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57435 上传时间:2020-05-22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9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试卷五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 ) A巴纳德 B涂尔干 C科塞 D麦克雷戈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 D礼仪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 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 )A主动性 B自觉性 C互动性 D强制性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 )A工作单位 B家庭 C社区 D大众传播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 )A社区 B群体 C家庭 D法律18、组织的核心是 ( )A组织的目标 B权力的划分 C组织的结构 D组织的功能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 )A经济生活 B社会化 C社会控制 D社会参与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 ( )A生产关系 B社会关系 C组织 D人的本质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 ( )A速度日趋加快 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E相关性日趋增强2、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A家庭规模小 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D家庭规模扩大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3、文化的空间结构包括 ( )A文化区 B文化区域 C文化圈 D边际文化 E多元文化4、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有 ( )A整体性 B综合性 C广泛性 D应用性 E多样性5、下列有关社会唯名论正确的是 ( )A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 B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C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 D个人行为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研究对象E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6、文化交流包括 ( )A文化接触 B文化冲突 C文化采借 D文化移植E文化融合 7、帕森斯认为群体具有的功能有 ( )A适应环境 B实现目标 C统一内部 D维持价值 E更新价值8、宏观社会控制包挂哪些方面的控制 (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意识形态 E心理9、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者有 ( )A孔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D韦伯 E马克思10、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简括为 ( )A技能社会化 B政治社会化 C行为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 E文化社会化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组织结构2、制度化控制3、社会现代化4、社会问题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为什么说,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2、简述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重要性。3、社会组织中非正式结构存在的基本原因及其功能分析。4、简述文化的主要特征。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正向社会化与负向社会化简论。2、试论社会现代化与“全盘西化”。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B 2、B 3、B 4、D 5、D6、C 7、A 8、B 9、D 10、D11、 A 12、C 13、A 14、D 15、 C 16、D 17、 C 18、B 19、A 20、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CD 2、 ABC 3、 ABCD 4、 ABCD 5、 ABCD 6、 ABCD 7、 ABCD 8、 ABCD 9、ABCDE 10、A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组织结构:组织按实现组织目标的需要划分系统内的各种构成部分,并使它们间相互协调的一切方式的总和。 2、制度化控制:按照一整套业已形成的条文规定,由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 3、社会现代化: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为动力,以科学技术发展为纽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体,涉及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组织管理、生活方式、人类活动空间等诸多领域的革命性、全球性、长期性和整体性发展过程。 4、社会问题:它是社会关系失调的产物,并使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发生障碍,引起社会成员普遍关注的、需要依靠社会力量才能解决的问题。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生产关系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社会关系,从本质上讲,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1)生产关系作为特定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形式,只能建立在特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反映的是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因而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2)物质资料的生产关系不仅制约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而且决定它们的性质,乃至决定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3)生产关系影响和决定个人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状态。2、社会舆论控制是众多社会成员对某一特殊事件所抱的态度和所持意见的一致性反映,亦即是一种公意。它在非正式控制中表现最为突出:(1)社会舆论流行迅速,范围广,对当事人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借助于大众传媒,其控制作用更强。(2)事实上,任何习俗控制、道德控制等都是通过一定形式的舆论控制来实现的。因此,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 3、非正式结构的意义:它是指组织内部的成员以共同的观点、爱好、僧感为基础, 自发形成的一种群体结构。