(繁殖体包括种子、果实等的传播)和定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础。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群落的演替中存在着环境与生物的共同进化。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起点不同,因而速度不同。演替的最高阶段受无机环境的限制。恶劣的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不一定能达到最高的森林阶段。,(6)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如:,实验18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实验原理(1)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场所。(2)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栖息,注意:(1)调查方法:土壤动物,且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而是采用。(2)土壤动物习性:,应用这些习性设计诱虫器(如右图),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取样器取样调查法,趋湿、避光趋暗、避热,(3)种群丰富度的统计有两种方法:一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群落;二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划分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少、少、很少),适用于的群落。,计名计算法,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目测估计法,个体较小、数量较多,较多,2实验流程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得出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群落结构,不同的,不同的,越多,也越复杂,名师点睛做好该实验的几个注意事项(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3)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对于不认识的动物也应作好记录,并记为“待鉴定”记下其特征。(5)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