非正式结构存在的基本原因:为了满足个人从组织中得不到的需要,具有相似的 社会背景、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组织成员自觉自愿形成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结构有正、负功能,其功能为:(1)能缓冲正式结构所带来的压力。(2)能提供正式结构以外的丰富的社会控制和沟通形式。(3)能及时解决正式结构的失调现象。(4)能成为组织改革的积极的能力和维护社会成员合理利益的有效力量。4、人为性;后天习得性;共享性;动态连续性;共同性;多样性。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答案要点:(1)定义: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负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2)传统社会的个体社会化主要是正向社会化;而在现代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负向社会化。这种变化的原因:社会的变迁。传统社会生产力落后,科学文化水平低,知识更新慢;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信息传递快,青年人反应敏锐,接受及时。(3)这种变化的影响:在未来的发展中,青年文化将对成人世界产生重要影响。(4)当前我国双向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青少年不容易接受老一代人的教化;另一方面,老一代人也不容易受青年一代的影响。表现为代沟问题。 2、答案要点:(1)现代化首先在西方国家启动,“现代化”与“西化”出现巧合。社会趋同论的观点认为现代化即“全盘西化”。(2)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应该而且必须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3)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就是“全盘西化”;文化传统不同 (展开);现实条件不同 (展开)。(4)许多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给本国的现代化带来极大的损害。我们要吸取教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学概论综 合 练 习 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一词源于( A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C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5、文化是指( D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B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A 主体 B 形式 C 性质 D 方式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D )。A 冲突 B 竞争 C 合作 D 顺应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 库利 B 林顿 C 托马斯 D 米德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A 复式角色 B 角色丛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D 球迷闹事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A 享乐主义 B 权力主义 C 悲观主义 D 乐观主义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A 形式运算 B 具体运算 C 感知运算 D 前运算18、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A 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C 心理上的紧张 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D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20、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21、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其他家庭22、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 )。A 交换关系 B 索取关系 C 对立关系 D 奉献关系23、管理学家( C )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A 泰罗 B 法约尔 C 麦格雷戈 D 梅奥24、霍桑实验得出的著名结论是:人是( )。A 经济人 B 社会人 C 复杂人 D 能力人25、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属于( B )。A 家长制 B 古典管理理论 C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D 当代管理理论26、( )是手工业作坊的管理方式,是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社会组织状况有关的。A 家长制 B 科层制 C 泰罗制 D 流水作业制27、我国的社区研究是从以( )为首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师生开始的。A 费孝通 B 吴文藻 C 严复 D 康有为28、农村社区成员是以( )关系为主要纽带的。A 业缘 B 地缘 C 血缘 D 趣缘29、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 D )。A 城乡对立 B 缩小城乡差别 C 农村发展为城市 D 城乡协调发展30、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B )。A 过度城市化 B 逆城市化 C 郊区化 D 城乡融合31、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 A )提出的。A 芝加哥学派 B 纽约学派 C 华盛顿学派 D 哈佛大学学派32、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 A )。A 帕森斯 B 斯宾塞 C 库利 D 丁伯根33、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 C )A 迪尔凯姆 B 帕森斯 C 韦伯 D 吴文藻34、我国消灭剥削阶级采取的政策是( D )。A 肉体上消灭 B 财产全部没收 C 让其自生自灭 D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35、整合作用是指( C )。A 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 B 将社会的各个部分合在一起C 社会各部分协调成为一个整体 D 一个社会的稳定36、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称为( C )。A 制度化优先 B 制度化冲突 C 制度化逃避 D 制度化建设37、社会制度的设备系统包括( D )和象征性设备。A 规则性设备 B 组织性设备 C 概念性系统 D 实用性设备38、提出社会失范论的是( C )。A 罗斯 B 默顿 C 迪尔凯姆 D 韦伯39、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这称为( C )。A 逃避行为 B 形式主义 C 创新 D 反叛40、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放弃文化目标,但遵从制度化手段”,这称为( B )。A 逃避行为 B 形式主义 C 创新 D 反叛41、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个部分间的不整合、不一致,是哪一种越轨行为的理论( A )。A 社会失范论 B 标签论 C 亚文化群体论 D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42、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 C )。A消极的控制 B 外在控制 C 积极的控制 D 非正式控制43、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遵从( C )。A 社会制度 B 法律 C 社会行为规范 D 政府44、什么问题正成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C )A 人口问题 B 失业问题 C 环境问题 D 贫穷问题45、我国的基本国策是( B )。A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B 计划生育 C 缩小城乡差别 D 扶贫46、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 A )不相适应。A 物质资料再生产 B 自然环境 C 生产资料 D 社会发展47、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这是( D )。A 就业 B 失业 C 显性失业 D 不充分就业48、对贫穷的定义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A )。A 经济学定义 B 政治学定义 C 社会文化的定义 D 环境学定义49、社会保障的实质是通过( B )再分配来缓解各种社会问题。A 社会保险基金 B 国民收入 C 社会自筹资金 D 福利基金50、社会保险是( B )。A 社会救助 B 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C 社会福利 D 人身人寿保险51、社会工作是指( A )。A 推行和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 B 本职工作之外为群众服务C 没有报酬的为群众服务的工作 D 国家组织的社会服务工作52、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 C )。A 生物有机体说 B 社会进化论 C 社会均衡论 D 文化类型说53、“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 A )的观点。A 社会进化论 B 历史循环论 C 社会均衡论 D 历史三阶段说54、“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说法。( A )A 文化类型说 B 生物有机体说 C 历史三阶段说 D 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说55、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作( D )。A 个人流动 B 代内流动 C 向上流动 D 水平流动56、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是( B )。A 丁伯根 B 托夫勒 C 佩切伊 D 贝尔57、不发达国家只有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状态,这是( C )的观点。A 信息社会论 B 社会趋同论 C 依附理论 D 后工业社会论58、社会趋同论最早是谁提出的。( B )A 弗兰克 B 丁伯根 C 普雷毕什 D 沃勒斯坦59、“后工业社会”论是由谁提出的。( A )A 贝尔 B 弗兰克 C 奈斯比特 D 达伦道夫60、通常社会调查的主要类型有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和( )。A 经常性调查 B 一次性调查 C 抽样调查 D 问卷调查二、填空题1、人要进行两种生产:一种是 生活资料 的生产;一种是 人类自身 的生产。在生产中体现出两种关系即:自然关系和 社会关系 。2、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 孔德开始的,产生于 19世纪30 年代。3、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 康有为_ ,在 1891 年。4、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一个社会群体不是个人的累加而是 结构的总和 。5、需要的社会性是指需要的提出和满足都是 普遍的社会现象 。6、按照社会需要的对象分,我们把它分为物质、 精神和 社会综合性三类。7、 生存 、 享受 、 发展 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8、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 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_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9、马克思从 宏观上 阐述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则是从 微观上 阐述了需要层次论。10、社会交往是人们之间的 相互作用 、 相互影响 的活动。11、社会文化的传播有两种不同的渠道:即_正式的_和_非正式的的渠道。12、根据交往的主体可以把交往划分为个人交往和群体交往。13、冲突的根源是_社会资源相对有限,特点是 破坏性 。14、从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看,社会关系可以分为_血缘关系、业缘关系_、地缘关系_。15、集体行为的特征是:非组织性_、_突发性_、_反常性_。16、集体行为的类型是:骚动_、传闻_、_社会动荡不安_、_社会运动_。17、人的社会化进程,是指人的需要与社会环境 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变化的过程。18、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_自然环境_和_社会环境_。19、人的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包括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 、 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 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和 人有语言的能力 。 。20、 语言 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符号之一。21、社会群体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个人层次上,是人进行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二是群体层次上,能够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_。22、在社会学中,通常按照群体成员之间互动的特点,把社会群体分为初级社会群体和 次级社会群体 。23、 人际关系亲密 是初级群体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24、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包括 家庭 、 邻里和 儿童游戏 三种形式。25、家庭的发展经历了_血缘家庭_、_普那路亚家庭_、_对偶家庭_、_一夫一妻制家庭四个阶段。 26、从家庭结构的角度,通常把家庭分为_血缘家庭_、_普那路亚家庭_、_对偶家庭、_一夫一妻制家庭。27、以组织的功能为标准可以把社会组织划分为_核心家庭_、_主干家庭_、_联合家庭_、_其它家庭 等。28、依据组织的严密程度可以将社会组织划分为 正式组织和 非正式组织。29、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能量交换关系关系。30、提出“经济人”假设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是泰罗。31、我国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 _家长制管理较为普遍_、_行政因素干预管理_、_重人性_、_轻规则_。32、“社区”一词由德国的社会学家_滕尼斯_ 最先使用的。33、农村的居住特征主要表现为 大聚居小分居 的居住方式。34、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_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 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共同体。35、按城市的功能可以把城市划分为 政治城市 、 工业城市 、 商业城市 、 文化城市 和 旅游城市 等。36、实现城乡融合的途径有以下三个观点: 优先发展农村、 优先发展城市 、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37、社会的三次大分工是指 畜牧业_、_手工业_、_商业 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8、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是财富、声望、权力。39、我国目前的阶级结构是工人阶级_、_农民阶级_ 、和一个个体劳动者阶层。40、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普遍性_、_变异性、_相对稳定性、_阶级性。41、本原的社会制度包括 家庭制度 和 经济制度 ;派生的社会制度包括 政治制度 、 宗教制度 和 教育制度 。42、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概念系统_、_规则系统_、_组织系统_、_设备系统。43、制度建设与 制度改革 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应同步进行。44、道德是靠人们的_内心信念_、_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45、社会舆论的基本特点有: 现实性强 、 集体的产物 、 大众传播 。46、越轨行为是对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违反,是社会控制的对象。47、判定越轨行为的标准是具体时间、具体地点_、_具体情境下行为者应该遵守的社会规范。48、犯罪预防的措施有:教育_、_建立健全法律体系_。49、我国的人口问题表现为_人口数量庞大_、_人口素质低;其成因是_政治原因_、_人口惯性_、_文化及社会因素的影响。50、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同_物质资料再生产不能合理配置。51、失业有 显性失业 和 隐性失业 两种存在形式;我国面临就业问题主要是 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和解决 隐性失业问题 两个方面。52、社会保障包括 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三项内容。53、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 个案工作、 团体工作 、 社区工作 。54、我国的社会保障在城镇主要采取了 就业保障和 价值补贴制度 。55、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范畴有 农村救灾 、 “五保” 制度 、 合作医疗制度 、 扶贫 。56、人类要善于利用自然环境为社会发展服务,要 保护资源、 开发资源、 利用资源 三种措施统一考虑。57、社会流动按流动主体划分有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群体流动;按流动方向划分有水平流动、垂直流动;按运动方向参照划分代际流动、代内流动。58、1963_ 年 周恩来 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并指出四化的关键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59、我国现代化战略的确定依据是 人民的物质和文化_ 的需要。60、社会调查方法可分为 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 和个案调查。 三、名词解释社会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属于 结合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们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需要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生产和匮乏感,而其要求尚未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其特点有必然性、客观性、和社会性。 社会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文化_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成果。狭义指人的意识状态。社会学采用的是广义的。社会学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这些产品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文化有三个互相关联的组成部分,这三个部分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综合文化。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活动。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群体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活动方式。 社会角色当一个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行为角色扮演。 角色冲突是指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一个人同时担当的几个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出现左右为难的现象。 社会地位简称“地位”。社会成员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一般由社会规范、法律和习俗限定。它常用来表示社会威望和荣誉的高低程度,也泛指财产、权力和权威的拥有情况。 角色扮演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担当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 组织环境是指所有潜在影响组织运行和组织绩效的因素或力量。 社会组织目标简称组织目标,它是该组织努力争取希望达到的未来状态。集体行为也称群众行为,指人们在群众中的行为有时完全失去他们原来的个性,他们被感情所支配,或者放弃了那些在正常情况下的重要约束 时尚又称流行,是对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崇尚方式。其特征是新奇性、相互追随仿效及流行的短暂性。社会成员对所崇尚事物的追求,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个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内化是指人把外界事物,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和高级神经活动,转变人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社会群体 是指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家庭是指建立 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会组织 一是指社会上存在的一切人类活动共同体,包括家庭、家庭、工厂、机关和学校等;二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是更高级、更复杂的社会组合方式。 科层制又称官僚制,是指社会组织内部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农村社区又称乡村社区,是指以农业为主要活动的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共同体。 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城市化主要是指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往地的过程。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最主要的,起作用的分化是社会经济领域内的分化. 社会分层是指在社会分化过程中,由于社会是一个组织系统,因之在系统的结构上就形成上下不同,而有一定联结和关系的若干层次.社会分层是社会分化的一个最重要形式. 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的,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制度化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 社会控制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行为的约束。社会控制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 斯于1901年提出来的。 社会舆论也称公意,是社会上众人以言论形式表现的对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大致相同的看法,是公众对此一事件或现象的是或非的评价,社会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行为,发挥社会控制作用。 就业就是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群体意识是基于个人对群体的认同和归属而形成的成员对群体的责任感,它是集体成员为了维护群体利益、实现群体目标自己应该怎样做的考虑,具体表现为群体成员为了群体利益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努力。 越轨行为也称违规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反应遵守的社会规范的行为。越轨行为是针对具体条件下的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言,它是对社会或群体所期望的角色行为的偏离。社会问题是指人文环境失调,影响扩大社会 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失调、人与环境关系失调两个方面。 失业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或虽然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主要是经济上、物质上的帮助,是当社会成员遇有困难时的一种援救措施。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人们生活表现的类型化了的活动形式和特征。 社会流动广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家庭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的社会流动一般仅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迁。 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 四、简答及论述题1、社会学的基本特征及功能。1) 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2) 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3) 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4) 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研究。、5)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功能:第一,可以使人们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 第二,增长社会管理才干,为建立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作出贡献。 第三,能够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四,能为发展边缘学科和多科性综合研究作出贡献。2、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表现在:(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人的行为追求一定的目的,包括物质利益、成长条件、社会关系和精神食粮,这些目的构成人们行为的动力,构成人们向自然和社会进取的、积极的动力源泉。(2)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3)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3、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论点:第一、“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暂短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第二、“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他的位置;当着个被满足了,又会有一个站到突出位置上来。”需要层次论分为5个等级: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自尊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4、社会交往的意义是什么?(1)人类离不开交往。(2)社会交往是个人成长的条件,个人通过社会交往习得知识、形成自我概念并认识自己。(3)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同代人交往可能扩大文化的享用范围,不同世代间的交往可以传递社会文化。(4)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人们通过交往而形成社会关系,进而形成社会。人们的共同活动或交往推动着社会发展。5、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第一,双方需求的互补性第二, 态度的类似性第三, 双方距离的远近第四, 交往频率6、时尚形成的条件及功能。顾名思义,时尚为众人一时所尚,因而非常规性、甚至突发性成为其重要特点。时尚所崇尚的是新出现的某种事物;包括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服饰及语言。但时尚所崇尚者并不一定是新生事物,如果被崇尚的东西是被社会认同的有价值的,它可能会保留下来。而大多数时尚是短暂的,时间一过,时尚也就自动消失,它不能被保留下来。这样,许多时尚与社会认可的新生事物无关。另外,社会常对某些时尚给以消极评价,例如赶时髦是说它长久不了,时狂则说某些人达到发狂的程度,更有贬意了。当然,时尚有时也包含着新事物的萌芽。其流行的特点一般是:一、自上而下的传播;二、由核心群体向边缘人群的传播;三、时尚的流行具有循环性。其功能表现为:第一、时尚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快。第二、时尚作为对惯常行为模式的偏离,其流行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清新的空气,使社会生活变得生动活泼。第三、对落后观念的冲击,可能导致社会生活方式的革新。第四、在商业社会中,时尚可刺激消费、活跃经济。不健康的时尚会表现出负效应。污染以致毒化社会空气,炫耀消费造成浪费。7、社会化的涵义及实质。社会化的涵义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8、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第一,传授生活技能(1)基本生活的各种动作技巧(2)基本生活技能是社会交往的技能(3)人们要谋求一定职业生活的专业知识技能第二,教导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第三,指点生活目标、人生观:是使人们如何观察、看待人生、理解人生,也即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的问题。第四,提供角色人选9、社会化对个性形成的影响。第一, 个性的形成有其心理、生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的形成都有影响。第二, 一个人的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人的个性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因此,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10、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特征及功能。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是指由面对面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特征是:第一,初级社会群体往往是自然形成的。第二,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 第三,初级社会群体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 第四,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人际关系亲密。第五, 初级社会群体把满足其成员的需求防在首位。初级社会群体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功能:第一,初级社会群体是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场所。 第二,初级社会群体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社会需要。 第三,初级社会群体是人走向社会的桥梁。 第四, 初级社会群体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11、家庭的结构类型及及其功能。家庭的结构类型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和特殊家庭。功能: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12、目前我国城乡家庭功能的异同。(1)首先指出家庭所具有的一般功能: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等。(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家庭功能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表现为集体化时期家庭生产功能的丧失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生产功能的恢复。但家庭仍较全面地承担着各种功能。但也有部分家庭由于其成员在乡镇机关或企业工作而不具有生产功能。(3)城市家庭有多种功能,但基本上不是生产单位或不具有生产功能。但也有少数家庭由于其成员从事个体劳动而具有生产功能。(4)城乡家庭在各种功能的强弱程度上也有不同,如农村家庭有较强的赡养功能,而城市家庭的消费功能、娱乐功能要强一些。这与它们所基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关。(5)另外,在农村,许多家庭具有宗教功能,在城市,部分家庭具有政治的功能。13、目前我国家庭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仍存在着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第二,早婚、违法婚姻问题严重。第三,独生子女问题。第四,老人赡养问题。第五,离婚问题。14、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第一,社会组织是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任何组织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有计划组织起来的,是社会分化的结果,因此其目标比初级社会群体目标更固定。第二,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任何组织都是为了担负一定的社会任务而成立的,因此,建立之初其目标就简单明了。第三,社会组织成员间不那么亲密。由于组织是为完成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内部成员之间是工作关系,对事不对人,因而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少带感情。第四,社会组织中的成员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第五,社会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强。15、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社会组织的环境是影响组织生存、运行和变化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主要指组织的外部环境,即影响组织的外部因素。例对于一家工厂来说原料供给者、合作者、竞争者、产品消费者、工商管理机构乃至社会政策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对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由于社会组织是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所以,它必须适应环境的关系。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组织的部门或增或减,或加强或削弱,这就是环境变化引起的组织结构的变化。实际上,任何社会组织的变化也会对环境发生一定的影响。16、社会组织目标对组织存在与发展有何意义?第一,目标是社会组织生存合理化的根据,是组织承担社会职能的集中体现。组织只有承担有利于社会的职能,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帮助,也才能正常运转。第二,目标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相互区别的标志。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组织,只有通过其目标才能区分其性质与职能。第三,目标是社会组织内部分工合作的基础。各个社会组织根据其目标给其成员下达各种工作任务,形成工作关系。第四,目标是团结和鼓舞社会成员的力量。成员加入组织都是抱有某种目的,因而组织目标就成为引导、鼓舞成员努力工作的力量。第五,目标是衡量社会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组织成员通过工作实现的状态与目标规定的希望状态的吻合程度,来衡量其活动成效的高低。17、科层制的涵义及其功能分析。科层制又称官僚制,是指社会组织内部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科层制的功能:正功能:部分对整体的协调所起的积极作用。负功能:部分对整体的协调和实现目标所陈胜的跗面影响。18、社区的构成要素。第一,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相互联系的人群第二,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第三,共同的社会生活第四,有自己的社区文化第五,社区居民在情感和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19、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特征分别是什么?农村社区又称乡村社区,是指以农业为主要活动的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农民以农为主,自给自足是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城市居民以工商业和其他非农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方式。农村社区组织结构简单,家庭是其基本的活动单位和组织形式。城市社区居民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农业社区血缘关系是维持农村运行的主要纽带,乡土观念浓重,安土重迁。城市社区成员的异质性高。因为居民之间缺少血缘和地缘关系,人际关系感情色彩淡薄。农业社区生活水平低,生活方式简单,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